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斌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貴州 興義 562400)
鮮虞史跡考述
徐海斌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貴州 興義 562400)
春秋時期的鮮虞聯(lián)盟具有相當?shù)哪哿?,其外交上的傾向性、強大的實力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牽制著晉國的稱霸步伐;而晉國對鮮虞的長期攻伐雖然使聯(lián)盟一再面臨著解體的危機,使白狄人民正常的生產(chǎn)和生活秩序受到嚴重干擾,但反過來也推動著白狄族的華夏化進程。鮮虞在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不敵晉國的猛烈進攻而遷徙至冀北山區(qū)的中人城,典籍稱鮮虞為“中山”與中人“城中有山”有關(guān)。
鮮虞;白狄;史跡
春秋鮮虞乃白狄族所建之部落,先秦文獻與后世注疏對此均有明確的記載。戰(zhàn)國時期的中山國乃春秋鮮虞之延續(xù),典籍和考古資料也比較明確的證據(jù)。[1]但鮮虞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如何,“鮮虞”后來為什么又被稱為“中山”?典籍缺乏具體的記載?;诖?,本文擬勾稽典籍及故訓材料中的相關(guān)史料,結(jié)合考古資料所提供的證據(jù),對鮮虞的相關(guān)史實予以考述,以期相對完整地還原白狄族在這一時期的活動軌跡。
一
按照《春秋》經(jīng)傳的敘述,狄族主要有赤狄、白狄和長狄。赤狄和白狄的區(qū)分,可能跟草原牧民對于不同顏色的崇拜與愛好心理有關(guān),這種崇拜與愛好心理表現(xiàn)在他們對帳幕、旗幟、衣飾、馬飾的顏色選擇上。赤狄指原來分布在草原南部的牧民,白狄指原來分布在草原西部的牧民。[2](2)后來,赤狄離開草原南部,逐漸遷徙到山西東南的太行山內(nèi)和河北太行山余脈的西麓,形成潞氏、甲氏、留吁、鐸辰、東山皋落氏和廧咎如等部落集團。其中,潞氏在今山西潞城縣,甲氏在今河北雞澤縣,留吁在今山西屯留縣,鐸辰在今山西長治縣,東山皋落氏在今山西垣曲縣北,廧咎如原在晉的西邊,后轉(zhuǎn)徙于今河北的魏縣、元城一帶。[2](5)白狄離開草原的西部后,主要部分居留在陜西北部和山西西部。①大約在春秋中期以后,部分白狄遠徙太行山以東?!蹲髠鳌は骞四辏ü?55年)》“白狄始來”,杜注:“白狄,狄之別種,未嘗與魯接,故曰始。”這是典籍上有關(guān)白狄在太行山以東地區(qū)活動的最早記載。白狄遷徙到太行山以東地區(qū)后,先后建立了鮮虞、肥、鼓與仇由等國。這些白狄國家均因其都城所在地而得名,其中鮮虞的都城在古代的新市縣,位于今河北省正定縣一帶,《漢書·地理志》“中山國新市縣”下注引應劭曰:“新市,本鮮虞子國,今鮮虞亭是。”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新市城位府西北四十里,其地有鮮虞亭?!薄兑唤y(tǒng)志》:“新市故城,在今正定府新樂縣西南四十五里新城鋪?!狈实亩汲窃诠糯姆世劭h,位于今河北省藁城縣一帶②,《漢書·地理志》“真定國肥累縣”下注曰:“故肥子國?!薄对涂たh志》:“肥累故城在鎮(zhèn)州藁城縣西南七里?!薄兑唤y(tǒng)志》:“肥累故城在今正定府藁城縣西南?!惫牡亩汲窃诠糯墓某强h,位于今河北晉縣一帶,杜預《春秋左傳集解》:“鉅鹿下曲陽有鼓聚。”《元和郡縣志》:“今恒州鼓城縣,本春秋時鼓子國,漢為下曲陽縣?!薄兑唤y(tǒng)志》:“下曲陽故城在今正定府晉州西?!背鹩傻亩汲俏挥诮裆轿饔劭h一帶,《括地志》:“并州盂縣外城,俗名原仇城,亦名仇猶城,夷狄之國也?!背潭鳚伞秶叩孛肌罚骸胺揭灾窃唬骸呵锍鹩蓢?,今之太原府盂縣也。智氏伐仇由,即此?!劭h今屬平定州,東北半里有仇猶城?!痹谶@些白狄族所建的國家中,鮮虞最為強大,領(lǐng)土最為遼闊,其他諸國均臣服于它?!蹲髠鳌ふ压辍贰皶x荀吳偽會齊師,假道于鮮虞,遂入昔陽。秋八月,晉滅肥,虜肥子綿皋”,同年《春秋》經(jīng)記曰:“晉伐鮮虞”?!蹲髠鳌ふ压迥辍贰扒?,晉荀吳伐鮮虞,圍鼓”,同年《春秋》經(jīng)亦記曰“(晉)伐鮮虞”?!秴问洗呵铩?quán)勛》將仇由稱為“中山之國”。[3](87)均白狄諸國為鮮虞統(tǒng)屬之明證。
《史記·匈奴列傳》說春秋時的戎狄“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恐怕不符合當時白狄諸國的實際情況。太行山以東地區(qū)為華夏諸國所環(huán)繞,白狄遷徙到該地區(qū)后,其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等各個方面必然會較大程度地受到華夏文明的影響,白狄人民養(yǎng)成了效忠于其君的思想,白狄諸國也有不背叛聯(lián)盟的傾向。據(jù)《左傳》及《國語·晉語》載,晉荀吳于魯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0年)偷襲鼓國成功后,正欲俘虜鼓君鳶鞮回晉國時,鼓國的臣子夙沙釐攜其妻子兒女隨后緊跟,并懇請不讓他相從的晉士兵道:“我君是事,非事土也,名曰君臣,豈曰土臣?今君是遷,臣何賴于鼓?”后荀吳親自勸慰他說:“鼓有君矣,爾心事君,吾定爾祿爵?!辟砩翅嵢绱嘶卮鸬溃?/p>
臣委質(zhì)于狄之鼓,未委質(zhì)于晉之鼓也。臣聞之:委質(zhì)為臣,無有二心,委質(zhì)而策死,古之法也。君有烈名,臣無叛質(zhì)。敢即私利以煩司寇而亂舊法,其若不虞何?
可見鼓國臣民的忠君之心絲毫不遜色于華夏諸國的賢臣義士。另據(jù)《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載,“晉之取鼓也,既獻而返鼓子焉。鼓叛晉而屬鮮虞?!惫膰磺跁x的強大,在為晉統(tǒng)治數(shù)年后依然回歸鮮虞,說明鮮虞聯(lián)盟具有相當?shù)哪哿Γ⒎恰澳芟嘁弧?。著名的杕氏壺之器形與中山王墓所出提鏈壺相近,同樣具有游牧民族用器特征,且其銘刻之風格酷似平山三器,若干文字形體結(jié)構(gòu)也與平山三器如出一轍,應該是早期鮮虞中山國遺物。[4](136)該壺有銘文“杕氏福升,歲賢鮮于”,此“鮮于”即春秋的白狄國鮮虞。[5](158)“杕”即《詩經(jīng)·杕杜》中“有杕之杜”之“杕”,其字可讀“狄”,“杕氏”即狄氏[6](227),“狄”與“易”古音相通,“杕氏”即指殷商時期就存在的有易氏部落,《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殺王取仆?!保弊⒁吨駮o年》曰:“殷王子亥賓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是故殷主(上)甲微假師于河伯,以伐有易,克之,遂殺其君綿臣也。”屈原《楚辭·天問》就此事質(zhì)疑道:“該秉季德……恒秉季德,焉得夫樸牛,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昏微遵跡,有狄不寧?!逼渲小渡胶=?jīng)》與《竹書紀年》的“有易”《楚辭》引作“有狄”,乃“狄”、“易”相通之確證。[7](133)而這個殺殷商王亥的有易部落很可能就是因為居于冀北之易水河畔而得姓氏,殷商當時的活動中心毗鄰易水,王亥到有易氏部落進行貿(mào)易當屬史實。[8]《莊子·徐無鬼》:“以財分人謂之賢?!睖蚀耍皷m氏福升,歲賢鮮于”大致是說有易氏部落每年要定期向鮮虞進貢財物。由此也可知當時不但鼓、肥與仇由等白狄小國死心塌地從屬于鮮虞,周邊象有易氏一類的商周古國或古部落也都為鮮虞所征服。魯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鮮虞大敗當時的中原霸主晉國,并俘虜其勇士觀虎;魯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鮮虞又聯(lián)合齊國、魯國及衛(wèi)國討伐晉國,攻取其城邑棘蒲(今河北趙縣城);魯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衛(wèi)靈公去世,衛(wèi)人立公子輒為君,次年,晉趙簡子欲扶植黨從趙氏的衛(wèi)太子剻聵為君,為衛(wèi)人所阻,遂入戚(今河南濮陽縣西北)而保,其后,衛(wèi)國聯(lián)合齊國圍攻戚地不濟,求援于鮮虞;魯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晉荀寅、范吉射所盤踞的邯鄲城被趙簡子率領(lǐng)的晉國軍隊攻陷,鮮虞出兵相救,并將荀寅安置在柏人城(今河北隆堯縣西)。此一系列史實說明,鮮虞聯(lián)盟已經(jīng)強大到可以與晉國相抗衡的地步。
二
鮮虞聯(lián)盟的強大,引起了其西面強鄰晉國的不安。盡管白狄族與晉有著聯(lián)姻關(guān)系③,兩國自晉悼公推行和戎政策后也一直相安無事;但白狄東遷后有明顯親近東方齊、魯、衛(wèi)等國的傾向,④其所建立的鮮虞聯(lián)盟又處于北鄰燕、代,南控成周、鄭、衛(wèi),東南近宋、齊、魯?shù)葒闹匾恢蒙?。晉國無論北上拓土,東進爭霸,還是南下稱雄,都存在鮮虞聯(lián)盟掣肘其后的危險。因此,晉國自魯昭公二年(公元前530年)始,七十余年中先后十次發(fā)動了對鮮虞聯(lián)盟的攻擊:
公元前530年,晉荀吳偽會齊師者,假道于鮮虞,遂入昔陽,滅肥,虜
肥子綿皋歸;
公元前529年,晉荀吳自著雍以上軍侵鮮虞,及中人,驅(qū)沖競,大獲而歸,鮮虞人聞晉師之悉起也,而不警邊,且不修備,故?。?/p>
公元前527年,晉荀吳伐鮮虞,圍鼓,克之,虜鼓子鳶鞮歸;公元前522年,晉之取鼓而返鼓子焉,又叛于鮮虞。夏六月,晉荀吳略東陽,使師偽糴者負甲以息于昔陽之門外,遂襲鼓而滅之,以鼓子鳶鞮歸,使涉沱守鼓;
公元前506年,晉士鞅、衛(wèi)孔圉帥師伐鮮虞;
公元前505年,晉士鞅圍鮮虞,報觀虎之役;
公元前489年,晉趙鞅帥師伐鮮虞,治范氏之故也;
大約公元前474年至公元前456年間,荀瑤以鮮虞屬國仇由大鐘為名,誘使仇由之君斬岸堙溪以迎鐘,遂攻而滅之;
公元前459年左右,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
公元前457年,趙襄子使新稚穆子伐中山,勝左人、中人。⑤
晉之征伐鮮虞,歷經(jīng)數(shù)十年而不輟,或則運用偷襲手段,或則實施聯(lián)合它國的策略,或則悉起上軍以攻其不備,或則逐一分化其同盟以圖各個擊破,然終春秋之世,晉終未能畢其功。鮮虞在同晉國的多次交鋒中,雖然聯(lián)盟一再面臨解體的危機,白狄族人民的生產(chǎn)與生活秩序一再遭到嚴重破壞,但從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接受中原先進文化的步伐,推動了自身華夏化的進程,《說苑·辨物》載:
趙簡子問于翟封荼曰:“吾聞翟雨谷三日,信乎?”曰:“信?!薄坝致動暄眨藕?!”曰:“信?!薄坝致勸R生牛,牛生馬,信乎?”曰:“信?!焙喿釉唬骸按笤昭?!亦足以亡國矣?!睂υ唬骸坝旯热眨碉L之所飄也;雨血三日,鷙鳥擊于上也;馬生牛,牛生馬,雜牧也,此非翟之妖也。”簡子曰:“然則翟之妖奚也?”對曰:“其國數(shù)散,其君幼弱,其諸卿貨,其大夫比黨以求祿爵,其百官肆斷而無告,其政令不竟而數(shù)化,其士巧貪而有怨,此其妖也?!?/p>
趙簡子所論之翟,無疑是指晉國統(tǒng)治者始終關(guān)注的鮮虞。從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至遲在春秋末年,鮮虞已經(jīng)完全由原始部落群體進入到階級社會,且“其國有君主,有諸卿,有大夫,有百官和士,與中夏諸國無異”。[2](17)
自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始,鮮虞又以中山之名出現(xiàn)于史籍,是年《左傳》載:
春三月,劉文公合諸侯于召陵,謀伐楚也。晉荀寅求貨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獻子曰:“國家方危,諸侯方貳,將以襲敵,不亦難乎!水潦方降,疾瘧方起,中山不服,棄盟取怨,無損于楚,而失中山,不如辭蔡侯。吾自方城以來,楚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乃辭蔡侯。
杜預《春秋左傳集解》指出材料中的“中山”即是鮮虞,無疑是十分正確的,因為此前一年(魯定公三年),《左傳》記載鮮虞曾在平中大敗晉國軍隊,并俘虜其勇士觀虎,這正與“中山不服”相吻合。晉國擔心失去對中山的控制,便辭蔡侯而回師,于是《左傳》便又有了關(guān)于當年秋天范獻子聯(lián)合衛(wèi)國之孔圉率師征伐鮮虞的記載。有學者以為中山非鮮虞之繼續(xù),而是此前就已存在的晉國之屬國,當晉國六卿之間相互斗爭甚為劇烈之時,中山不服于晉國的統(tǒng)屬,在齊國的支持下趁機滅掉鮮虞,占據(jù)鮮虞的全部土地,從此成為一武力較強的千乘之國。[9]此說頗有新意,但缺乏必要的文獻支持。荀寅稱鮮虞為中山,當與鮮虞遷都有關(guān)。在晉國的多次猛烈攻擊下,鮮虞的屬國肥、鼓相繼滅亡,晉國也趁勝派涉沱進駐鮮虞東面的鼓地,鮮虞國都鮮虞亭一帶從此面臨東西兩面受敵的不利局面,兼之此地又屬于易攻難守的平原地帶,鮮虞君臣只好遷都于冀北山區(qū)筑城據(jù)險以守。《水經(jīng)注·滱水注》載:
滱水又東,逕左人城南。應劭曰,中人城西北四十里,縣有雹水,亦或謂之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內(nèi)有小山,在城西,側(cè)而銳上,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記》所云,望都縣有委粟關(guān)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謂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山之水,因復謂之為廣唐城也?!吨猩接洝芬詾橹腥顺牵忠詾楣木?,殊為乖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
可見,鮮虞所筑的新都城因城中有山而名中山,春秋戰(zhàn)國時人以國都之名稱呼它國的現(xiàn)象習見,鮮虞又稱中山的原因正在于此。
注釋:
①《左傳·成公十三年》載呂相《絕秦書》:“白狄及君(秦桓公)同州。”《元和郡縣志·丹州》:“《禹貢》雍州之城,春秋時白狄所居?!薄妒酚洝ば倥袀鳌罚骸皶x文公攘匈奴,居于河西訚、洛之間,號曰赤翟、白翟?!薄墩x》引《括地志》云:“延、銀、綏三州白翟地?!苯躁兾鞅辈坑邪椎抑C;《國語·齊語》載齊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此西河即指山西西部的黃河沿岸地區(qū),故知山西西部也有白狄。
②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云:“昔陽,肥國都,樂平沾縣東有昔陽城?!鳖欁嬗怼蹲x史方輿紀要》云:“山西平定州樂平縣東五十里有昔陽城,肥國都也?!倍f均將山西之昔陽與河北之昔陽混為一談,《漢書·地理志》“下曲陽“下引應劭曰:“下曲陽有鼓聚,有昔陽亭?!狈手畤硷@然是指應劭所云位于今河北境內(nèi)之昔陽,《左傳·昭公十二年》載:“晉荀吳偽會齊師者,假道于鮮虞。遂入昔陽,秋八月,晉滅肥,虜肥子綿皋?!碧热舴蕠荚谏轿髦絷?,則從晉地出發(fā)的荀吳根本就沒有必要借道于鮮虞,杜、顧二人之說顯然有誤。
③《左傳·成公十三年》載呂相《絕秦書》云:“白狄與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之婚姻也。” 說明白狄族與晉有著聯(lián)姻關(guān)系。
④《左傳·襄公十八年》:“白狄朝于魯”;《左傳·哀公元年》:“齊、魯、衛(wèi)鮮虞人伐晉,救范氏”;《左傳·哀公三年》:“齊、衛(wèi)圍戚,求援于中山”。均可證鮮虞有親近這些國家的傾向。
⑤見《左傳》、《呂氏春秋·權(quán)勛》、《水經(jīng)注·巨馬水注》、《淮南子·道應訓》。
[1]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J].考古學報,1979(2).
[2]馬長壽.北狄與匈奴[M].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6.
[3]段連勤.白狄族與中山國[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
[4]何琳儀.戰(zhàn)國文字通論(訂補)[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5]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1998.
[6]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
[7]徐中舒.北狄在前殷文化上之貢獻論殷墟青銅器與兩輪大車之由來[A].川大史學·徐中舒卷[C].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8]路洪昌.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的交通[J].河北學刊,1986(5).
[9]孫 華.試論中山國的族姓及有關(guān)問題[J].河北學刊,1984(4).
責任編輯:龔曉林
On the History of Xian Yu
XU Hai-bi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In Springand Autumn period,the alliance headed bythe XianYU has powerful cohesion,its diplomatic strategy、great power and geographic position that pin down the Jin State to become a hegemonic power to some extent.The alliance headed by XianYU in the crisis ofdisintegration after the Jin State attacked the XianYU in a long time,in some time,the life and production of the BaiDiwere disturbed seriously,but it promoted the BaiDichinesized in return.In 506 BC,the XianYU migrated to the city of Zhong people wher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after a violent attack by the Jin State,the XianYU be named“ZhongShan”in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has relation to“mountain in the city”of Zhongpeople.
The XianYU;The BaiDi;historical site or relics.
1009—0673(2016)02—0014—04
K225
A
2016—01—10
貴州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項目編號:15GZYB55),貴州省教育廳規(guī)劃項目(項目編號:14GH028)。
徐海斌(1971—),男,江西景德鎮(zhèn)人,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政治與歷史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出土文獻與先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