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
“嵩縣雖偏,但卻星辰明亮,不僅在歷史上曾照亮過中國大地,而且至今還在繁星備至的中華民族的上空閃爍著明麗深邃的光?!边@是生于河南洛陽嵩縣的作家閻連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描述。在這句飽含深情的描述中,我們能感受到來自嵩縣歷史中幽暗的光芒,而在與嵩縣有關(guān)的詩歌中,這束光芒仍在閃耀。
眾所周知,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收集了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而世界上有史記載的最古老的情歌,卻是由嵩縣人創(chuàng)作并唱出的。據(jù)《呂氏春秋·音初》里記載:“禹行功,見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這個記載說的是大禹與涂山女女嬌結(jié)婚后,大禹牽掛自己的治水事業(yè),要離妻、離開涂山向南遠行治水。女嬌就讓她的女奴上到涂山頂上,望著大禹遠去的身影,合唱了一首凄惋纏綿的歌,就是這首《候人兮猗》,意思是等你啊,等你。這首歌就這么一句歌詞,或者說只記載下來了這一句歌詞。它是世界史上最古老的情歌,也是《詩經(jīng)》《楚辭》的鼻祖,是上古一曲哀怨的愛的絕唱。
到了隋唐時代,洛陽被稱為東都。洛陽是隋后期的首都,隋煬帝大業(yè)元年(605)營建。城南對伊闕,北據(jù)邙山,唐朝時高宗、中宗、睿宗、武則天、玄宗、昭宗、哀宗都將其作為帝都,時間將近50年,時稱為東都、神都或東京。城內(nèi)有隋唐時代面積最大的宮殿群——洛陽宮,和中國歷史上最高大的宮殿建筑——萬象神宮。東都洛陽是當時全國政治、經(jīng)濟中心,同時也是東南通江都、太湖、浙江,東北通山東、涿郡,西通關(guān)中長安的大運河交通中心。
唐代的嵩縣又叫陸渾縣,唐玄宗先天元年,又把陸渾縣拆分為陸渾縣和伊陽縣兩個縣。距離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這么近,當時作為京畿之地的陸渾縣的繁華和人文的璀燦可想而知。唐代有名的那些大文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之問、岑參、李賀、元德秀等人都經(jīng)常往來陸渾或者在陸渾長期定居,留下許多與陸渾有關(guān)的詩作,而其中猶以宋之問在嵩縣居住最久,留下詩作最多。但奇怪的是,嵩縣明清的地方志中,把大小詩人及寫嵩縣的詩都寫上了,卻一句也不提大詩人宋之問。這是為什么呢?
主要是因為宋之問這個人,詩雖然寫得很好,很閑適,很飄逸,但是人品卻很差,可以說劣跡斑斑。
宋之問有一個外甥名叫劉希夷,與宋之問年齡相仿,中過進士但無心仕途,也是一位詩人。有一次,劉希夷寫了一首題為《代悲白頭翁》的詩,詩云:“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fù)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yīng)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生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宋之問看到外甥這首尚未公之于眾的詩后,贊不絕口,尤其喜愛詩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宋之問請求外甥將這首詩讓給自己,劉希夷起初答應(yīng)了,可不久又反悔,因為他實在難以割愛。宋之問惱羞成怒,為了將此詩據(jù)為己有,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將外甥活活壓死,可憐才華橫溢的詩人劉希夷去世時還不到30歲。于是在《全唐詩》中出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在劉希夷名下,收錄了這首詩,題為《代悲白頭翁》;在宋之問名下,也收錄了這首詩,只是改了一下標題,將“洛陽女兒惜顏色”一句中的“洛陽”二字改成了“幽閨”,其余詩句一模一樣。
宋之問雖然人品為人所不齒,然而他的詩歌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還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宋之問和沈佺期齊名,號稱“沈宋”,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并創(chuàng)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他寫嵩縣的幾首詩都寫得很美,甚至有飄飄出世之態(tài),下面這兩首都是他的詩:
陸渾山莊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fā)。
旦別河橋楊柳風(fēng),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fù)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大詩人李白也曾游歷陸渾,對陸渾的鳴皋山,就是今天的九皋山情有獨衷,并寫過多首詠鳴皋山的詩歌。李白最好的朋友岑勛,隱居在陸渾的鳴皋山,李白為其送行,深情寫下了《鳴皋歌送岑征君》和《送岑徵君歸鳴皋山》;李白的媳婦有一個叫清的伯伯,隱居在伊陽(這個伊陽是從陸渾縣分出的一個縣,縣政府所在地在今天的嵩縣舊縣街)的五崖山,李白寫了《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憶昨鳴皋夢里還,手弄素月清潭間”“青松來風(fēng)吹古道,綠蘿飛花覆煙草”,這些都是李白寫鳴皋的詩句。李白有一首寫得公認為最具代表性,也寫得最好的詩,名叫《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這首長詩中,幾乎每一句都成為留傳千古的名句。詩中所寫的“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钡尼蜃?,就是李白隱居在鳴皋山的好友岑勛。這首詩的寫作地點不詳,但極有可能是李白攜另一好友丹丘生來鳴皋山訪岑勛寫下的。因為岑勛隱居在鳴皋山,李白又這么鐘情鳴皋山,經(jīng)常往來于鳴皋山,在鳴皋山宴飲時寫下這樣一首充滿豪氣的詩,是很有可能的。
詩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文中所舉的與嵩山有關(guān)的詩歌不過是其中的千萬分之一,在這些詩歌里,嵩山的歷史被記錄。在現(xiàn)代人的再次閱讀中,嵩山的光芒又一次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