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萍
(長治學院 師范分院,山西 長治 046000)
《三個流浪兒》的審美特征——以真為美
秦麗萍
(長治學院 師范分院,山西 長治 046000)
兒童成長需要多方面的營養(yǎng),在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加入真實世界的描寫,能夠幫助兒童讀者全面客觀地認識所處的世界,對其發(fā)展有很大的現(xiàn)實作用。以真為美是兒童文學重要的審美特征之一。意大利著名作家賈尼·羅大里的唯一一部現(xiàn)實主義兒童小說《三個流浪兒》真實地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意大利民眾的困苦生活以及其面對困難時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斗爭精神,從審美的現(xiàn)實性、理性和政治性三個方面很好地詮釋了這一審美特征。
以真為美;審美特征;分裂時期;《三個流浪兒》
(一)兒童文學的審美
審美也被稱作“審美活動”,是人類所從事的一切創(chuàng)造美和欣賞美的活動[1]。同理,對于兒童文學來講,兒童文學的審美則是指人類創(chuàng)作、閱讀以及欣賞兒童文學作品的一切活動。
(二)兒童文學的審美過程
文學的審美過程是指審美主體同審美對象接觸、交融并產(chǎn)生審美注意;隨著審美主體情感的升華和積淀,來獲得審美愉悅;之后作為審美結(jié)果,審美主體的心靈得以凈化,其審美能力得以提升,且審美欲望得以更新[2]。
對于兒童文學來講,審美主體則為兒童文學作品的讀者,在其具體的審美過程中,同樣也會經(jīng)歷審美注意、審美愉悅和審美結(jié)果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一次審美過程都不是封閉的或者孤立的,而是審美主體各種審美能力不斷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得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呈螺旋式不斷得到提升。
(三)兒童文學的審美特征
從已有的參考文獻來看,有論者提出:純真、稚拙、歡愉、質(zhì)樸是兒童文學的美學特質(zhì)[3];還有論者認為愉趣是兒童文學的審美特征;亦有論者認為兒童文學的審美特征是:仁愛的“人性美”、荒誕的“趣味美”和想象的“自由美”[4]。這些觀點都是從兒童文學的審美主體——兒童所特有的精神特征出發(fā),基本涵蓋了兒童文學作品的審美特征。
但是,兒童文學能夠作為一門獨立存在的文學門類,自然有更為豐富的藝術(shù)內(nèi)涵和意義。筆者認為:“以真為美”是兒童文學作品的審美特征之一。
兒童成長需要納入多方面的知識:既包括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也包括成人世界真實的沉重和嚴酷。用文學藝術(shù)的審美途徑告訴小讀者“真人”、“真世界”和“真道理”,把成人世界的悲哀展示給小讀者,這是“以真為美”的本質(zhì)所在。這種真實的描寫是必須的,同時也應小心謹慎。描寫這些真實的人生百態(tài)時,作者不能把成人世界的“暴力”、“惡俗”等展現(xiàn)給兒童,同時也不能給小讀者灌輸人生的消極態(tài)度。童心是沒有被世俗所異化的精神空間,保存并且生長著人類精神的希望。只有積極地直面人生,提高人的價值的讀物,才可以呈獻給兒童讀者,從而實現(xiàn)其“以真為美”的審美特征。
真實形態(tài)的展現(xiàn),能夠有助于兒童讀者順利地度過自己未來的“分裂時期”[5](青年期向成年期過渡的時期)。處于“分裂時期”之前的兒童,對于人生與社會的認識是間接的,是被局限在家庭和童年里的,是被隔離于現(xiàn)實社會的。他們對于這個社會的認識是美好的、是充滿幻想與奇跡的。但是當兒童進入青年時期并逐漸向成年過渡時,他們的行為、視野、環(huán)境逐漸走向現(xiàn)實社會,開始獨自品嘗人生百味,領略世間冷暖。這種心中的美好與眼前的現(xiàn)實之間的落差令其手足無措,陷入可怕的“分裂”。所以在童年時期就讓其了解世間百態(tài),并幫助其培養(yǎng)勇于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意志是尤為重要的。這樣,這些小讀者在今后的“分裂”過程中不會過分害怕、惶惶不安,可以順利地成長。而《三個流浪兒》無疑是深刻體現(xiàn)這一審美特征的佳作之一。
著名小說《三個流浪兒》是意大利作家賈尼·羅大里繼童話《洋蔥頭歷險記》之后的又一部優(yōu)秀的兒童小說。這部小說不同于其它文學作品,它是羅大里眾多文學作品中唯一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小說反映了真實的社會生活,向讀者展示了切實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描寫了真實存在的人物,尤其是故事里的許多情節(jié),更是真真切切地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所以,在審美方面,這部小說有其獨特的審美特征——以真為美。
(一)《三個流浪兒》的審美過程
兒童讀者在閱讀這部小說時,對于其中的描寫會覺得耳目一新:它不同于平日所見到的奇思妙想的冒險經(jīng)歷,也不同于無所不能的超人拯救世界的英雄壯舉,更不同于如潺潺流水般的溫柔甜美的童話故事。相反,小說里的描寫是真實存在的,這些描寫一定會引起小讀者們對于文章的好奇與向往,產(chǎn)生審美注意。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兒童讀者內(nèi)心受到更大的震撼,為小主人公不堪的命運惋惜,為其勇敢堅定而振奮,為其最終逃離魔爪而歡呼雀躍。兒童讀者的情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深化,逐漸獲得精神愉悅和滿足。同時,兒童讀者對比書中同齡人的命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環(huán)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中的美好;并鼓勵自己勇于面對未來和各種挑戰(zhàn)。由此其心靈得以凈化,并且審美能力進一步提高。
(二)《三個流浪兒》的審美特征——以真為美
小說從三個方面體現(xiàn)了“以真為美”的審美特征。
1.審美中的現(xiàn)實性
大多數(shù)兒童文學作品描述的是對于未來人生的美好的幻想和希望:受苦受難的善良女孩遇見了高貴的王子并收獲了真摯的愛情;貧窮勇敢的男主人公邂逅美麗的公主,并且相親相愛。這些如夢幻般圓滿的故事情節(jié)總是會讓小讀者們倍感欣慰,獲得心靈上的輕松和愉悅?!度齻€流浪兒》這部作品不再回避現(xiàn)實人生中的沉重與災難,把戰(zhàn)后世界的滿目蒼夷真實地展現(xiàn)在小讀者面前。
文章從一開始,作品的基調(diào)就十分悲涼,作者給小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貧寒無助的家庭,而給這個家庭帶來所有災難的始作俑者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爸爸帶著滿身的傷痛從戰(zhàn)場返回,不久就離開了人世;貧苦的媽媽獨自撫養(yǎng)四個年幼的孩子;尤其是二兒子多梅尼克在幫助家里謀生時還失去了右手。為了生存下去,無奈的媽媽只得將兩個兒子賣給乞丐頭子維琴佐老爺。從此,兄弟倆開始了艱苦的行乞生涯。同時作者還指出,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家庭比比皆是。所以,才有了故事的主人公——三個流浪兒。
小說展示給讀者的戰(zhàn)后民眾的悲慘生活,令小讀者感到震撼。尤其是描寫戰(zhàn)爭時期百姓生活中的許多細節(jié),充滿了真實感和精確感:為了貼補家用,孩子們撿拾柴枝、廢鐵、空彈殼去賣,多梅尼克葉因此被炸掉了右手;小姑娘安娜給別人家當保姆維生;大字不識的弗朗切斯科把偶爾得來的一支鉛筆和一本教科書視如生命。
在這部小說里,作者沒有把這個世界美好化或神圣化,沒有唱著“人生美好”之類的高調(diào),沒有回避現(xiàn)實社會存在的種種艱辛,而是把人生的真實面目展現(xiàn)在兒童的面前,將豐繁復雜的社會百態(tài)納入小讀者視野之中。使得他們能夠體驗到存在于世間的欺騙、黑暗、罪惡以及各種丑陋行徑;了解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遭遇各種煩惱、瑣碎甚至悲傷離別的道理。同時,作者甚至把許多成人也無法理解或者解決的問題展現(xiàn)在小讀者面前。其用意只是想讓孩子知道真實的人生有光明也有陰暗,有幸福也有苦難,從而幫助孩子直面未來會遇到的各種艱辛,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這樣的描寫可以使讀者了解這個世界的多面性,真正認識它;而這種意志和精神可以使讀者坦然面對今后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挫折,而不至于束手無策,驚慌失措,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與努力戰(zhàn)勝這些困難。
2.審美中的理性
很多兒童文學作品以想象甚至幻想為主,其故事情節(jié)存在著許多變形、荒誕、嫉妒夸張甚至魔幻;而主人公的設置也是五花八門:神魔、超人、精靈、外星人等屢見不鮮。不論情節(jié)多么曲折,不論主人公遭遇多么艱險的危機,結(jié)尾總是以大團圓結(jié)束。而危機解決辦法也是隨意輕松:或者仙女幫助,或者好友幫忙輕易解決,或者時空錯位,或者巧合連連,甚至死而復生。這些解決方式不是按照真實的事態(tài)發(fā)展規(guī)律而進行的,只是遵循作者的意圖或者讀者的希望發(fā)展下去。這些文章給讀者打造了一個神奇無比、無所不能的美好世界。而在《三個流浪兒》這部小說中,不論主人公遇到什么困難,都會遵照現(xiàn)實情況發(fā)展下去,有時失敗,有時問題解決,甚至有的危機懸而未決。不論哪種結(jié)局,其事情發(fā)展的整個過程都可以經(jīng)得起邏輯推敲。
戰(zhàn)場歸來、身患重病的爸爸去世,媽媽和四個年幼的孩子相依為命,家里一貧如洗,生活拮據(jù)。唯一可以活命的辦法就是把兩個孩子賣給維琴佐老爺。在孩子們顛沛流離的乞討生涯中,挨打受罵是家常便飯,忍饑挨餓也屬尋常之事。沒有仙女來救救這些可憐的孩子,也沒有任何朋友伸出援手幫他們擺脫困境。同時,作者還借小白之手給小讀者描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罪惡場景——偷竊。受到驚嚇的弗朗切斯科并沒有向罪惡妥協(xié),而是想盡辦法、靠著自己的力量擺脫壞人的威逼利誘。所有的這些描寫,是因為作者有意識地讓孩子們體會世事與人生的種種艱辛,感受生活中的煩惱與無奈。小讀者們會為三個流浪兒的坎坷命運擔憂,會為其離開親人時的撕心裂肺般的痛苦而落淚,會為其團結(jié)起來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與壞人做斗爭而歡欣鼓舞。從而使孩子們明白生活艱辛、要勇敢面對的道理。
所有這些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就像是一部紀實片,作者在描寫主人公悲慘命運的同時,也深入地講述了小主人公們對于不公平命運的反抗與斗爭:三個流浪兒團結(jié)一致,反抗小白的掠奪;互相鼓勵,逃離悲慘的乞丐生涯;盡管遇到各種艱辛,甚至是遭遇洪水,他們也鍥而不舍,最終逃出了魔爪,開始了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正如作者賈尼·羅大里自己所說:“這是一個關(guān)于三個流浪兒如何戰(zhàn)勝自我,怎樣從不諳世事的孩童變成了能照顧自己并有所擔當?shù)拇笕说墓适隆_@樣的故事更加真實,更加深厚?!盵6]176“壓迫—反抗—團結(jié)—斗爭—勝利”是整個故事的主線,更是合乎邏輯及事情發(fā)展規(guī)律的。
3.審美中的政治性
(1)揭露現(xiàn)實社會中的黑暗與不公平
作為一個共產(chǎn)主義藝術(shù)家,賈尼·羅大里擔任過組織工作和記者,有機會廣泛地接觸人民大眾,并能他們的思想狀況和實際需求,同時也能了解戰(zhàn)時各種生活必需品的極度短缺和勞苦大眾拮據(jù)的生活狀況。
所以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真實地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給意大利普通百姓帶來的破壞和混亂。僅在意大利南方,就有四十多萬所房屋被毀壞。到處都是破落的房屋,荒蕪的田地。農(nóng)民失去土地,四處流浪;丈夫戰(zhàn)死沙場,妻子攜帶年幼的孩子四處漂泊。法西斯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的種種痛苦和罪惡。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渴望和平的要求是多么強烈。
(2)描述未來美好世界,預見未來大同社會
作者在揭露這個充滿不平等和壓迫的黑暗社會的同時,還歌頌了積極創(chuàng)造生活的勞動人民,預言未來的社會一定是人民當家作主,完全擺脫貧困和剝削的美好世界。痛苦總會結(jié)束的,光明就在眼前。在小說的結(jié)尾,作者給讀者描繪了勞苦大眾的美好未來。
在小說中,作者還描寫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有一隊去爭取獲得土地的農(nóng)民”[6]179,他們給弗朗切斯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主人公弗朗切斯科便有了一個夢想:一定要趕快長大,變得勇敢強大,這樣就能夠幫助自己的家人以及同樣處于水深火熱中的鄉(xiāng)親們爭取自己的土地,這樣窮人才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文中出現(xiàn)了畫在墻上的標志——“鐮刀和錘子”,那是勞動的標志。總有一天,所有的勞動者會團結(jié)起來,成為新世界真正的主人。在這個新的世界里,人人平等,生活富足,不會有剝削,不會有壓迫,不會有窮人和戰(zhàn)爭。盡管年幼的弗朗切斯科并不完全理解這個大同世界的真正含義,但是他相信,他的人生會從此改變,和他一樣陷于水深火熱中的勞苦大眾也會從此擺脫苦難,過上幸福的生活。
兒童成長需要多方面的營養(yǎng)。初探這個神秘的世界,他們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滿懷期待。但是他們同樣更需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真正面目,了解種種社會問題及其危害性,需要掌握大量有益的道理和知識。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所描述的真實的社會現(xiàn)象,主人公那令人扼腕嘆息的悲慘人生,以及其直面人生的藝術(shù)震撼力,使得兒童讀者清楚全面地了解現(xiàn)實生活的多面性,同時使其審美情感凝結(jié)起來:從小主人公不幸的遭遇中,讀者可以感知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坎坷波折,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從小主人公毫不氣餒,與不公的命運頑強斗爭中,讀者的審美情感得到了升華。尤其是弗朗切斯科經(jīng)歷與遭遇,讓讀者們學會在困難面前不懼怕,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努力使自己變得強大、勇敢,去戰(zhàn)勝這些困難。
[1]王曉玉,孟臨.兒童文學引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66-169.
[2]劉緒源.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73-83.
[3]王曉玉,孟臨. 兒童文學作品選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8-139.
[4]王泉根.論兒童文學的基本美學特征[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6,194(2)38-49.
[5]王振宇.兒童心理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63-266.
[6]賈尼·羅大里.三個流浪兒[M]. 李抱岳,譯. 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175-179.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ree Gamins----Verity
QIN Li-ping
(English Department,Changzhi Normal School,Changzhi,046000,China )
Children growth involvesnutrients. In children literature creation,it is helpful to describe the real world for the readers to help children readers know of the outside worl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ment,and And verity is one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literature. The famous Italian writer,Gianni Rodari,wrote only one children realism novel Three Gaminsdescribing the hardness of the Italian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their strong willpower for future,perseverance and courage. The novel interprets thes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well from realism,the reason and the politics.
verity;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Rebellious period; Three Gamins
I106.8
A
1008-2395(2016)05-0062-04
2016-05-25
秦麗萍(1978-),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