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元
摘要:討論式教學法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它的實施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反饋系統(tǒng),在教學中真正的實現(xiàn)教學相長。但討論式教學法在具體實施中卻存在很多困難,這些困難阻礙了討論式教學的發(fā)展。本文將具體介紹討論式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以及相應的對策,為更好地實施討論式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法;高校;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7-0252-02
討論式教學法是一種適應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圍繞學習目標主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展示結果,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1]。討論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其實并不新鮮。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在興辦的私學中就具體實施過討論式教學方。這在中國古代的《大學》、《中庸》、《學記》等經(jīng)典著作中都有詳細的記載[2]。盡管如此,我國目前教育方式仍舊是以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為主,即便在當今教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絕大部分高校仍然非常強調以“黑板+粉筆”的教育方式??梢?,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之深。另一方面,我們目前的初等教育仍舊是應試教育,盡管一些高校嘗試采用自主招生方式,但由其范圍很小,其影響還不足以撼動目前應試教育的地位。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筆試環(huán)節(jié)仍舊但據(jù)著重要的地位。這就導致了初等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而不得不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同時也使得在初等教育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占絕對主導作用。這種主導,它不僅限制了學生學習知識進度,而且也限制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廣度。這嚴重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壓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就導致了我們國家每一個受教育的人都經(jīng)歷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洗禮,它對每一個受教育者的影響根深蒂固。而人一旦受某種影響根深蒂固,那么他就很難接受和實施另一種與之相沖突的形式。而討論式教學法就存在與傳統(tǒng)教育模式相沖突的地方。這就出現(xiàn)了兩個嚴重的結果:(1)目前的高校教師都是經(jīng)歷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洗禮的人,因此,實施討論式教育法是存在很多困難的。(2)對于學生,他們剛剛結束傳統(tǒng)教育方式,讓他們接受和適應討論式教育方式也很很困難的。
而對于高校呢?目前的高校則剛剛經(jīng)歷了擴招,盡管規(guī)模在逐漸縮小,但高校滯后的硬件和軟件建設顯然滿足不了擴招后的教學需求。這就導致教學過程中,單位課堂的受教育者人數(shù)的增加,這對于實施討論式教學法是不利的。
綜上所述,目前在高校實施討論式教學會存在諸多困難,而討論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達到高校對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教學方式,它應該得到提倡和推廣。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了解討論式教學法實施的困難及相應的對策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我們將從三個角度——教師、學生和高校,對討論式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進行探析,以及對采取相應的對策進行分析。
一、討論式教學在實施中的困難
討論式教學法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存在的困難:
1.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前面,我們已經(jīng)介紹了我國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這導致教師在自我發(fā)展上的意愿相對薄弱。而高校過度擴招也使得教師承擔了較大教學壓力,這就導致了教師不愿再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在新的教學方法上。長此以往,就出現(xiàn)了教師在教學中就形成了教學惰性和慣性,而且,二者相互影響,致使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不愿意實施討論式教學法,仍堅持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
2.高校教師服務意識的缺失。高校教師普遍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也是越來越多。很多教師的教學僅僅停留在教學表面需求上,而不愿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研究教法。它不僅忽視研究學生發(fā)展的核心需求,更體現(xiàn)高校教師服務意識的缺失。
3.教師的教學活動缺乏自主權。目前高校的教學普遍存在督導組,并且高校教務處為規(guī)范教師的教學活動,通過制定了詳細的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教師的教學活動。這就使得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有一個無形的緊箍咒戴在他們的頭上,一張無形的網(wǎng)籠罩在他們的周圍。這就導致現(xiàn)有的評價體系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沒有了自主權,即便想突破,他也應該掂量掂量后果。制度的缺陷,嚴重的束縛了教師主觀能動性。
討論式教學法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存在的困難:
1.討論氣氛不熱烈。長期深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他們早已習慣,老師說一是一,從來不二,他們很少有自己的見解,教師的絕對權威已深入人心。
2.學生無法討論教師設計的問題或不感興趣,主要表現(xiàn)在:①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設計討論題目,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沒有達到問題所需的知識儲備;②演繹式討論題和納式討論題過多,難以調動學生討論的興趣;③討論題缺乏多向性思考,題型比較單一,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無法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
3.討論式教學法流于形式。學生自律性不高,如分組方式不夠科學、人員安排和組內分工不夠明確、討論控制不夠嚴謹、評價制度不夠完善等。使學生在討論時無所事事、交頭接耳,使討論效果大打折扣,使討論式教學流于形式。
二、應對策略
高校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1.高校應制定適應當前形勢的教學管理機制,提倡新的教學方式。胡錦濤同志在清華百年校慶講話中指出:要注重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積極營造鼓勵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環(huán)境,使學生創(chuàng)新智慧競相迸發(fā),努力為培養(yǎng)造就更多新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新技術的發(fā)明者、新學科的創(chuàng)建者做出積極貢獻[3]。因此,高校應制定相應的教學管理機制,建議和推廣新的教學方式以適應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如:討論式教學法,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高校應充分考慮教學改革需要,提供教學設施保障。教學方法的改變必然要求教學行為與之匹配,這就要求高校應為教師和學生提供開展討論與研究場所,如:實踐場所、圖書資料等輔助條件。同時,高校也考慮教師在具體實施課堂教學中的運行問題。所以,討論式教學法的實踐與改革,涉及到教學的方方面面,甚至以之為切入點,可以觸及到教學運行的整個系統(tǒng)。
3.高校大力加強教師培訓。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關鍵在于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保護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對教師進行培訓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大力加強教師培訓,真正地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正確地幫助學生,從而使教師不僅僅是一個講授者,同時也是思想上的拓展者、學習的引導者,以及研究上的共同探討者。
4.高校應設立以專項資金,扶持和鼓勵教師實施討論式教學方式。高校通過以專項資金投入,扶持和鼓勵教師實施討論式教學方法,如:師資、課程、時間、過程和評價等方面,以保障討論式教學方法得以順利進行。
教師應采取的應對措施:(1)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實驗證明,如果一個人從心理上感到愉悅,那么他就可以自由地進行發(fā)散思維的探索,接受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討論式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自身提高對討論式教學法的認識,認真做好討論教學的課前準備,并制訂有效的討論教學機制,要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排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討論中去,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才能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討論氛圍。(2)精心設計問題。討論題的好壞直接影響討論教學的效果,需要教師充分研究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因此,設計的問題必須滿足三個原則:①準確、具體性原則;②啟發(fā)性原則;③量力性原則[2]。(3)運用典型課例,促使學生接受。學生深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他們會在心理上存在抗拒或不接受討論式教學方式。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典型課例,引導學生認識和感受討論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使學生在參與討論式教學過程中,真正實現(xiàn)學習方法的轉變,從而達到學生接受和支持討論式教學方式。(4)對新的教育形式要建立保護性評價體系。教學評價體系作為檢驗教學方法效果的標準,在認可和推廣一種教學方式中是至關重要。而無論哪一種教學方式,都不可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相關部門要容忍不同的教學方式的存在,同時,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嘗試與傳統(tǒng)不同的教學方式,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護教師、學生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建立有效保護性評價體系。而且也要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評價體系,豐富評價體系內容和方法,避免社會輿論等其他方面因素影響討論式教學法的進一步推廣。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等待教學碩果,促使人們認識和接受討論式教學法。
盡管我們對學生沒有提出具體的措施,原因在于上面的一些措施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討論式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困難,而且,如果上面的措施能夠被很好地執(zhí)行,討論式教學方式也能在學生中得到順利實施。
三、總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討論式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以及相應的對策。我們希望這能對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Stephen D. Brookfield,Stephen Preskill.實用討論式教學法[M].羅靜,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
[2]孫彥波.討論式教學法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6.
[3]胡錦濤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