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久麗 龍云
【摘 要】 本文概述了納比派的內涵,探討了納比派藝術對我國油畫家的影響,解讀了油畫家閆平、申玲、夏俊娜、郭潤文等的作品特色,認為納比派藝術對中國油畫的影響,其對中國油畫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影響即喚醒了油畫家們對色彩的感覺,色彩的把握對于畫家來說已經形成一套成熟而有個性的色彩體系。
【關鍵詞】 納比派藝術;中國油畫;影響
西方油畫自明清時期傳入我國,破土發(fā)芽成長的過程一度很緩慢,由于信息技術的水平限制,影響了許多藝術家學習西方新的藝術觀念,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藝術環(huán)境逐漸開放,西方各個流派對我國藝術家的影響不斷加大,法國的納比派也與其他的藝術流派一樣影響了許多本土藝術家的藝術理念與追求,本文從什么是納比派出發(fā)繼而討論納比派藝術對我國油畫家的影響,揭示納比派藝術對我國油畫的推動起著巨大的作用。
一、納比派
1891年出現(xiàn)于巴黎的藝術社團,主要以巴黎朱利安美術學院的學生為核心。納比一詞源于希伯來文,賦有先知之意,主要以表現(xiàn)室內景觀、鄰近的朋友以及普通的生活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美術團體。納比派的主要代表畫家有塞律希埃、德尼、波納爾、維亞爾、魯塞爾、伊培等,創(chuàng)作原則是以莫尼斯尼德提出的“主觀與客觀雙重調整為指導思想”,將納比派的特色歸納為兩種變形的理論:“客觀的變形,它基于純美學,裝飾概念,以及色彩和構圖的技術要素;再就是主觀的變形,它使畫家個人的靈感得以發(fā)揮。”納比派反對所謂的寫實和純自然主義,主張藝術是精神的創(chuàng)造物,宣稱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把自然綜合為個人的美學隱喻和符號,從而獲得最終產物和視覺表達。在畫面中打破傳統(tǒng)構圖方式和透視法則,強調線條的作用,用色趨于平涂和點彩方法。但在這一畫派中,喜歡用強烈的絢爛的顏色來描繪畫面,用一種全新的刺激視覺愉悅感的色彩來表達藝術家自己對藝術的感受,對于描繪藝術家情感的表達十分熱衷,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顏色豐富生動、色彩絢爛奪目,體現(xiàn)一種對美好生活熱愛之情,主要描繪對象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或者物體,在繪畫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該派的產生源于對高更、塞尚及日本浮世繪藝術的廣泛吸收與借鑒,主張在感性和理性的雙重領域對物象及自然進行“重新安排”,以詩意的畫面意境來展現(xiàn)藝術追求,用裝飾效果和象征意義的表達闡釋藝術理念,納比派的代表畫家博納爾借鑒印象派對色彩規(guī)律的把握和研究,同時在他的作品中加入了更多對光和色的主觀處理,使其提升到注重主觀情感的表達,注重內心的感受,將藝術的主觀表現(xiàn)和客觀的對象結合起來。博納爾在色彩的處理上喜歡用感情的色彩來表現(xiàn)內心的情感,在畫面的表現(xiàn)形式方面更加注重主觀性。這是一個為期很短的藝術運動,這個畫派雖說沒有印象主義畫派那樣引人注目,存在的時間很短暫,但許多藝術評論家將納比派畫家和印象派畫家相提并論,并肯定了納比派成員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藝術的各個方面產生的實際影響,對西方現(xiàn)代繪畫的發(fā)展和變革,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納比派藝術對中國油畫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在相對寬松環(huán)境的影響下,中國油畫家們開始接受西方美術思潮的影響。在西方諸流派中,納比派對中國油畫的影響很大,其對中國油畫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影響即喚醒了油畫家們對色彩的感覺,其中有畫家閆平、夏俊娜、申玲等,他們吸取納比派藝術養(yǎng)料在中國本土生活氛圍的下創(chuàng)作出一批很有影響力的作品,在中國油畫藝術的發(fā)展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為以后的中國油畫藝術的推進產生深刻的影響。
畫家閆平吸納了納比派風格和技法,其作品不論從選題、著色以及畫面內容上都有著受納比派風格的烙印,在她的畫作中常見題材是母與子系列以及唱戲班系列。畫家常常描繪自己最熟知熟見的普通生活場景,用她獨特的女性視角來詮釋對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其作品常給人以視覺中的舒適和愉悅感,用她敏銳的視角來傳達人間的款款真情以及關于針對女人本體的關注,人們常常被畫面?zhèn)鬟f的溫馨效果所打動。從色彩運用的角度觀察她的作品,她常常借助客觀的物象來追求一種傳達內心感受的主觀色彩,是客觀物象遵從內心感受,為感受服務,這種手法在中國油畫的發(fā)展中并不多見,使繪畫純粹為了內心服務而不是單純仿照客觀世界,兩者的有機統(tǒng)一、缺一不可。她的作品對我國藝術多元化發(fā)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影響了一大批藝術家沿襲她的路子走下去。
納比派對畫家申玲的繪畫藝術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繪畫的題材方面,申玲也常常表現(xiàn)與自己生活緊密的場景,比如畫室、室內一角等,加上相關的人物道具使申玲的作品具有一些隱含的、另類情緒表達。畫家通過觀察生活,并將自己的靈感再現(xiàn)。經常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都被畫家按著個人的意圖記錄并轉化,雖然申玲的創(chuàng)作題材大都是以日常生活為主,但這并不是她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目的,她作品的主要目的在于情緒的自由表達,那才是畫面隱含的主題。比如那些表現(xiàn)私生活題材以及情欲白日夢題材的作品很受業(yè)內人士關注,將當代人生活中最平凡、自然的一面揭示出來,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調侃,表現(xiàn)主義風格尤為突出。女性畫家的內心細膩獨特并擁有特別的視角來觀察闡述這個世界,在她筆下的作品中,我們見到的是色彩對比較夸張強烈人物形象和較變形的藝術作品,無論從造型、色彩及肌理的把控上都圍繞著強烈的感官沖擊的視覺體驗為主,闡述的是另類心靈中感悟的世界,也體現(xiàn)普通人的心靈本質,這就是畫家非常主觀的情緒化的繪畫語言。
納比派對畫家夏俊娜的影響也很大,作為申玲的學生,夏俊娜的繪畫風格也受納比派表現(xiàn)因素的影響,描繪的多是室內家居以及常見室外一隅,在她的畫面中多以表現(xiàn)女孩居多,展現(xiàn)女性藝術家對視覺情調的唯美的藝術追求,花是她最愛表達的東西,暖暖的陽光灑在室內、灑在手捧鮮花的女孩身上,讓我們感受到一個純情、愛幻想并追求唯美的女畫家的內心世界。色彩的把握對于畫家來說已經形成一套成熟而有個性的屬于她的色彩體系,那些傳遞給觀者的和諧而富于變幻的顏色、以及精心的構圖,傳遞給觀者別樣的視覺享受。
納比派對中國畫界的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表現(xiàn)型畫家的作品中,還對中國寫實油畫和風景畫產生深遠的影響,從畫家郭潤文的寫實人物作品中顏色的唯美運用,正是受納比派關于顏色的唯美追求的影響。當代,越來越多的畫家對顏色的認知如沉睡的雄獅覺醒了,納比派對我國油畫的影響將繼續(xù)廣泛滲透在油畫的各個流派中。
【作者簡介】
敖久麗(1973-)女,蒙古族,河北平泉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系講師,藝術學碩士,研究方向:油畫研究.
龍 云(1968-)男,漢族,河北平泉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系講師,藝術學碩士,研究方向:國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