張朝霞
“物是人非”之文人心境
張朝霞
“物是人非事事休”,撥動了李清照的愁緒如絲的情弦,使她“欲語淚先流”。自古以來,“物是人非”之心境,充斥了幾多文人潮濕而豐潤的記憶。一樣的“物是人非”之心境,不同的文人在表達上卻體現(xiàn)了睹物憶往昔、觸物感今日、惜物盼明朝等多種層次和一種曠達和釋然。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為之蕩漾,“冷月無聲”,只有心頭的記憶在月影下寂寞的喘息。一睹眼前橋在,流水依然,回憶琴瑟和鳴的昨昔,冷月無聲,思緒不斷。為什么往事總在記憶里沉淀出美麗的模樣?想那“看云外山河”,還老盡的是“桂花影”,還有那昨日美麗的臉龐?!办F沉半壘”,消失了曾經(jīng)丁香般地芬芳,“空余舊跡郁蒼蒼”?!皻w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變,未央柳還在,卻再也覓不到她馨香的溫柔??v使帝王之尊,也只能睹物憶往昔。“人世幾回傷往事,山行依舊枕寒流”,目睹眼前熟悉的一切,不禁回憶起昨日的美好,縱使傷心的過往,也變成回憶時上揚的嘴角。但是一切都變成了“過去”“曾經(jīng)”“不再”與“殘影”。睹物憶往昔,悲戚之感油然而生,這是一種失落的辛酸。
“風景依稀似去年”,有對過往的思念,但重點已經(jīng)變成傷心今朝的變化。同來望月的人,而今何在?更多的是感傷今朝故人何在?!八圃嘧R燕歸來”,令人無可奈何的是花已向晚,消失了燦爛,所謂伊人,而今何在?今朝,你還好嗎?“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檻外滾滾長江空自流淌,閣中帝子而今何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依舊,春風如昨,人面不知何處去了?今年元夜之時,“月與燈依舊”,不見了去年的人,只能獨自垂淚,讓眼淚浸濕春衫香袖!觸摸著熟悉的一切,為今日的“寂寞”“凄清”“苦痛”與“悲涼”而感傷,這是一種流淚的心痛。觸物感今日,這是表達“物是人非”之心境的第二層次,比睹物憶往昔更深一層的靈魂孤獨與無奈。
聚散苦匆匆,此恨確實無窮?!敖衲昊▌偃ツ昙t”??上髂昊ǜ茫爸c誰同”?即便是未來未卜,也要給明天一個可憐的期待。今年的花開,顏色卻不同于往年,又有誰知“明天花開復誰在”?期待新人現(xiàn),更盼望舊人歸,即便期盼被一次次吹亂,也不會因為衣帶漸寬而后悔停息那盼望的情。可憐今昔月,向何處去悠悠?期盼月圓之時,我們能夠共嬋娟,卻等來的是月圓人未圓。太液池猶在,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盼相逢,即便是在夢里,夢醒之后消失了柔婉的纏綿。珍惜眼前熟悉的一切,盼望明朝的“重逢”“相見”“依然”與“如故”。惜物盼明朝,當明明白白知道“希望”會被“失望”淹沒,當真真切切懂得“期望”會被“絕望”擊垮,也要滿懷著“期待”與“渴盼”,這是一種滴血的震顫。惜物盼明朝是表達“物是人非”之心境的第三層次。這是深于睹物憶往昔和觸物感今日的一種層次,上升為一種曠達的心境。物憶往昔和觸物感今日是“物是人非”的常態(tài)表現(xiàn),而惜物盼明朝則是“珍惜眼前”的非常表達。
“物是人非”之心境,其實就是一種“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普遍心理。重要的不是沉浸在過去,也不是哀嘆現(xiàn)在,而是正確面對未來。因為每一個昨天都是曾經(jīng)的眼前,每一個今天都是明天要回憶起來的日子,當然,每一個明天也會變成今天和昨天。遷客騷人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寫下了“物是人非”的真情,流淌在文學史的長河里。卻沉淀下文人的一種胸懷,那就是曠達和釋然。睹物憶往昔、觸物感今日和惜物盼明朝,都是在心靈的觸角伸到物是人非的角落,而自然綻放的美麗。劉希夷在《代悲白頭翁》中寫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也許就是人世間最普遍的自然規(guī)律。往事皆已成空,我們又怎能“還如一夢中”呢?“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人生哲理,將撫平我們的“辛酸”“心痛”與“震顫”。從而讓我們走向一種曠達和釋然。
物是人非事事休,莫讓心境蒙銅銹。用一種曠達和釋然的情懷,寫一段文字,溫暖后來的人。
★作者單位:山東德州市同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