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
以史為橋溝通哈佛與中國
——訪哈佛大學副教務長包弼德教授
張梅
包弼德教授(PeterK.Bol),哈佛大學著名中國歷史研究專家,哈佛大學副教務長,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教授。包弼德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國七至十七世紀文化精英的研究,著有《宋代歷史研究入門》、《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歷史上的理學》等著作。他于1971年取得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中國語言和文學學士學位,1973年獲該學院漢學碩士學位,1982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歷史學博士學位,1985年起執(zhí)教于哈佛大學,1997-2002年任哈佛大學東亞系主任,2005年創(chuàng)建哈佛大學地理分析中心(HarvardCenterforGeo-graphicAnalysis)并擔任首屆主任,學術兼職有國際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TheChinaHistorical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管理委員會主任和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TheChinaBiographicDatabase)項目主任等。作為哈佛大學的副教務長,包弼德教授主要分管教學創(chuàng)新,目前他主要負責哈佛大型在線公開課項目(HarvardX)的建設與推廣,正積極與世界各地的高校展開合作。
張梅,博士,2015-2016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務干校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客座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國際關系、華僑華人、僑務理論。
作為美國哈佛大學負責教學創(chuàng)新事務的副教務長和中國歷史研究學者,包弼德教授將如何評價中國當前的教育教學以及歷史研究狀況呢?帶著這一疑問,筆者近日訪談了包教授。
張梅(以下簡稱“張”):尊敬的包弼德教授,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訪談!這么多年您一直關注中國,研究中國歷史及其相關問題,出版了有重要影響的研究專著。能不能請您談談,最初是怎樣的機緣觸發(fā)了您對中國的興趣?
包弼德(以下簡稱“包”):我最初對中國感興趣,關注點在政治。我從小生活在頗為左翼的家庭環(huán)境中,一直對美國政治比較感興趣。那時候美國政府不承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我認為這樣的政策行不通,也和美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地位不相稱,這誘發(fā)了我對中國政治的興趣,于是開始學習中國語言,試圖多了解中國。高中畢業(yè)后,我本應該就讀美國的大學,可是恰在那時我父母親和妹妹們遇到去荷蘭生活一年的機會,于是去了荷蘭。到荷蘭后,我們家的一位朋友是教授中文的荷蘭教授,他建議我到萊頓大學讀書。那時,我對現(xiàn)代中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老師建議我學習中國古代史,他說:“你們美國人老喜歡研究現(xiàn)代的東西,殊不知歷史絕對不能忽視。你在萊頓學習,可以先把古代史的基礎打牢,這對你將來學習現(xiàn)代史肯定會有幫助?!蔽以谌R頓大學的學習從本科開始一直到碩士畢業(yè),其中有三年半是在臺灣學習中國儒家經典,在臺灣,我受到了傳統(tǒng)并且系統(tǒng)的漢學訓練。
張:我記得您在一次訪談中曾經說:“我研究中國不光是因為對中國有興趣,更是因為中國非常重要,而且對世界歷史來說中國越來越重要。”事實上,中國改革開放后經過三十多年的飛速發(fā)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您如何看待這一論斷?您又如何評價當下的中美關系?
包:中國很重要!早在五十年前我就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國家,事實上,在我心目中中國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現(xiàn)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國家,盡管五十年前的中國很窮,但是我始終認為她是世界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這也是我當時對中國歷史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原因。
說到中美關系,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有的學者認為中美關系應該保持良好,有的則覺得未必。在政治家中,有些人視對方為敵人,但是在我看來,如果將中美兩國普通民眾相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人比較關心美國,很在乎美國對中國的態(tài)度,而大部分美國人卻沒有興趣關注中國,因為美國普通民眾對政治不是十分感興趣。換句話說,如果你去問美國的民眾,中國疆域有多大?中國有多少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美國人都回答不出來,甚至對中國處于世界地理的具體位置都不是很清楚。因此,我認為目前中國的發(fā)展,在借鑒世界先進技術與文化的同時,更應著眼于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國歷史上許多思想家關于社會制度、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如何改善人類福祉的看法,對于今天的中國和世界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張:拜讀您的著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您把思想史與社會史結合起來進行研究,請問您為何要以這種方式進行研究?中國大陸學界以這種方式進行研究的似乎并不多,您對此有何看法?
包:我們知道,以往的思想史研究,主要是從哲學的角度提出和分析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思想文化根植于社會生活的事實,思想史的研究不能脫離社會史的研究。思想史研究,我認為主要是研究有思想的人,具體可以說是“有學術的思想家”及“有思想的學者” 。當然,把社會史和思想史結合起來研究對我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在我寫《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和《歷史上的理學》等著作中都深有體會。因為從社會史的角度看,中國社會不講個人,只講家族(集體)。個人的行為(準確地說是大部分人的行為)都是根據(jù)群體的利益訴求進行的。而從思想史的角度看,思想家是個人,他們有一個比較理想的世界,他們的“想”和“做”與普通人的想法和做法是有些不一樣的。研究思想史,是要研究這些思想家想什么;而研究社會史,則是弄清楚他們怎樣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他人的行為。正是思想和行動的交互作用,推動了歷史,導致了歷史的變遷。
將思想史與社會史結合起來進行研究,中國大陸學者確實不多,但是我們看到,有一批學者正在努力推動一個新的社會史研究方向,例如華南學派。
張:您的大作《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這本書是從“文”的角度切入研究唐宋士人價值選擇的演變軌跡,非常有新意!在這本書里,您分別討論了初唐朝廷以傳承“斯文”為核心的學術和寫作風氣,中唐韓愈等強調價值獨立思考的古文思想與實踐,宋初文治政策與文學文化,范仲淹、歐陽修等古文作家注重人事的價值思考,王安石、司馬光以建立完善的政治秩序為核心的價值觀,蘇軾深通物理、寓統(tǒng)一于多樣之中的價值取向,以及程頤如何使價值觀的基礎轉向倫理原則等。請問,您為什么要將“文”放在價值觀討論的核心位置?
包:將“文”放在價值觀討論的核心位置與歷史的發(fā)展有關系,是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如果閱讀《宋文選》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主要是講理學(即道學)的興起,在思想史上,我們必須承認宋朝最重要的是道學的興起。如何解釋道學的成功?我們都知道,道學本來不是主流思想。原本的主流思想是什么,道學與它又是什么關系?如果將當時的主流思想理解為儒學那當然是可以的,但是我們首先要了解當時的儒學是怎樣的一種儒學?道學的代表人物程頤非常反對兩種儒學——他說從事經學的人和從事文章的人絕對不是真正的儒學,只有“知道者”可謂之真儒。(程頤原話:今之學者,歧而為三,能文者謂之文士,談經者泥為講師,惟知道者乃儒學。)他反對儒學之中的兩種觀點:一是認為文章重要,一是認為經學重要。到底經學與文章有什么關聯(lián)呢?這里就需要談到“斯文”這個概念。當時所說的“文學”絕不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文學”,現(xiàn)代漢語中的“文學”對應西文的literature,而當時的“文學”含義甚為寬廣,可以追溯到孔子《論語》中所提到的“德行” “政事” “文學” “言語”四科。我在研究時就發(fā)現(xiàn)王安石、蘇軾、歐陽修等人都認為儒學的重點是在“斯文”,也就是很寬泛的“文學”。王安石新法將以文章科為主的進士考試改成了經義科,與此同時,給文章注入了新的內容,即對經典的闡釋。所以,我認為“斯文”這個觀念其實是唐宋學術的主流,而道學所反對的剛好就是這個以“文”為主流的觀點。我觀察到,哲學史通常不認為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蘇軾他們是哲學家,所以常常只合稱他們?yōu)椤氨彼挝遄印?。但是我認為,思想史并非只關注哲學,它關注的是價值的體現(xiàn)和表達,包括學術價值、思想價值、社會價值等。不管研究對象是不是哲學家,思想史試圖了解重要思想人物的影響力、價值觀以及他們如何宣傳自己的價值觀。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從事文學的人有時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五四運動”中大多數(shù)領導者都是文學家而不是哲學家,這就可以看出文學的重要性,在現(xiàn)代也有這樣的例子,所以我把“文”放在價值觀討論的核心。
張:不少人將您的近著《歷史上的理學》視為《斯文》的續(xù)篇,認為這本書與《斯文》的共同之處就在于都是從社會史的角度探討問題。在這本書中您將宋明理學視為對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變遷的回應。因為這本書您主要是為西方歷史學家寫的,所以能否請您簡要說說,在您看來,理學如何成為中國的正統(tǒng)思想?理學及理學家如何參與他們所處的社會及政治世界,以及他們如何影響之后的社會發(fā)展?
包:其實在我看來,《斯文》這本書并不是從社會史的角度來探討問題的,但我在寫這本書時對社會史是有興趣的??梢赃@樣說,我不是從哲學而是從歷史學的角度去探討中國的過去。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唐宋時期有兩大非常重要的變遷:一是思想的變遷,即道學的興起;二是社會的變遷,就是精英的身份認同從唐代的門閥貴族到宋代士大夫的轉變。以前有人說宋代是平民化的,這個觀點我不同意!我也不認為宋代的士大夫是唐代世族門閥的后裔。所以我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就說到這兩大變遷:思想的變遷與社會的變遷是關聯(lián)的,但并不是畫等號的。那么這兩者是怎樣的關系,我們研究思想史的人為什么需要將社會史考慮在內呢?因為思想家同時也是社會的人,所以討論兩者之間的關系就是一個基本的問題。
理學如何成為正統(tǒng)思想?這個問題在《歷史上的理學》這本書里有回答。理學要成為中國的正統(tǒng)思想必須要有政府的支持,可是政府為什么要承認理學的地位呢?我想這和士大夫社會特別是地方士人社會的發(fā)展有關系。在南宋末期,我們已經看到政府開始認可道學的影響力,當然最重要的年代是在1315年(元代第一次開科取士),蒙元領導下恢復科舉制度時要求將《四書章句集注》作為教科書(明清時代延續(xù)了這種模式)。我在《歷史上的理學》這本書里說過,很多地方士人一直未能通過科舉考試,但是他們仍然希望自己是士人是精英,而道學給了他們一個解釋:考不考得上進士與你的個人道德價值無關,做不做官與你對社會的責任沒有關系,如果你想做一個有責任感的、道德高尚的人,那么通過學習道學你就可以成為這樣的人,可以繼續(xù)成為精英中的一員。國內尤其是東南一帶的地方士人逐漸接受了這一思想,開始喜歡道學。因此,政府承認道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地方士人贊成道學,而政府實行新政策時需要得到地方士人的支持(這與人們通常認為的“士人接受道學是因為政府的推行”恰恰是相反的)。道學特別關注地方精英的行為與地方社會的狀況。我們知道朱熹和孝宗皇帝有交往,他希望孝宗能夠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可是孝宗皇帝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三教合一”的思想(而這絕對不是道學家的立場),可是朱熹在地方社會非常有影響力,事實上在這一點上,朱熹的看法很清楚:正是在地方社會,士人才有實現(xiàn)理想的可能性。
張:您還長期致力于古代婺州(浙江金華)地區(qū)的文化研究,經常到金華地區(qū)實地考察,收集資料,撰寫了不少有影響的論文,如《蘇軾作品在南宋婺州研讀情況考》、《地方傳統(tǒng)的重建——以金華府為例(1480-1758)》、《地域文化與晚清帝國——以金華府為例》、《地方史的興起:宋元婺州的歷史和文化》、《地域史的勃興:南宋、元代的婺州歷史、地理學文化》等,可是中國學者以前對地方史的研究不太重視,您對此怎么看?據(jù)您所知,現(xiàn)在美國研究地方史的重要學術機構有哪些?
包:是的,中國大陸歷史學界一直不太重視地方史的研究,認為地方史的研究是低級的,更喜歡關注整個國家的歷史,覺得這才是重要的。我覺得從地方史出發(fā)也可以研究一個國家的歷史,所以我認為地方史的研究很重要。大陸歷史學界現(xiàn)在雖然有些改觀,但地方史的研究還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其實,研究宋史的人知道,南宋很多學問高的人不參加科舉考試和做官,而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地方建設,對地方和整個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例如,朱熹的500余名學生中,已知有官職的還不到三分之一。受到理學教育的士人,認為每個人天生具備良好的天性,只要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性,就可以成圣成賢,而不一定要在朝廷當官。他們可以在思想上成為國家精英階層的一部分,也可以通過在地方社會中的行動把學問付諸實施:可以影響他們的家族,建立由志同道合的士人組成的群體,也可以利用資源建立自發(fā)性的制度以改善地方社會的狀況。
關于地方史研究,有些人認為就是研究某一個地方的歷史,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從地方史可以研究一個國家的歷史。正如我剛才所講的,我是主張后者的。你們知道,我對金華地方史關注較多,因為金華是13至14世紀文集留存最多的地方。其實,我原來的設想是將金華、徽州、吉安、與華北平原某個地方進行比較研究,后來發(fā)現(xiàn)非常困難,加之華北平原的資料不多,所以只進行了金華的地方史研究。美國研究中國地方史的學術重鎮(zhèn)有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盛頓大學、密歇根大學等。
張:除了思想史和地方史的研究外,您先后主持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CHGIS)與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兩個大型數(shù)據(jù)庫建設。前者是與復旦大學史地所合作,將中國歷史地名矢量化,凡涉及中國古代歷史地名的,都可通過數(shù)字化的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得以可視化地展示,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后者與北京大學歷史系、臺灣中央研究院合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國歷史人物傳記資料分析數(shù)據(jù)庫。尤其值得稱贊的是,這兩個數(shù)據(jù)庫可以配合使用,將人物的行動軌跡通過可視化的地圖得以形象展現(xiàn),這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是不多見也是非常前瞻的技術。因您在領導地理分析研究上的特殊貢獻,美國地理學家協(xié)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為您頒發(fā)了2015年度“榮譽地理學家”獎章。請問,依您之見,數(shù)字化人文科學的發(fā)展前景如何?對于中國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他們應該怎樣借鑒您的成功經驗用新技術去建造一個新的系統(tǒng)?
包:這兩年來數(shù)字化人文科學在中國越來越流行,我們也可以從網上的數(shù)據(jù)看到這種變化。我對通史感興趣,因為我喜歡整體性地思考問題。我也一直對宏觀項目比較感興趣,包括對哈佛圖書館的建設比較用心,圖書館這種基礎性工作做好了,對各方面的研究都有好處。建設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主要基于這樣的思考:歷史是有時間性的,歷史研究往往關注人物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事件發(fā)生在什么時間。可是僅做歷史研究會有限制,地理研究雖沒有歷史學視野下的時間性,卻提供了關于人物活動和事件發(fā)生環(huán)境的信息,因此我對地理學也很感興趣。
研究歷史和研究地理面臨相同的問題,但遵循不同的方法。歷史的核心是時間上的變遷,但我們講歷史變遷是無法講清楚所有的歷史事件、所有人的行為和所有的情況的,因此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認為重要、且有能力解釋的現(xiàn)象去研究,所以學習歷史學的同時也要學習政治、文學,對全國性的現(xiàn)象要特別的關注。而地理學則比較忽視時間的變遷,注重環(huán)境的空間區(qū)別??梢哉f,歷史和地理一個注重時間一個注重空間,而我們知道人類的活動是在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那怎么將時間和空間聯(lián)系起來?我們開始做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時,想法是這樣的:在中國歷代的文集和文選中,當作者提到某個人物時,會說他出生在哪里,在哪里做官,即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在中國的歷代文獻里,關于地名的信息線索(reference)非常多,如果我們能將這些信息都放在地圖上,我們就可以從空間的視角去看中國歷史的變遷。我們開始做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目標是要囊括從秦始皇時期到辛亥革命時期的歷史,了解地方行政制度的變遷,例如,徐州在漢代時指哪個地方?在明代時又是指哪里?所以這項工作比較龐大和復雜,沒有復旦老一輩學者的幫忙是很難進行下去的。后來我開始關注哈佛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建立,十年前我向校長提議應該重視在哈佛建設有關地理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和教學,之后我和各學院的教授統(tǒng)一計劃成立了哈佛大學地理分析中心 (Harvard Center for Geographic Analysis),現(xiàn)在這個中心的影響很大。
我從事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項目,主要是受郝若貝(Robert M.Hartwell)教授的委托。記得他當時問我是否想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告訴他有興趣。后來沒想到他那么突然離世,我就接著把這個工作做下去了。CBDB是一個在線的關系型數(shù)據(jù)庫,其遠程目標在于系統(tǒng)性地收錄中國歷史上所有重要的傳記資料。因此,CBDB是個開放的項目,似乎永遠也做不完,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資料越來越豐富了,截至 2016年1月為止,共收錄約370 000人的傳記資料,這些人物主要出自7世紀至19世紀,而我們現(xiàn)在正致力于增錄更多的明清人物傳記資料。CBDB將其內容毫無限制地、免費地公諸學術之用,它除了可作為人物傳記的一種參考資料外,亦可作統(tǒng)計分析與空間分析之用。因為我們的成果都是開放的,可以直接共享到網上,所以如果中國的高?;蛘呖蒲性核枰脑挘麄兛梢詿o償使用,我們愿意以史為橋,聯(lián)通哈佛與中國,并且歡迎他們從事類似的工作。
責任編輯吳蘭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