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牧場之國》是捷克著名作家卡雷爾·恰佩克的游記《海國風情》中的一篇,以優(yōu)美細膩的語言展示了荷蘭風光的魅力。課文是一篇寫景的散文,文章在描寫上獨具特色。其中,最具有文本特色的“語用點”當屬第5自然段以動襯靜的寫法。本段沒有濃墨重彩的描摹,只有寥寥幾筆,將一幅繁忙中的安詳、有序中的默契、舒適中的和諧的獨特田園勞動風光畫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整段文字沒有“靜”與“祥和”之類的字眼,卻給人一種難以抗拒的靜心之感。
品讀寫景文章的關(guān)鍵,是體會作者的個人性情、微妙情緒和獨特感悟。因此,教學中,我抓住“真正的荷蘭”為深入的基點,在回顧白天荷蘭牧場生動和諧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深層次思考真正的荷蘭還是什么樣子的。然后抓住文中的“景語”和“情語”,去感悟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妙,感受作者情景交融、以動襯靜的表達方式,去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從而感受荷蘭獨特的人文特色。
師:安靜的牛群、呼嚕的豬群、吃草的長毛山羊、各種可愛的牲畜、大片鮮艷的郁金香、綠意盎然的村野鄉(xiāng)間、滿載船只的運河,還有無聲的低地……是的,荷蘭的確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度,就像課文第1自然段講到的(出示,齊讀)“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爆F(xiàn)在這段話,它已經(jīng)不僅僅是文字了,還是一幅幅有聲有色,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那么是否有了這些就是真正的荷蘭呢?
(生紛紛說“是”或者“不是的”)
師:那么真正的荷蘭還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5自然段,把感受批注在文中。
(播放舒緩的輕音樂,學生輕讀批注。)
【設(shè)計意圖:先回顧白天荷蘭牧場的自由和諧,再話鋒一轉(zhuǎn),“是否有了這些就是真正的荷蘭?”“真正的荷蘭還是什么樣呢?”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課文的第5自然段,靜下心來,沉入文字,為后文學習做好鋪墊。】
師:通過剛才靜靜的閱讀,你感受到真正的荷蘭還是什么樣子的?
生:寧靜的。
生:美好的。
生:物產(chǎn)非常豐富的。
師:美好的、寧靜的……找找看是文中的哪些詞句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生:“沉睡的牲畜……微弱的光芒?!?/p>
師:大家再讀讀這句話,想想這種美好的、安靜的感覺來自哪些詞句?
(生自由讀這句話)
生:“閃爍著微弱的光芒”讓我覺得特別安靜。
生:連微弱的光芒在閃爍都能看得到,那是因為前面講到低地是無聲的,牲畜都睡著了,夜晚漆黑一片。
師:講得真好!這么一聯(lián)系,此時你的腦海會浮現(xiàn)一幅怎樣的情景呢?
生:四周一片漆黑,沒有一點聲音,只有燈塔的一點點光在閃爍。
師:這一點點微弱的光一閃一閃的,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夜晚的寧靜。的確,荷蘭就是這樣的,還有哪些地方也讓你有這樣的感受?
生:“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發(fā)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這兒讓我覺得特別安詳。
師:你用了“安詳”,說說看。
生:因為狗、牛、馬等牲畜都睡著了,應(yīng)該都是睡得很安詳。
師:它們會怎么睡呢?
生:可能是趴著睡吧。
生:仰著睡或是四腳朝天。
生:也可能是靜靜地站著睡。
師:總之,是沉沉地睡著了,睡得很香,做著很美的夢。讓我們輕輕地讀這句話,不要打擾它們的美夢。
(配著音樂輕輕地朗讀)
師:我們來看這句話:“運河之中……開往城市?!蔽覀儎偛哦颊f靜,那么這句話中到底有沒有聲音?
生:有。
師:但我們會覺得吵嗎?(不吵)船只、火車、汽車不停地行駛著,為什么卻不會讓人們覺得吵呢?
生:“舒緩平穩(wěn)地行駛著”,雖然有聲音但都是很慢的,緩緩的,所以大家一點都不會覺得吵鬧,反而覺得安靜。
生:因為只有船只緩慢行駛的聲音,雖有聲音,卻讓人不覺得吵,反而更覺安靜了。
師:你說得真好!我們常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平時也說“教室里靜極了,只能聽到老師的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的聲音”,這種寫法就叫以動襯靜,寫動是為了襯托出那兒的靜。
(師生品讀)
師: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在無形中熏陶著、感染著我們。此時此刻把這長長的一段話凝練成一個字,你會用什么?
生:(異口同聲地說)“靜”(板書“靜”)。
【設(shè)計意圖:引導(dǎo)學生抓住課文中自己獨有心得的關(guān)鍵詞句,感悟、朗讀、想象、比較……多種感官參與體驗,讓“難點”變成“亮點”;再指導(dǎo)學生運用多種形式的讀,把自由靜謐的感受融入內(nèi)心,外話于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朗讀與理解合二為一,最后以動襯靜的寫法自然引出?!?/p>
師:如果不靜了會怎樣呢?看,(出示: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發(fā)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
狗叫了起來,圈里的牛不斷發(fā)出哞哞聲,馬也不停地踢馬房的擋板。)這句話老師把它改動幾個字。(教師范讀改后的句子)
師:有聲音了,不安靜了,你們是什么樣的感受?
生:很吵!
生:太亂!
生:它們打破了寧靜。
生:不安詳了!
師:為什么要用“不安詳”?
生:因為它們都吵了起來,好像要發(fā)生什么事情似的。
生:可能是有些牲畜要被拉去宰殺了,它們覺得非常不安。
師:同學們體會得很好。其實這篇課文的作者也有這樣的感受,只不過他有著不一樣的經(jīng)歷,因此體會得也更為深刻。讓我們來看看作者的相關(guān)資料。(出示:卡雷爾·恰佩克是捷克著名作家。他在親身經(jīng)歷了給人類帶來深重災(zāi)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來到荷蘭旅行,沿途看到秀美的風光,和人們安居樂業(yè)幸福的生活情景,有感而發(fā)寫下了《牧場之國》。)
(學生靜靜地讀,靜靜地感受)
師:此時此刻,荷蘭的牧場還僅僅只是聲音的安靜嗎?
生:安靜、安詳、美好。
生:平靜的心。
師:作者有著一顆平靜的心,住在這兒的荷蘭人也都有一顆平靜、安寧的心。
生:不僅安靜,還很安全。
生:代表著和平。
生:很像自己的家,很有安全感,很溫馨。
師:這時候的牧場就像作者的故鄉(xiāng),就是作者心中的家園,寧靜和平,安全溫馨。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設(shè)計意圖:寫景散文是作家的心靈寫實。從作者眼中的景、心中的景、筆下的景中來開掘作者心中的情。因此,教學中在引導(dǎo)學生感悟牧場夜晚的靜謐之后,適時出示寫作背景,然后問學生“此時此刻,荷蘭的牧場還僅僅只是聲音的安靜嗎?”讓學生了解到作者從戰(zhàn)亂紛飛的地方來到悠遠、寧靜、安全的王國——荷蘭,內(nèi)心是那么溫暖、安寧;理解到這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無限向往的地方。此時,學生心中的景不僅僅是景,它成為了美好的精神家園。這樣,學生對文章的學習又深入了一個層次,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情感。引導(dǎo)學生明白不僅要關(guān)注文章寫了什么,怎樣寫的,還要關(guān)注為什么寫。通過這樣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寫作即是表達我們情感的需要?!?/p>
師:讓我們用最輕柔的聲音讀讀這段文字,隨同作者一起將夜晚的荷蘭留在我們的心中。
(師生配樂讀)
【設(shè)計意圖: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景色之美,語言之美,從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一個安寧、和諧的氛圍滌蕩在學生心中。他們身臨其境沉醉于荷蘭的牧場,帶著憧憬與向往,和作者一起滿懷贊美之情告訴所有的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