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同一種食物,粉碎得越細小,加工得越精細,煮得越軟爛,就越容易被消化吸收,餐后血糖就上升得越快。
錯誤一:吃雜糧糊糊 很多超市有專柜賣雜糧雜豆粉,回家后用沸水沖泡成雜糧糊就可食用。也有人用豆?jié){機來做雜糧糊,覺得口感細膩好喝。然而,這對高血糖的人控制血糖來說,卻不是個好選擇。因為,雜糧雜豆經(jīng)過焙烤、打粉、沖糊之后,對細胞結(jié)構(gòu)破壞程度較大,淀粉顆粒能快速吸水,消化速度隨之大幅加快,血糖也會快速升高。
錯誤二:煮得軟爛 同樣的糙米(黑米、紅米等),做成粥后血糖生成指數(shù)會高很多,做成飯會相對要低。因為做粥用水量比做飯更大,淀粉粒能更充分地吸水膨脹、徹底糊化,容易消化。另外,流質(zhì)的粥在胃里停留時間也比固態(tài)飯要短,能夠快速進入小腸從而被消化吸收。很多家庭有加食堿煮粥的習慣,加堿會讓粥煮得更快更爛,即便是雜糧粥,也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錯誤三:長時間浸泡 在做米飯時,提前浸泡大米的時間越長,做出來的米飯質(zhì)地越松軟,消化起來也越快,血糖也會升得越高。
因此,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應當少選細膩糊糊,多選整粒的谷物;少選純米飯,多選雜糧飯。
(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