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林
(盤錦市高級中學)
淺談學好高中物理的有效途徑
石峰林
(盤錦市高級中學)
對于高中生而言,物理十分抽象,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規(guī)律性強、對思維能力要求高的學科。大家很難對物理概念、公式以及思維邏輯產(chǎn)生一個循環(huán)效應,不能將它們連接在一起。高中物理不管是在知識點上還是難度上,都和初中有很大的出入。
高中物理;糾錯本;復習資料
要想學好物理,我認為只要遵循物理的學習規(guī)律,認真對待,端正學習態(tài)度,是可以將物理學好的。
眾所周知,學生對一門課的興趣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取決于老師。如果我們不喜歡一門課的老師,我們對這門課也就失去了興趣。但是,每個班有幾十個學生,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可能適應每一個學生。教師更不可能在一堂課上運用幾十種教學方式,有很多情況是大家都能適應老師的教學模式。但只有個別人不能適應,可是教師不會根據(jù)這一小部分人浪費時間。我們要做的就是調(diào)整自己,讓自己不斷去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親其師,信其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應該多發(fā)現(xiàn)老師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老師的可愛之處,忘卻老師的不足,熱愛老師,熱愛這門課。
整理知識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點,它可以幫助我們記憶知識和梳理知識。我們可以把所學的知識整理出來,先是一大章一整理,將每一章的內(nèi)容整理出來,最后再整合在一起。在整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所有的知識點大大小小全部羅列到筆記本上,這樣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只需要列一個知識提綱,一邊看提綱一邊將本章所學內(nèi)容回憶起來。再將其聯(lián)系在一起,運用到題目中去。物理題不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很多都是以前的知識聯(lián)合在一起,要做出這些題,就要求我們對物理的知識體系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我們需要將有關知識對比,整理出來。比如這個公式適用于什么條件,另一個公式什么時候可以用,什么時候不可以用,公式和公式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哪里。這一點是很關鍵的,只有在自己的腦海里有這樣一個知識印象,在做題時才可以事半功倍。
錯題本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我們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很多人知道這一點但是卻并不付諸行動。也有的人付出行動了卻沒能堅持下來。在這里我要強調(diào)的是,錯題本是自身學習狀況的真實反應,錯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錯題本的能力就在于可以方便我們隨時查看、隨時復習。避免我們在復習的時候再去看會的題,這樣很浪費時間。高中時間很緊張,沒有必要去復習已經(jīng)掌握了的知識。對錯題本的要求就是我們不能只是把錯題抄寫在本子上,這樣的做法是完全沒有效果的。在整理錯題后,我們需要去分析做錯的原因以及下次如何避免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將其注明在錯題的旁邊,以提示我們。
除了對錯題的分析,我們還需要對錯題進行一個分類。例如有相同題型的兩道題,錯了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無論錯誤原因是否相同,我們都可以將其分為一類。并且通過錯題對比與題型分析,找出這類題型的特點,結合特點與錯誤,將此類題型的做法分析出來。
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復習資料都很盲目,很多人天天買復習資料,有的并沒有做,有的做了卻沒有效果。我想說的是,對于復習資料的選擇,我們應該慎重,看哪種復習資料適合自己。而對于中等水平以下的學生來說,最好選擇有解析或者有做題思路的資料,這種資料是最適合的。在做題過程中,有答案并不意味著把答案抄到題中就算做題了。解析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去分析做題思路,提高我們的做題想法。大多數(shù)學生不會做題實際上是不知道怎么將知識運用,或者說是不知道怎么去思考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思路與想法。這樣的復習資料就是幫助我們?nèi)ヌ嵘伎寄芰椭R的系統(tǒng)性。
許多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不跟隨老師的課堂講授,我們很清楚地可以看到,他們在課堂上不聽從老師的講解,只是埋頭做題,自己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知識面很窄,而且教學書以及輔導書并不深入。老師教學多年擁有許多的學習經(jīng)驗以及教學思考,很多時候老師會講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恰巧這一知識點成為考試的重點,如果僅僅是自我學習的話,往往會忽視這一點。
老師講題的過程中會滲透給我們這道題為什么要這么想,為什么要這么做。人是活的,教科書是死的。很多教科書的解析是由一些教授編撰的,有些方法以及分析思路我們理解不了。但是,老師的教學思路一定是貼近生活,足夠讓我們理解的。所以,我們應該跟隨老師的步子,一步一步地學習,不要求速度,要求質(zhì)量。
高中物理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并不容易,但是它具有一定的自身規(guī)律。只要我們掌握了這種規(guī)律并付諸行動,我相信物理的學習將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武增風.談中學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2).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