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賈島與僧侶贈答詩的主題傾向*

2016-03-09 19:00陜西理工學(xué)院文學(xué)院陜西漢中723000
關(guān)鍵詞:賈島僧侶

于 巧(陜西理工學(xué)院文學(xué)院,陜西 漢中723000)

?

賈島與僧侶贈答詩的主題傾向*

于 巧
(陜西理工學(xué)院文學(xué)院,陜西 漢中723000)

摘 要:賈島,中唐著名詩人,早年佛門經(jīng)歷讓詩人結(jié)交了諸多僧友。賈島一生創(chuàng)作了數(shù)量不凡的詩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與僧侶之間的贈答之作。與僧侶贈答的主題較之與文人有著明顯的不同。詩人主要從三個層面對贈答詩的主題傾向進(jìn)行闡釋,分別是對佛門僧友日常生活的描繪、對僧友的思念與贊美以及對佛理的參悟與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關(guān)鍵詞:賈島;僧侶;贈答詩;主題傾向

《全唐詩》總共收錄賈島詩歌403首,其中與僧侶的酬唱贈答詩就有45首。這些詩歌大多體現(xiàn)了早年佛門生活對詩人的影響之深,同時也能夠體現(xiàn)詩人在入世前后內(nèi)心的感受。故本文擬從賈島與僧侶的贈答詩出發(fā),探究這類詩歌的主題傾向,以期為賈島詩歌研究有所補(bǔ)益。

一、對佛門僧友日常生活的描繪

賈島早年遁入佛門,參悟佛理,對佛門的教義佛法和生活習(xí)慣都十分的熟悉。故在詩人與其僧友的酬贈詩中經(jīng)常會對佛門僧人的生活習(xí)慣等進(jìn)行展示和描寫。首先,描述僧侶游方生活的游方詩歌,是指僧人為禮佛參禪云游四方。比如,《贈僧》一詩有云:“從來只是游山水,省泊禪舟月下濤。”[1]“禪舟”是指僧人所乘坐的小船,月下泊舟,寫僧人云游之路充滿禪趣。《寄無可上人》有云:“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盵2]此句言上人云游四方,足跡踏遍大江南北,早晚有一天會去嵩丘游方。再如《送集文上人游方》一詩有云:

來從道陵井,雙木溪邊會。

分首芳草時,遠(yuǎn)意青天外。

此游詣幾岳,嵩華衡恒泰。[3]

此詩中的“遠(yuǎn)意青天外”一句言集文上人游方過程中深心曠遠(yuǎn)的態(tài)度?!按擞卧剮自?,嵩華衡恒泰”一句則以五岳的名字組合而成,寫出了上人游方的目的地。又如《送知興上人》有云:

久住巴興寺,如今始拂衣。

欲臨秋水別,不向故園歸。

錫掛天涯樹,房開岳頂扉。

下看千里曉,霜海日生微。[4]

詩歌前兩句中的“拂衣”是指僧人離開寺院云游四方的意思,這兩句言知興上人準(zhǔn)備云游四方?!坝R秋水別,不向故園歸”兩句則言游方的季節(jié)是在秋天,同時表明了上人以天地為家的胸懷。五六句中的“錫掛”中的“錫”是指佛家的錫杖?!板a杖,亦譯聲杖、鳴杖。手杖型,高與眉齊,上有錫環(huán)。原為僧人行路或行乞時,振環(huán)作聲,并用來叩門,間作防牛、犬等的攻擊。后來成為法器之一。”[5]而“錫掛”則是佛家的僧律,止宿曰“掛錫”,云游曰“飛錫”。再如《送靈應(yīng)上人》有云:“遍參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問此公。五月半間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盵6]這首詩同樣是寫靈應(yīng)上人云游四海,見多識廣,足跡遍布名山大川。以上詩人與僧侶的贈答詩中都對僧侶日常的游方活動進(jìn)行了描述。

其次,賈島與僧人的贈答詩中通常會見到詩人對僧人誦經(jīng)參禪場景的描寫。如《贈莊上人》一詩有云:

不語焚香坐,心知道已成。

流年衰此世,定力見他生。

暮雪馀春冷,寒燈續(xù)晝明。

尋常五侯至,敢望下階迎。[7]

此詩第一句便寫上人焚香不語靜坐禪定的情況?!澳貉┾糯豪?,寒燈續(xù)晝明”兩句則刻畫上人禪定時周圍的環(huán)境,心燈長明、安靜自然。又如《寄龍池寺貞空二上人》有云:“林中秋信絕,峰頂夜禪遙。”這兩句中的“秋信絕”是指秋季林中的物候全部滅絕,只有上人在峰頂參禪。其實這句詩詩人想要表達(dá)的是上人禪定時參禪禮佛的境界深遠(yuǎn),與山峰樹林融于一體,達(dá)到了一種超脫的境界。又如《寄毗陵徹公》中有云:“早講林霜在,孤禪隙月殘?!盵8]這兩句言徹公早上講經(jīng)的時候樹林的霜露還在,自己一個人安靜的坐禪,能夠看到天空中還有月亮的影子。這句詩主要說明僧人禪定時間比較早,對于參禪禮佛十分的勤奮刻苦。又如《贈無懷禪師》有云:“禪定石床暖,月移山樹秋?!盵9]這兩句詩言坐禪時間之久,“月移山樹秋”則言坐禪參佛時生機(jī)不斷。又如《送安南惟鑒法師》有云:“講經(jīng)春殿里,花繞御床飛?!盵10]詩句中的“花繞御床”則是化用了《梁高僧傳》中云光法師講經(jīng)精辟出現(xiàn)天花亂墜現(xiàn)象的典故,佛教中把禪師講經(jīng)說法的最高境界稱為“天花亂墜”。這兩句則形象的描繪了惟鑒法師講經(jīng)說法的情況。再如《贈智朗禪師》有云:“步隨青山影,坐學(xué)白骨塔。”[11]也是對僧人坐定參禪習(xí)慣的描繪。

最后,在賈島與僧侶的贈答詩中也可見到詩人對僧侶的日常飲食進(jìn)行細(xì)致的描述。比如在《送天臺僧》一詩中有云:“寒蔬修凈食,夜浪動禪床。”[12]還有的詩歌對僧人的日常生活細(xì)節(jié)進(jìn)行了描寫,比如在《送僧游衡岳》一詩中有云:“船頭猶鳴磬,溪頭自曝衣?!盵13]這兩句就寫出了僧人勤奮致力于功課,在溪水邊洗衣服的生活情況。又如《送去法華師》有云:“秋江洗一缽,寒日曬三衣。”[14]同樣寫到了僧人洗衣曬衣的日常生活細(xì)節(jié)。又如《贈圓上人》一詩有云:“誦經(jīng)千紙得為僧,麈尾持行不拂蠅。古塔月高聞咒水,新壇日午見燒燈。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彩繩。且說近來心里事,仇讎相對似親朋。”[15]寫到了僧人的誦經(jīng)、拂塵、點燈等日常細(xì)節(jié)。早年的佛門生活早已滲透到詩人的骨子里,詩人對于曾經(jīng)的生活有著深刻的體驗。

二、對僧友的思念與贊美之情

在賈島的贈答詩中常見他寫道自己的僧友外出游方等詩作,在這些詩中就表達(dá)出了詩人對于僧友的惜別與思念之情。比如在《寄慈恩寺郁上人》一詩中有云:

中秋期夕望,虛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鳩宿竹,鴻過月圓鐘。

此夜情應(yīng)切,衡陽舊住峰。[16]

此詩作于衡陽,前兩句表明了作詩的時間是中秋時節(jié),且“虛室相容”是詩人對于過往事情的回憶,詩人曾經(jīng)拖著生病的身體走投無路來郁上人所在的慈恩寺投宿?!端薮榷魉掠艄俊吩娭杏性疲骸安∩韥砑乃?,自掃一床閑”[17]就是指這件事情。第三句中的“北斗生清漏”則指當(dāng)時在長安的郁上人?!澳仙匠霰讨亍敝械摹澳仙健保⒎侵附K南山,而是指衡陽舊峰。因唐朝詩人所作贈答詩中習(xí)慣寫一句對方寫一句己方,用兩地的景物描寫來寄托彼此的感情。五六句具體細(xì)致的刻畫了中秋月夜的景色,其中的“鳩宿寒竹”、“鴻過月鐘”都是寫夜晚無眠時的凄清的景象,這也表明了詩人對郁上人的相思之濃烈。最后兩句直接表達(dá)了詩人對于郁上人的思念情切,“住舊峰”則指曾經(jīng)郁上人的住處,當(dāng)時詩人正住在此處,正可謂是睹物思人,更加能體現(xiàn)出詩人對郁上人的思念。又如《送貞空二上人》有云:

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時。

衡陽過有伴,夢澤出應(yīng)遲。

石磬疏寒韻,銅瓶結(jié)夜澌。

殷勤訝此別,且未定歸期。[18]

此詩是詩人送別貞空二上人時的臨別贈詩,前兩句表明了送別的時間是中餐過后。三四兩句的“衡陽”、“夢澤”則寫上人的行程。五六兩句寫上人旅途中的清寒和孤單寂寞,同時流露出詩人對友人離開的依依不舍之情。最后兩句中的“訝”字表明詩人對上人未歸之期的感嘆,可謂“友人未走思念先濃”,從而更加表明詩人對友人的不舍與思念之情。又如《寄江上人》有云:

紫閣舊房在,新家中岳東。

煙波千里隔,消息一朝通。

寒日汀洲路,秋晴島嶼風(fēng)。

分明杜陵葉,別后兩經(jīng)紅。[19]

此詩前兩句寫江上人的舊房和新居,三四句言詩人與友人雖然相隔千里,但是因為交通便利,消息一天便可以送達(dá)。五六句則細(xì)致刻畫了上人新居的環(huán)境和情況。最后兩句則言杜陵地區(qū)的楓葉已經(jīng)紅過兩次了,暗示出詩人與友人已經(jīng)分別了兩年,含蓄的表達(dá)了詩人對上人的思念之情。再如《酬棲上人》有云:“夜久城館閑,情幽出在山?!盵20]這兩句寫表明了詩人在夜深人靜之際對山中的棲上人的思念之情。

賈島的贈答詩中還多次表達(dá)了對佛門高僧的贊美之情。對僧人意志品質(zhì)、不畏困難精神、勤修禪理的精神、超凡脫俗的智慧、以及莫測高深的道行,如《贈圓上人》有云:

誦經(jīng)千紙得為僧,麈尾持行不拂蠅。

古塔月高聞咒水,新壇日午見燒燈。

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彩繩。

且說近來心里事,仇讎相對似親朋。[21]

此詩前兩句便言上人勤奮刻苦、精進(jìn)求經(jīng),言上人的拂塵從不傷害一個蚊蠅,贊美上人的菩薩心腸。三四句則言上人禪定的情景。詩的最后兩句言上人敘說心事,可以讓敵人變?yōu)榕笥?,由此可見,上人的胸襟和真誠,整首詩都洋溢著詩人對圓上人高尚人品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又如《寄無得頭陀》有云:

夏臘今應(yīng)三十馀,不離樹下冢間居。

貌堪良匠抽毫寫,行稱高僧續(xù)傳書。

落澗水聲來遠(yuǎn)遠(yuǎn),當(dāng)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門里,心每相親跡且疏。[22]

此詩是詩人贈予一位頭陀的贈答詩,《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中對頭陀解釋為:“對佛教苦行僧的稱呼。梵文的音譯,意為精神抖擻,即去掉塵垢煩惱之意。”[23]“法臘亦稱戒臘、夏臘、法歲,簡稱臘。臘,原為歲末祭名,佛教引申為歲數(shù)單位,計算僧侶出家受戒后的年數(shù)。此戒為具足戒,以結(jié)夏安居結(jié)束的7月15日為歲末標(biāo)準(zhǔn),7月16日即為新歲?!盵24]因此,詩的前兩句寫頭陀的僧齡已經(jīng)有三十年了,由此可見,這兩句詩表達(dá)了詩人對于頭陀一心參禪禮佛、不畏艱難困苦的贊美和敬佩。接下來三四句寫頭陀的外貌形象端正且氣質(zhì)良好,因唐代尤為德高望重的高僧立傳的習(xí)俗,從而來宣揚高僧的道行和品質(zhì),故言頭陀的行為和言語完全符合傳書中的得道高僧。又如《送惠雅法師歸玉泉》有云:“講不停雷雨,吟當(dāng)近海流?!盵25]這兩句詩描繪了惠雅法師講習(xí)經(jīng)文時的情景,用吟誦詩歌、宣揚教義來感化和教化眾人,表達(dá)了詩人對法師超高道行的贊美和敬佩之情。又如《送安南惟鑒法師》有云:“講經(jīng)春殿里,花繞御床飛?!盵26]這兩句則用“花繞御床”來贊美法師講禪說法境界的高深,贊美法師在佛法研究方面高深的造詣。又如《送譚遠(yuǎn)上人》有云:“清凈從沙劫,中終未日欹?!盵27]這兩句則表現(xiàn)了詩人對上人一心坐定參禪,不受外界任何外物干擾的心態(tài)的贊美。再如《送僧歸太白山》中“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zhí)丁盵28]兩句則是對僧人不畏山川險惡,堅持參禪精神的贊美。

三、對禪理的參悟與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聞一多曾道:“我們該記得賈島曾經(jīng)一度是僧無本。我們?nèi)舫姓J(rèn)一個人前半輩子的蒲團(tuán)生涯,不能因一旦返俗,便與他后半輩子完全無關(guān),則現(xiàn)在的賈島,外貌上雖然是個儒生,骨子里恐怕還有個釋子在?!盵29]故在詩人與僧侶的贈答詩中有對佛門禪理的描寫與闡釋。到了元和六年(811),賈島與韓愈相遇結(jié)識,“來東都時,洛陽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島為詩自傷。韓愈憐之,因教其為文,遂去浮屠,舉進(jìn)士?!盵30]賈島早年想要青燈古佛孤相伴一生的信念經(jīng)韓勸說產(chǎn)生了動搖,其決定還俗應(yīng)舉、入世為官。但詩人生活和官場生涯并非一帆風(fēng)順,韓愈曾言:“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31]正是生活中與官場上的坎坷與挫折,讓詩人的內(nèi)心有了歸隱的想法。

首先,賈島精通佛理,在詩人與僧友的酬唱詩中有許多蘊(yùn)含著深刻佛理的詩句。比如,在《送僧》一詩中有云:“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32]這句詩中的“有無間”則指現(xiàn)象本身產(chǎn)生以及毀滅是一個既自然而又神秘的過程。這句詩很好的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于如來法本性的理解,將佛法不在絕對的對立于有無、生滅之間,而是用一種中立辯證的觀點來看待,亦生亦滅,亦有亦無。同理,世間萬物本身的變化以及世界萬物之間相互的聯(lián)系都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夠言傳的。又如《送賀蘭上人》有云:“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夸?!盵33]這句詩一方面贊美賀蘭上人的悟性之高,慧根之深;另一方面則說明了參禪應(yīng)該從自己的內(nèi)心參悟的道理,詩中的唯心主義也體現(xiàn)了對佛祖的信仰形式,佛不可靠任何的外在客觀事物,心就是佛,即便是無高師指點,即便是不在山林寺廟出家修行,但是只要佛祖在心中,自己能夠用心去體悟佛門禪理,就可以虔誠的求佛。同時也更加強(qiáng)調(diào)了“佛由心生”的禪理。又如《贈智朗禪師》有云:“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盵34]這兩句則言智朗禪師沒有可以禮待的偶像,表明了智朗禪師的超脫,體現(xiàn)了“我身是佛,何更外求”的禪理。再如《贈莊上人》有云:“不語焚香坐,心知道已成?!盵35]這句詩中的“道成”則是指能夠與道同體,實現(xiàn)了合二為一的境界,不分你我不分環(huán)境,這種道成的境界并非焚香參禪之人可以實現(xiàn)的。以上的贈答詩中都體現(xiàn)了賈島作為一個曾為佛門弟子對于佛理的體會和參悟。

當(dāng)年賈島遇到韓愈后離開佛門,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入世為官,可是當(dāng)他經(jīng)歷過了官場,官場的黑暗與失意再加上生活的貧困讓賈島真切的體會到了有志未成的感覺,他只想回歸山林田園歸隱江湖了。故詩人在與僧友之間贈答詩中通常會體現(xiàn)出自己對于隱逸生活的向往與渴望。比如詩人在《贈智朗禪師》中有云:

上人分明見,玉兔潭底沒。

上人光慘貌,古來恨峭發(fā)。

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

步隨青山影,坐學(xué)白塔骨。

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

欲問師何之,忽與我相別。

率賦贈遠(yuǎn)言,言慚非子曰。[36]

這首詩是賈島贈給智朗禪師的,前兩句便用月亮倒影在潭底的清澈來贊美上人精神境界的澄澈。接著“上人光慘貌,古來恨峭發(fā)”兩句則言上人令人心動的精神風(fēng)貌,同時寫出了詩人對禪理中澄澈境界的仰慕和向往。五六句“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兩句則言詩人渴望鬼影的心情?!疤檗o”二字表明詩人似乎有不得已之處,而這個不得已就是指詩人在官場的失意以及遭受的挫折,而“笑訪”二字則表現(xiàn)出了詩人對于禪門佛寺有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喝向往,回歸禪室能夠讓詩人感覺到開心快樂?!安诫S青山影,坐學(xué)白塔骨。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則寫出了詩人對于佛門超然心態(tài)的追求,對于精妙禪意的參悟。又如詩人在《贈僧》中有云:“莫話五湖事,令人心欲狂?!盵37]這兩句中的“五湖事”則指官場之事,詩人提到“五湖事”用的是“莫話”、“心欲狂”幾個字。由此可見,官場之事已經(jīng)讓詩人徹底的無奈和氣憤,也從側(cè)面反映出詩人渴望脫離官場,一心歸隱的志向。又如在《酬棲上人》一詩中有云:“駐足有躑躅,脫履期共攀。”[38]詩中的“東林”是指東林寺;“躑躅”是駐足逍遙的意思;“脫履”則是指上人拋棄世俗就像脫鞋子一樣的輕而易舉;“共攀”則是指詩人希望可以與上人一起共同云游山林。由此可見,詩人對于佛門云游四海,逍遙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態(tài)十分的渴望和向往,充分的體現(xiàn)了詩人渴望歸隱的心情。

綜上所述,賈島創(chuàng)作的與僧侶之間的贈答詩的主題傾向主要有三個大的內(nèi)容,首先是對佛門僧友日常生活的細(xì)致刻畫和描繪,其次是對僧友的思念和贊美之情,最后是對佛理的參悟以及隱逸生活的向往。

參考文獻(xiàn):

[1][2][3][4][6][7][8][9][10][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5][26][27][28][32][33][34][35] [36][37][38]黃鵬箋注.賈島詩集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2002:354,86,56,151,335,255,88,131,109,25,105, 97,248,323,325,260,89,276,27,323,313,152,109,192,277, 302,171,25,255,25,354,27.

[5][23][24]蕭振士編著.中國佛教文化簡明辭典[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4:347,327,328.

[29]聞一多.唐詩雜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9:37.

[30](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4077-4078.

[31]劉真?zhèn)?岳珍.韓愈文集匯校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982.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385(2016)01-0065-04

作者簡介:于巧,女,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xué)。

收稿日期:2015-10-19

*基金項目:陜西理工學(xué)院校級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唐代贈答詩研究”(項目編號:SLGYCX1509)。

猜你喜歡
賈島僧侶
賈島尋醫(yī)記
夕陽下的僧侶與大佛
賈島碰瓷
歌聲嘹亮
歌聲嘹亮
僧侶的祈禱
西夏僧侶社會活動管窺
寂靜
泰國近半數(shù)僧侶超重
賈島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