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蘭
(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 宣城 242000)
?
高校班級團體輔導中集體心理的轉型與共振
吳玉蘭
(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高校班級團體輔導以班級為團體情境,優(yōu)化班級互動方式,促使班級個體在情感和思維上持續(xù)調整、修正,從而克服班級二元性心理結構,即個體與集體的心理割裂,塑成一體性心理結構,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和班級集體目標的共同實現(xiàn)。因此,需要構建優(yōu)化輔導員與學生及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打破僵化的班集體心理結構;整合不同場域背景下的慣習,降低班集體心理沖突;塑成班級團體輔導規(guī)則,避免集體心理條件下的反向演進。
[關鍵詞]班級團體輔導集體心理一體性心理結構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3.012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學分制等具體制度的變遷,使得高校內部結構不斷調整并在功能上發(fā)生變化。作為高?;締挝坏陌嗉墸苍谛再|上逐漸由學習共同體向道德共同體轉變,班級自主性和民主性不斷強化,學生個性心理得到擴展,但同時也存在著班級集體日趨離散、學校行政管理措施失效等問題,其核心是班級集體心理的功能結構弱化。高校班級團體輔導以班級為團體情境,優(yōu)化班級互動方式,促使班級個體在情感和思維上持續(xù)調整、修正,不斷達成集體共識、實現(xiàn)意義上的構建,從而克服班級存在的二元性心理結構,即個體與集體的心理割裂,塑成一體性心理結構,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和班級集體目標的共同實現(xiàn),形成班級集體心理共振效應,對于探索當前班級建設乃至高校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班級二元性心理結構及其一體性轉型
高校班級是一種機械聚合而產生的具有同質性的特殊群體,在預設目標和規(guī)則的運作下,班級個體不斷參與集體行動,進行互動磨合,塑造集體概念,并在集體心理層面形成兩種不同的中心思維。一種是以認同為中心,嵌入具有一致性的共同意識,更加注重價值性和情感維持。另一種是以服從為中心,形成具有強制性的權力心理,更加注重工具性和規(guī)范控制。這兩種思維映射在個體心理層面,導致集體心理與個體心理存在結構性差異,也就是二元性集體心理結構和一體性集體心理結構的分歧與轉型。
二元性心理結構指班級目標和個性發(fā)展存在的差異性,為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班級目標,不惜壓抑個性發(fā)展,在學生個體心理中存在二元性認知,將個體與班級脫離,個人目標高于班級目標,并視為沖突的來源。在集體主義教育理念下,重視班級集體建設,強化集體心理層面的規(guī)則強制性,并在制度上呈現(xiàn)行政特質,在外部要素的強力干預下構建科層制的班級管理體制,形成以學生干部為中心的班干與班級成員的二級結構,以及輔助的團支部、黨支部。但是這種從屬性的班級關系并不是一致性的關系,極易從強制轉向對抗,最終形成學生個體脫離班級,造成集體心理層面的分裂,加速班級解體,甚至激化突發(fā)事件。
一體性心理結構是班級心理邊界內每一個學生都將自身視為班級一部分,同時班級制度也將為個體發(fā)展提供最大化的制度支持,實現(xiàn)班級集體心理是個體心理層面的聚合。這種強調集體作為個人特性集合和發(fā)展前提的內部規(guī)則趨向共識,并將班級這種學習、生活情境演變?yōu)榈赖鹿餐w,即“應該被道德地對待或得到道德關懷的個體和群體的總和”[1]。一體性心理結構因其對集體的態(tài)度而形成兩種方式,即秩序性心理和團體性心理。前者近乎于布坎南的道德秩序,即“當社會相互作用的參與者們作為道德上有互惠聯(lián)系的人彼此相待,但不持有對一個集團或共同體的共同忠誠感”[2],后者則是集體對成員的吸引力以及成員之間在心理上協(xié)調、理性,產生奉獻和榮譽意識,愿意讓步部分利益,甚至犧牲個體利益。這兩種方式都將班級視為互惠性關系,前者注重權利,后者注重義務。相比較而言,前者更能在個體性發(fā)展和班級集體目標方面達成一致性。
超越集體心理結構的二元性,塑成一體性心理結構,在集體主義情境中充分運用學生個體特性,讓學生的個性心理與集體心理相互整合,從而形成班級道德秩序,成為高校班級建設的方向和路徑。但在二元性心理結構向一體性心理結構轉變過程中,應當避免產生一種道德失序狀態(tài),也就是學生不把其他同學看作是班級成員,并且不接受道德秩序對行為的最低限度要求。
二、班級團體輔導與集體心理結構轉型的耦合一致性
從二元性心理結構向一體性心理結構轉變需要一個同化順應的轉換過程,彌合學生在集體心理層面的裂痕需要營造新的班級情景。班級團體輔導作為一種情景構建的過程,通過共同活動提供一個獨特的班級情境,在班級原有的關系結構基礎上,借助班級主體互動等團體情境動力形成班級道德秩序,促進班級不同主體的共性協(xié)調和個性發(fā)展,并通過引導班級成員參與團體輔導來實現(xiàn)集體心理層面歸屬、認同、滿足、反思四個層次的遞次轉變。因此,從團體輔導的一般程序來分析班級集體心理結構的動態(tài)變化,將有利于理解班級團體輔導和一體性心理結構的耦合一致性。
1.團體輔導設計階段中激活集體意識,營造班級新情境,在集體心理層面形成歸屬感。特納認為,集體行動的產生需要不同的個體形成某種“共同的心理”。團體輔導通過集體行動來重新組合原本變異的班級關系,優(yōu)化原有強勢的班級教育與控制職能,提升班級集體心理的張力,重新激活班級的集體意識。團隊輔導設計是團體情境初步形成和團體目標確立的階段,需要直接面對原有的班級關系,并為團體輔導奠定基調,讓班級成員從一開始就參與到班級情境的構建過程中,對于班級成員形成共同意識和歸屬感至關重要。為此,在團體輔導設計階段,應從兩個方面來實現(xiàn)集體心理的共鳴:一是將團體輔導本身作為“符號性事件”,通過展現(xiàn)班級團體輔導與原有班級管理的差別,造成班級個體在心理上的震撼性沖擊,激發(fā)學生對班級團體輔導的共同意識,鼓勵個體在團體輔導初期就理解班級團體輔導方式和價值;二是團體輔導設計既是團體輔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班級內部的互動過程,要通過外部強烈刺激促使班級成員相互接觸并進行集體討論,這種直接的和面對面的接觸將使班級中的交往更廣泛、更豐富,而且區(qū)別于原有的班級管理體制,促使集體討論中形成理性對話機制,注重將個體發(fā)展作為團體輔導設計的基礎,形成具有包容性的輔導目標和集體意識。
2.在團體輔導操作與控制階段中凝聚集體共識,探索班級新規(guī)范,并在集體心理層面強化認同感和滿足感。團體輔導操作與控制是實施團體輔導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它是集情感、思維、環(huán)境、信息為一體的互動過程,根據(jù)班級情境特征和團體輔導目標,促進一致性的班級情感體驗和心理互動,在思維上不斷交往、互補、修正,并形成共識,最終目的是形成適應班級情境的新規(guī)范,從而強化集體心理層面的認同感和滿足感。這種班級新規(guī)范的意義在于讓共同一致性與群體一致性整合,前者是在班級中大多數(shù)學生所共有的一致性認知,后者是在班級中作為其成員的個體所體會到的認知。新規(guī)范強調共同一致性的前提是群體一致性,只有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規(guī)范的價值才能形成一體性心理結構。新規(guī)范的核心是情感、思維和權力的一致性。情感一致性側重團體輔導中情感的傾注與分享,“‘集體心理’的形成有賴于獨立個體情感之間的‘相互感染’與‘相互影響’,所有的情感和行動在群體中都有感染性”[3],引導學生形成對班級組織的情感承諾,形成每個個體都能感受到的集體情緒和氛圍。思維一致性側重團體輔導中思維交流頻率和效率,通過參與團體輔導實踐,促使班級個體能夠充分理解輔導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并在承認集體和個人差異性的認知基礎上達成共識。權力一致性側重班級個體在班級關系中的適當定位,合理的輔導設計能促使每個班級成員在互動中重新形成身份并不斷調整適應,改變原來班級管理中的刻板印象。
3.在團體輔導評估階段中構建集體意義,塑造班級新概念,并在集體心理層面提升反思性。團體輔導作為一種具有內在反思性的符號性事件,通過集體行動促使班級集體心理從共識達成到意義建構,在意義建構層面將個人意志轉化為班級集體意志,在集體心理環(huán)境中產生共同震蕩,塑造班級新概念。這種新概念的本質是基于反思性對班級意義的理解和構建,引導個體理解團體輔導過程與班級管理的關系,以及班級建設與個人發(fā)展的關系,重點是情感反思性和功能反思性,前者是個體基于情感交互形成的理性認知,學生通過團體輔導來滿足成長中的自尊、滿足等初級需求和審美、自我實現(xiàn)等高級需求;后者是一種在功能上互相支持的規(guī)范體系?!皬募w特征上分,班級功能包括目標功能、角色功能、規(guī)范功能和內聚功能等,從個體成長的角度上分,班級功能更多表現(xiàn)為社會化功能和個性化功能”[4],兩種視角下功能的相互匹配是班級建設的重點,也是集體心理功能層面的契合。
三、團體輔導中班級集體心理的共振路徑
共振的實質是指內外兩力運動方向相同、頻率相近時,二者合力達到的最佳效果。班級團體輔導是優(yōu)化班級集體心理的重要方式和載體,而要運用班級團體輔導更好地構建一體性心理結構、提升班級團體輔導與集體心理結構轉型的耦合一致性,就必須以學生為本,營造合作性的班級互動情境,只有這樣,才能讓團體輔導成為集體心理結構轉型共振的關鍵路徑。
1.構建優(yōu)化輔導員與學生及學生間的互動關系,打破僵化的班集體心理結構。在團體輔導的班級情境中,學生和輔導員均是互動的重要參與者,輔導員是班級管理和團體輔導中的積極外部要素,在團體輔導中發(fā)揮引導控制作用,班級干部是班級管理和團體輔導的中心要素,在團體輔導中發(fā)揮著鏈接作用;學生是班級管理和團體輔導的核心主體,在團體輔導中發(fā)揮基礎作用,離不開中心要素和核心主體的相互配合。這三種角色在團體輔導和班級管理的互動關系中既存在差異性,也在心理層面和關系層面達成統(tǒng)一。一是實現(xiàn)輔導員身份的轉變和統(tǒng)一。輔導員作為班級管理的外部強制性力量,要以團體輔導的啟動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姿態(tài),在尊重學生獨立性的前提下,以多樣化的輔導方式聚焦共性問題,聯(lián)合發(fā)揮集合優(yōu)勢,實現(xiàn)獨立思考與優(yōu)勢互補的統(tǒng)一。二是班級干部身份的重塑與調整。團體輔導中自然形成的精英屬于表意性角色,班級管理中的班干屬于工具性角色,兩者需要在互動中不斷重塑班干的意義,并通過團體輔導在班級管理中做適當調整,從而讓班干成為班級一體性心理結構的重要節(jié)點。三是學生個體身份從客體轉變?yōu)橹黧w?!皥F體成員之間的互動中應該利用學生的個體來影響每個個體,每個個體都是團體的有力組成部分?!盵5],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班級成員從被輔導對象變?yōu)閳F體輔導的參與者,讓學生在參與、反思過程中自我定位。
2.整合不同場域背景下的慣習,降低班集體心理沖突。團體輔導不是孤立的情境,而是置于學校場域和原有的班級場域之中,前者是一種非正式的社會控制,后者則是相對正式的社會控制體系,兩種不同控制方式產生的慣習必然在心理層面產生沖突,從而不利于班級集體心理一體性轉型。因此,就班級團體輔導而言,一是提升班級團體輔導自身的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積極吸收心理咨詢、社會工作等團體工作專業(yè)知識,既吸收團體心理輔導的有益經驗,又要把握班級團體輔導的獨特之處,不斷拓展班級團體輔導的專業(yè)水平。二是將班級團體輔導納入高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手段,將團體輔導作為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級建設的重要方式,進一步優(yōu)化班級團體輔導的隊伍和模式,通過加大研究和培訓,來推進班級團體輔導的效用,避免團體輔導與高校管理的沖突導致集體心理轉型的失序。三是通過團體輔導實現(xiàn)學校集體心理與班級集體心理的對接。學生進入到團體輔導場域時,必然受其影響,對此要讓學生根據(jù)情況調整、改變自己原有的慣習來適應輔導場域的慣習,以防離開團體情境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應或者反彈的現(xiàn)象。為此,要注重引導將學校制度、校園文化等融入學生心理,使其達成心理共識,為班級一體性心理結構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3.塑成班級團體輔導規(guī)則,避免集體心理條件下的反向演進。班級團體輔導的重要價值在于培育班級成員構建一套共同自覺遵守與監(jiān)督維護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機制,從而能夠維持秩序,并向學生指引主流價值的方向。但是團體輔導的集體情境也可能會因為競爭和沖突造成割裂,或者因為規(guī)則失效而形成不合理的文化慣性和群體暗示,造成集體心理條件下的反向演進。因此,必須重視培育顯性規(guī)則,強化控制隱性規(guī)則,引導班級個體參與規(guī)則制定,在達成共識過程中加強對一體性心理結構的認同和實踐。事實上,“制度不是限定學生發(fā)展的條條框框,而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指引,通過‘道德的制度來培養(yǎng)道德的人’,對制度進行合理性論證,確保制度的公平正義”[6],制定團體輔導規(guī)則必須充分保護并尊重班級互動的開放性特征,重視團體規(guī)則制定中個體參與和認同的重要性,將團體規(guī)則轉化為可供執(zhí)行的具體方法并延伸到班級管理,保證班級教育管理中個體共性與個性的協(xié)調發(fā)展,促使團體規(guī)則具有可操作性和靈活性,增強一體性心理結構的彈性。
集體心理是個體心理有機結合而形成的具備穩(wěn)定結構的心理過程,一體性心理結構正是這種有機結合過程的直接反映。班級團體輔導作為推進當前班級集體心理轉型、構建一體性心理結構的有效方式,并不是團體心理輔導等工作模式的簡單復制,而是不斷強化班級情境下學生為本的價值屬性,提升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載體創(chuàng)新性,而形成的專業(yè)性、職業(yè)性的團體輔導模式。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提煉班級團體輔導的對象、技巧,尤其是促使團體輔導與班集體心理結構的契合方式,探索更多共振路徑,進一步提升班級凝聚力,為大學生的學習、成長營造更加優(yōu)良的集體心理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王海明.論道德共同體[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2):70-76.
[2]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場與國家[M].平新喬,莫扶林等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9:157.
[3]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 大眾心理研究[M].陳天群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85.
[4]黃小蓮,劉力.價值博弈中的我國班級教育研究:歷程、內容與路徑[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2013(4):18-26.
[5]田國秀,李冬卉.兩種學校團體輔導方式的整合探索——基于布迪厄的場域、慣習理論的思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2):60-64.
[6]張曉蕊.班級管理中的制度文化探查[J].教育評論, 2012(1):36-38.
(責任編輯:向欣)
The Transition and Resonance of Collective Psychology in University Class Group Counseling
WU Yulan
(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Xuancheng,Anhui230009,China)
Abstract:The class group counseling regards the class as the group situation, optimize class dynamic and optimize interactive way and urge individuals to adjust and correct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entually, it overcomes the binary class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which is the fragment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and the the cohesion of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to promote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class collective goals’ realizing.So construc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unselors and students, breaking the rigid class structure, integrating different fields in the context of habits, reducing conflict of the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shaping rules of class group counseling and avoiding the reverse evolution in the condition of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are necessary.
Key words:class group counseling; collective psychology; integrity of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6)03-0051-04
[作者簡介]吳玉蘭(1988-),女,安徽省阜陽人,社會工作碩士,合肥工業(yè)大學宣城校區(qū)信息工程系輔導員;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合肥工業(yè)大學工科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研究中心自主學生發(fā)展項目“團體輔導技術在大學新生班級凝聚力建設中的運用研究”(JS2014HGXL0044)。
[收稿日期]201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