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顯雙
由古人書論看大字書法審美
蘇顯雙
大字書法具有實用性強、審美特征明顯和書寫方法獨特并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的特點,但歷來鮮有人論及,至今尚存在著許多誤讀和輕視。本文試圖是從明代專論大字書法的《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和《大書長語》入手,結合相關文獻論析大字書法的審美標準,并透過表象分析這種標準形成的社會文化心理基礎,希望對當代大字書法的審美和實踐有所啟發(fā)借鑒。
大字書法;審美;方端均稱;環(huán)境;教化
大字書法指凡直接書寫的,與普通小字系統(tǒng)(以鐘繇、王羲之小楷、書札、尺牘和宋代諸刻帖為代表的,人們平常所使用的大、中、小楷書法作品)的書寫方法不同的數(shù)寸至徑丈的漢字書法作品。又稱榜書、牓書、署書、題署,其中題署書是就書寫而言,榜書是就材料而言。唐以后榜書始成為大字書法之泛稱,題署則少有人提及,后又有擘窠書,專指規(guī)整的楷書大字。大字書法不過是一種書法形式,凡真、草、隸、篆諸體,只要書寫符合榜書大字規(guī)范均屬榜書范疇。自顏真卿后,凡大字題榜才多以楷書為主,并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所說榜書,多指大字正楷書。榜書歷史悠久,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它是一個富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具備現(xiàn)代文明強大生命力的美學概念,在中國書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實用性強、審美特征明顯和書寫方法獨特并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經(jīng)過歷代書家在實踐和理論上的不斷探索研究,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jīng)驗?,F(xiàn)筆者翻檢明代書論,僅就大字書法的審美問題予以探討,疏漏處尚乞方家教正。
檢討唐宋以前書法理論史,罕有論及大字書法者,即使在書法實踐和書法理論相當發(fā)達的唐代,對這種藝術形式亦少有人問津。宋代以后,文人士大夫的筆記小說和碑帖題跋中關于榜書的話題開始多了起來,但也只是只言片語,不成系統(tǒng)。至元李溥光《雪庵字要》*李溥光,大同人,自幼為頭陀,號雪庵和尚,至大初授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贈號圓通玄悟大師。因善榜書大字而深享時譽,與趙孟頫名聲相埒一時,所著專論楷書大字技法與鑒賞標準的理論專著《雪庵字要》在書法理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生平事跡不詳,筆者曾著有專文考證。一出,關于大字書法的技法和審美諸問題的研究才算規(guī)模初具,垂范后世不止一代,對明人有著尤為直接的影響,李淳的《大字結構八十四法》*李淳,明書法家。號憩庵,湖南茶陵人。著《大字結構八十四法》一卷,專論題署、擘窠大書間架結構之法,景泰二年進呈代宗,說明當時宮廷楷書已規(guī)范陳式到一定的地步。和費贏的《大書長語》*費贏,明書法家。字汝登,晚號藝林剩夫,明隆慶、萬歷間浙江慈溪人。著《大書長語》從“正心”“識字”“師授”“心悟”“通變”“結構”“神氣”以及“署書”“匾堂”等方面詳加論述,對作大書多有啟發(fā)。便是受其啟發(fā)而作。這兩部專論大字書法的精心之作,承前啟后,切合實用,在本來就屈指可數(shù)的專論大字書法的論述中尤顯難能可貴?!洞笞纸Y構八十四法》還于景泰二年(1451)進呈代宗,足見其價值和影響。二書在談及大字書法審美問題時雖著字不多,卻言簡意明、切中肯綮:
蓋大字以方端均稱為貴,偏斜放肆為忌……收斂肢體,布置形容。(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
(堂匾)字體須端莊古雅,非比亭榭燕游之所,流麗情景,可恣跌宕也,且氣數(shù)所關,尤忌偏枯飛白及怒張奇崛臃腫之態(tài)。(費贏《大書長語》)
二人如出一轍地道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大字書法宜端穩(wěn)勻稱、忌偏斜放肆,這正是豐坊《童書學程》中所說的“端方雄偉,骨肉勻稱,施于題匾大字為宜”*《明清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第104頁。的顏體大楷風格。此觀點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明顯源自李溥光的《雪庵字要》:
大抵大字如王者之尊,冠冕儼然,有威嚴端厚之福相,倘犯粗俗飄欹之態(tài)者,即小人顛沛之狀,豈足觀哉?*《雪庵字要》“大字說”一節(jié),涵芬樓秘笈本。
李氏認為榜書大字必須要有帝王般威嚴、端正、厚重、盛大的福貴之相。高高在上,不怒自威,望之能令人肅然起敬,而絕不是不端小人的粗俗、輕薄之狀。此說更為形象直觀地揭示出榜書大字所具有的風格特征和美感,堪為不易之論,對后世影響深遠。我們知道,顏真卿楷書大字深刻端嚴、方正雄厚,不僅適用于碑版、詔誥等官方正式場合,尤適于題署書丹,書寫大字。在歷代榜書藝術中占有重要位置,堪稱后世館閣題署之正宗。故豐坊《書訣》中有“擘窠創(chuàng)于魯公”,“題署亦顏公為優(yōu)”*《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第508、457頁。之說。從顏真卿傳世大字楷書作品看,其線條圓潤渾厚,筋骨內(nèi)含。字形寬博方整,結字法用外拓,字廓外凸,內(nèi)寬外促,每字占滿界格,豐滿實在,雍容大度。撲面而來的是雄渾厚重之氣,震人心魄?!叭缯司樱谂宥?,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歐陽修:《歐陽修文集》,北京:北京書店,1996年,第1177頁。為雅俗所共賞,楷體榜書大字以方整滿密為美的風氣即始于顏真卿。
那么,這種審美觀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心理是什么呢?榜書大字是實用與審美的統(tǒng)一體,多應用于殿樓梵宇、廳堂高齋、名山大川、亭榭畫棟及至商業(yè)店鋪等場合,與建筑、民俗、文學藝術互相融合,相互滲透,具有體大型巨,端厚結密,氣勢磅礴的特點。榜書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動力來源于實用,它首先要滿足醒目易認,長久不衰的功能要求。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人們對榜書的要求越來越高,其內(nèi)涵不斷地增多,還要滿足人們審美的、心理的、倫理的等多方面的需求。細究起來,榜書大字的獨特審美大概要導源于以下二端:
(一)與環(huán)境相和諧,符合環(huán)境美學要求
作為環(huán)境重要組成部分的榜書匾額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大字書法,它涉足于自然環(huán)境和人工環(huán)境、微觀環(huán)境和宏觀環(huán)境,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應用尤為廣泛,是中國建筑注重文化精精神的體現(xiàn)。古代題榜大字主要應用于皇家建筑和其它官方建筑。這些建筑壯觀宏大,嚴格強調(diào)對稱、嚴肅、方正,正是因為“中國建筑是以空間規(guī)模巨大,平面鋪開,互相連接和配合的群體建筑為特征的。它重視的是各個建筑物間的平面整體的有機安排?!?李澤厚:《美的歷程》,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第106頁。所以高懸于門首,作為整座建筑的重點裝飾和視覺中心的匾榜大字尤重與建筑整體風格的協(xié)調(diào)性。首先要體大畫粗,飽滿填密,具有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如此才會醒目而利于遠觀,在高大建筑物的映襯下更顯宏大。其次要嚴格方正,有十分明顯的秩序性和嚴肅性。它不同于文人士大夫書齋里的自娛雅玩之作,而是更強調(diào)“穩(wěn)實而利民用”*包世臣:《藝舟雙楫》,見《歷代書法論文選》,第655頁。的明確而實用的目的。此時書者主體精神和個性的張揚必須以符合環(huán)境美學要求為前提,以烘托出使用者所要表達的莊重典雅、正大堂皇的氣氛。環(huán)境也就是展示空間的變化對字體、書風、創(chuàng)作方法及審美觀念的影響是巨大的,做到了與環(huán)境親和無間,榜書大字便獲得了無窮的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榜書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決定了其審美重在共性,要能為大多數(shù)人接受,故其風格具有相對的穩(wěn)固性。其標準一旦確立,便會一承不變地延伸下去,盡管會有微觀的調(diào)整,但絕不會出格太遠??v觀顏真卿書“逍遙樓”、蘇軾書“六榕”、蕭顯書“天下第一關”、劉春霖書“狀元”等匾,其風格何其相似??梢姀奶浦撩髑鍙V泛應用于宮殿、城堡、廟宇寺觀乃至于府第民居等人工環(huán)境的匾榜大字無不體現(xiàn)著“威嚴端厚之福相”,具有正大堂皇的廟堂氣象。這種風格在視覺和心理上符合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審美趣味,已深入人心,可視為匾榜大字之正統(tǒng)、正宗。
我們再來看一下米芾的“第一山”題匾,其書法沉著痛快,灑脫秀逸,風格與綠水青山、茂林修竹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相映成趣。但若置于莊嚴肅穆、高大雄偉的官方建筑上則不免飄浮欹斜,勢單力孤,格格不入了。對此元劉有定在《衍極·注》中有十分精當?shù)脑u判:“米南宮(米芾)、黃太史(黃庭堅)輩,非不爽峭可喜,直可施之亭榭宴游處”。*《歷代書法論文選》,第508、457頁。米芾、黃庭堅之書雖骨格清纖、格高韻遠,但以意趣見長,放錯了地方就可能會圓鑿方枘、適得其反了。再如蘇州怡園山上六角亭中有一幅祝枝山寫的行書對聯(lián):“竹月誦當局,松風時在弦?!币驗榭紤]到了書法風格、文辭內(nèi)容和整體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互相生發(fā),故游人觸目所及,均能倍感清秀可人、神清氣爽。
(二)倫理意義確切,具有教化作用
中國古代在藝術形態(tài)的審美上往往以倫理綱常為準則,要求社會倫理意義確切。如宮殿建筑色調(diào)多以紅、黃為主,富麗堂皇,具有皇家氣,而文人士大夫建筑色調(diào)多傾向于清新淡雅,具有書卷氣。*參見沈福煦:《中國建筑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75頁。同樣,置于宮殿的匾額大字唯有“威嚴端厚”,才能傳達出威嚴、富貴、崇高的感覺,儼然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這一烘云托月的點綴可看作是封建倫理觀念的形象注腳,“粗俗飄欹”和“怒張奇崛”之態(tài)是堅決要排斥抵制的。所以明詹恩于《雪庵字要》序中擲地有聲地說:“蓋大字之用不過殿堂樓觀、館閣祠廟、榜額牌匾所需耳,豈有書此而敢肆飄逸縱橫之狀哉?”*《雪庵字要序》,涵芬樓秘笈本。
“(環(huán)境藝術)不等于環(huán)境的美化,更重要的,它還要通過環(huán)境的構成,渲染出一種意境,一種氛圍,能動地陶冶人們的性情,激起感情上的波濤,并由情感進至情理,使人得到教益。在古代,宮殿的威嚴壯麗,古剎的深邃寧靜,園林的高雅親切……都體現(xiàn)了環(huán)境藝術的目的性?!?蕭然:《環(huán)境藝術的特征性和藝術家的任務》,《美術》1986年第3期。榜書作為環(huán)境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不是單純地服務于環(huán)境,還反過來以豐富的形式和深邃的內(nèi)涵傳達著深刻的信息,有意無意地表述著書寫者和使用者的思想觀念,尤其是價值取向,以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自唐宋以來,以人論書的觀念常被應用于書法批評中,人們從顏真卿、柳公權的作品中能讀出忠義節(jié)烈、剛正不阿,完全是審美移情和聯(lián)想的結果。朱光潛先生說:“我在看顏魯公的字時,仿佛對著巍峨的高峰,不知不覺地聳肩聚眉,全身的筋肉都緊張起來,模仿它的嚴肅?!辈⒂纱丝偨Y出“美感經(jīng)驗的直接目的雖不在陶冶性情,而卻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參見朱光潛:《談美》,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38頁。的結論。
顏體大字施于匾額,能使人見其書,慕其人,其教化作用不言而喻,更何況在文詞內(nèi)容的暗示下還會使人受到更深層次的教化。如乾隆帝所書“正大光明”匾置之宮殿,其威嚴、端正、宏大的形式與文詞內(nèi)容互相生發(fā),每能令觀者肅然起敬,使其具有了震懾、規(guī)諫的作用。當然這種教益又往往是朦朧的,潛移默化的。匾榜大字是書法作品與環(huán)境的完美結合,構成最能表達思想情感、理念志趣、崇尚稱揚、修身怡性之最具文化色彩的藝術空間。”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將榜書大字同其他書法藝術形式混為一談,忽視了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技法要求。一相情愿式的誤讀或盲目輕視必將導致這一古老藝術的湮滅無聞。尊重傳統(tǒng),弘揚傳統(tǒng)是我們每一位藝術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草成此文,作為引玉之磚,以喚起更多的專家學者們來一起關注研究這一藝術形式。如能對當代大字書法創(chuàng)作有所助益當然更好,用古人的話說是“固所愿也,不敢請耳”。
目前,由于電腦的沖擊,書法藝術的生存土壤正遭受著嚴重的破壞,榜書大字更是首當其沖面臨著被電腦制作所取而代之的嚴峻挑戰(zhàn)。隨著電腦文字處理技術的推廣使用和升級換代,親筆書寫活動正離我們越來越遠。依靠幾乎無所不能的電腦技術完全可以做到將各種字體的小字等比例放大到幾十倍而不變形,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認為再也沒有必要提倡榜書創(chuàng)作。其實不然,因為技術永遠代替不了藝術,正象照相機的發(fā)明不能取代繪畫一樣,電腦只能作為榜書創(chuàng)作的輔助工具而不能取代藝術家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復雜的精神活動。
榜書藝術理應在我們的堅守下煥發(fā)出往昔應有的光彩。
蘇顯雙(1971—),男,長春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長春1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