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斌
這個世界上為什么會有作家?因為有讀者。
什么樣的作家才是好作家?還得從讀者說起。
作者和讀者的相逢是一個因緣,一個充滿偶然但又必然的因緣。
什么是因?一粒種子進(jìn)入土壤,那么這個種子就是因,土壤就是緣。只有在因和緣同時具備的情形下,一棵莊稼才會長出來。一粒種子,我們把它放在干燥而透明的玻璃器皿里面,可能千年萬年都不會發(fā)芽,可一旦植入適宜的土壤,它就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一粒種子,一粒文字的種子在進(jìn)入讀者心田的時候,它是帶著這種奧妙的因緣去的;什么樣的土壤更適合種子發(fā)芽,它們是同氣相求的;這既是文字對讀者的選擇,又是讀者對文字的選擇。文字之所以誕生,那是因為讀者的召喚。正是因為有召喚在,所以才有誕生在。
寫作的奧妙就在這里。
寫作的過程就是一種情懷、一種理念、一種價值取向誕生的過程,它本身是在發(fā)出一種信號,是在召喚和它有緣的人。
一個成熟的作家,他在代表他的文字去旅行的時候,是最尊重他的讀者的,而他的讀者也最尊重他,熱愛他。
如果一篇文字沒有幫助讀者去撫慰他的心靈,沒有幫助他回家,沒有幫助他找到他本原意義上的光明,反而給這一顆明珠又增加了一層污染,這樣的文字就是不潔的文字,是需要我們警惕的。
古人講人人都有智慧,有大智慧,只不過是被遮蔽了而已。而文化就是要掃除這一層遮蔽,就是要掃除掉世世代代積淀在我們心靈上的那一層灰塵。除塵。禪宗講“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可能文化的意義就是不斷把我們的心靈擦亮,保持光明。如果鏡子上有灰塵我們是看不見自己的,更不要說去看世界。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看見自己,不過就是被障住了視線。幫助讀者擦掉這一層灰塵,一層霧,就是文化的使命,也是文學(xué)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