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欠欠,西藏大學政法學院民族法學。
死刑又被稱為生命刑,是一種以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為主要處罰方式的的刑罰,包括死刑立即執(zhí)行與死刑緩期2年執(zhí)行。隨著人權保護的發(fā)展,這種以生命為處罰手段的刑罰,開始遭到了越來越多人和組織的批判。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走上廢除死刑的行列,在此趨勢下,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世界上的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無論是基于國際壓力還是國內有關死刑的討論都不得不將死刑問題納入國家刑事政策的考慮之中。在2005年10月《人民法院第二個五年改革綱要》的報告中,將死刑審判程序與復核程序作為2004年至2008年司法改革的主要內容,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刪減了13個死刑罪名,占我國68個死刑罪名的19.1%。而在2015年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又進一步刪減了9個死刑罪名。至今,我國死刑罪名僅存46個。一系列有關死刑的改革進一步凸顯出我國在廢除死刑漫長的征途中做出的努力。廢除死刑是一個歷史趨勢,廢除死刑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現(xiàn)在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問題不是廢不廢,而是如何廢,以什么方式在不傷害民眾的感情的基礎上廢除。因此,本文在探討國外已廢除和未廢除死刑國家的個自緣由,結合我國關于死刑問題現(xiàn)狀,借鑒經(jīng)驗吸取教訓,希望能為我國死刑廢除道路提供理論借鑒。
一、死刑存廢理論
1.廢除死刑的理論
1764年7月16日,貝卡利亞在《論犯罪與刑罰》一書中,貝氏主張限制和廢除死刑的理念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闡釋死刑的缺陷:第一,鄙視死刑的威懾功能,認為是不必要的?!耙环N正確的刑罰,它的強度只要足以阻止人們犯罪就夠了。沒有哪個人經(jīng)過權衡之后還會選擇那條使自己徹底地、永久地喪失自由的道路。不管犯罪給他帶來多少好處。因而,取代死刑的終身苦役的強度足以改變任何決意的心靈。”同時,貝卡利亞認為死刑對某些狂熱和絕望的人起不到丁點的威懾。第二,死刑的短暫性。貝卡利亞從人類心理角度分析認為:“對人類心靈發(fā)生較大影響的,不是刑罰的強烈性,而是刑罰的延續(xù)性。因為,最容易和最持久地觸動我們感覺的,與其說是一種強烈而暫時的運動,不如說是一些細小而反復的印象?!庇3D軌蜃屓藗兘⊥?,然人類的這些健忘卻是自然地。第三,死刑更容易引起人們對受刑者的同情心而不是統(tǒng)治階級所設想的威懾性。統(tǒng)治階級為了增加死刑的威懾性,一般都在公開的場合執(zhí)行死刑,而在大部分人看來,殘酷地行刑場面無異于“殺雞儆猴”似的表演。第四,死刑可能為社會樹立起殘暴的榜樣,這是貝卡利亞等啟蒙思想家反對死刑的主要理由。在他們看來,很多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是由于缺乏起碼的人道主義情感,這些犯罪之人心靈麻木而殘酷,但這確與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們本身并不是“萬惡之源”。“死刑起著縱容人們流血、樹立殘暴榜樣的作用。以暴易暴,只能造成暴行的惡性循環(huán)。”貝卡利亞認為:“體現(xiàn)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惡并懲罰謀殺行為,而自己卻在做這種事情;它阻止公民去做殺人犯,卻安排一個公共的殺人犯。我認為這是一種荒謬?!必愂现饕菑娜说赖慕嵌葋碛懛ニ佬痰模J為死刑是極其野蠻而且反人道的刑罰方法,其精神與改善主義理念的刑罰方法以及憲法精神相違背,而且死刑并不具有最大的威懾性。貝氏對死刑的討伐為接下來廢除死刑運動者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反對死刑的觀點主要是通過質疑報應理論和威懾理表現(xiàn)出來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貝卡利亞、邊沁、斐利。如同貝卡利亞他們同樣認為死刑的威懾力不夠,“死刑幾乎永遠是一種不必要或沒有效果的權宜之計”,認為死刑并不能起到人們預期的威懾作用,意大利犯罪學家恩里科·菲利以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證明死刑并不具有特別的威懾效果,并依據(jù)嚴格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后指出:“嚴重罪行的周期性變化與判處執(zhí)行死刑的數(shù)量無關”。而且死刑一旦誤判,后果無法挽回。在中國對死刑廢除提出明確主張的當屬邱興龍教授,他認為應當迅速徹底廢除死刑,其在2000年北京大學法學院的講座《死刑的德行》明確指出,死刑是不道德的,因為從報應、罪行相適應以及功利的角度看,死刑都不具備充分的根據(jù)。最后,邱教授更旗幟鮮明的提出“給我一個開明的政治家,我一天之內就能廢除死刑”。這種觀點得到了一些激進學者的支持,如曲新久教授就表示中國應該廢除死刑,越快越好,明天最好。這些激進甚至有些偏激的觀點在中國掀起了一場死刑存廢的大討論。接下來的高銘暄、趙秉志、馬克昌等刑法大家也都主張中國應該廢除死刑,但與邱、曲不同的是,他們主張中國死刑的廢除首先應該從限制死刑開始,依據(jù)中國的具體人文歷史來逐步實施死刑廢除進程。
2.保留死刑的理論
在人權理論學者洛克的著作《政府論》中,洛克就指出:“罪犯在侵犯自然法時,已是表明按照理性和公道之外的規(guī)則生活,而理性和公道的生活則是上帝為人類的相互安全所設置的人類行為的尺度。”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洛克認為的犯罪是孤立的個人反對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這一點與馬克思具有相似之處。彼此都認為犯罪是對某一政治實體的違反。由此,洛克得出一個對后世影響深遠的結論:“在自然狀態(tài)中,人人都有處死一個殺人犯的權力?!?。這里,洛克說人人,肯定也是包括由人民所組成的國家,所以統(tǒng)治階級有權處死一個罪犯。由此,高舉“天賦人權”大旗的洛克也同樣將死刑視為一種懲罰制度。同樣,康德也是旗幟鮮明支持死刑的。在他所設計的思想實驗中,只要存在社會,就有死刑的存在。他假定在一個海島上有一個公民社會,所有成員同意解散他們曾經(jīng)通過契約而建立起來的社會,從此大家各自分散生活,不再重新組建社會。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對監(jiān)獄里最后一個故意殺人犯,也要在對其執(zhí)行死刑以后,才能執(zhí)行解散社會的決定。以康德看來,除非不存在社會,否則死刑就永遠存在并有效。由此可以看出,康德是毫無保留的支持死刑的。而與康德觀點類似的則是黑格爾的“國家說”,他認為國家根本不是契約,國家是比個人更高的東西。個人是融合在其國家和時代的整體文化之中的,每個個體都是國家與時代的一個子體,因此,個人只能通過國家才能實現(xiàn)他作為一個理性存在的價值和實在。黑格爾因此認為國家是民族精神和社會倫理的整體體現(xiàn),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國家可以要求個人為其犧牲。因此,國家對個人判處死刑是完全正當?shù)摹?
二、世界各國死刑現(xiàn)狀
截止到2014年,全世界有140個國家廢除或不使用死刑,其中有88個國家廢除所有死刑,包括英、法、澳大利亞,法律尚未廢除但超過十年未執(zhí)行死刑有35個國家,包括蒙古、俄羅斯、贊比亞等國家。而在全球僅有58個國家保留了死刑。在18世紀末的歐洲就開啟了現(xiàn)代死刑廢除運動,于19世紀初步形成規(guī)模。奧地利統(tǒng)治者在18世紀80年代就采納了切薩雷·貝卡利亞所提出的廢除極不人道且具有恐怖主義色彩的死刑刑罰,創(chuàng)立一個與所犯之罪成比例的、更具有確定性的等級分明的刑罰體系的主張。1794年,賓夕法尼亞州成為美國第一個除了對一級謀殺外廢除死刑的州。1861年,英國也將死刑限制在謀殺罪。在20世紀死刑廢除運動又經(jīng)過三次發(fā)展階段,在20世紀前25年中一些歐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在和平時期對所有的罪行都廢除了死刑。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至50年代,由于發(fā)生了諸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等重大國際事件,原來一些已經(jīng)廢除了死刑的國家,又重新恢復了死刑。如意大利,在1927年墨索里尼上臺后,又恢復了死刑。第三次的死刑廢除運動主要集中在80年代以后,截止到60年代,僅有25個國家廢除了死刑,其中很多國家還只是廢除和平時期的普通犯罪死刑。如葡萄牙、荷蘭、巴西、挪威、瑞典、阿根廷、丹麥、瑞士、意大利、芬蘭、奧地利、以色列、新西蘭和英國等14個國家?,F(xiàn)如今,死刑在各國主要有完全徹底廢除、保留、事實上廢除三種形式,作者截取他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進行一一分析。
1.完全廢除死刑——英國
歐洲的死刑是世界死刑廢除最早、最徹底的,其中又以英國為最。英國死刑廢除的歷史進程雖然充滿著曲折,但是它的成功經(jīng)驗是可以借鑒的。在英國廢除死刑的整個過程中,自身國情出發(fā)、依據(jù)社會實際情況、順應社會發(fā)展要求,最終將死刑從國家刑罰體系中予以剔除。歐洲廢除死刑的思想產生于16世紀,而英國是在19世紀才開始踏上廢除死刑的征程,經(jīng)過一個世紀的歷程,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順利完全廢除了死刑。在19世紀之前英國的刑罰異常嚴苛,判處死刑的罪名非常多。在重刑壓迫下,廢除死刑思想的產生,英國國內開始出現(xiàn)廢除死刑的聲音并且以議案的形式要求廢除死刑。但是此時英國國內支持死刑的思想依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廢除死刑運動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進入20世紀后,國內廢除死刑主義者們仍然堅定不移的推動死刑的廢除。他們不斷試圖以立法的形式完全廢除死刑。與此同時,英國社會的犯罪率也呈下降趨勢并已基本穩(wěn)定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國民的態(tài)度以及社會輿論的導向也開始偏向支持廢除死刑。最終1965年通過的《謀殺罪法》,完全廢除了謀殺罪的死刑。自此,英國立法通過了廢除死刑。此后英國又通過批準《歐洲人權公約第六議定書以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國際條約的形式廢除了死刑,英國在國內完成了漫長的廢除死刑進程。
英國廢除死刑的成功以下因素推動功不可沒,首先是啟蒙運動的理性影響。在17、18世紀的歐洲發(fā)起的啟蒙運動,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孟德斯鳩首先明確提出自由才是刑法的根基,第一次使刑法遠離血腥鎮(zhèn)壓,成為保障自由的工具。后來貝卡利亞在其《論犯罪與刑罰》一書中論證了國家權力的有限性與人民生命權的神圣性來證明死刑的不公平與非必要性,并列舉了死刑的種種弊端來證明死刑超越了社會防衛(wèi)之必要限度。雖然貝卡利亞不是堅定的死刑廢除論者,但他對死刑正當性的質疑在當時的歐洲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國家開始反思檢討傳統(tǒng)的宗教與國家制度,并開始以理性的角度重新思考死刑問題。英國作為啟蒙運動的起源地,所受到的沖擊顯然是巨大的。這股啟蒙思想潮流為廢止死刑運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準備。英國率先開展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焖侔l(fā)展的英國社會對勞動力需求的日益增大。死刑的廣泛適用無疑是對勞動力的毀損。出于保護勞動力的需要,必然要限制死刑的適用。到完全廢止死刑時,英國的社會生產力已經(jīng)相當發(fā)達,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關系相當穩(wěn)定,統(tǒng)治階級已經(jīng)建立了一套比較成熟且完善的管理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和社會監(jiān)控機制。在此情況之下,統(tǒng)治階級不再將死刑作為維護統(tǒng)治地位的手段,即使廢止死刑也一樣可以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經(jīng)濟發(fā)展和統(tǒng)治手段的改進,使死刑維護社會管理職能的地位下降,死刑的威懾力進一步降低。據(jù)統(tǒng)計當時英國國內刑事犯罪情況是:13和14世紀時,每10萬人中發(fā)生的刑事殺人案件的件數(shù)為23;16世紀時為7件;17世紀時為5件;到了18、19世紀分別下降到了1.5和1.7件;在1900-1940年之間,這個數(shù)字只為0.8在1950-1994年,這個數(shù)字也沒有上升。從這些統(tǒng)計的數(shù)字中可以看出,英國國內刑事犯罪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xiàn)逐漸轉好的趨勢。在20世紀末的時候,已基本控制在1件的范圍內。當社會的犯罪率低到社會可以接受的程度時,統(tǒng)治階級必然有信心調低對刑事犯罪的治理強度。國內上至統(tǒng)治階級下至民眾對廢除死刑已是接受的態(tài)度。當時國際輿論的導向和國際組織的推動就成了最后一根羽毛。進入20世紀以來,國際社會上主張廢除死刑的輿論占據(jù)主要地位,致力于廢除死刑的國際組織也應運而生。1961年創(chuàng)立的大赦國際,由世界各國民間人士組成,主要任務就是監(jiān)察國際上違反人權的事件?,F(xiàn)如今在全世界已經(jīng)有超過200萬名會員,是全球最大的人權組織。該組織的目標之一就是廢除死刑,它對全球的廢除死刑運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二戰(zhàn)后,聯(lián)合國的有些組織也加入了主張廢除死刑的行列。如“聯(lián)合國預防犯罪暨罪犯待遇大會”。1966年,聯(lián)合國通過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第六條規(guī)定,不得任意剝奪人的生命,并強調,在未廢除死刑的國家,只能對犯有“最嚴重罪行”的人判處死刑。1989年,又通過了《聯(lián)合國廢除死刑公約》,明文規(guī)定廢除死刑。歐洲一體化的國際組織也在推動廢除死刑的過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982年通過的《歐洲人權與基本自由保護公約第六議定書》第1條提出:廢止和平時期的死刑。因此,隨著廢除死刑成為了全球輿論的主流觀點,這就更加堅定了英國政府廢除死刑的決心。英國廢除死刑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恰如其分的發(fā)揮了自己的作用。
2.保留死刑——新加坡
在保留死刑的58個國家中,很多國家都在盡力限制死刑的適用,如美國死刑制度一直在憲法的框架下進行著司法控制性的適用,其目標是逐步邁向死刑廢除。中國臺灣自2006年至2009年,連續(xù)四年不再執(zhí)行死刑,中國大陸自刑八開始削減死刑。多數(shù)尚在保留死刑的國家實質上已經(jīng)走在廢除死刑的道路上。但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不但沒有削減限制死刑反而有進一步加強死刑適用的趨勢。這一趨勢與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依法治國理念是分不開的。他認為,人性本惡,必須設法抑制人性的惡。因此,他沒有采用英國式的陪審團制度、人身保護令制度而是實施嚴格的公安維持令,采用中國法家式的“嚴刑酷法”的制度來治理新加坡。他在回憶錄中寫到,他本人在日本統(tǒng)治下生活三年零六個月,日本人使用殘酷無情的高壓統(tǒng)治,盡管在當時物資極度匱乏,人民半餓不飽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夜不閉戶,犯罪率出奇的低。這必須歸於日占領軍的嚴懲不怠,“不必藉文明來偽裝”,使當時的人們都不敢犯罪。自此,李光耀認為社會是需要嚴刑,人的惡必須要以酷法來加以抑制。在國父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期間,新加坡不但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而且政治文明清廉,贏得了人民的廣泛擁護。此后的領導人也遵循著嚴刑酷法的治國理念。新加坡政府認為“死刑并不是一個人權問題,用何種法律措施和刑罰來有效地與嚴重犯罪作斗爭完全是一個國家主權的事情?!币虼?,新加坡政府保留并大規(guī)模的執(zhí)行死刑。新加坡的死刑及其冷酷,不但死刑罪名較多而且實際執(zhí)行人數(shù)較多,是世界上死刑執(zhí)行率最高的國家,據(jù)政府透露的數(shù)字顯示,在1991年至2000年間,被執(zhí)行死刑的犯罪人有340人,新加坡按每年100萬人口的年度處決比率高達13.33%,這在世界范圍內都是比較罕見的。再者,新加坡采用是絞刑這種殘酷的執(zhí)行方法。在1984年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和社會理事會制定的《保障措施》第九條宣布:“判處死刑后,應以盡量減輕痛苦的方式執(zhí)行?!痹谑澜绶秶鷥缺A羲佬痰膰叶嗖捎米⑸?、槍決等方式。在美國,電椅和毒氣室被認為是繩索的更現(xiàn)代、更有效、更人道的替代。而新加坡的絞刑相對于其他的執(zhí)行方式還是比較殘酷的。
3.事實上廢除死刑——俄羅斯
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雖然在法律上存在判處死刑的條款,但是實際執(zhí)行中卻很少甚至幾乎不適用死刑。2009年11月19日,俄羅斯聯(lián)邦憲法法院宣布,延長死刑暫緩執(zhí)行期直至俄羅斯聯(lián)邦會議批準廢止死刑。與此同時,該憲法法院在一次聲明中說:“俄羅斯聯(lián)邦憲法法院認可,在2010年后不再使用死刑?!边@意味著,俄羅斯在1999年凍結死刑之后,將在法律上徹底廢止死刑。俄羅斯的死刑廢止進程是經(jīng)過了“三起三落”之后被最終廢止的。1917年10月26日,“十月革命”勝利后,蘇聯(lián)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宣布廢止死刑的法令。此時,一直處在農奴社會中的蘇聯(lián)貿然決定廢除死刑是不明智的。因此,蘇聯(lián)人民委員會在1918年9月5日頒布了《關于紅色恐怖》的決議,規(guī)定普通法院不得適用死刑。四個月后,由于協(xié)約國的進攻,蘇聯(lián)再次恢復了死刑適用,并將其作為一種非常的刑罰規(guī)定在1922年《蘇俄刑罰典》中,直到1947年。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又發(fā)布了《關于廢止死刑》的法令,宣布在和平時期完全廢止死刑。但是在1950年和1954年,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又先后頒布《對祖國叛徒、間諜和反革命破壞分子適用死刑》的法令、《關于加重的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責任》的法令,恢復了對背叛祖國、間諜行為、武裝匪幫、情節(jié)嚴重的殺人罪的死刑。經(jīng)過三次短暫的死刑廢止之后,1960年《蘇俄刑法典》和1996年《俄羅斯聯(lián)邦刑法典》中都規(guī)定了死刑。1999年2月2日,為了兌現(xiàn)俄羅斯1997年對歐洲社會所作的三年內廢止死刑的承諾和保障被告人的權利,俄羅斯聯(lián)邦憲法法院簽署了“凍結”死刑的決議。俄羅斯死刑在經(jīng)歷過三起三落之后能夠最終在事實上廢止,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回應世界廢止死刑運動,據(jù)國際特赦組織的統(tǒng)計,世界上僅有58個國家在法律上保留并在實踐中適用死刑。國際死刑廢止的趨勢對保留國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定影響,俄羅斯死刑的廢止,是對國際廢止死刑運動的響應。二是俄羅斯加入歐盟的要求,多年來,俄羅斯一直謀求加入歐盟。但是,廢止死刑是加入歐盟的必要條件。歐盟基本權利憲章第二條明確要求規(guī)定,禁止使用死刑。俄羅斯徹底的凍結死刑是綜合考量了經(jīng)濟利益和區(qū)域性政治二者間的結果。其實為促進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方面的發(fā)展,很多歐洲國家廢止死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加入歐盟的需要。三是俄羅斯長期限制、廢止死刑運動的實踐的結果。蘇聯(lián)曾先后三次廢2止死刑,雖未成功,但一定程度上對民眾在廢止死刑上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中國死刑存廢古今理論
死刑廢止的基石是人權的發(fā)展、人道主義的傳播。中國的人道思想發(fā)源于春秋時期,老子闡述的以人為本理念。他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睂揽岬乃佬汤献佑痔岢觥懊癫晃匪溃魏我运缿种钡闹鲝???鬃又亍叭省保鬃诱J為治國之道在于重民、安民:“所重:民、食、喪、祭?!睂抑卫碛痔岢觥白訛檎?,焉用殺”的開明執(zhí)政主張;而孟子更是將孔子的仁民、愛民思想發(fā)揚光大,他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蔽鳚h董仲舒曾說:“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宋朝二程:“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原民生為本,以妄而無憂為本?!笨傊谌寮业囊曇爸?,人、人道一向是其關注的重點。清末的沈家本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系統(tǒng)地反思了死刑。沈家本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極力反對殘酷、落后的古代酷刑、重刑,提出酌減死刑。其死刑思想集中體現(xiàn)了他深受儒家文化中“民本”這種樸素人道主義思想的影響。中國傳統(tǒng)的人本思想中也蘊含著死刑是一種不人道、殘酷的刑罰。但是整個中國古代乃至今天都沒有將死刑廢止的原因為何?借用沈家本的回答就是:““欲廢死刑,先謀教養(yǎng),教養(yǎng)普而人民之道德日進,則犯法者自日見其少,而死刑可以不用”。二是“國小者尚易行之,若疆域稍廣之國,教養(yǎng)之事安能盡美盡善,犯死罪而概寬貸之,適長厥奸心,而日習于為惡,其所患滋大”。同時,他也指出,死刑的廢止的難易和一個國家的大小成正相關。疆域遼闊則法律文化的普及就越困難。
現(xiàn)如今,在世界廢除死刑大趨勢下,我國的學者以及刑法專家學者對死刑的態(tài)度主要有三種,即死刑立即廢除論、死刑保留論和死刑限制并且逐步廢除論。邱興隆教授是主張死刑應該立即廢除,賀衛(wèi)方教授也贊同此觀點。賀衛(wèi)方先生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曾說道:“我是主張廢除死刑論者,希望此時此刻立即無條件廢除死刑?!蓖瑯忧衽d隆認為:“既然我們得出了死刑是沒有道德根據(jù)的結論,那么,在中國便應該廢除死刑?!鼻衽d隆教授在其《死刑的效益之維》一文中指出,死刑是無益、不具有最大效力、節(jié)儉的刑罰方法。他認為死刑不具有改造犯罪人的功能;死刑也不具有比終生監(jiān)禁更大的威懾力,在該片文章的結尾,邱教授再次強烈呼吁:“立足于刑罰的效益價值的要求,我們不得不向國家發(fā)出停止以國民的生命為賭注的賭博,廢止無法證明是必要的、節(jié)儉之刑的死刑的呼吁”。
大多數(shù)刑法學者都主張應當限制而且逐步廢除死刑的適用,在他們看來目前中國對死刑應該少用、慎用,但不能廢。陳興良教授曾在《中國死刑檢討》一書緒論中指出,“筆者對死刑存置還是廢止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從應然性上來說,我是一個死刑廢止論者;從實然性上來說,我是一個死刑存置論者—確切的說,是一個死刑限制論者。”趙秉志教授在《中國短期內能否廢止死刑問題要論》一文指出中國現(xiàn)階段是不可能廢除死刑的。因為從歷史文化的視角進行分析,中國大陸地區(qū)當下還缺乏死刑立即廢止的文化條件。從社會的現(xiàn)實條件來看,中國大陸地區(qū)尚不具備在短期內廢止死刑的必要。在《再論我國死刑改革爭議的問題》中,趙教授指出我國現(xiàn)階段“保留死刑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的死刑政策作更加積極而明確的合理調整,應將其修改調整為“現(xiàn)階段暫時保留死刑但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并且逐步減少死刑和最終廢止死刑?!本C上可知,趙教授堅持死刑是要廢止,但考慮到中國的現(xiàn)實情況,現(xiàn)階段,死刑還必須保留只是在保留過程中予以嚴格限制。在其與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鵬祥合作的《中國死刑改革之路徑探索》中,對限制死刑的路徑提出了具體的規(guī)劃。主要從死刑立法、限制死刑的適用對象、以及建立死刑的替代措施三方面來闡述。
但是我國也有部分學者主張不廢除死刑,比如馮軍和謝望遠教授就屬于此列學者,他們一致認為死刑的存在有著它合理的地方。保留死刑論者主要是從以下觀點出發(fā):一是嚴格程序避免錯誤由于死刑有著極為嚴格的執(zhí)行程序,非經(jīng)最高司法機關核準,不得執(zhí)行。因此,即便存在誤,也仍有改正的余地。二是死刑并非是殘忍、不人道的刑罰,當今的死刑執(zhí)行方法多為注射、槍決,并且在監(jiān)獄內秘密執(zhí)行,世人不可參觀,由此死刑增強殘忍心理的說法不足為據(jù)。三是無期徒刑不及死刑的隔離效果,而且無期徒刑未必較死刑人道,國家亦須為犯罪人負擔長期費用,遠不如死刑經(jīng)濟。四是死刑有利于實現(xiàn)社會正義,死刑不是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它以剝奪少數(shù)生命為代價,救助多數(shù)人的生命,這正是德行的表現(xiàn)。如果廢止了死刑,面對兇犯,警察、刑務人員和一般人都可能會不斷地遭遇生命的危險。五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國家已設有死刑,犯罪人仍以身試法,足以說明其主觀惡性之深,如若不對其處以極刑,很難保證他不會對社會再次侵害。六是增強公民對法律的信仰,我國素有“殺人者死”的說法,對犯罪人處以死刑符合公民的道義理念。七是死刑可以安撫被害,死刑使犯罪人受到其應有的懲罰,由此被害人及其家屬的精神痛苦得以慰藉、報復情感得以平復。八是死刑具有威懾作用:雖然死刑對于部分精神異常的犯罪人沒有恫嚇力,但是對于多數(shù)一般正常人而言,死刑確有其他刑罰方法難以比擬的威懾力。鑒于此,仍有相當多的學者主張死刑不能廢除。
四、中國死刑現(xiàn)狀及未來
中國早在大禹時期就已經(jīng)有死刑這種刑罰。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死刑基本上是作為第一刑罰予以適用。在中國不僅是民眾還是政府來講,都對死刑有一種特殊的偏好。在97刑法之前我國刑法共有70個死刑罪名。97刑法并未對以前的死刑做大幅度的修改,該法中仍然用47個條文規(guī)定了68個死刑罪名,其中暴力犯罪為20種,約占全部死刑犯罪的30℅,約占全部63種暴力犯罪的32℅;非暴力犯罪為44種,約占全部死刑犯罪的70℅,約占全部358種非暴力犯罪的12℅。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該修正案取消了13個經(jīng)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在接下來的2015新的刑法修正案通過之后,在刑八的基礎上又取消了集資詐騙罪、偽造貨幣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核材料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阻礙執(zhí)行軍事職務罪、戰(zhàn)時造謠惑眾罪九個死刑罪名?,F(xiàn)在我國的死刑罪名僅剩46個,國家根據(jù)社會形勢的變化正在逐步削減死刑的適用,是符合國際趨勢的做法,體現(xiàn)了憲法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精神,也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逐步減少死刑罪名的改革任務。
我國現(xiàn)在還處于社會轉型期,根據(jù)我國具體的國情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狀況而言,我們是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廢除非暴力犯罪死刑仍不能操之過急。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據(jù)我國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廢除非暴力犯罪死刑要考慮以下5點因素:
1.正確對待民意:民意是廢除死刑的最大公眾基礎。因為民意本身具有不確定性,民意與國家的形勢政策具有相互影響的作用。刑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民眾產生一定的引導作用。從已經(jīng)廢除死刑的國家的經(jīng)驗來看,民意在廢除的進程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自古以來就有“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說法,死刑是政府治理國家的重要工具,而且死刑都是公開執(zhí)行,以達到威懾民眾的效果。久而久之,這種重刑主義觀念根深蒂固,對嚴重的犯罪適用死刑已深入民心,人們認為這便是“天經(jīng)地義”,是犯罪人“罪有應得”,“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在逐漸減少和廢除死刑的同時一定要聽取民意,考慮到老百姓們的感受,照顧到他們的感情。但實踐中,我們要聽取正確的民意,吸收正確的意見,絕不能讓不正確的“民意”干涉司法審判,損害了司法權威。法國在廢除死刑時,1969年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只有58%的民眾贊成死刑??梢姡粋€國家在廢除死刑時不但要聽從民意的意見,還要對民眾的思想給予正確的理性的引導。
2.刑事政策,政治因素的在死刑廢除中的作用。在我國死刑與其說是一種刑罰方法,更不如說是一種形勢政策更為確切。形事政策是國家政黨或執(zhí)政黨為了形成和維護有利于自己的社會秩序而制定的一切以抑制最嚴重的分裂性社會行為為旨歸的戰(zhàn)略、策略和對略的總稱。死刑是國家或執(zhí)政黨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抑制最嚴重的分裂性社會行為的刑罰手段,那么死刑形事也有賴于組織化、合法化的權力系統(tǒng)支持,是形事政策主體運用政治權利的過程和結果,是一種政治措施。“形事政策實際就是形事政治,即首先在政治層面上考量如何對付犯罪?!币虼?,在實踐中,死刑的存廢實際上就是一個形事政策的運用問題,政策的選擇決定著死刑的命運“多殺、少殺、不殺”是一個政策選擇問題,一個政治決策問題。因此,在我國死刑廢除的進程中,政治家應該拿出自己的政治遠見和政治勇氣來推進并進而實現(xiàn)形事政治文明。確立人道主義、和諧理念下的死刑政策,少殺或不殺的政策導向,進而引導立法、司法。
3.在嚴格限制死刑的政策導向下,在立法上減少和限制死刑的適用,把握好尺度,嚴格立法,廢除不合理的規(guī)定,
修改死刑的適用條件。司法上限制死判決的產生,要從嚴掌握非暴力犯罪適用死刑案件的條件,在司法實踐中要對“罪行極其嚴重”、“情節(jié)特別嚴重”、“情節(jié)特別惡劣”等模糊性詞語進行司法解釋,對具體的適用標準加以明確,統(tǒng)一裁量規(guī)則,嚴格控制死刑的適用;其次,嚴格證據(jù)標準,要做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達到適用死刑標準的各個證據(jù)間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對于存疑的證據(jù)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最后,對于有自首、立功情節(jié)或是從犯、脅從犯等的非暴力犯罪人,要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在執(zhí)法過程中對已有的死刑判決通過特赦、大赦、死緩、假釋等形式減少死刑的執(zhí)行。通過一整套的司法活動,在法律運轉中使死刑淡出民眾的視線,進而實現(xiàn)在事實上廢除死刑。
4.鑒于我國民眾的文化傳統(tǒng),從古代開始的以和為貴的理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民眾的和諧文化,構建和諧社會。自古以來,我國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中有關和諧文化的理念,是我國廢除死刑最好的文化基礎,對這些傳統(tǒng)文化中的深刻內涵加以改造引導,大力弘揚整個社會的和諧文化。使和諧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讓民眾自發(fā)的形成與人為善、與人和諧相處的文化傳統(tǒng)。為廢除死刑營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基礎。形成不但在社會基層良好的和諧文化,在法律運作過程中也要貫穿和諧因素,營造和諧的法律文化。這需要社會輿論的大力宣傳、政府形勢政策的引導以及法律人在運用法律時都時刻貫穿和諧理念。(作者單位:西藏大學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