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德坤
老屋情懷
文/蔡德坤
老屋建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離縣城不足 30公里。老屋是一棟普通農(nóng)舍,只是所處之地青山環(huán)繞、河水清幽,因此被村里人認為是“風水好”。算起老屋的壽命,現(xiàn)在已遠遠長過了父母親的一生。小青瓦、土磚墻和木椽頂搭建的老屋雖然簡陋古樸,但經(jīng)過幾次修繕,依然堅穩(wěn)牢固。
我是在老屋出生的長子,也是村里第一個走出去吃“公家”飯的人。灣里的鄉(xiāng)親們很是羨慕,都說我家老屋的風水好,沾了地氣的光。只要聽到這些溢美之詞,父母親總是臉上樂呵呵、心里美滋滋的。然而,美言歸美言,自我呱呱墜地之日起,就安享著老屋的春華秋實,見證著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著人世的悲歡離合。幾十年歲月蹉跎,轉(zhuǎn)眼間物是人非。如今,父親母親已逝,老屋猶在。
最近一次回老家,發(fā)現(xiàn)隨著農(nóng)村城鎮(zhèn)化不斷推進,村里娃到外地上大學(xué)工作的多了,村里外出務(wù)工掙了些錢的村民,都紛紛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新居,一家老小也陸陸續(xù)續(xù)進城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原本熱鬧的小山村,冷清了許多。
弟弟在外打拼多年后,在老屋旁建了一棟小樓房。站在新蓋的樓房上俯看老屋,老屋真的“老”了,與周邊的景物相比,它顯得安詳、靜謐。對老屋的情懷,促使我每次回老家都必須到老屋去看一看,一來打掃一下衛(wèi)生,二來回味逝去的時光,透過老屋找回朦朦朧朧兒時的那些記憶,找回我的初心。
老屋是心的歸宿。這一輩子,不管自己身居何處,在我的潛意識里,只有走進鄉(xiāng)下的那棟老屋才叫回家。每每憶起老屋,總讓我心緒涌動,有種難言的感念。老屋早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生命中寶貴的精神寄托,時刻提醒著我,勿忘矢念初心,勿忘蹉跎歲月,珍惜現(xiàn)在幸福好時光。
默默走近老屋,輕輕撫摸深褐色的大門,卻不敢推開,生怕打翻了久違記憶。時光仿佛倒流,往事歷歷在目。兒時生活的艱辛,父母為家操勞的景象,在我腦海里一遍遍慢鏡頭回放。那年我3歲,正值 3年自然災(zāi)害吃糠粑的日子,家里怕我吃壞了身子,想方設(shè)法弄點好消化的給我單獨開小灶。記得我剛記事時的那年春節(jié),天下著大雪,父親在外修水庫,母親帶著我和姐姐在家準備過年物資。一天下午,母親放下磨好的面粉出門辦事,一個乞丐突然闖進家里,搶走了所有面粉,我和姐姐都太小,被嚇得大哭起來。那年,全家人過了一個清貧的年。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里難以忘卻。20世紀70年代,生產(chǎn)隊里分的糧食、油料都十分有限,很難保證全家溫飽。好在母親非常會持家,盡管歲月艱辛、物資匱乏,她總能想方設(shè)法讓一大家子不餓肚子。炒一鍋菜只掉一點油,不小心流到油罐外了,就用手抹回罐子里。孩子們穿的衣服,一個接著一個地往下傳,有的已經(jīng)補過好多次,大家穿上還是很高興。那時生活雖然艱苦,但全家人心里卻感到幸福。
那時每到農(nóng)閑時節(jié),村里的男人們喜歡聚在一起,一邊抽著旱煙,一邊天南地北地侃大山。村里的女人們則愛坐在一塊,一邊干著針線活,一邊聊著家長里短事。特別是大冬天里,我們村子里的人個個都喜歡懷里揣抱個 “火籠”(暖爐),靠在墻邊愜意地曬著太陽聊天,聊累了就順便打個盹兒。鄰里間相互關(guān)照、相處和諧,絲毫感覺不出那個時代因清貧帶來的對生活的種種困惑與抱怨。
在老屋度過的一年四季十分有趣。春花開了,萬物復(fù)蘇,大地熱鬧起來了。脫去厚厚的棉襖,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一起到河邊放牛,捉小魚小蝦。油煎的小魚小蝦,配上母親熬得香噴噴的鍋巴粥,那才叫舌尖上的美味。夏蟬叫了,火辣辣的太陽,烤得大地滾燙燙的。那時,我最愛和小伙伴們下河游泳,有時在河里一泡就是一天,酷暑于我們來說并不難捱。秋果熟了,金風送來陣陣涼爽,也送來了豐收的果實。野柿子的甜、毛栗子的脆、刺棗子的酸……漫山遍野的野果,是我的最愛。冬雪飄飄,俗話說“大人盼插田,小孩望過年”。下雪了,就能聽見春天的腳步聲,對大人來說,距離播種的日子就不遠了,播下種子就有了收獲的希望;下雪了,距離過年的日子也不遠了,小孩就有新衣穿、有魚肉吃、有鞭炮放了。那時,我家還比較困難,放鞭炮對我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但每年過年父親挑柴到縣城換年貨時,總要帶回來3掛鞭炮,一掛大年夜吃團年飯放,圖個熱鬧;一掛大年初一早晨開門放,喜迎新春;一掛則留給我放著玩,雖然只有30多個,但也足以讓我蠻喜歡喜好一陣子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中國的老百姓平時都非常省吃儉用,把好吃的好玩的攢到過年時全家一起分享。盼過年是每個人童年的夢。
歸夢如春水,悠悠繞故鄉(xiāng)。老屋的事、童年的夢,童年的事,老屋的情,在腦海中縈繞。那些趣事、傻事、歡苦事,事事難忘,歷久彌新。
(作者單位:湖北省民宗委)
責任編輯:祥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