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鵬 指導:趙云燕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 廣州510006;2.廣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廣東 廣州510130
趙云燕治療急性胃腸炎臨證經驗總結
吳建鵬1指導:趙云燕2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 廣州510006;2.廣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廣東 廣州510130
急性胃腸炎;脾虛濕熱;葛根芩連湯
急性胃腸炎多是由于進食含細菌、病毒及毒素的食物,或由于飲食不當,如進食大量刺激性不易消化食物,引起腸道菌群失調,有害菌大量繁殖導致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其常見病原微生物為輪狀病毒及大腸埃希菌。輕者表現為腹瀉、惡心嘔吐、胃痛、腹痛,重者腹瀉可達十多次以上,并伴有發(fā)熱、嘔吐、里急后重、全身乏力等,發(fā)病前多有明確的在外就餐、不潔飲食或受寒受涼史。大部分患者只需在門診治療即可,少數發(fā)熱、嘔吐、腹瀉嚴重的患者需要急診留觀,住院治療,屬于集體食物中毒者,轉入急診治療。輕型胃腸炎西醫(yī)多以止吐、止瀉等對癥治療為主,中醫(yī)藥治療此病優(yōu)勢明顯。趙云燕醫(yī)師為廣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醫(yī)三十余年,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經驗豐富,運用葛根芩連湯加減治療急性胃腸炎,療效顯著,特將其經驗介紹如下。
廣東地處嶺南地區(qū),一年四季氣候潮濕、炎熱,夏秋尤勝,濕邪害人最廣,最易客脾,加之廣東人素喜涼茶,苦寒傷脾,故嶺南地區(qū)脾虛最多見。夏秋季,氣候濕熱,食物最易變質、受污染,人們喜食生冷瓜果;此外夏季空調使用普遍,稍有不慎,容易受涼,受涼之后人體免疫力下降;這些因素使得夏秋季消化科門診上急性胃腸炎患者數量激增。急性胃腸炎屬于中醫(yī)泄瀉、嘔吐、腹痛等范疇,中醫(yī)很早就有有關泄瀉的記載,《內經》中已經對泄瀉的病因病機和病位有較全面的論述?!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唬骸扒鍤庠谙拢瑒t生飧泄”,“濕勝則濡瀉”,“春傷于風,夏生飧泄”;《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素問·宣明五氣》謂:“大小腸為泄?!闭f明風、寒、濕、熱均可引起泄瀉,并突出了濕邪在腹瀉發(fā)病中的意義,認為泄瀉的病位在脾、大腸、小腸。濕邪最易客脾,并可與風、寒、暑、熱邪合并侵襲人體,夏季暑熱使人體腠理疏松,貪涼受風后,風、寒侵襲皮毛肺衛(wèi),由表入里,亦可夾濕邪為患,直接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司,清濁不分,引起泄瀉。不慎進食餿腐不潔之物,貪涼飲冷,恣食肥甘辛辣之物,均可傷及脾胃,生寒、濕、熱、食滯之邪,脾胃升降失司,清濁不分,發(fā)生泄瀉;胃氣上逆,則為嘔吐;寒、濕、熱邪阻滯中焦氣機,氣血運行不暢,發(fā)生胃痛、腹痛等不適;爆泄損氣傷津耗液,致周身乏力、口干、酸痛等癥。
趙主任多以葛根芩連湯加減為主聯合西藥治療急性胃腸炎,效果顯著。經過在門診上的多年觀察,發(fā)現廣東急性胃腸炎以脾虛濕熱證型最多見,所以在處方中喜用大量健脾、淡滲利濕之品,充分體現了中醫(yī)的因人、因時、因地的治病理念。
葛根芩連湯出自《傷寒論》太陽病上篇,原文為:“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原方治療表證誤下之后,病邪入里化熱,熱破腸道而下利。誤下之后病情發(fā)生變化,表證依然存在,比較輕微,處于次要地位,而以里證腸熱下利為主。本方為表里雙解之劑,葛根用量最多,其性清輕升發(fā),既能升津止利,又能透邪外出,故為君藥;黃芩、黃連苦寒直清里熱,厚腸堅陰止利,是為臣藥;炙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為佐使之品。該方重在清熱止利,無論表證有無,皆可用之。
葛根芩連湯加減方為:葛根、黃芩、薏苡仁、炒麥芽、番石榴葉、扁豆各30 g,黃連、木香(后下)、砂仁(后下)、陳皮、白術、炙甘草各10 g,茯苓15 g。方中葛根甘辛涼,入脾胃經,升清止瀉;黃芩、黃連清熱燥濕,厚腸止利,燥濕不傷陰;木香、砂仁、陳皮行氣導滯,理氣止痛,調氣則后重自除;白術健脾燥濕;茯苓、薏苡仁、扁豆健脾利濕,利小便以實大便;炒麥芽消食護胃;番石榴葉澀腸止瀉;炙甘草和中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2.1用藥特點①急則治其標。一般來說急性泄瀉不主張過早使用收澀藥物。有研究認為番石榴葉對急性濕熱型腹瀉有很好的療效,并沒有出現留邪的情況,提示番石榴葉可能并非單純的收澀劑,其還存在著清利濕熱的作用[1];②顧護胃氣。在治療上,若單純攻邪必致傷正,單純顧正,勢必難能祛邪,有犯虛虛實實之戒,故組方時,于清熱燥濕之中,加大炒麥芽、白術、扁豆等健脾益氣之品,時時顧護胃氣,目的在于補瀉并用,達到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③利小便實大便。《景岳全書·泄瀉》:“凡泄瀉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為上策。”方中淡滲利濕之品體現了“利小便實大便”的治則。明代李中梓在其《醫(yī)宗必讀·泄瀉》中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本方集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七法于一方,而溫腎、固澀二法適用于慢性腹瀉。
2.2臨證加減大多數患者為脾虛濕熱證型,但每個患者病情又有所不同,堅持個體化診療原則,臨證之時隨癥加減,辨證施治。①脾虛為主者。這類患者多為女性,平素脾胃功能較差,往往在進食生冷、油膩、不潔之品后容易發(fā)生胃脘不適、腹瀉等,舌質多淡紅或淡白,邊有齒跡,苔薄白或白膩,脈細弱。減少黃芩、黃連清熱燥濕之品用量,加用山藥、黨參等健脾益氣之品。舌苔白厚膩,邊有齒跡,脈沉弱時,加用附子、干姜、蒼術等溫中化濕之品。②陰虛為主者。部分患者在腹瀉幾天后來診治,表現為腹瀉、口干,舌質紅苔少,原因在于患者久泄傷陰,加入麥冬、玄參、太子參、山藥等益氣養(yǎng)陰生津之品。③患者嘔吐清水,惡寒,水樣便,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膩時,說明患者素體脾虛或寒濕偏甚,加藿香、蘇葉各30 g,祛暑化濕,辛溫散寒。④大便臭穢,素體口臭夾食滯的患者,加山楂、神曲、雞內金消食化積。若病人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腹瀉、嘔吐嚴重,伴有腹痛、胃痛、乏力,給予抗生素、糖鹽水、電解質、解痙劑等急診留觀,同時服用中藥?;疾∑陂g病人進食清淡、半流質飲食,口服淡鹽水,多休息。多數年輕患者服藥2~3天即可痊愈;中老年患者的病程往往在5~7天左右,嘔吐、腹瀉停止后還有胃脘不適等癥狀,再給予健脾行氣化濕中藥善后。
例1:馬某,女,41歲,2014年7月2日初診。主訴腹瀉、嘔吐1天,發(fā)病以來腹瀉7次,嘔吐10余次,嘔吐為胃內容物,發(fā)病前進食酸菜、豬腸。查體:心肺腹(-),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西醫(yī)診斷急性胃腸炎;中醫(yī)診斷泄瀉、嘔吐,證屬脾虛濕熱,治以健脾祛濕理氣為主。處方:葛根、黃芩、石榴葉、薏苡仁、白扁豆、炒麥芽各30 g,黃連、木香、砂仁、白術各10 g,茯苓15 g。3劑,每天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2014年7月4日復診,服藥后嘔吐、腹瀉基本消失。再予健脾行氣消積方善后,處方:黃連、木香、砂仁、白術、陳皮各10 g,茯苓15 g,葛根、黃芩、薏苡仁、白扁豆、炒麥芽、雞內金、連翹、神曲各30 g,5劑。
例2:李某,女,19歲,2014年8月11日初診。腹瀉、嘔吐半天,腹瀉十幾次水樣便,嘔吐2次胃內容物,胃痛,已排出妊娠可能。血常規(guī):紅細胞(WBC):10.25×109/L,中性粒細胞(NEU):0.794,心肺(-),劍突下壓痛(+),舌質紅、苔薄白膩,脈細數。西醫(yī)診斷急性胃腸炎;中醫(yī)診斷泄瀉、嘔吐,證屬脾虛濕熱,治以健脾理氣、清熱化濕。處方:葛根、黃芩、石榴葉、薏苡仁、雞內金、連翹、炒麥芽各30 g,黃連、木香、黃柏、砂仁、茯苓、厚樸、炙甘草各10 g,茯苓15 g。5劑,每天1劑,水煎服。5天后患者并未復診,打電話隨訪,告知腹瀉、嘔吐消失,已無不適。
按:2例患者均以腹瀉、嘔吐為主癥,正值夏秋之際,濕熱較盛;嶺南之地,素體脾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患者飲食不潔,傷及脾胃,脾虛濕熱,升降失司,清濁不分,發(fā)生泄瀉、嘔吐。治以健脾理氣、清熱化濕,方中重用葛根,升清止瀉,生津以防清利傷陰;黃芩、黃連清熱燥濕,厚腸止利,燥濕不傷陰;木香、砂仁行氣導滯,理氣止痛;白術、茯苓、薏苡仁、扁豆健脾利濕,利小便以實大便,防苦寒傷脾;炒麥芽消食護胃;炙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全方著眼于脾胃,集清、補、利于一方,療效顯著。泄瀉傷及脾胃之氣,脾虛不運,故二診以健脾消食為主。
運用葛根芩連湯加減,健脾理氣、清熱祛濕,整體調整脾胃系統(tǒng),達到治療急性泄瀉的目的。許多患者在就診前自行服用抗生素,多數醫(yī)生也會處方抗生素,所以在急性胃腸炎治療中,抗生素濫用非常普遍,這樣既不利于疾病治療,反而會損傷脾胃,增加患者腹部不適,引起抗生素的副作用,造成抗生素耐藥。有國內研究者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細菌性急性腹瀉只占10.1%[2],這就表明多數患者無需使用抗生素,這與我們在臨床中的發(fā)現是一致的。近年來的實驗研究證明葛根芩連湯具有解熱、抗菌、抗病毒、解痙、抑制胃腸運動、抗缺氧、抗心律失常、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藥理作用[3]。何飛等通過研究表明,葛根芩連湯能夠明顯抑制正常小鼠小腸推進運動,對抗乙酰膽堿引起的大鼠離體回腸痙孿性收縮,降低痢疾桿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4]。郭若男等研究發(fā)現,應用葛根芩連湯聯合西藥治療比單純應用西藥治療退熱、止吐快,療效更滿意,能夠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5]。抑菌實驗表明,葛根芩連湯及其藥效組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大腸埃希菌、痢疾桿菌等多種菌敏感[6]。多個臨床研究表明治療濕熱型急性胃腸炎,加味葛根芩連湯療效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西藥治療[7~8]。在中醫(yī)藥抗病毒性腹瀉的成方中,葛根芩連湯占到23.4%,單味藥茯苓、甘草、白術、葛根、藿香、黃芩、蒼術、車前子、黃連、陳皮占用藥前十位,脾虛濕盛是病毒性腹瀉的主要病機[9]。這些研究表明,葛根芩連湯加減方可以通過抗菌、抗病毒、抑制胃腸運動等多方面達到治療急性胃腸炎的目的。
[1]陳延,歐陽博文.番石榴葉治療濕熱型急性腹瀉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09,41(3):45-46.
[2]趙卓,齊明,王樹偉.2000例成人急性腹瀉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1,17(3):200-201.
[3]陳麗紅,唐于平,王強.葛根芩連湯的現代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0,41(4):678-680.
[4]何飛,劉元,韋煥英,等.葛根芩連微丸止瀉止痢藥效學實驗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3,9(5):48-50.
[5]郭若男,張云虎.葛根芩連湯治療小兒秋季腹瀉伴高熱、嘔吐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4):503.
[6]徐蓓蕾,張貴君,崔向微,等.葛根芩連湯藥效組分抑菌生物效價測定[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1):230-233.
[7]龍潔兒,歐陽博文.加味葛根芩連湯治療急性腸炎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0,42(6):24-25.
[8]黃承華,田明達.葛根芩連湯加減治療急性胃腸炎40例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26(4):23-24.
[9]張緒富,周迎春.中醫(yī)藥抗病毒性腹瀉有效方藥的篩選與分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37(11):2202-2203.
(責任編輯:馮天保,鄭鋒玲)
R574
A
0256-7415(2016)09-0182-03
10.13457/j.cnki.jncm.2016.09.081
2016-03-27
廣州市科技計劃攻關項目(201300000144)
吳建鵬(1989-),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危重癥胃腸功能障礙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趙云燕,E-mail:z-y-y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