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烹飪英語詞匯的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應根據(jù)烹飪英語詞匯的特點,實施加強音標練習、開展雙語教學和了解詞匯的文化背景等有效的
【關(guān)鍵詞】中職 烹飪 英語 詞匯 策略教學策略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對英語詞匯和詞匯學習的地位還是極為重視的。詞匯是構(gòu)筑語言的基本材料,如果我們的學生沒有足夠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對方的觀點,即使語法知識再扎實,發(fā)音再標準,也無法同他人溝通。英國著名語言學家D.A.Wilkins 曾經(jīng)說過,“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沒有語法,能表達的內(nèi)容很少;沒有詞匯則什么也表達不了。) 烹飪英語詞匯的學習也是如此。
在面向烹飪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學中,雖然近年一直提倡教學模式改革,但僅僅是學科知識和技能關(guān)注度較高,在詞匯教學中缺乏有效詞匯學習策略培訓?!吨械嚷殬I(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職學校開設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yè)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為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傳統(tǒng)的普通英語(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今后工作的需求,烹飪英語作為一種專門用途英語(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在普通英語基礎(chǔ)上的拓展,通過學習可以增加烹飪專業(yè)方面的詞匯量,更好的滿足將來工作的需要。
一、中職烹飪英語詞匯的特點
1.專業(yè)特色濃郁。專門用途英語詞匯量較大,且專業(yè)性較強。烹飪英語也具有此類特點。因此,首先明確烹飪英語詞匯的總體特點,有利于詞匯的教學和習得。烹飪英語詞匯總體可以分為三類:普通詞匯(common words)、半專業(yè)詞匯(semi-technical words)和專業(yè)術(shù)語(terminology or specialized terms)。普通詞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詞匯,如office(辦公室)、blackboard(黑板)、dictionary(字典)等。半專業(yè)詞匯也是普通詞匯,但是它在烹飪英語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如date 在EGP中意思是“日期”,但在ESP中是一種水果的名稱—“大棗”。在遇到這類詞匯時必須搞清楚它的具體含義。第三類詞匯是專業(yè)術(shù)語,即烹飪專業(yè)術(shù)語,在業(yè)內(nèi)廣泛使用。如烹調(diào)方法有fried(煎的)、steamed(蒸的)、boiled(煮的)等;蔬菜原料有celery(芹菜)、eggplant(茄子)、cauliflower(花菜)等;烹飪用具有frying basket(炸籃)、microwave(微波爐)、egg beating machine(打蛋機)等。菜名有stir-fried shredded potatoes(炒土豆絲)、shrimps with cashew nuts(腰果蝦仁)等。烹飪專業(yè)術(shù)語是烹飪英語中的重點學習內(nèi)容,在口語交流中經(jīng)常使用,明顯區(qū)別于普通詞匯。這類詞匯的說法相對固定,經(jīng)過反復練習是可以掌握的。
2.烹飪專業(yè)術(shù)語分類清晰。烹飪專業(yè)術(shù)語分類清晰,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縮短學習時間、提高記憶效率。具體分類為:烹調(diào)方法、烹飪設備工具、烹飪原料、調(diào)料等。其中烹飪原料包括蔬菜和果品、肉制品和乳制品、家畜肉、家禽和野味、水產(chǎn)品、谷物等。調(diào)料分為中、西餐調(diào)料品和烹調(diào)用酒等。此外一個完整的菜單包括中餐、西餐、酒類和飲料四類。其中中式菜品又可分為湯類(soups)、肉類(meat dishes)、蛋類(eggs)、蔬菜類(vegetables)、豆腐類(bean curd)、飯面點心類(rice, noodles, pastry)和海鮮類(seafood)等。西式菜品可分為冷盤及開胃品(cold dishes and appetizers)、色拉(salad)、湯(soups)、魚蝦類(fish and shrimp)、肉類(meat dishes)、雞類(chicken dishes)、蛋類(eggs)、調(diào)味汁(sauces and dressings)、面包谷物類(bread and cereals)、小吃(snacks and fast food)和甜點類(desserts)。酒類可分為各種中、外白酒、紅酒、雞尾酒等。飲料可分為礦泉水、咖啡、乳類飲料、果汁、茶和碳酸飲料等。
3.文化底蘊濃厚。在烹飪英語詞匯的教學中,掌握和學會使用這些詞匯是教學的重點,但文化的滲透同樣不容忽視。作為烹飪專業(yè)的學生,了解更多詞匯和短語的深層含義,既知曉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可以拓寬知識面,在交際過程中恰當?shù)睦斫夂瓦\用。如:sour grapes( 酸葡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eg. He said he didnt want the job anyway, but thats just sour grapes.(他說他不想干這份工作,只不過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而已。)
二、中職烹飪英語詞匯的教學策略
1.加強音標練習。中職烹飪專業(yè)的學生一般基礎(chǔ)薄弱。許多同學在小學、初中階段沒有認真學過英語或沒有學過英語,他們大多讀不準音標,缺乏自主朗讀詞匯的能力。因此在入學的第一學期,教師應循序漸進的教給學生音標的讀法和寫法,在練習拼讀的過程中盡量選用專業(yè)術(shù)語做例子,反復訓練,不斷強化。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音標的讀法制作成微視頻,讓學生下載到手機端課后練習,使他們盡快掌握專業(yè)術(shù)語等詞匯的讀法,以便于熟讀、記憶和應用。
2.開展雙語教學。雙語教學是從英語術(shù)語“Bilingual teaching”翻譯而來,即采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以《西餐烹飪技術(shù)》這門課程為例,可在實踐課上實施雙語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可將原料、調(diào)料名稱、制作過程等與英語說法相結(jié)合,增加授課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烹飪專業(yè)課的雙語教學是英語課以外另一渠道的英語學習,可以增加詞匯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他們在工作中輕松使用英語奠定基礎(chǔ)。
3.了解詞匯的文化背景。由于語言和思維習慣的不同,東西方文化存在差異。學生應了解與詞匯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避免直譯帶來的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烹飪原料的果蔬類詞匯中有很多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如美國人愛吃蘋果派,所以我們描述一個非常地道的美國人,就可以說He is as American as apple pie. 而be in apple-pie order = be in good order,意為“井井有條”。eg. Everything here is in apple-pie order.(這兒的每件東西都安放的井井有條。)
烹飪英語詞匯中還有一些來自于傳說或典故等。增加這些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對詞匯的理解。如eat no fish這個短語的意思是“誠實的人”。這個詞組其實是和歷史事件有關(guān)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統(tǒng)治期間,規(guī)定了英國國教的教義與儀式。對此,一部分教徒為了表示對英國政府的忠誠,不再遵守羅馬天主教有關(guān)每星期五都要吃魚的規(guī)定。這些“不吃魚”的教徒便被認為是“好人”,而eat no fish便被用來喻指“忠于政府的人,誠實的人”。
烹飪英語詞匯學習是烹飪專業(yè)英語學習的基礎(chǔ)和重要組成部分。熟練掌握這些詞匯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消除與同事、師傅和客人溝通方面的障礙,提高他們的就業(yè)競爭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還應繼續(xù)研究和探索,讓更多的學生在詞匯學習中受益,為將來的就業(yè)和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琳.淺析物流英語詞匯的特點及教學方法[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7):173-175.
[2]林紅明.中職烹飪英語詞匯的特點及教學策略[J].職教通訊,2014(6):44-46
[3]李祥睿.烹飪專業(yè)雙語教學初探[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4(1):48-51
[4]魏紅.中職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培訓綜合途徑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09.1-5.
[5]Wilkins,Davi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MA:MIT Press.1972.111.
作者簡介:車霞(1975-),女,大學本科,高級講師,研究方向:中職學校職業(yè)指導和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