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月 新
(赤峰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
遼世宗皇后研究
李 月 新
(赤峰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有關遼世宗皇后的記載,《遼史·后妃傳》與《契丹國志·后妃》兩書差異較大。一則記為契丹蕭氏,一則記為漢女甄氏。通過對相關史料的梳理與考證,可知甄氏先于蕭氏被冊立為皇后,并且無廢后之記載??梢哉J為,世宗皇帝在位期間冊封了兩位皇后。如此明確的事情為何史籍記載有如此巨大的差別?結合世宗時期的社會背景,應是當時史官出于政治原因而對甄氏的記載有所刪改的結果。
關鍵詞:遼世宗;皇后;甄氏
網(wǎng)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405.1125.036.html
網(wǎng)絡出版時間:2016-04-05 11:25
關于遼世宗的皇后,《遼史·后妃傳》中記為懷節(jié)皇后蕭氏,同時在“世宗妃甄氏條”下亦有“及(世宗)即位,立為皇后”之語;在《契丹國志·后妃傳》中則只載世宗甄皇后,并沒有世宗蕭氏皇后的任何記載,而且其中有關甄氏的事跡亦與《遼史》記載多有不合之處。20世紀50年代,羅繼祖先生在《遼史??庇洝分性汀笆雷谡缡襄鷹l”提出疑問:“既云立為后,而仍稱妃,何也?”[1]208可見,學界早已對世宗皇后問題有所關注。2012年,林鵠在《遼世宗朝史事考》中提到甄氏封后之說時,認為其當襲自《契丹國志》,雖不見于耶律儼《實錄》及陳大任《遼史》,卻得到了遼代石刻資料的印證[2]。由于世宗在位時間短暫,史籍記載相對簡陋,擬在目前已知史料的基礎上,就世宗皇后問題作一專門論述。
一、《遼史》中記載的世宗皇后
《后妃傳·世宗懷節(jié)皇后蕭氏傳》中對于遼世宗蕭氏皇后的記載十分簡單,通篇不足百字:其小字撒葛只,是遼太祖淳欽皇后述律平弟弟阿古只的女兒。阿古只,《遼史》中亦記為遏古只或阿骨只[3]1 227,字撒本。在阿保機即位之后,阿古只作為其“藩邸舊部”,同敵魯一同掌管“腹心部”。在太祖21功臣之中喻以為“耳”,是遼初契丹統(tǒng)治集團中的重要組成人員。可惜,傳中僅記載有1子名安團,并沒有其他子女的記載。阿古只在天顯元年(926年)破回跋城后因病去世,撒葛只既為阿古只之女,最晚當出生于此時之前。在輩分上比世宗長一輩,與耶律倍和耶律德光同輩。
“帝為永康王,納之,生景宗。”《遼史》記載,世宗皇帝諱阮,小字兀欲,為耶律倍之子,生于917年。大同元年(947年)春二月,封永康王。同年四月,太宗在南征班師途中死于欒城,耶律阮在部分臣屬的擁戴之下,于鎮(zhèn)陽(今河北正定)“即皇帝位于柩前”[3]63。耶律阮即位之舉隨即遭到以述律平及李胡為首的勢力的強烈反對。以此為序幕,契丹統(tǒng)治集團內部析分為南北兩股勢力,并展開對最高權力的角逐。耶律阮率兵北上,于當年七月與南下的述律平系軍隊在潢水(西拉沐淪河)隔河對峙。其后在耶律屋質的斡旋之下,述律平系勢力迫于耶律阮的軍事壓力妥協(xié),雙方和解。而耶律阮終于當年九月丁卯在契丹腹地舉行了柴冊禮,正式即位。若如此,可知耶律阮被封為永康王僅7個月,而這7個月的時間正是耶律阮隨同太宗耶律德光南下滅晉,后又與述律平系勢力爭奪最高統(tǒng)治權,最終通過和解得以順利繼承皇位之時。若《后妃傳》記載屬實的話,那么當此多事之秋,耶律阮迎娶蕭撒葛只的行為只能有一種解釋,即這場婚姻應該是一種在政治上尋求同盟或收買另一權力集團的策略。另,《遼史》記景宗耶律賢出生于天祿二年(948年),可見其并非“帝為永康王”時所生,此事與本紀記載不符。
關于蕭撒葛只被立為皇后的時間,《后妃傳》只是簡略的記錄一筆?!疤斓撃?,立為皇后”,此事?lián)妒雷诩o》記載,發(fā)生于天祿四年(950年),與《后妃傳》中所載一致,據(jù)此可知蕭氏被立為皇后之事并非發(fā)生在世宗皇帝即位之初。耶律阮在即位之時已經是而立之年,不可能尚未娶妻。同時,在即位之初有冊封其母為皇太后之記載,但沒有冊立皇后的記載,較常理不通。在北京地區(qū)出土的遼天祿三年(948年)《仙露寺葬舍利佛牙石匣記》中具列施主有大遼皇帝、皇后和東明王夫人等[4]5,這說明世宗皇帝在天祿四年立蕭氏為后之前,已經冊立了皇后。因此,在《世宗妃甄氏傳》中記載的“及即位,立為皇后”應當是符合事實的??梢?,世宗即位之時并非無立后之舉,這應當是《世宗紀》記載有所缺失所致。這種記載的缺失,當是史家出于某種原因對此事隱晦刪改造成的。
天祿五年(951年)秋,蕭氏生萌古公主。萌古公主在《遼史》中僅一見?!豆鞅怼分杏浭雷?女,但無萌古公主之名,不知其所終。不久,即逢察割作亂。察割,明王安端子。作為契丹統(tǒng)治集團的成員,在太宗崩于欒城之時,他審時度勢,采取權宜之策,選擇站在耶律阮的陣營,世宗即位封其為泰寧王。天祿五年(951年)九月,世宗南伐途中至祥古山,察割乘時弒帝及太后,自僭帝號,契丹統(tǒng)治集團內部再次陷入分裂內亂。蕭氏代表皇帝正統(tǒng)聲伐察割,為世宗及太后收斂骸骨。此時,以壽安王述律為代表的勢力集團聯(lián)合后族以誅殺逆臣為號開始反擊,察割失勢,在出逃之際遣人“弒皇后于柩前”。
二、《契丹國志》中記載的世宗皇后
《契丹國志·后妃傳》中并無世宗懷節(jié)皇后蕭氏的記載,只有一位世宗甄氏皇后?!哆|史·后妃傳》中共記載了20位皇帝后妃,其中除了天祚帝有4位后妃之外,其余均為皇后傳記。而世宗皇帝較為特殊的是,除懷節(jié)皇后蕭氏之外,還為一位甄氏妃立傳。從《遼史》及《契丹國志》兩傳中同時有“及即位,立為后”[5]141之語的情況來看,此頗與《遼史》為后妃立傳的原則相符。奇怪的是,《遼史·世宗紀》之中并無甄氏立后之記載,亦無廢后之記載,此事值得推敲。
《契丹國志》被后世學者多斥為偽書。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書雖然訛舛較多,但亦保留了大量今世不傳的中原文獻資料?,F(xiàn)將《契丹國志》與《遼史》中有關甄氏的記載做一對比。(【】中為《遼史·世宗甄氏傳》內容)
世宗皇后甄氏【世宗妃甄氏】,漢地人,后唐潞王時為宮人【后唐宮人,有姿色】。世宗從太宗南入大梁,得之宮中【帝從太宗南征得之】。時后年四十一歲,世宗幸之【寵遇甚厚】,生六子,長曰明記,后即位為景宗;次曰平王、荊王、吳王、寧王【生寧王只沒】、河間王。世宗既登位,冊為皇后【及即位,立為皇后】。后少而端重,風神閑雅【嚴明端重,風神閑雅】;暨正椒宮,繩治有法。自太祖、太宗連年戰(zhàn)爭,驅馳戎馬,曾無寧歲,至帝嗣位,為部族所推而神志昏惰,國人至以「睡王」目之。后性嚴明,宮庭之內不干以毫發(fā)私【內治有法,莫干以私】。中朝喪亂,劉知遠、郭威代興,自稱為帝【劉知遠、郭威稱帝】。帝承強盛之余【世宗承強盛之資】,憒憒無立志。后與參帷幄,密贊大謀,然奄奄歲時【奄奄歲時。后與參帷幄,密贊大謀,不果用】,既而有火神淀之弒,后并害焉【察割作亂,遇害】。其后,后之子明記復為部眾推立。葬于毉巫閭山,立陵其側,建廟樹碑【景宗立,葬二后于醫(yī)巫閭山,建廟陵寢側】。碑文,翰林學士李昞所撰。
對比史料可知,《契丹國志》中對甄氏的敘述較之《遼史》更為詳細,今本《遼史》中有關甄氏的記載當是參考了《契丹國志》中的部分內容。從具體內容來看,元人修《遼史》時應是有所甄別取舍的。如有關甄氏來歷的記載,《遼史》中不錄“潞王”和“得之大梁”之語,可見是對其來歷有所懷疑。潞王為后唐末帝李從珂,都城在洛陽。天顯十一年(936年),遼太宗率兵援立石晉,曾“命迪離畢將五千騎送(石敬瑭)入洛”[3]39。石敬瑭入洛后,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便引火自焚,其宮室皆散處四方。宮人甄氏亦有流散四方不在洛陽居處的可能。然而據(jù)《遼史》和《資治通鑒》提供的相關信息,僅有耶律阮在大同元年(947年)隨太宗南征入大梁的記載。那么耶律阮入中原時擄掠的宮人應屬于后晉后宮,《契丹國志》不書“后晉宮人”,可見甄氏應當未入后晉后宮。元修《遼史》之時,已無法追溯甄氏的確切來歷,只能含混地記為南征時所得。
對于甄氏41歲得幸于世宗并且生六子的事情,與史實和常理不符。因此,《遼史》將這段記載刪去不錄。對于甄氏皇后性格和能力的描述,《遼史》中的材料則明顯是在對《契丹國志》記載加工的基礎上完成的。
三、幾點看法
通過對《遼史》和《契丹國志》兩書中關于世宗皇后史料的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疑點頗多。因此,結合相關史料分析,圍繞世宗立后、是否廢后及皇后子嗣等問題,以下幾點頗具深入討論的意義:
第一,《遼史》與《契丹國志》均記世宗在隨“太宗南征”之時得到甄氏。但是根據(jù)《遼史》與《契丹國志》中“世宗即位,立為皇后”記載來看,擄掠而來的漢地女子僅在幾個月之后就被立為皇后,未免過于倉促和隨便,很難讓人信服。而且根據(jù)《資治通鑒》卷287,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五月條載:“五月,乙酉朔,永康王兀欲召延壽及張礪、和凝、李崧、馮道于所館飲酒。兀欲妻素以兄事延壽,兀欲從容謂延壽曰:‘妹自上國來,寧欲見之乎?’延壽欣然與之俱入?!盵6]9 358以此為計,使趙德鈞和趙延壽父子于938年降遼,入遼之后,趙延壽躋身契丹統(tǒng)治集團,與兀欲結識。趙延壽娶唐明宗女燕國長公主為妻,這種情況之下,其與同為漢人且與后唐有關系的甄氏似乎更容易建立關系。因此,才能有兀欲妻“素以兄事延壽”的記載。再者,阿古只的事跡多在太祖時期,其女(懷節(jié)皇后蕭氏)與趙延壽稱兄妹的可能性較低。由此可知,甄氏當在蕭撒葛只嫁與兀欲之前,便已為兀欲之妻。此外,契丹人出兵有攜帶妻子隨行的慣例,如述律氏隨阿保機征戰(zhàn),但并無攜帶女兒出征的記載,且阿古只早在天顯元年(926年)時便已經去世。因此,可以考慮兀欲迎娶蕭撒葛只應是發(fā)生在其與述律平達成橫渡之約實現(xiàn)和解之后。由此觀之,甄氏應來自中原漢地,在936年至947年之間被耶律阮抄掠進入了契丹腹地,并且在947年之前即已成為耶律阮的妻子。
第二,世宗即位之時即冊甄氏為皇后,但《遼史·世宗紀》只記載“尊母蕭氏為皇太后”,沒有冊封皇后的記載,這與遼朝其他幾位皇帝即位初期的冊封情況明顯不同。同時,在有關甄氏的記載中都提到了甄氏在世宗即位之初即被立為皇后,那么來自漢地的甄氏有無立后的可能呢?仔細推敲不難發(fā)現(xiàn),史籍記載中多稱世宗慕中華風俗,多用晉臣,可知其對漢人的接納程度較深。同時,世宗在太宗耶律德光身邊長大,目睹了述律系后族勢力的強大,加之其父耶律倍在皇位爭奪中的遭遇,他很可能采取對述律系后族勢力壓制的措施。迎立在契丹無家世背景的漢女為皇后不僅是世宗對漢人及漢文化的認同,亦是其抵制述律系后族勢力的手段。但是世宗即位第二年就發(fā)生了天德的叛亂,此次叛亂得到了后族蕭翰等人的支持與參與。第三年,蕭翰再次掀起反叛。這足以證明后族的不滿態(tài)度給世宗及其統(tǒng)治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壓力,天祿四年(950年)冊封蕭氏為皇后的舉動,正是世宗用遵循皇族與后族之間通婚的規(guī)條來緩解皇族與后族之間矛盾的措施。
第三,世宗是否有廢后之舉?《遼史·世宗紀》并無世宗廢后的記載,《遼史·后妃傳》中有冊甄氏為皇后和蕭氏為皇后之舉,但并沒有廢除甄氏之詔。這說明當時世宗在冊立蕭氏皇后的時候并未廢掉甄氏皇后,而是同時擁有兩位皇后。得出這樣的結論,主要是因為:其一,《遼史》中有被廢除的皇后的記載,如興宗貴妃蕭氏本為皇后,重熙初因罪降為貴妃,道宗惠妃蕭氏亦是以皇后降為惠妃。在政治斗爭中失勢的后妃通常會被拘禁在某個固定的地方,如世宗曾遷述律后于祖州,圣宗仁懿皇后被誣囚于上京。但是天祿五年(951年)察割的叛亂發(fā)生在世宗將要南伐,駐扎歸化州并祭耶律倍于行宮之時。帝與后的同時遇害可以說明甄氏地位并未發(fā)生變化,她可以隨同皇帝巡狩并進行祭祀活動。其二,景宗即位之后,即著手為父親和他的妻子們辦理后事,史書中記載的是“葬二后于醫(yī)巫閭山”,如果甄氏皇后確實被廢,景宗就不能將其與蕭氏皇后并列葬在一起了。而甄氏皇后沒有被廢,也證明迎娶和冊立蕭氏應為契丹皇族集團內部斗爭及后族反抗的結果。《遼史》本紀與《后妃傳》中記載的缺失應是被遼朝史官刪改所致。
第四,《契丹國志》中記載甄氏皇后“生六子,長曰明記,后即位為景宗,次曰平王,荊王,吳王,寧王,河間王”,這與《遼史》的記載相差甚遠?!痘首颖怼分杏涊d世宗有三子,景宗第二,甄氏只生了寧王只沒。
《遼史》中被封為平王的只有耶律隆先。隆先為東丹王倍的兒子,景宗即位后,保寧元年(969年)始封平王。被封為荊王的只有耶律道隱。道隱為東丹王倍的第四子,景宗即位封其為蜀王,為上京留守。乾亨元年(979年)遷守南京,徙封荊王。被封為吳王的有耶律仁先、耶律稍、耶律涅魯古、耶律帖不和耶律隆祐。其中,仁先于重熙十八年(1049年)被封為吳王,到清寧初更王晉;耶律稍為東丹王倍第三子,保寧元年(969年)被封為吳王,“統(tǒng)和元年(983年)……吳王稍,寧王只沒與橫帳……并進助山陵費”[3]108;耶律涅魯古于清寧元年(1055年)徙封吳王,清寧二年(1056年)十一月進封楚國王;耶律帖不在清寧三年(1057年)稱魏國王帖不,清寧五年(1058年)稱東京留守吳王帖不,到清寧九年(1063年)又稱衛(wèi)王帖不。可見,帖不封吳王就在清寧五年(1058年)左右,且時間不長;耶律隆祐,統(tǒng)和中(983-1012年)徙吳王,后更楚王。依據(jù)5人封王時間和稱吳王的時間來看,此處的吳王應該指的是耶律稍。河間王在《遼史》中沒有提及??梢?,《契丹國志》中關于甄氏皇后子嗣的情況,當是與世宗母柔貞皇后的有關記載相混淆。所以,《遼史》不取。
第五,《遼史·皇子表》中記載,世宗三子,景宗排第二,此無可疑。長子為吼阿不,并注:舊史《皇族傳》書在第三,且云未詳所出。按《景宗本紀》云,景宗皇帝,世宗第二子。又按舊史《本傳》云,景宗立,親祭于墓,追冊為皇太子。當是世宗嫡長子也。第三子為只沒,亦存附釋:舊史《皇族傳》書在第一[3]984-985。由此可知,陳大任所修《遼史》將吼阿不列為第三,并為其立傳,同時將只沒列為第一。元人修遼史之時,根據(jù)景宗即位后于保寧三年(971)八月“祭皇兄吼墓,追冊為皇太子,謚莊圣”之事,而認定其為世宗之嫡長子,遂在今本《遼史》中將改其為第一。可惜的是,吼阿不舊傳《遼史》不存,無法窺得原貌。
今本《遼史》中只沒雖無專傳,但是其事跡散見于紀、表和傳之中。據(jù)《遼史·皇子表》可知,只沒因與宮人私通,受到了“榜掠數(shù)百,刺一目而宮之,系獄,將棄市”的重罰。在《遼史》卷108《王白傳》中稱,應歷十九年(969年),“王子只沒以事下獄”。穆宗皇帝于當年二月遇弒,景宗即位之后隨即釋之,并賜以所私宮人。所以,《皇子表》中有“將棄市”之語,也就是說只沒并未真正被處死。據(jù)相關記載,保寧八年(976年)秋七月丙寅朔,只沒又因其妻造鴆毒而受到處罰,“只沒、高勛等除名,貶烏古部”。圣宗皇帝即位之后,于“統(tǒng)和元年(983年)春正月,乙丑,奉遺詔,召先帝庶兄質睦于菆涂殿前,復封寧王”[3]108,這與《皇子表》稱“統(tǒng)和元年(983年),皇太后稱制,詔復舊爵”符合。同時據(jù)《景宗睿智皇后蕭氏傳》確有“景宗崩,尊為皇太后,攝國政”之事,可知《皇子表》所記情況屬實。
從《遼史》所載只沒生平事跡可知,其受封寧王始于景宗即位,期間因罪奪爵,統(tǒng)和元年(983年)又恢復爵位。這里出現(xiàn)兩個疑問,其一,《皇子表》中稱其在舊史《皇族傳》排第一,而《遼史·圣宗一》亦稱其為“皇帝庶兄”,羅繼祖認為只沒是庶長[1]23,元人作《遼史·皇子表》時將吼阿不排于第一,只沒移為第三。其二,王白本為晉司天少監(jiān),太宗入汴時北上入遼。其傳中記應歷十九年(969年)王子只沒以事下獄事與本紀及《皇子表》皆同。但是《遼史·王白傳》中稱“其母求卜,白曰:‘此人當王,未能殺也,毋過憂?!白诩次?,釋其罪,封寧王,竟如其言”。如果只沒的母親誠如《皇子表》與《后妃傳》所記為世宗甄氏的話,甄氏于天祿五年與世宗同時遇弒,那么應歷十九年王子只沒怎么會有母為其求卜?可見,《遼史》記載簡略含混,多有舛誤,若無它證實難得出正解。
遼朝的世宗皇帝是繼耶律阿保機和耶律德光之后的第三位契丹皇帝。作為原契丹皇太子耶律倍之子,他的皇位繼承經過了激烈的政治軍事斗爭,使得遼朝的皇位開始了從耶律德光系向耶律倍系的轉移。其在位僅不到5年的時間里,契丹王朝統(tǒng)治集團內部發(fā)生了多起叛亂,世宗本人也最終死于叛亂,年僅34歲。由于《遼史》記載的簡陋,關于世宗時代的記載寥寥,對其皇后的記載更是矛盾訛舛,語焉不詳。從世宗時代的社會情況來看,可以認為世宗出于政治上的考慮,在其即位之初即立甄氏為皇后。但是,由于在對契丹傳統(tǒng)勢力與后族勢力的政治斗爭中失利,世宗為了緩和矛盾維持統(tǒng)治,雖遵照傳統(tǒng)立蕭氏為后,但亦未名正言順地廢黜甄氏。正因如此,遼朝的史官出于種種考慮而“隱晦”此事,導致了后世修史者在記述上的差異,使得至今無法清晰窺得歷史的真相。
參考文獻:
[1]羅繼祖.遼史??庇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2]林鵠.遼世宗朝史事考[J].中華文史論叢,2012,(4):225-226.
[3]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向南.遼代石刻文編[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5]葉隆禮.契丹國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責任編輯薛志清)
A Study on the Empress of Emperor Shizong of Liao Dynasty
LI Yue-xin
(Department of History,Chifeng College,Chifeng,Inner Mongolia 0240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wo different records about the Empress of Emperor Shizong of Liao Dynasty,Emperor Shizong has appointed two empresses——the Empress Xiao of Qidan and the Empress Zhen of Han.The study on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shows that Zhen is appointed as empress earlier than Xiao and has never been dethroned.But why are there so different historical records about such a definite fact?Judging from the social background during the period of Shizong,the reason may be that the historiographer revised the records of Empress Zhen by some political threats.
Key words:the Emperor Shizong;the Empress;Zhen
收稿日期:2015-10-12
基金項目:內蒙古教育廳人文科學一般項目(NJSY244)
作者簡介:李月新(1981-),女,遼寧綏中人,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歷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宋遼金史。
中圖分類號:K 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62X(2016)02-0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