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讀書分兩種目的,或為修身(做人)而讀書,或為治學(xué)(立業(yè))而讀書,相應(yīng)有兩種讀法:為修身而讀書當重在一個“悟”字,為治學(xué)而讀書則當重在一個“懂”字?!墩撜Z》在記載、謄寫、編纂各個環(huán)節(jié)造成了語境缺失,使讀“懂”《論語》變得很困難,要讀懂《論語》就要盡可能恢復(fù)《論語》的語境。其基本做法,就是根據(jù)《論語》章中所透露的信息(諸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來追尋某言某事得以發(fā)生的場景,以追溯其言語背景。
[關(guān)鍵詞] 論語;方法;語境;文本;本義
[中圖分類號] B22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1763(2016)01—0027—06
大多數(shù)人都讀書。讀書各有各的目的。但大分之的話,不外乎兩種,或者為修身(做人)而讀書,或者為治學(xué)(立業(yè))而讀書。雖然我們常常是兼顧修身與治學(xué)兩種目的而讀書,但我們未必十分清楚:具體以哪種目的去讀書,其讀法應(yīng)有區(qū)別,不能目的不同卻采用一樣的讀書方法。那么不禁要問:為修身(做人)讀書該采用怎樣的讀書方法,為治學(xué)(立業(yè))讀書又該采用什么樣的讀書方法。這沒有統(tǒng)一的做法,因人而異。就我自己體會與認識來回答,我認為為修身而讀書當重在一個“悟”字,為治學(xué)而讀書則當重在一個“懂”字?!拔颉笔怯X悟,注重在于使自己覺悟的讀書,主要是讀出感受、讀出體會、讀出興奮、讀出憧憬,是從書中體悟做人的道理與做人的智慧,這樣目的的讀書,不必拘泥于一字一詞之正解、一句一章之的義,只要你讀出了感受、讀出了體會,覺得有益于你做一個在社會上站得住腳的人,那么即便曲解書、歪解書、甚至胡解書都無妨。與這種讀書方法不同,為治學(xué)而讀書,當注重弄懂所讀書本的本義?!氨玖x”就是書本本來的意義。要弄懂書本文字所含的本來的意義,當然需要嚴格、認真地進行字、辭、句、章的訓(xùn)解與考訂,容不得半點曲解與歪解,更不能胡解。本文所談的語境恢復(fù)法,不是從讀感受、讀體會的角度來談的,而是從如何讀懂《論語》的角度來談的。所以要從這個角度來談讀《論語》的方法,當然不是反對大家把《論語》當著《圣經(jīng)》來讀,讀出感情、讀出信仰、讀出理想,而是希望向大家表達我的一個信念:即便出于修身的目的而讀《論語》,也有必要先弄懂《論語》的本義,因為有體會不一定真的懂,真懂得一定體會得深,那種非以“懂”為基礎(chǔ)的體會,由于體會的盲目性而決不會太牢固,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不大可能成為我們積極人生的導(dǎo)向。
一
就讀懂《論語》本義來談讀《論語》的方法,從古到今,代不乏人。舉例說,古有南宋的朱熹,今有美國慶普大學(xué)華裔教授傅偉勛。朱熹的《論語集注》卷首有“讀《論語》《孟子》法”[1](P44),以轉(zhuǎn)引程顥、程頤的論述,表達其對如何讀懂《論語》的看法:1)沒有不知文義(本義)而發(fā)現(xiàn)意義的,所以讀《論語》當先就其文字以曉其文義(本義),然后就“文義”追求其思想意義;2)將自己置身于《論語》對話場景中,“將《論語》中諸弟子問處便作自己問,圣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1](P44);3)讀《論語》貴在“知道”,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不“知道”,讀得再多,能背許多《論語》格言,也無什么作用。后來朱熹又提出按《大學(xué)》的綱目比對著讀《論語》,要求“先通《大學(xué)》,立定綱目”[2](P3),然后按《大學(xué)》綱目規(guī)范《論語》內(nèi)容,注意從中讀出“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誠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事”[2](P3)。現(xiàn)代有些學(xué)者,喜將《論語》格言歸納分類,以方便今人理解之,這與朱熹做法——比照《大學(xué)》讀《論語》,在思想上是相通的。
傅偉勛將他的經(jīng)典解釋學(xué)說稱為“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xué)”。該學(xué)說固然不是專為讀懂《論語》而創(chuàng)立的,但也適用于讀《論語》則是毫無疑義的,因為它本來就以如何讀懂《論語》為例來說明如何運用“創(chuàng)造的詮釋”法?!皠?chuàng)造的詮釋學(xué)”,就正確地解讀經(jīng)典具體構(gòu)想了五大步驟,我們概稱之為“五謂”?!拔逯^”,即實謂、意謂、蘊謂、當謂、必謂(創(chuàng)謂),作為經(jīng)典詮釋的具體步驟,希望既從歷史的層面把握中國哲學(xué)經(jīng)典實有、本有的意涵,又從邏輯的層面揭示中國哲學(xué)經(jīng)典當有、必有的意涵,并顧及五大步驟之間合乎邏輯的推演程序。在五大步驟整個推演程序的鏈條上,“實謂”是基礎(chǔ)的一環(huán),它要求以考據(jù)家的工夫,把握“原作者(或原思想家)實際上說了什么”[3](P51)。不經(jīng)過這一層次,所謂的解釋勢必流于臆斷,但即使經(jīng)過“實謂“這一層,在諸多相異的說法中找出了某說法為原作者實際所說,然而由于被確定的原思想本身的不確定性,仍未能解決問題,有必要進入“意謂”層次,進一步追究“原作者真正意謂什么”[3](P51)?!耙庵^”層次的追究,仍是客觀的“依文解義”,要通過“語言解析、理論貫穿、意涵彰顯等等工作,設(shè)法解消原有思想在表面上的前后不一致或論理的矛盾,試予彰顯原有文句所可能含藏著的豐富的意涵”[3](P51)。“意謂”層次的詮釋,還得借助作者的傳記、年譜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但是,經(jīng)過“意謂”步驟,“還不見得能夠完全尋出原有思想在那時代里所顯示的獨特理路,以及依它所能導(dǎo)致或推演出種種新理路、新線索”[3](P51)。為了揭示原思想家的獨特理路以便推演出新理路,必須超越原思想家,由“意謂”層次進入“蘊謂”層次,再追究“原作者可能說什么”[3](P51)。“蘊謂”層次的追究,乃“依義解文”[4](P103),以超越原思想家為目標。既要超越原思想家,當然就不能局限于原思想家自身的著作來理解原思想的獨特理路,而要借助其他思想家的詮釋來理解,譬如要了解《老子》可能說什么,僅憑對《老子》說法之諸多客觀注釋,還不一定能求得適當?shù)拇鸢?,而通過莊子、河上公、王弼、僧肇等人對老子思想的理解,反倒更可以獲取種種理解線索,得到一個切當?shù)拇鸢?。諸如此類依其他思想家的理解(依義)來把握原思想可能有的意涵(解文),所以不會背離原有的思想,是因為 “‘依文解義其實已經(jīng)蘊涵了有此歷史積淀的‘依義解文”[4](P103),由“依文解義”的“意謂”層次轉(zhuǎn)向“依義解文”的“蘊謂”的層次,只是導(dǎo)向?qū)υ械乃枷胨赡芫哂械纳钜獾木癜l(fā),而不是導(dǎo)向背離原有的思想。從基于“意謂”層次的理解而又超越“意謂”層次的理解這個意義上講,“蘊謂”層次的追究,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的詮釋學(xué)”五大步驟的中介程序,正是通過它,對原有的思想的揭示才有可能由實然的層面轉(zhuǎn)向應(yīng)然的層面。
湖南大學(xué)學(xué)報( 社 會 科 學(xué) 版 )2016年第1期蔣國保:試探《論語》語境恢復(fù)法
作為由“實然”層面轉(zhuǎn)向“應(yīng)然”層面的過渡層次,“蘊謂”對原有的思想可能具有的深意的抉發(fā),尚屬于對原有的思想可能有的豐富義理蘊涵作種種理路的發(fā)掘,卻“發(fā)現(xiàn)不到此一思想及其發(fā)展理路的表面結(jié)構(gòu)(即言詮層次直接可以理解的結(jié)構(gòu))底下隱藏著的深層結(jié)構(gòu)(即超越普通言詮與教化方便意義的根本義理結(jié)構(gòu))”[4](P103),所以需要從“蘊謂”轉(zhuǎn)向“當謂”,進一步追問“原作者本來應(yīng)該說什么”[3](P51)?!皯?yīng)該說什么”的追問,是追問者根據(jù)自己所處時代之時代要求追問原思想家應(yīng)該如何說,譬如假定孔子活到今天,“他又如何回答‘那部《論語》本來應(yīng)該如何寫出來才對呢”[3](P52)。這表明“當謂”層次的追問,是一種抉發(fā)原有的思想之普遍意義、普遍價值的“批判性的考察評價”[4](P104),由于原作家已作古,這一考察評價,實際上只是追問者自己“設(shè)法代表原作者回答”[3](P52)。他在代原作家回答的同時,也就為自己找到了推進原思想家理路的途徑,勢必以追問“我應(yīng)該說什么”[3](P52)作為整個詮釋過程終結(jié)。這個稱之為“必謂”的層次,是整個詮釋過程的最高層次,追問者在這個層次“已經(jīng)不能只代表原思想家(如孔子)說出原思想家本來應(yīng)該說出的話;他已經(jīng)到了經(jīng)由批判的繼承開創(chuàng)新理路、新方法的地步”[3](P52)。在“必謂”層次,要追究的首要問題是:在發(fā)現(xiàn)原有思想的義理蘊涵與發(fā)展理路,以及深層結(jié)構(gòu)的根本義理之后,如何進一步開展原有的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并發(fā)揮它的現(xiàn)代功能傅偉勛在《生命的學(xué)問》第107頁對此有所闡述,請參見。。
與古今學(xué)人所提倡的讀《論語》的方法相比,本文所謂讀《論語》之“語境恢復(fù)法”,是為讀懂《論語》而立的更為具體的方法。它是我所總結(jié)的“讀《論語》四法”之一其它三法為:矛盾排除法、追問動機法、思想關(guān)聯(lián)法。,之所以將它公布出來,當然主要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以便我修正完善;但也希望對大家讀懂《論語》有所裨益。至于是否真能對大家讀懂《論語》起積極作用,則有待大家通過研讀《論語》的實踐去證明。
二
大家可能與我有同樣的讀書體會:讀《論語》某章,明明是所有的字都認識,但讀后想想,卻不明白它究竟要表達什么意思。這是哪里出了問題?其原因分析起來當然很復(fù)雜,不是本文所能一一說清楚的,我只能在這里肯定地說:它一定與不清楚、不掌握某章的語境有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為了讀懂《論語》,有必要首先探討《論語》語境問題。
語境是由特定的語言表達時空(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與表達關(guān)系(同什么人、為什么事)而構(gòu)成的句子意義得以呈現(xiàn)的客觀條件,沒有這個條件,讀書就等于識字,讀不出意義。那么,怎樣讀書才能讀出意義來?弗雷格提出著名的“語境原則”,將之作為分析命題與句子結(jié)構(gòu)的基本原則,強調(diào)“必須在句子的語境中研究語詞的意義,而不是個別地詢問語詞的意義,以防止人們將個別心靈的表象當作語詞的意義”[5]。按照弗雷格弗雷格(1848——1925),德國籍,邏輯和哲學(xué)家。的“語境原則”,我們要讀懂《論語》的本義,就有必要把握《論語》各章的語境,但凡讀過《論語》的人都清楚,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因為《論語》在形式上的顯著特點恰恰是語境缺失這是就整體特征來說的,并不是說《論語》所有章全都看不出語境痕跡。其實,《論語》在編纂時,也有不得已而特意保留語境的。例如《八佾》第2章中的“三家(仲、叔、季孫)者以《雍》徹”;《子罕》第17章中的“子在川上曰”;《子罕》第31章中的“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顏淵》第12章中的“子路無宿諾”等,就屬于為保留語境而在編輯《論語》時特意添加的語句。所以非得添加那些語句,是因為若不添加之以顯示語境,那幾章中的“子曰”就根本不知所云,例如不添上“子在川上曰”,誰能明白“逝者如斯夫”句中的“斯夫”是指流淌的河水;不添上“子見南子”,誰又能明白子路為何“不悅”、孔子為何“矢(發(fā)誓)之”。。
問題是,《論語》何以缺失語境?《論語》缺失語境,并非因為《論語》中的話語原本就缺失語境,而是因為呈現(xiàn)那些話語的語境在記錄與編輯時被特意地省去。要了解這一點,當清楚《論語》中的話語之記載方式與編輯方式?!墩撜Z》482章,除了五種記載
具體為:1)孔子直言時事、稱述古人、評價人物者、2)稱引古代遺書者,例如《堯曰》第一章;3)歷述古代賢人者;4)記載當時禮俗者,5)記孔子及弟子們個人生活與遭遇者。,絕大多數(shù)章是關(guān)于孔子與其弟子、孔子與時人以及孔子弟子之間的對話語錄。那些言論是如何記載下來的呢?《論語》透露此信息者見《衛(wèi)靈公》第6章。該章有子張將孔子教誨“書于紳”的記載。“紳”是士大夫束在腰間、一頭垂下的大帶。像子張“書于紳”所顯示的,《論語》中的話語,是隨時記下的,記載的物品,是諸如腰帶之類隨手就可拿到的物品,這種方式的記載,特別是在游歷列國的場合,就勢必簡約;為簡約,就不得不省去談話的時空背景。此類隨手記下的簡約話語,謄抄在方、策上時,為了不突破一“方”篇幅的字數(shù)限制,就又有可能進一步省去背景記載
《論語》篇幅最長者為《先進》篇第26章,凡三百十六字;其次是《季氏》篇第1章,凡二百七十五字,其余不及百字的章占絕大多數(shù),少者有七字八字九字章,最少是六字章,即“子曰君子不器”與“子曰有教無類”。百字以下謄于“方”,百字以上謄“策”?!安摺睉?yīng)該是指幾個“方”連在一起而又達不到“卷”的規(guī)格,“卷”應(yīng)是指幾十“方”穿連起來。根據(jù)鄭玄《論語注》中的說法:《論語》為八寸本,與二尺四寸本的“五經(jīng)”規(guī)格不同,則謄寫《論語》原始記載的“方”可能容不下百字。那么,王充《論衡·正說》所謂《論語》有百篇,就有可能是指以八寸“方”謄寫下來的《論語》之原始篇數(shù)。。
謄寫在“方”、“策”只不過是擴大的“方”。上的話語,后來在編輯時,因為編輯的方便或技術(shù)的處理,還有可能第三次刪減背景文字。何以見得?請讀《公冶長》第10章。該章是記載孔子對“宰予晝寢”的批評,但將孔子的批評分別以“子曰”開頭。一個批評以兩個“子曰”開頭,這說明什么?它說明:這兩句話固然都是針對宰我說的,但后一句未必具體針對宰我(予)白天睡覺而發(fā),而是在另外時間和場合針對宰我之為人所發(fā),后來編輯時,就因為都屬于對宰我的評語,故被合編為一章。在合編時,刪去了后一句的語境,只保留了第一句的語境:宰予晝寢。只看這一語境,好像后一句也是就“宰予晝寢”而發(fā),其實后一個“子曰”并不是具體針對宰我(予)白天睡覺而發(fā)。像此章以兩用“子曰”的方式將孔子在不同場合說的話合編成一章,是否如楊伯峻先生所斷,乃符合古人的修辭范式楊伯峻《論語譯注》第46頁(中華書局,1980年版)。,可以商榷,但不可置疑的是:它足以說明《論語》在編纂時對語境又有刪除。
《論語》在記載、謄寫、編纂各個環(huán)節(jié)造成的語境缺失,使我們今天要讀懂《論語》變得很困難。我們欲克服困難為讀懂《論語》而努力,首先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恢復(fù)《論語》語境。
三
《論語》語境的恢復(fù),應(yīng)該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是:能恢復(fù)則恢復(fù),能恢復(fù)到什么程度就恢復(fù)到什么程度,實在不能恢復(fù)就不硬恢復(fù),決不能為恢復(fù)臆造證據(jù)。至于具體如何去恢復(fù),要逐章具體分析,不可強以一律,但為方便操作計,不妨先將《論語》各章作形式上的分類,然后確定其語境恢復(fù)上的難易程度,以便于先易后難地進行《論語》語境恢復(fù)?!墩撜Z》482章根據(jù)楊伯峻先生的統(tǒng)計。,其中以“子曰”開頭者為225章,以“有子曰”、“曾子曰”等開頭者為35章,共計260章本文作者自我統(tǒng)計。,可歸屬于“純語錄章”。其余222章,可細分為九種情況:1)孔子答弟子或時人問者;2)孔子弟子答其師或時人問者;3)孔子弟子相互問答者;4)孔子直言時事、稱述古人、評價人物者;5)孔子弟子們直接征引其師之往言與直接評價其師者;6)稱引古代遺書者,例如《堯曰》第一章;7)歷述古代賢人者;8)記載當時禮俗者;9)記孔子及弟子們個人生活與遭遇者。這九種,又可以大致區(qū)分“問答章”與“記載章”兩類。以上三類,如果要進行語境恢復(fù),最難進行的是“純語錄章”,比較難進行的是“問答章”,比較容易進行的是“記載章”。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下面的闡述按先“記載章”再“問答章”最后“純語錄章”的次序展開。
《論語》語境恢復(fù)的基本做法,就是根據(jù)《論語》章中所透露的信息(諸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來追尋某言某事得以發(fā)生的場景,也就是說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便憑該信息順藤摸瓜,以追溯其言語背景。屬于“記載”類的各章,因為它們多少涉及一定的歷史信息(諸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相對地說,恢復(fù)語境就比較容易些,其基本做法就是根據(jù)章中透露的信息(諸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等)來恢復(fù)語境。這里不妨以《雍也》第28章為例說明之。
該章不逗句僅23字:“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6](P131)這一章對于事情產(chǎn)生過程的記載,本身很清晰:子路不高興,是因孔子拜見南子而起;孔子賭咒發(fā)誓,是因為子路不高興而起。盡管記載得如此清晰,但對初讀《論語》者來說,仍然想不透、思不明:子路為何不高興、孔子為何要發(fā)誓。為了弄明它,就必須弄清楚整個事件的起因:孔子見南子。但“子見南子”過于簡略,仍然會讓初讀者感到困惑:何以孔子見一個人會使子路不高興?要明白這一點,就要就“南子”這個本章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去追問“南子”何許人也。這個問題,通過《論語》,難以解決,須通過《左傳》等文獻才能解決。如果查《左傳》等史籍,就會發(fā)現(xiàn)有兩個南子,一個是衛(wèi)國國君夫人,一個叫南蒯。南蒯的事跡見于魯昭公十二年,她不可能是此章所謂南子。此章所謂“南子”,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記載:系衛(wèi)國國君衛(wèi)靈公的夫人。按當時的禮制,諸侯國君夫人對本國之外的人稱寡小君??煞Q“寡小君”的南子,地位高貴不用說,人也很漂亮,然而名聲卻不佳,因與當時美男子宋朝私通,而淫名遠播。南子的身份一旦弄清楚,此章的語境就比較容易把握:孔子是在衛(wèi)國(地點)見的衛(wèi)靈公夫人南子,他見南子是在他第二次孔子前后共三次到衛(wèi)國。第一次到衛(wèi)國時,隔天便離開,他不可能去見南子;也不可能在第三次到衛(wèi)國才見南子。則孔子見南子,只能發(fā)生在他第二次到衛(wèi)國期間。到衛(wèi)國期間(時間),他所見的南子人漂亮、地位高貴卻名聲不佳。像這樣來恢復(fù)“記載章”的語境,對研究者、注釋者來說,主要借助查閱其他文獻來完成;而對一般讀者來說,則可以通過學(xué)者的注釋來解決。
“問答章”所問答之對象不同,分為孔子與弟子及時人之間的問答、孔子弟子之間的問答、孔子弟子與時人之間的問答,但終歸有人問有人答,其誰問誰答之關(guān)系很清楚。因此,對“問答”類的各章的語境恢復(fù),依我的經(jīng)驗,當這樣進行:若想把握答者(孔子或孔子弟子)何以要那樣說(那樣答),就要先明問者何以那樣問;若想掌握問者何以那樣問,又要先明問者是什么樣的人。由此可明,就問者是什么樣的人去追尋“問答”的背景,是對“問答”類的各章進行語境恢復(fù)的基本原則。舉例來說的話,不妨就孔子回答弟子“問仁”作具體分析。從《論語》中一百多處“仁”說來看,孔子對于弟子“問仁”作各種各樣的回答,要么回答:“克己復(fù)禮為仁”[6](P197),要么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P197),要么回答:“其言也讠刃”[6](P198),要么回答:“能行五者(即恭、寬、信、敏、惠)于天下為仁”[6](P265),要么回答:“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6](P216),那么要弄清楚同樣的“問仁”何以出現(xiàn)這些不同回答,當然無法從回答者之回答來把握他所以那樣回答的意圖,只有從發(fā)問者何以那樣問反推回答者所以那樣回答的意圖。發(fā)問者所以那樣問,一定是基于他為學(xué)為人之需要,孔子因材施教,他的回答也一定呼應(yīng)發(fā)問者的需要。顏淵是孔門中德性最優(yōu)者,他問什么是“仁”,顯然是因為對自己的道德人格有更高的期盼,這在孔子看來,就有將人的道德修養(yǎng)引向虛無玄妙境界之危險,所以他告誡顏回,克制欲望、按禮行事,就是實踐仁,意在提醒顏回,不必將“為仁”懸為高不可攀之境,只要當下切實地按照“禮”的規(guī)范為人行事就一定合乎“仁”。顏淵希望說得具體些,孔子就補充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6](P197),這等于說只要不合乎禮者就予以拒絕就是“為仁”。經(jīng)過這一補充說教,顏淵徹底懂得了孔子那樣教誨他的用意,表示情愿按照孔子的教誨進行道德實踐,決不將道德修養(yǎng)玄妙化。
如果說以顏淵“問仁”為例來說還比較曲折的話,那么以司馬牛“問仁”為例來說就更能直接說明問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有云:“司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收咂溲砸糙ト小?。根據(jù)這一記載,不難明白:孔子所以用“其言也訒”來回答司馬?!皢柸省?,顯然不是意在強調(diào)“仁”意謂說話遲鈍、不流利,而在教誨司馬牛若要實踐“仁”就必須克服自己生性急躁而夸夸其談的弱點。
還有一種情況,同一個人三次問同樣的問題,孔子卻做出了不同回答,例如“樊遲問仁”,孔子一次回答“愛人”[6](P206),另一次回答:“仁者先難而后獲”[6](P129),再一次則回答“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6](P216)。三次回答,形式上不同是顯而易見的,但應(yīng)該都是針對樊遲之為人而發(fā)的。樊遲名須字子遲,曾協(xié)助冉求抗擊侵魯齊軍得勝
詳見《左傳·哀公十一年》。;也曾因向孔子請教如何種稼種菜而被孔子批評是“小人”??鬃诱f:“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6](P223)由此不難推測,孔子以“愛人”答樊遲“問仁”,想必是提醒樊遲當以“愛人”為情懷,不應(yīng)孜孜于“小人”算計。“小人”一詞,在孔子那里,通常兼指地位卑下者(百姓)與道德卑劣者。樊遲想學(xué)種稼種菜而被批評是“小人”,這顯然不是從道德層面批評之,而是批評他不當以農(nóng)夫的情懷——一心謀生計——為情懷,而應(yīng)樹立以“愛人”為宗旨的君子情懷。也許樊遲聽進了孔子的批評,想不做小人而做君子,于是再次“問仁”,孔子也就針對性地教誨樊遲,提醒他不要凡事先考慮能有什么收獲,而要先考慮干成事的困難所在;可能樊遲覺得這個提醒還不夠明確,就第三次“問仁”,于是孔子就明確地告誡他,實踐仁,做個君子,當注重三點:居家生活規(guī)規(guī)矩矩、出門辦事認認真真、為人著想盡心盡力。這三點,無非是告誡樊遲“愛人”(為仁)如何具體化為日常的生活與工作,它與告誡顏淵“為仁”只需克制欲望、不必心在玄妙是一樣的用心。
純語錄類的章,例如《為政》第12章“子曰:‘君子不器”[6](P79)、《學(xué)而》第9章“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6](P70),因為大多不涉及人物、事件、地點、時間等任何信息,其語境恢復(fù)幾乎不可能。因此,對這純語錄類的260章,要分別對待,對十幾二十幾字,甚至六字七字八字九字章,無辦法去恢復(fù)語境,就不必硬去恢復(fù),以免臆斷、空費精力;然后花精力去發(fā)現(xiàn)哪些章可能隱含有可分析的信息。如果發(fā)現(xiàn)某語錄章中順帶提及的人物、事件、歷史、地點、時間,就根據(jù)所提及的信息順藤摸瓜地去追尋其語錄產(chǎn)生背景。如果發(fā)現(xiàn)不了任何信息,還可以認真分析有什么關(guān)鍵詞可以利用來恢復(fù)語境?,F(xiàn)在分別舉例說明之。
先舉《為政》篇第17章為例。此章19個字:“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盵6](P81)。它提及子路這個人,還提供了“知”這個關(guān)鍵詞。因此,我們不妨就子路這個人的特性來弄明“知”這個關(guān)鍵詞在本章中的確切含義?!墩撜Z》中,“知”共出現(xiàn)116次,作知識用的2次;作知道用的89次;通作“智”者25次,這三種用法,在這一章里,都用得上,但孔子想讓子路明白的究竟是作為知識論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還是作為境界論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抑或作為智慧論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仍然非解“知”為“智”(聰明)或解“知”為“知識”所能解決的,只能通過恢復(fù)其語境來解決。而了解此章語境之唯一的信息,就只有它提及子路。據(jù)此,我們只知道“知之乎”所問對象是子路。可在什么場合問的,不清楚;在什么時候問的也不清楚;不過通過“你懂得教誨嗎”這一問話,我們至少可以推斷孔子這一次同子路要講是:怎樣才堪稱教誨。問題是,為什么孔子偏要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來談“教誨”?這非推論所能解決,必須從思考子路是怎樣的人來找解決線索。從《論語》看,子路性格直爽,快人快語,想到的、答應(yīng)人的,馬上就做,從不拖延到第二天;忠誠但有點魯莽、聽到表揚的話立馬就沾沾自喜;受到批評,也能坦然不沮喪。孔子對這樣的弟子強調(diào):“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1)子路在什么場合輕易發(fā)表意見,而其看法不為孔子所認同;2)子路在什么場合下與孔子討論“教誨”的正當性或有效性;3)子路夸夸其談,言過其實,以不知為知。這幾種情況,決定了這一章只可能涉及求知的態(tài)度與求知的原則,而不可能涉及哲學(xué)知識論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理解為:有一種“知”(真知)超越“知”與“不知”,你以它為“知”,它就是“知”;你說它不是“知”,它就不是“知”,它意味著對“知”與“不知”的超越。。
可這一章究竟是談求知的態(tài)度,還是談求知的原則,僅憑本章,甚至憑《論語》都無法弄明白。則要究這一章真正意謂什么,還得通過其他文獻來恢復(fù)其更具體的語境。幸好荀子在其文《子道》里,也引有相同的話語,并涉及了比較具體的語境:“孔子曰:‘由志之,吾語女,慎于言者不華,慎于行者不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7](P489)從荀子這個記載不難看出,孔子這句話,的確是對子路講的,其目的是教導(dǎo)子路要“慎言”,因為君子言與行都有其要則,而“言之要”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聰明有許多層面的體現(xiàn),就“言”的層面來說,不體現(xiàn)在所謂無所不知的夸夸其談,而體現(xiàn)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現(xiàn)在可以得出結(jié)論說:孔子這句話原本是強調(diào)一種求知的原則,但當他用以教誨子路時,他當然是希望子路將它作為一種求知的態(tài)度(境界)來對待。
此外,像《雍也》第1章:“雍也可使南面”[6](P120),也是必須將“雍”是什么樣的人與“南面”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聯(lián)系起來思考與分析,才有可能弄懂孔子這么說的真實含義。古代以面朝南為尊位,君主臨朝坐北面南,因此把君王叫做“南面為王”、“南面稱孤”。這是大家關(guān)于“南面”一詞之通常的理解。按照這樣的理解,“使南面”豈不是說冉雍可以做君王。這好像大逆不道,恐不合孔子原意。那么要了解其真實的含義,還要進一步深挖“南面”是否還有另外含義。如果真的如此追尋的話,當然就會了解:除了君王,大官(卿大夫)坐堂聽政也都是面南而坐。一旦掌握了這一歷史知識,再理解此章就很容易,它無非是說,在孔子看來,冉雍這個學(xué)生,有做官(或做大官)的才能。問題是,這樣的理解是否合乎實際?僅靠這六個字,無論怎樣分析,也不可能弄明白,必須另尋史料以了解冉雍是怎樣一個人。冉雍,在《論語》中共有7章涉及,通過對那7章的分析綜合,并佐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關(guān)于冉雍的記載,可以看出,冉雍雖出身卑賤,沒有口才,不善辯,但他是優(yōu)長在“德行”的四大弟子之一,關(guān)心舉賢才,亦懂得以“簡”治民的道理,的確具備當官甚至當大官的見識與才能。
再舉《為政》第12章為例。此章六字:“子曰:‘君子不器”[6](P79),無任何語境信息,只有“器”這個關(guān)鍵詞可供分析?!捌鳌边@個詞,在《論語》中總共只出現(xiàn)六次,分別見于《八佾》第22章“子曰:‘管仲之器小者”[6](P94);《公冶長》第4章“子貢問曰:‘賜也如何?子曰:‘女,器也?!纹饕??曰:‘瑚璉也”[6](P108);《子路》第25章“及其在原文中代指君子。使人也,器之”[6](P219);《衛(wèi)靈公》第10章“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P243)。通過分析這四章中的“器”字的含義,不難概括它主要有四種涵義:器量(肚量、氣度)、器物、工具、視為器物(當做工具)。就字面而論,將這四義用于《為政》第12章的解釋,就形成了這樣四種不同的理解:君子無器量、君子非器物、君子非工具,君子不把別人當做工具。四種理解中,“君子無器量”這一理解,顯然不合乎孔子的思想, 因為孔子一貫認為“君子和而不同”[6](P218),“人不知,而不慍”[6](P67),君子人格的顯著體現(xiàn)就是有器量。那么余下的三種含義中,哪一種含義更貼近該章本義,這是無法再通過排除法來確定的,必須從孔子好以器物比方人的習慣例如,他以“瑚璉”比方子貢,以朽木比方宰我。中找解決問題的線索。這樣找的話,我們就會想到,此章很可能是在這樣的情景中產(chǎn)生:當孔子以某種器物為比方以評價某人或某學(xué)生時,有學(xué)生趁機請問老師:那么君子可比之什么器物,孔子回答說,“君子不器”,意思是說君子人格之美善有多方面的體現(xiàn),不是某一種器物所能比方的。
[參考文獻]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諸子百家叢書.朱子四書語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傅偉勛.從西方哲學(xué)到禪佛教[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9.
[4]傅偉勛.生命的學(xué)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高松.分析哲學(xué)的先驅(qū):波爾扎普和弗雷格[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哲學(xué)版),2015- 04-21
[6]夏延章等.四書今譯[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7]北京大學(xué)《荀子》注釋組.荀子新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