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艷
師范畢業(yè)那年,我暗暗編織著一個夢想——桃李滿天下。一路走來,從村小到鄉(xiāng)小,從縣城到市區(qū)窗口學校,我迷失在煩瑣的日常事務中,職業(yè)倦怠無情襲來,曾經(jīng)的夢想幻滅了……然而,在2015年5月一次短暫的支教活動中,在格桑花開的地方,我撿回了自己的夢想。
最純粹的注目禮,師者的無上榮光在我心底喚醒
5月中旬,由四川省德陽市教育局組織的藏區(qū)支教團隊一行14人來到了若爾蓋縣。五月的若爾蓋,格?;ㄒ廊痪`放著,夕陽照在小丘上,反射出柔和的光來,已經(jīng)八點了,天似乎還沒有黑的意思。半小時后,天色暗了下來,沒有了太陽的草原一下子就進入了靜謐的夜晚,幾乎沒有任何過渡??纯词謾C上的氣溫:-2℃。難怪穿上羽絨服還覺得冷呢!
一天的舟車勞頓后,14人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但是誰也沒有提及,立即埋頭準備第二天的獻課。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了獻課地點——若爾蓋縣小學。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紅底白字的大幅標語:“歡迎德陽市教育專家到若爾蓋縣送教”。橫幅在蕭瑟的寒風中抖動,此刻我的心情也顫抖起來:討厭的高原反應,頭昏腦脹,我還能不能正常地上課?會不會給德陽丟臉?帶隊老師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 ,笑著說:“該怎么講就怎么講,相信自己?!?/p>
第一節(jié)課是同行者曉艷老師獻課。帶班的語文老師是位漢族姑娘,熱心地幫助曉艷拷貝課件,發(fā)放教學用具。孩子們對新來的老師充滿了好奇,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爭先恐后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甚至主動要求展示自己的書寫作業(yè)。讓我吃驚的是,下課鈴響,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跑出教室嬉戲,跳橡皮筋的,爬雙杠的,彈彈珠的,一群男生還把一條腿盤起來跳著“斗雞”。一個大眼睛長睫毛的姑娘主動和我們攀談起來,詢問我們來自哪里,我們那里是不是也有草原……藍天白云映照著小姑娘紅撲撲的臉蛋和清純的眼眸,讓她的身上仿佛籠罩著一層高原特有的圣潔之光,讓人倍感寧靜。
誦讀講座是我這次的主要任務。我希望聽課者要互動:既要動嘴,又要動手,還得動腦。老師們就像孩子一樣認真地聆聽著,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個關鍵點,認真地完成每一項任務,踴躍地展示自己的練習成果,夾雜著老師們濃濃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誦讀,此時于我來說恍若天籟。就這么講著,讀著,練著,一不留神,兩個小時的時間就悄悄溜走了。
主持人宣布培訓結(jié)束已到十二點半,老師們依舊穩(wěn)穩(wěn)坐在座位上,沒有一個人收拾書本,沒有一個人走出教室,一順兒地看著我們兩個授課老師。當我們跨出教室時,老師們竟齊聲說道:“老師再見!謝謝老師!”我們誤以為聽課老師中午就在這間教室用餐,負責人卻解釋說,老師們會回自己家吃午飯,這是當?shù)夭怀晌牡囊?guī)矩,每次培訓,聽課老師都會自發(fā)地行注目禮,等到授課者離開才各自走出教室。
那一刻,師者的無上榮光在我心底喚醒……
楠木燈書記的故事,讓我頓悟了師者的奉獻精神
告別若爾蓋,我們往阿壩奔去,星星點點的格桑花還熱烈地跳躍在草原上。
第二天一早,迎接我們的是隆重的開班典禮。哪知道一到會場才發(fā)現(xiàn)沒有投影,沒有黑板和粉筆,也沒有話筒。面對偌大空曠的會場和300名聽課的老師,我和曉艷都有點著急了。當?shù)胤止芙逃娜莞笨h長通紅著臉一個勁兒道歉:“對不起,是我們的失誤,從來沒承辦過這么大型的培訓活動,沒有經(jīng)驗,下次一定改正?!闭f完,立即親自跑去學校,借來小蜜蜂、白板和書寫筆。如此親民的縣長我是第一次見到,反倒我們開始安慰他了。
上午的活動順利完成。午飯時,容副縣長和我們深情講述了本縣麥昆鄉(xiāng)黨委“娃娃書記”楠木燈的感人故事。楠木燈是原阿壩縣麥昆鄉(xiāng)黨委書記,退休之后,一輛破舊摩托車,一根舊教鞭,一位六旬的藏族老人,常年奔波在艱苦的高原地區(qū),甘當孩子的陪讀員。因為一句“為了學生,退休后伴讀四年”的承諾,他從2006年退休起陪伴學生至今已經(jīng)9年。如今,他是麥昆鄉(xiāng)中心?!靶iL”“教師”,更是學生的“父母”“理發(fā)師”“勤務員”。2014年7月,楠木燈榮登“中國好人榜”。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麥昆鄉(xiāng)中心校的學生由27人增加到了700余人。說起全縣27所學校中不少地方還未通電通水,說起去年零下27℃停電停水,沒有暖氣,持續(xù)了一周,老師們依舊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想盡辦法給孩子取暖。動情處,容副縣長,這個身高一米八幾的康巴漢子竟幾度哽咽:“我得感謝楠木燈書記,感謝所有的老師……” 整個中午,這個故事一直在我的心里重播。
下午是我的講座,一開始,我努力平復了一下情緒,簡要復述了容副縣長講述的故事,接著說:“楠木燈書記讓我頓悟了什么是愛的奉獻,這是真正的師者風范,請允許我向楠木燈書記和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教師們致敬!”我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開始了講座。
眼里閃著淚光的老師們整個下午都聽得很認真,新增加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著——哪怕自己的普通話再蹩腳也沒人臨陣退縮。
那雙大眼睛,時時提醒著一個師者的神圣使命
講座的休息時間,我在衛(wèi)生間遇到了大眼睛藏族女老師。她怯生生地問我:“陳老師,我們當?shù)乩蠋熎胀ㄔ挷恍?,學校又沒有教材錄音,你們能不能幫我們提供相關的語音范讀材料?”我看著她期盼的眼神,毫不猶豫就應允了?;氐綍?,我對全體老師說:“即使沒有現(xiàn)成的語音范本,我也給你提供!”我繼續(xù)保證道:“我是省級普通話測試員,我們學校還有幾位這樣的老師。哪怕網(wǎng)上一篇都沒有也不怕,我會讀給你們!”現(xiàn)場掌聲雷動,講座順利結(jié)束。殊不知,這是一個多么慎重的承諾,一個多么神圣的使命??!
回到德陽,我立即上網(wǎng)檢索資料,確實沒有一篇現(xiàn)成的朗誦資料可供下載。我開始計劃工作,想不到這是一個如此浩大的工程!甚至,我開始想放棄。晚上,想著那個期待的眼神和我莊嚴的承諾,我披衣下床,開始第一冊第一課的朗讀……
8月,酷熱難當。為了屏蔽雜音,我每天關在寢室里,用手機錄制。常常是早上九點開始一直要工作到晚上九點收工。手機不具備剪輯錄音功能,必須一次成功,每錄完一冊就拉通聽一遍,不合適的、有問題的就刪除再來,十二冊全部錄完后又拉通聽了一遍,再次挑出不滿意的重錄。課文幾乎沒有只錄制一遍就成功的,少的兩三遍,多的甚至十幾遍。
因為這個眼神和承諾,我第一次如此純粹地長時間沉浸在課文中,在那些與書和朗讀為伴的日子里,我似乎時時看到藏區(qū)高聳入云的雪山和開滿格?;ǖ牟菰?,還有孩子們高聲朗誦的情景……
9月,藏區(qū)學校開學了?!陡计G老師學朗讀》1~12冊29套348盤光碟如期送到了阿壩縣教育局和甘孜州壤塘縣小學。
作者單位:四川省德陽市岷山路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