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清大理書院碑刻史料探析

2016-03-13 19:12:25汪德彪康麗娜楊兆美
大理大學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碑刻大理書院

汪德彪,康麗娜,楊兆美,楊 琰

(大理大學圖書館,云南大理 671003)

?

明清大理書院碑刻史料探析

汪德彪,康麗娜,楊兆美,楊琰

(大理大學圖書館,云南大理671003)

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數(shù)量較多,分布廣泛,蘊含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大理書院經(jīng)費來源主要是官員與鄉(xiāng)賢捐資,建筑風格仿學宮建置,教學以“尊經(jīng)崇儒、研習六藝”為辦學宗旨,書院建設對地方人才的培養(yǎng)和文化建設產(chǎn)生了積極的作用。探究明清大理書院碑刻文獻,不僅可以了解大理白族地區(qū)明清書院的建制、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經(jīng)費來源,而且還可揭示書院碑刻中所承載的優(yōu)秀教學方法和辦學經(jīng)驗,為今天的學校教育提供參考。

大理;書院;碑刻

[DOI]10.3969∕j.issn.1672-2345.2016.01.015

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產(chǎn)生的兼有講學、研究、藏書、祭祀等功能的場所,中國最早的書院見于唐玄宗時期,是供官府修書、藏書和私人讀書的地方。云南書院在明代正式興起,清代云南的書院發(fā)展呈現(xiàn)出興旺發(fā)達之勢,書院數(shù)目之多,發(fā)展之快,引人矚目,而大理府的書院又居“全省之冠”。

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明清時期的大理、巍山、劍川等都有“文獻名邦”之稱,其中大理、巍山居清代云南四大“文獻名邦”之列,而“文獻名邦”的美譽在很大程度上與大理地區(qū)書院的發(fā)展密不可分。大理地區(qū)的書院元代已有提倡,至明代正式推廣,最早建立的書院是大理府浪穹縣(今洱源縣)知縣蔡賓杰在明代宗景泰年間(公元1450年至1456年)捐建的龍華書院,它也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書院〔1〕。據(jù)統(tǒng)計,明、清時期大理先后創(chuàng)建書院88所,其中明代建23所,清代建56所,創(chuàng)建年代不清的有9所〔2〕204。書院的發(fā)展對推動大理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文化傳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明清時期遺存的大理書院碑刻,是大理書院發(fā)展的真實記述,可彌補傳統(tǒng)紙質(zhì)文獻記載的不足。探析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史料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當?shù)貢喊l(fā)展的歷史,揭示明清大理書院教育的細節(jié)。

一、明清大理書院碑刻概述

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現(xiàn)存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有19通,題名均為“某某書院碑記”。從時代來看,這些碑刻中有4通為明代碑刻,其余皆為清代碑刻,最早為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大理《蒼麓書院記》。在地域分布上,存于大理市的書院碑刻有6通;存于劍川縣的有2通;存于云龍縣的1通;存于賓川縣的1通;存于彌渡縣的1通;存于巍山縣的3通;存于鶴慶縣的5通。從對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的初步統(tǒng)計可看出:書院碑刻在大理各縣均有分布,內(nèi)容上揭示了明清時期大理各地積極興辦地方教育、興建書院的情況。大理市在明清時期為大理府治,為一府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大理一地的教育中心,故書院碑刻以大理市居多,書院數(shù)量也多于其他地區(qū)。書院碑刻的年代以清代為主,說明大理書院在清代發(fā)展迅速,與前代相比,大理清代書院的數(shù)量、辦學規(guī)模等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以上僅是在數(shù)量、時代、地域分布統(tǒng)計的基礎上對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的初步分析,碑刻承載的諸多歷史信息,還需進行深入的史料分析。

二、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史料分析

(一)書院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史料蘊含的主要信息為當?shù)貢貉馗锏臍v史,通過分析這些史料,我們對一地書院的興衰史將有清晰的認識。如清光緒壬午年(公元1882年)《重修金華書院記》就詳細記載了劍川金華書院自明代建立之初直至同治年,其間幾經(jīng)重建的歷史?!吨匦藿鹑A書院記》碑載:“劍邑自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廟學,斯書院曰金華,曰學修者。刺史越侯民牧、胥侯鉉、羅侯文燦,迭有經(jīng)營,而資費維艱,不常其興廢。國朝康熙中,王侯世貴,始建于城中南逵,顧湫隘甚。乾隆六年,高侯為阜,以其舍為鹺店,捐廉購城西金華山麓土司廢宅改建,榜其門曰金華書屋……咸豐戊午、辛酉,戰(zhàn)亂頻仍,棟宇垣墉,拆毀殆盡,人民離散,弦誦寂然。同治己已盡,邑城修復,又二年,吳候其禎,始請款二百金,暫修報國寺西廊,延師課士,而書院舊基,卒難規(guī)復,鞠為茂草者,垂二十余年,邑人過則愀然,金謀重建”〔2〕397-398,金華書院的歷史躍然紙上。再如,鶴慶鶴陽書院從明代至清乾隆年間的沿革歷史碑刻記載的較為清楚,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新建鶴陽書院記》載:“則鶴郡自前明正德間吳公置龍溪書院,隆慶間守周公就城東南隅之寶山書院,原名為復性者改曰衡文。始嘆昔日之人文蔚起,名賢后先祠映,蓋有由來也。惜后比廢於兵火,舊址無存”,“五十六年春,值鶴麗鎮(zhèn)右營守備缺汰,其署奉檄估變。乃招紳士會議,昌重建書院,以繼前徽”〔2〕409。據(jù)此,鶴陽書院從明至清幾經(jīng)遷址和易名,直至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尚更名為鶴陽書院。

(二)書院經(jīng)費來源

地方官吏、鄉(xiāng)紳、賢儒出資捐助是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經(jīng)費來源的主要方式。如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蒼麓書院記》就記載了“諸生楊道享、楊憲、楊佐明、高拱極、枕鯨、楊嘉漠、張相度輩力爭之,適大參蜀王公景任其事,憲副楚江公宗文捐助之,郡守蜀何公京襄其成”〔2〕396,蒼麓書院的重修得到了生員、地方官吏的資助。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鶴慶玉屏書院的修建亦是如此,《新修玉屏書院碑記》載:“邑人五品職銜舒君金和慨然有昌修之志?!蚰持螐V西直隸州訓導毓煊昆仲及現(xiàn)任貴州安義總鎮(zhèn)蔣君宗漢,皆欣然樂從,于是李君出資二千兩,蔣君出資五百金,其不足則舒君一人任焉。既儀定,舒君之侄乙酉舉人,良弼者,與李君毓煊董其役”〔2〕411-413,書院重修為邑人舒金倡議,并得到廣西州訓導李毓煊、貴州安義總鎮(zhèn)蔣宗漢的捐資。該碑又載蔣宗漢“于州署前建鋪舍三十三間,歲取其租以為膏火之資暨歲修之費”〔2〕411-413。以“歲取其租”維持玉屏書院的日常教學和開支。

置辦學田收取田租也是書院經(jīng)費來源的方式之一。學田大多也是捐資置辦,如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修建筆山書院之時,《桂香書院記》載:“爰謀紳上萬崇義、李榮等,得李太史所購之祠宇及其余地,公乃糾工役,辟草菜,購數(shù)十楹,以廓中溪之規(guī)制,而補蒼山之所不存,進諸生而課之,置租田而餼之”〔3〕1120?!皣滴跞荒辏ü?692年),提督諾公穆圖于府城西北隅文昌宮后新建桂香書院,手書院額,置田房以為供贍”〔4〕163-164。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敷文書院的學田為提督購置。隆慶年間(公元1567年至1572年)金華書院的學田有捐資置辦,也有將部分官田化為書院學田,《重修金華書院記》載:“李侯暉、劉侯銘勛,遞加修葺,相繼增置田畝膏伙。又議劃公產(chǎn)田畝備歲修并添資束修膏伙”〔2〕397-398。除捐資置辦外,還有賢儒開荒作為書院學田,《筆山書院記》載:“耿公紘祚開墾滄營荒田一區(qū),歲收租谷八十三石,為課士之資,甚盛舉也”〔2〕410。

(三)書院歷史作用

古人認為,書院的首要作用在于興教化、維持社會風俗,《巡撫岑毓英新建敷文書院碑記》載:“官斯土者于創(chuàng)修學校外并建書院,所以廣教化、維風俗也”〔4〕163-164。此外,書院是府學、縣學等學校教育的重要輔助教育機構,《新修玉屏書院碑記》載:“書院者,所以輔學校之不及而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地也”〔3〕1565。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新建鶴陽書院記》中更指出:“學宮數(shù)椽不特增,附生勢不能容,即廩膳生亦不能盡人肄業(yè)其中;教職既不得朝夕訓誨,學使者案臨甄別,亦只憑文字,一日之短長。次學與品之真才所以難得,而郡縣書院之所以建也”〔2〕409-410。府學、縣學辦學規(guī)模有限,不能滿足士子們求學的需要,興建書院符合教育發(fā)展趨勢,擴大了教育覆蓋面,彌補了政府辦學力量的不足。隨著書院數(shù)量的增多,書院教育對一地的教育有巨大影響,《桂香書院記》載:“故寥落散處,無以自給,則皆務為童蒙訓詰之師,求精舉子業(yè)且不可得,況得聞程朱之學耶;然則書院所關垂重矣,不可以一日不設也”〔3〕1120,書院教育使大理地區(qū)的學子不僅僅停留在教育啟蒙階段,而且能接觸到精深的儒家文化實質(zhì),提升教育質(zhì)量。書院還具有為國家儲備人才、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重修金華書院記》載:“為朝廷收作人之效,處亦如工拱亭孝廉,褆躬善俗,俾鄉(xiāng)里有所矜式放也,多士勉乎哉;不此之講,而惟安是懷,惟利是兢,已與古人不志溫飽之旨,大相剌謬,甚或籍書院為黨援標榜,蕩檢逾閑,是直士林之荊棘,亦重負國家養(yǎng)士之恩,若我邑之大夫長者所以特造就興廢墜之盛心也,多土勉下哉”〔2〕397-399,書院教育最終是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在此過程中,書院還肩負有提倡社會踐行善舉、不參與黨爭、維護社會安定的職責。

(四)書院辦學宗旨

實踐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是古代書院的辦學宗旨,從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中我們可以看出,當?shù)貢阂苍诜e極踐行儒學的精髓?!暗馈笔谴罄頃恨k學首要遵守的宗旨,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新建敷文書院記》載:“大人之學為道也,小人之學為利也”〔2〕400-401。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筆山書院記》亦記載:“以學博為督課,遴選優(yōu)行增生曾宗傳為教讀,定有條規(guī),每月會課生徒數(shù)十人,余親加丹黃甲乙,并與之講道論德”〔2〕410。重視道德品質(zhì)修養(yǎng)為書院辦學的首務,在此基礎之上方可談及研習學問。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新建鶴陽書院記》也主張品德與學問兼修:“庶幾此邦人士所師承,不獨工制藝、取科名,且知讀圣賢書,以學與品為貴,達道、慶夫諸前輩亦可學而幾也”〔2〕409-410。在道德品質(zhì)修養(yǎng)基礎上,更加提倡“仁”的教育,而將功名利祿位其次,“學者所以學為仁也。孔門諸賢,問仁者屢矣。夫子皆告之,以求仁之方,而不言仁者何也?仁之體固難言也,欲其自得之也。今之書院,非為舉業(yè)設也,二三子其勖諸”〔2〕397。書院辦學首要修身養(yǎng)性,重視品德修養(yǎng),最終要“達用”,“達用”并非是追逐利益,而是要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重修玉屏書院碑記》載:“務蘄坐言起行皆尺寸相符,以裕為明體達用之學,則處為醇儒者出為名臣,人才之造就即于書院其之矣”〔5〕,這也是書院辦學的最終目的。

(五)書院建筑規(guī)模

從明清時期大理書院碑刻中,我們還可探析古代書院的建筑模式、建筑規(guī)模。如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慶云書院記》載:“先建成藏書樓三楹,南北廂房六間,南廂房東西平房三間,暫為社倉之所。階下疏泉鑿池、蒔執(zhí)艸花竹。面前地勢宏敞,為已亥先建大門,庚子又修講堂,次年鼎新廚房二隔、小室三間,繚以垣墻。規(guī)模甫辟,形勝煥然”〔6〕。慶云書院的建設規(guī)模雖不大,但基礎設施齊全,講堂、藏書樓、社倉等主體建筑齊備。有部分書院的建筑規(guī)模頗大,可與府、縣學學宮相媲美,如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崇正書院“分旁舍為四齋,曰文學、曰修行、曰存忠、曰存信,以易置諸生,使之觀感。后購民居地如寺址之數(shù),上舍左□,徒別墅故宇為書院之堂,堂之前南北兩遇,皆斫石為欄干,以節(jié)行者。中甃石為池,以像泮水。池之前又立坊曰科第,堂之后建重屋五間,曰觀文樓。翼以兩廡,為德行、言語、文學、政事四科,以策課諸生,使之起發(fā)。又其左易民地若干,遷舍圃于其上,以鼓舞諸生,使之游藝〔7〕134-135。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至1566年)明志書院“為屋以間計者,凡五十有六,完舊者,曰杏壇殿,曰大門、曰學文齋、曰修行齋。增新者,曰忠武祠、曰致遠堂、曰尊經(jīng)閣、曰名宦鄉(xiāng)賢祠、曰寖室、曰書齋、曰書舍、曰來薰亭、曰拱宸館、曰都養(yǎng)皰、曰餼倉、曰半軒、曰居仁門、曰由義門、曰存心門、曰主敬門、曰行恕門,大門之外,鑿池導泉為泮。規(guī)制既備,合而名之曰明志書院〔7〕135-136。這兩處書院的建筑規(guī)模宏偉,可為大理書院建筑的代表,建筑特點有:仿學宮建制,都建泮池,閣、堂眾多。閣堂的名稱雖不一致,但蘊含有相同的儒家思想,皆是為了鼓勵學子崇儒重賢、奮發(fā)向上。在崇正書院的建筑中還有寬敞的舍圃,作用在于使學子“游藝”,實則也是遵循儒家傳統(tǒng)的“六藝”教育,不僅重視品德、學問的修養(yǎng),也重視增強身體素質(zhì)。

三、結語

明清大理書院碑刻數(shù)量眾多,蘊含有豐富的書院歷史信息。通過分析明清大理書院碑刻史料,我們對明清大理書院的歷史有了進一步了解。明清大理書院的歷史連綿不斷,有的雖經(jīng)戰(zhàn)火破壞,但后世不斷重修,延續(xù)了當?shù)氐臅何幕?。明清大理書院的興盛,離不開地方官的支持、離不開地方鄉(xiāng)賢積極的辦學態(tài)度。多數(shù)書院均在地方官和鄉(xiāng)賢共同捐資的努力下得以興建。明清大理書院在移風易俗、促進地方教育、維護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與當今學校教育重分數(shù)、重考試相比,明清大理書院教育以品德修養(yǎng)為主、以“仁”為思想核心,并重視增強身體素質(zhì)等教育理念,對我們?nèi)跃哂幸娴慕梃b價值。

〔1〕蔡壽福,陶天麟.云南教育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

〔2〕張福孫.大理白族教育史稿〔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3〕楊世鈺,趙寅松.大理叢書·金石篇〔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4〕黨樂群.云南古近代學制〔M〕.昆明:云南出版集團公司∕云南出版社,2006:163-164.

〔5〕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大理州文物保護單位大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222-223.

〔6〕張了,張錫祿.鶴慶碑刻輯錄〔M〕.大理: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詔史研究會,2001:34-35.

〔7〕陳永俊.蒙化志稿〔M〕.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96.

〔Abstract〕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inscriptions of Dali academy were in large quantity with wid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The financial source of Dali's academy wasmainly from the donation of officials and countryworthies for building schools in Jixia Academy style.With the education purpose of"respecting Confucianism and practicing six arts",academy p 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ng local talents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Analyzing the inscriptions of Dali academ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t only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teaching goal,pedagogy and financial source of academy in Dali Bai nationality are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but also reveals the outstanding teachingmethod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academy inscriptions,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oday'seducation.

〔Keywords〕Dali;academy;inscriptions

(責任編輯黃正良)

Exp loration on the Inscrip tionsof DaliAcadem y in M 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ng Debiao,Kang Lina,Yang Zhaomei,Yan Yang
(Library ofDali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G649.299

A

1672-2345(2016)01-0075-04

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3C175)

2015-12-02

2015-12-09

汪德彪,館員,主要從事古代書院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碑刻大理書院
朵云書院黃巖店
做夢都要去大理
青年歌聲(2021年2期)2021-03-05 09:02:08
大理好風吹
音樂世界(2020年4期)2020-09-10 20:57:26
碑刻
明清豫西北戲曲碑刻所見的“會”與“會首”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24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發(fā)現(xiàn)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20
想念大理
民族音樂(2018年5期)2018-11-17 08:20:00
白鹿洞書院記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4
解讀“風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20:58:26
從一方碑刻看清代中原的田宅交易
大眾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18
陇西县| 中牟县| 祁东县| 蒲江县| 太仓市| 阳城县| 独山县| 正蓝旗| 高青县| 文山县| 汽车| 张家口市| 永胜县| 泾川县| 神池县| 泰州市| 柏乡县| 苏尼特右旗| 远安县| 丰县| 朝阳区| 巴马| 弥勒县| 平乐县| 云和县| 乌海市| 麦盖提县| 宁强县| 巧家县| 高碑店市| 大理市| 舟山市| 罗江县| 云林县| 厦门市| 若尔盖县| 苏尼特右旗| 大渡口区| 叶城县| 南木林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