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峰
天一閣藏三種明代名人文集敘錄*
劉曉峰
天一閣所藏明代文集甚多,其中不乏名人之作?!吨橛襁z稿》作者李循義,為甬上著名詩人李鄴嗣之高祖;《徐文長逸稿》作者徐渭,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才子”,亦是大寫意花鳥畫的一代宗師;《白榆集》作者屠隆,“明末五子”之一,王世貞曾評其“詩有天造之極,文尤瑰奇橫逸”。本文就此三種明代名人文集略作紹介。
《珠玉遺稿》二卷《附錄》二卷,明李循義著,桂茂枝注。明萬歷刻本。一冊。半頁十一行二十字,四周雙邊,白口,雙魚尾。框高19.9厘米,寬13.4厘米。題“四明李循義著,錢塘門人田汝成注”,前有萬歷九年(1581)張登云序。末有正德十一年(1516)戴鯨后序。王相跋。
李循義(1487—1542),字時行,別號六峰,浙江寧波人。年十四為名諸生。嘉靖二年(1523)進士。由進士初任直隸池州府推官,授山東道檢查御史,巡按江西,升貴州程蕃府知府,授湖廣衡州府知府。平生無他嗜好,獨喜積書,且遇事敢言,無所顧避。卒年五十六。著有《六峰侍御先生文集》《 溪存稿》不分卷?!镀鼋掷钍献谧V》有傳。
是書正文為《滄海遺珠賦》與《卞和泣玉論》,附錄為《上邦伯林公啟》與《上徐宗師啟》,共錄文四篇。其門人桂茂枝作注,以低于原文一格的形式穿插書中。正文部分,分別借“滄海遺珠”與“卞和泣玉”兩典故,論述有識之才不被發(fā)現(xiàn)的無奈?!稖婧_z珠賦》以“無名翁”與“不氏子”之對話,最終發(fā)出“天下后世將使野無遺賢矣,滄海無遺珠之嘆又其次焉者也”。“卞和泣玉”則以卞和獻玉之典故,敘述了其對賢能之人不被重用的看法。文章結(jié)尾處提出“彼人之有所作為而世罔聞知者,其可遂輟不為哉”的反問。附錄兩篇則分別是給林公與徐宗師之手札,其內(nèi)容則主要是如何選賢任能等人事問題。
是書之成因,可見張登云序云:“初,先生上林公啟及徐公所試論賦,皆頃刻援筆而成。先生沒,而人蓄遺編,家傳油素,門人田叔禾氏又為之注釋……先生之學乃大光矣?!贝黯L后序中亦云:“《珠玉遺稿》者,吾同年李君時行試利器以自見者也……時行少以文章名鄉(xiāng)校久矣。正德八年癸酉秋,獨不得挾藝與諸士校,惟時董學憲副徐公,清鑒平衡,稱為得人,而尤未知時行也。乃以啟先通于郡守林公,公亟賞之曰:是不足以困子矣,標榜辟舉吾責耳。一時譽命。逮于京師,徐公有若不釋然者,已而再試,難之以賦論。時行占紙四卷,滾滾數(shù)千言不休。公始而驚,終而信且服。曰:真奇才,吾幾失子。置首選焉?!?/p>
李循義為文,辭藻偉麗而寓意深刻。戴鯨對其文之評價云:“無聊不平之氣,發(fā)之以駢枝偉麗之辭,讀之悲壯,文義蔚然。至于賦論則搜抉幽奧,雕擢肝腎,天機逸動,百態(tài)橫生,猶之大鏞寶鼎,殘刻斷碑,殆不可盡識者,闖闖有兩漢風,非所謂窮而后工者也?!蓖跸喟弦嘣疲骸八牧夡P體,饾饤易,剪裁難。……為時文為古文,隨地而出句輒驚人?!?/p>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有著錄。天一閣另藏有抄本一部。
鈐印有“別宥齋”“蕭山朱鼎煦收藏書籍”“朱鼎煦”。
《徐文長逸稿》二十四卷《畸譜》一卷,明徐渭著。明天啟三年(1623)山陰張維城刻本。四冊。半頁十行二十字,四周單邊,白口,單魚尾??蚋?0.8厘米,寬14.8厘米。題“山陰張汝霖肅之父,王思任季重父評選;張岱宗子父較輯”。前有天啟三年(1623)張汝霖序,序后有《總評》。
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居士,紹興人。年二十諸生,有盛名。曾入浙閩總督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借宗憲勢,頗橫。及宗憲下獄,遂發(fā)狂,引巨錐剚耳,深數(shù)寸,又以椎碎腎囊,皆不死。又擊殺繼妻,論死系獄,里人張元忭力救得免。天才超軼,詩文絕出倫輩。善草書,工寫花草竹石。嘗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萬歷二十一年(1593)卒,年七十三。又有《四聲猿》《徐渭集》等。
卷一五言古詩十四首,附六言古詩一首;卷二七言古詩二十七首;卷三五言律詩一百五十首;卷四七言律詩一百三十八首;卷五五言排律九首;卷六七言排律二首;卷七五言絕句四十一首,附六言絕句四首;卷八七言絕句一百四十首;卷九賦五篇;卷十樂府三首;卷十一表五首、啟十六通;卷十二詩余兩首;卷十三論三篇,策一首;卷十四文序四十四首;卷十五壽文三十七首;卷十六跋四篇、辯一首、說一首;卷十七贊三十九首;卷十八銘十三首;卷十九記十六通;卷二十碑四篇;卷二十一尺牘三十七通;卷二十二行狀一篇、墓表一篇、墓志銘八篇、傳八篇;卷二十三祭文十一篇;卷二十四雜著十六篇、榜聯(lián)二十一首、燈謎二十八首。目錄終后,又有補遺卷七目錄七首。
張汝霖序云:“今海內(nèi)無不知有徐文長矣,而倉猝邂逅之間,斷編殘簡之際,巧而合者,無如袁中郎。方其挑燈夜讀,亟乎周望,驚叫稱奇,如將欲起文長地下,與之把臂恨相見晚也。顧中郎知文長似人盡于文,而余素知文長者,謂其人、政不盡于其文?!薄坝鄬O維城搜其佚書數(shù)十種刻之,而欲余一言弁其端。為文長搜佚書故亦搜佚事,與之使知其人果不盡于其文耳。若以文,則當吾世一中郎知者足矣,何必從千載后問楊子云也?!?/p>
總評云:“真奇才也,生平不多見。五言詩大約三謝二陸作也。其用典故多不知,卻自覺其奇。古妙而又混融。又音調(diào)暢足?!?/p>
是書正文前王思任序、徐文長自著《畸譜》,館藏此書此二文佚去。“?!弊直苤M。
《四庫全書總目》入集部總集類。《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有著錄。浙江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等館有入藏。又日本《內(nèi)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錄》著錄。
《白榆集》二十八卷,存十七卷,明屠隆著。四冊。半頁九行二十字,四周單邊,白口,單魚尾??蚋?0.5厘米,寬14.3厘米。原題“東海屠隆緯真著”。
屠隆,字長卿,緯真,號赤水,又號由拳山人、一衲道人、蓬萊仙客、娑婆主人、鴻苞居士等。生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卒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鄞縣(今浙江寧波)人。萬歷五年(1577)進士,曾任潁上、青浦知縣,升禮部主事,轉(zhuǎn)郎中,后因事革職回鄉(xiāng)林居二十余載。一生著述豐富,著有《由拳集》《棲真館集》《絳雪樓集》《婆羅館逸稿》和傳奇《曇花記》等?!睹魇贰肪矶侔耸擞袀鳌?/p>
集之刊刻,與屠隆加入徽人汪道昆組織的白榆社有重要關系。丁應泰《白榆集》序中云:“長卿且再至。尋篋其所著業(yè)而質(zhì)太函。太函嘉之,忻然任為序。社中生程元方伯仲任剞劂行焉?!奔硎洞鹫舱濉分性疲骸啊栋子芨濉芬褜俪淌蟽缮髦∑鹗嫉迷彺?,尚未卒業(yè)。大約入梓者十九,逸者曾無幾何?!笔菚鐾舻览ヌ暨x刊刻,后因其病,便轉(zhuǎn)由程元方兄弟刊刻完成。丁氏序言又云“元方不但已也,司馬有成言,益督之。逾年而告成事。元方貽書不佞:‘太函頹矣,弁山、覦甄先后崩且坼,誰為導《白榆集》者?’……今其集具在,分部者二,分卷者二十?!?/p>
《白榆集》之版本,現(xiàn)知有三種傳世:萬歷二十二年(1594)程元方刻本,萬歷二十八年(1600)龔堯惠刻本和明刻本。閣藏本因佚去首卷,故不能明確得知應為何本,但相較而言,此本更近龔堯惠刻本。
閣本存十七卷:第一冊卷四(序四)、卷五(記一)、卷六(書一);第二冊卷七(書二)、卷八(書三)、卷九(書四);第四冊卷九(書四)、卷十(書五)、卷十一冊(書六)、卷十二(書七)、卷十三(書八)、卷十四(書九);第五冊卷十五(缺前十頁)、卷十六(策、表、議、誄、形狀)、卷十七(神道碑銘、墓志銘)、卷十八(墓志銘)、卷十九(傳、贊、跋、箋紙銘、雜文)、卷二十(存十頁,祭文)。第三冊為卷六至卷八,與第一冊、第二冊內(nèi)容重復,似乎不屬此套,但從版式、字體視之,又別無二致,具體原因當再考證。
屠隆之文,語多藻繪,內(nèi)容較廣泛,常表現(xiàn)出淵博的學識,議論常有獨到見解,然其作有不少賣文求食輕率之作?!睹魇贰氛f他“詩文率不經(jīng)意,一揮數(shù)紙”,陳子龍稱其創(chuàng)作“如沖繁驛舍,陳列壺觴,頃刻辦就”。
《四庫全書總目》集部總集類、《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上海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有藏。
鈐印有“御賜修齡堂”“少微山房藏書印”。
作者通訊地址:天一閣博物館
* 本文受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天一閣所藏文獻分類整理與研究”(項目號13&ZD089)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