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王肅注“子不語怪力亂神”辨析

2016-03-05 09:24禹菲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論語

禹菲

[摘 要]歷史上《論語》注本甚多,究竟孰優(yōu)孰劣,已難以縷述。王肅注“子不語怪力亂神”,見于《論語》的最早注本——何晏《論語集解》。王肅認為,“怪力亂神”系四件事情。“怪”是“怪異”,“亂”是“臣弒君,子弒父”,“神”是“鬼神之事”,這是大體正確的。然而,他將“力”解釋為“若奡蕩舟、烏獲舉千斤之屬”則有待商榷,從當時的思想背景來看,應(yīng)該將“力”理解為“武力和暴力”。

[關(guān)鍵詞]王肅;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An Analysis of the Sentence “Confucius Dismissed the Discussion of Odd, Puissance, Turmoil and Deity” Interpreted by Wang Su

YU Fei

(Yuelu Academy,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 o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commentary books are just too numerous to judge the superiority. Wang Su interpretation on the sentence “Confucius dismissed the discussion of odd, puissance, turmoil and deity” first appeared in He Yans Lunyu Jijie, which is the first commentary book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his opinion, odd, puissance, turmoil and deity are exactly four things. On the whole, it is correct that Wang Su interpreted “odd”as strange things, interpreted “turmoil” as vassal killing his king or son killing his padre, and interpreted “deity” as something supernatural. However, it is quite questionable that Wang Su related “puissance” with the power of Ao and Wuhuo. Based on the ideology background of Chunqiu Period, it is rational that “puissance” refers to military force and brutal power.

Key Words: Wang Su; Confucius dismissed the discussion; odd, puissance, turmoil and deity

何晏《論語集解》是何晏、鄭沖等人集體編撰的一部解釋《論語》的著作,也是歷史上流傳至今的第一部《論語》注釋著作,收錄了在他之前的八位經(jīng)學家對《論語》的解釋。因何晏具有政壇貴顯、學林領(lǐng)袖的雙重地位,所以此書由何晏總領(lǐng)其事,后世往往單署何晏之名。

何晏《論語集解》又是經(jīng)典“集解”體的代表作之一。所謂“集解”并不意味把前代經(jīng)師關(guān)于某一經(jīng)典文本的各種見解匯集在一起,而是經(jīng)過高度選擇的。譬如對某句經(jīng)文的注解,有八家解釋,只選擇他認為解釋得最好的一家。而關(guān)于另一句經(jīng)文的注解,也有八家注釋,也只選擇他認為解釋得最好的一家。如果他對此八家注解都不認可,那就會提出自己的解釋。何晏《論語集解》就是這樣編纂起來的。

何晏《論語集解》實際上采納了孔安國、包咸、周氏、馬融、鄭玄、陳群、王肅、周生烈等八人的《論語》注釋,其中采納了王肅40條注釋。王肅是魏晉時期的著名經(jīng)學家,晉武帝是他的外孫,政治地位很高。他曾遍注群經(jīng),對今、古文經(jīng)義加以綜合,其經(jīng)注之學在魏晉時期被稱作“王學”。在當時,王肅學派幾乎可以與鄭玄學派相匹敵。

就《論語》注釋而言,自漢代至清代,無慮數(shù)十百家。如果我們按何晏那種方法再作一部《論語集解》的話,那我們所要參考的《論語》注釋就不只是八家,而可能是上百家之多,這未免不勝其煩。所以我們想出這樣一種方法,即把何晏《論語集解》拆分開來,一家一家研究,先選出其最具代表性的注釋,將其與后世諸家作比較,將其放在一個縱向的坐標中,通過比較,來看其注釋的價值。每一家皆作類似研究,然后綜合來評估何晏《論語集解》的歷史成就和學術(shù)地位。

這里,我們以王肅關(guān)于《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為例,將之與后世各名家注釋加以比較?!白硬徽Z怪力亂神”,文字至為簡略,其中蘊含的意思是什么?需要經(jīng)學家加以解釋。經(jīng)學家們的解釋互不相同,其中某種解釋能與孔子其他講法相一致,才能獲得大家的認同。

一 關(guān)于“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斷句

首先是關(guān)于“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斷句。王肅是較早對“子不語怪力亂神”加以注釋的,他對“子不語怪力亂神”斷句為:“子不語:怪、力、亂、神?!睂Α肮至y神”四字,一字一斷,每一個字都有解釋,由此而成“怪”“力”“亂”“神”四事。這四件事分別指的是什么,我們后面再說。但“怪力亂神”是指四件事,還是指兩件事?學者是有不同意見的。

皇侃《論語義疏》記載了另一種斷句方案,即將“怪力亂神”作“怪力”“亂神”兩件事來解釋:

或通云:“怪力”是一事,“亂神”是一事,都不言此二事也。故李充曰:“力不由理,斯怪力也。神不由正,斯亂神也。怪力、亂神,有興于邪,無益于教,故不言也。” [1](P94)

皇侃所引李充之言,將“怪力”作一詞,將“亂神”作一詞,以為沒有道理支持的“力”就是“怪力”,不由正道的“神”就是“亂神”。這種解釋很新穎,但不為大多數(shù)注家所認可。后世絕大多數(shù)注釋都是將“怪力亂神”作為四件事的,如北宋儒者謝良佐說:“圣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盵2](P95)他就是將“怪力亂神”作為四件事來看的。朱熹等人也是將“怪力亂神”作為四件事的,論見后。

二 對“子不語”一句如何理解

對于“子不語”一句,王肅認為很好理解,不需要解釋。“子”就是孔子,“語”通常理解為“說”,其意謂孔子不講說“怪、力、亂、神”之事。但孔子真的從來就不講“怪、力、亂、神”之事,還是有時候也講“怪、力、亂、神”之事?

(一)“言”同“語”的區(qū)別。皇侃的《論語義疏》對“言”和“語”二字作了區(qū)別。他說:“發(fā)端曰‘言,答述曰‘語,此云‘不語,謂不誦答耳,非云不言也。”[2](P94)這里,“言”和“語”的意思有所不同,“言”是指他自己主動講的,“語”是別人問他以后才回答的??鬃硬皇峭耆徽f“怪力亂神”,他有的時候也是講的??墒钱攧e人就此事問他時,他往往不回答。換言之,孔子對“怪力亂神”之事是有看法的,但他不愿就此與別人討論。這是皇侃的理解和解釋。皇侃為什么要這樣解釋呢?這是因為確實有些史料證明孔子有時也是講“怪力亂神”之事的?;寿┛吹搅诉@些材料,為了使他的解釋更為圓通,所以對“言”和“語”的區(qū)別特別加以說明。

(二)“子不語”還是“子示語”?對“子不語”一句是否存在顛覆性的解釋?乍看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歷史上真的有人作了一種顛覆性的解釋。比如唐代顧況將“子不語”解釋成“子示語”,其所作《戴氏廣異記序》說:

欲觀天人之際、變化之兆、吉兇之源,圣不可知,神不可測,其有干元氣,汩五行,圣人所以示“怪、力、亂、神、禮、樂、刑、政”,著明圣道以糾之。古文“示”字如今文“不”字,儒者不本其意,云“子不語”,非觀象設(shè)教之本也。 [3](P5368)

顧況認為,古文字的“不”與“示”字形相近,“子不語”三字當為“子示語”,孔子是以“怪力亂神”為示例來解釋“天人之際、變化之兆、吉兇之源”的。這樣解釋就與一般儒者的理解完全相反了。

這種解釋對不對呢?首先“示語”二字連讀,頗為不辭,古人并無這種說法。其次,儒者中雖然有董仲舒一類人通過講“怪力亂神”來建立天命神學,推行教化,但孔子本人并沒有這樣做。再次,顧況為《廣異記》作序,他自己相信“怪異”之事,卻要找出根據(jù),硬說孔子也相信“怪異”之事。在這一點就不如清代的袁枚,袁枚著書,寫了許多怪異之事,但他尊重孔子,認為這些都是孔子所不取的,因而名其書為《子不語》。由以上辨析,我們認為,顧況將“子不語”解釋為“子示語”,并不能真正顛覆傳統(tǒng)的解釋。

三 對“怪、力、亂、神”四事的解釋

王肅具體解釋“怪、力、亂、神”四事說:

怪,怪異也;力,謂若奡蕩舟、烏獲舉千斤之屬;亂,謂臣弒君、子弒父;神,謂鬼神之事?;驘o益于教化,或所不忍言。 [1](P94)

王肅的解釋一方面為后世學者提供了一種理解的向度,另一方面也可能成為后人挑戰(zhàn)和批評的對象。那么,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他所曾經(jīng)面對的挑戰(zhàn)和批評。

(一)先說“怪”

按照王肅的說法,“怪”指怪異之事,從文字訓詁來說,應(yīng)該是對的。問題在于:“怪異”之事究竟包括哪些事?按理對它應(yīng)該舉例加以說明,但王肅并沒有加以說明?;寿墩撜Z義疏》補充說:“怪,怪異也,謂妖孽之事也。”世界上本來沒有什么妖孽,孔子是理性主義者,在歷史文獻中,我們的確看不到他講妖孽之事。

然而后世也有學者如清人戴望認為:“怪,如日食、星變、山崩之屬?!洞呵铩分井惗f不著,故不以為語?!盵4](P122)就是把“怪”理解為“日食、星變、山崩”等反常之事??鬃幼鳌洞呵铩分畷r記載了這些反常之事,并不加以解說。但是,日食、星變、山崩等等皆屬于自然現(xiàn)象,日食有日食之理,星變有星變之理,山崩有山崩之理,皆有研究和討論之必要。如果說那時的科學水平不足以解釋這些自然現(xiàn)象,是可以的。但若以“子不語”來封殺后人的研究,就不妥了。所以把“怪”解釋為“日食、星變、山崩”等事,應(yīng)該并不是孔子的本意。所以劉寶楠在其所著《論語正義》中批評了戴望的說法:“至日食、地震、山崩之類,皆是災(zāi)變,與怪不同。故《春秋》記之獨詳,欲以深戒人君,當修德力政,不諱言之矣?!?[5](P272)

孔子是否真的不語“怪”呢?《史記·孔子世家》載:吳伐越,墮會稽,得骨節(jié)專車。吳使使問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會稽山,防風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

《史記》這條材料說,有人在吳國會稽山挖出了一副很大的骨架,不知為何物,吳國派使者到魯國問博學的孔子??鬃诱f當年禹召集涂山大會,防風氏遲到,禹就在會上殺了防風氏,這個骨架應(yīng)該是防風氏的骨骼。防風氏的骨骼有這么大嗎?其實這很可能是某種動物的骨骼,如現(xiàn)代發(fā)掘的恐龍骨骼之類。孔子的這種解釋就是一種“怪”。《史記》這個材料不知出于何處?司馬遷未加辨析加以載錄,其事未必屬實,所以不能根據(jù)這樣的材料來證明孔子是“語怪”的。

(二)再說“力”

王肅提出“力,謂若奡蕩舟、烏獲舉千斤之屬”,力即“勇力”。何晏《集解》引孔安國之語說:“奡多力,能陸地行舟?!睘醌@是秦武王所寵用的大力士,據(jù)說能力舉千斤。將“力”解釋為勇力,歷來注家多無異辭。但北宋儒者謝良佐說:“圣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笔菍ⅰ暗隆保ǖ滦裕┡c“力”(力量)對言的。這就啟示我們,可能王肅的解釋太過局限了。

儒家德、力并提,“力”有時是指國家的實力、軍力等。孟子所說的“以德服人”“以力服人”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講的。實則孔子、孟子有重德輕力的思想。漢代王充《論衡·非韓》篇有一段話專門講德和力的關(guān)系,提出德力并重的觀點,批評重德輕力的思想,他說:

治國之道,所養(yǎng)有二,一曰養(yǎng)德,二曰養(yǎng)力。養(yǎng)德者,養(yǎng)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賢;養(yǎng)力者,養(yǎng)氣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謂文武張設(shè),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懷,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內(nèi)以力自備?!虻虏豢瑟毴我灾螄?,力不可直任以御亂也。 [6](P438)

王充的觀點將德和力互相結(jié)合起來,這種理解是深刻的、全面的。孟子講“以德服人”雖然也有道理,他沒有給“力”以足夠的地位?!傲Α边€是應(yīng)該有的,沒有力量怎么去抗衡暴力呢。戰(zhàn)國時期許多小國被打敗了,就是因為他們實力弱,又不喜歡講力。我們以為,不提倡“暴力”,不等于說不要力量,“子不語:怪、力、亂、神”中的“力”,只能理解為“暴力”。正常的力量、實力還是要強調(diào)的。

(三)再說“亂”

王肅對“子不語:怪、力、亂、神”的“亂”作了這樣一種簡單的注解:“亂,謂臣弒君、子弒父?!被寿┑摹墩撜Z義疏》謂“亂,謂臣子弒害君父之事也”?;寿读x疏》與王肅注意見是一致的?!俺紡s君、子弒父”,這是極端“亂”的例子。這是從大處說的。孔子講“亂”,有小有大,小至個人、家庭,大至社會、國家。

《論語》里多處說到“亂”。“唯酒無量,不及亂”(《論語·鄉(xiāng)黨》),喝酒喝多了會亂來,他是反對的。這是從小處說的??鬃佑终f:“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保ā墩撜Z·泰伯》)意思是說,喜好勇敢而又厭惡自己貧窮,就會作亂,危害別人和社會;對于那些本來就不講仁義的人,如果你對他嫉惡如仇,也很容易生出亂子來,危害自己。孔子教人平時注意道德修養(yǎng)與性格涵養(yǎng)。他說:“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意思是說,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也會敗壞大事。孔子又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保ā墩撜Z·泰伯》)這些教導都有明哲保身的意思,看似個人的小事,小事也可能釀成大事。

當然,凡牽涉到國家的“亂”,就都是大事了。孔子最不能容忍的是:政治人物對于禮制的僭越和破壞。《論語·八佾》記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季氏以魯國大夫的身份僭用周天子禮樂,孔子認為這是極度的悖亂,絕不能容忍。

孟子曾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彼^“亂臣賊子”就是“臣弒君、子弒父”之人。既然孔子一部《春秋》主要是批判“亂臣賊子”的,表明孔子對“亂”并不是避而不談,而是積極防“亂”和批“亂”。所謂“不語”,是說“臣弒君、子弒父”那樣的事,為世人所不齒,乃是人倫之大痛,如同王肅注說“所不忍言”。

雖然孔子所言之“亂”,有小有大,但“亂”總是一負面的詞匯?!蹲髠鳌ば迥辍穫鳎骸懊穹吹聻閬y,亂莫大于弒父與君?!蓖趺C注言其大而略其小,還是抓住了孔子思想的本質(zhì),講出了“亂”的最主要意涵。

(四)再說“神”

孔子到底信不信“神”,這是孔子思想研究中的一個難點。《論語》中有好幾條講到“神”的材料,例如: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 論語·先進》)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

樊遲問知。子曰: “務(wù)民之義, 敬鬼神而遠之, 可謂知矣?!?(《論語· 雍也 )

子疾病, 子路請禱。子曰: “有諸?”子路對曰: “有之。誄曰: 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保ā墩撜Z·述而》)

所有這些材料,都顯示孔子對鬼神的態(tài)度比較模糊。應(yīng)該說,孔子是一位現(xiàn)實的理性主義者,凡不能證實之事,他都保持一種理性、明智的態(tài)度,他尤其不愿講那些講不清的鬼神之事。“祭神”“敬鬼神”“丘之禱久矣”等等,似乎對“鬼神”保持一種敬畏的態(tài)度,但他同時又強調(diào)先“事人”、先“知生”,要“遠”鬼神,以為現(xiàn)實的人的世界遠比人死后的世界、鬼神的世界更重要。

孔子之時,“神”泛指天地、山川、祖先的神靈,對于這樣的“神”,孔子是不可能不講的,不僅要講,而且要參與祭祀。他所不講的,應(yīng)該是那種人死化為厲鬼的那一類鬼神傳說,所以,清人戴望《論語注》對“神”字特別加以注釋說:“神,如杜伯射王、伯有為厲?!边@里所舉杜伯和伯有的兩個典故,都是說人死變?yōu)閰柟淼氖?。杜伯為周宣王時大臣,為周宣王錯殺。一次,周宣王與諸侯在野外狩獵,日中,人見杜伯乘白馬素車,著朱衣冠,執(zhí)朱弓,挾朱矢,將周宣王射死車上。春秋時期鄭國大夫良霄,字伯有。他和貴族駟帶發(fā)生爭執(zhí)被殺。傳說他死后變?yōu)閰柟碜魉睢?鬃铀恍徘也恢v的是這類鬼神傳說。正因為如此,魯迅在《墳·再論雷鋒塔的倒掉》中說:“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生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盵7](P178)魯迅對孔子鬼神觀的理解應(yīng)該說是正確的。

孔子對待鬼神的態(tài)度,應(yīng)該說是一種最明智的態(tài)度,因而也是中國知識分子處理鬼神問題的典型態(tài)度。《周易·觀》卦彖辭:“圣人以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矣?!币环矫娼y(tǒng)治者利用鬼神迷信作為教育手段,一方面又對鬼神宗教取懷疑態(tài)度,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國家意識形態(tài)為鬼神宗教所控制。受孔子思想的影響,大多數(shù)中國人對鬼神有無持一種懷疑態(tài)度或無神論的態(tài)度。

以上我們就王肅對“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注釋作了分析和疏解,其中“怪、力、亂、神”是作為四件事來說的。南宋朱熹的《四書集注》影響深遠,其中有《論語集注》,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

怪異、勇力、悖亂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語。鬼神造化之跡,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輕以語人也。[2](P95)

朱熹也是將“怪、力、亂、神”作為四件事來看的。但他將前三件事與后一件事分開來說。怪異、勇力、悖亂這三件事因為不合正理,所以“不語”。他把“鬼神”與“造化之跡”連在一起說,賦予了“鬼神”的正當合理性。“非窮理之至”者不易明白,所以也不輕易去講。他對后一條的解釋顯然與傳統(tǒng)注家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朱熹似乎更重視關(guān)于“鬼神”問題的理論探索價值。

綜上分析,“子不語怪力亂神”,可以這樣理解:孔子不講說怪、力、亂、神之事。“怪”是指怪異妖妄之事,“力”是指武力暴力之事;亂是指犯上作亂之事;“神”是指鬼神作祟之事。孔子認為講說這四件事,對于教化沒有益處。

回頭再看王肅對“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注釋:“怪,怪異也;力,謂若奡蕩舟、烏獲舉千斤之屬;亂,謂臣弒君、子弒父;神,謂鬼神之事?;驘o益于教化,或所不忍言。”王肅于四事之中,將“力”解釋為“若奡蕩舟、烏獲舉千斤之屬”有待商榷,實際上,“力”是指與“德”相對之“力”,即武力和暴力,而非僅指“勇力”。除“力”的解釋外,對于其他三事的解釋大體正確。

[參 考 文 獻]

[1]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M].王云五主編.從書集成初編[C].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7.

[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1.

[3] 顧況.戴氏廣異記序[A].董誥等編.全唐文[C]. 北京:中華書局,1983.

[4] 戴望.戴氏注論語[M].續(xù)修四庫全書[C].卷15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劉寶楠.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

[6] 黃暉撰.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M].卷2北京:中華書局,1990.

[7] 魯迅.魯迅全集[C].卷1.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猜你喜歡
論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漫畫欣賞《論語》
點點讀《論語》
點點讀《論語》
點點讀《論語》
《論語·學而第一》
《論語·為政第二》
點點讀《論語》
點點讀《論語》
半部《論語》治天下
剑阁县| 德安县| 隆德县| 汪清县| 清苑县| 大方县| 铁力市| 集贤县| 西乌| 田阳县| 清徐县| 昌宁县| 新平| 万荣县| 长汀县| 普格县| 二连浩特市| 金秀| 射阳县| 泰顺县| 沂水县| 白城市| 霍州市| 光泽县| 阿拉善左旗| 喀喇沁旗| 彩票| 蓬溪县| 扶余县| 乌兰县| 谷城县| 灵璧县| 临江市| 沙洋县| 紫阳县| 侯马市| 鄱阳县| 梅州市| 金堂县| 浦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