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思銘
(陜西師范大學宗教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2)
?
【傳統(tǒng)文化】
《近思錄》之為學思想初探
蘇思銘
(陜西師范大學宗教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2)
《近思錄》是由朱熹、呂祖謙共同編訂的。為學篇,主要概論治學的目的在于明道成圣及其實現(xiàn)的方法和途徑。為學篇最大的學術貢獻,在于為傳統(tǒng)的儒家人倫道德思想上下貫通的落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修養(yǎng)模式。
明道;成圣;踐行;正心
編纂《近思錄》初衷是由于北宋“四子”的著作豐富廣博,初學者不知如何研習,故二人編輯此書作為登堂入室的必經階梯,然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朱子要救治近世人們的心病,尤其糾正學界的偏失。“堅僻”的王安石“新學”、“纖巧”的楊劉之學、宣揚“寂滅虛無”的佛老之學,影響巨大而深刻,很難鏟除,成為孔孟正宗儒學之勁敵。朱、呂二子編著《近思錄》的深層原因大致有二:罷黜百家,獨尊儒圣;獨尊儒圣,校正人心?;谶@種背景下,《為學》多處談到學習的目的,其核心主張是求道明理成圣,獨重學習圣賢和儒經,并提出具體的學習方法。
《為學》總論為學之要。強調為學必須先立志。立志的目的是要明白圣賢之道,最終成為圣賢。朱熹和呂祖謙在《為學大要》中引錄了張子的一段很偉大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1]這是張載夫子的自道,也應成為一切學者的為學目標。其立志之高遠,胸懷之廣闊,親民之深切,古今罕見,可為萬世良師。立心、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最終的目的是為萬世開太平。只有求道明道成圣,才能為萬世開太平。
明道具有多重含義。中國古代思想核心是“道”,包括了現(xiàn)代哲學概念所討論的自然本體論、宇宙生成論、認識論、人性論、道德形而上學等一整套的知識體系。道是規(guī)律,比如自然萬物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道是規(guī)范,比如待人處事的行為規(guī)范;道是途徑,比如正心誠意是圣賢的途徑。為學志在明道,明道則可成圣賢。圣人與天合一,與道合一,具有極高的品德。
為學目的論的出發(fā)點和目標都體現(xiàn)了儒家人倫道德思想“天人合一”的超越性標準與要求,而最終都落實和體現(xiàn)于自身修養(yǎng)的基礎上,這樣的目的論路徑既有朱熹、呂祖謙對傳統(tǒng)儒學的繼承,也由于他們的發(fā)揮和發(fā)展而更加明確和踏實,這是為學篇最大的學術貢獻和思想理論價值,即為傳統(tǒng)儒家高高在上的人倫道德思想上下貫通的落實和踐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修養(yǎng)模式。
為學的方法論,目的論特征決定方法論,即方法論也體現(xiàn)超越性與實踐性的統(tǒng)一,與目的論的境界性與落實性統(tǒng)一相一致?!稙閷W大要》提到:非明則動無所之,非動則明無所用[2]從這個角度來看,明就是學習的方向,即是為學之志;動就是為學的實際行動,即是踐行。朱子解釋這就話:“徒明不行,則明無所用,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則行無所向,冥行而已?!睘閷W之志就好像是眼睛,踐行就好像是腳,立志才能知所往,踐行才能到達,否則都是沒有用的。程顥格外注重學習顏子,他說:“孟子才高,學之無可依據(jù)。學者當學顏子,入圣人為近,有用力處?!盵3]顏子的可貴在于踐行圣賢之道。顏淵“不遷怒,不二過”,“三月不違仁”。[4]顏淵堅持恪守道德操守,的確是踐行圣道的榜樣。
《為學大要》提到踐行的方法: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需要量力有漸。志大心勞,力小任重,恐終敗事。[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6]
首先,應當量力而為,循序漸進。為學當以圣人為標準,但是踐行時必須量力而為,漸行漸進。志向宏大容易使心勞頓,最終還是完不成事情。踐行前,要廣泛地學習義理,去偽存真,逐步推進才能確保踐行的正確性。
其次,應當持之以恒?!爸睾弥?,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個學,是終身事。”[7]古人把為學當作終身的事情,持之以恒,所以最后能夠有所獲得。“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進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惟圣人之道,無所進退,以其所造者極也?!盵8]“不學便老而衰”[9],安逸懈怠的生活則可使人感到乏味、膩煩,唯有勤學奮斗才能使生命更充實、更激越。
為學的具體修養(yǎng)路徑,誠意與正心都具有“天人合一”的超越性境界高度,也具有落實于具體踐履過程的踐行操作性。這是目的論與方法論的具體化和明確化,通過誠意正心的修養(yǎng)與踐履過程,人人可以明道成圣,超越性即根植于道德人倫修養(yǎng)的實踐性之中。體現(xiàn)了朱熹、呂祖謙通過《為學篇》構建儒家完整治學體系的完成。
明道先生曰:性靜者可以為學。[10]可見成就圣賢的第一步是要保持一顆不被外界所惑的靜心。若心妄動不定,追求學問則無從談起。人心妄動不定的原因是因為私欲引起的。為學的難點就在于去掉私欲。私欲放縱,遮蔽善性而致邪僻,必然違背仁德。
欲要去其私欲,則必先明其本心,知性本善。程頤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fā)也五性具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其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11]“是故覺者約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養(yǎng)其性。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12]智者會約束自己的七情而不被控制,愚者則不知道節(jié)制,放縱自己的性情,以致走向邪僻,這是泯滅了自己的本性。
明心就要擴大其心,這里的“心”是指主體意識能夠認識世界和自身的深度和廣度。因此要求超越狹隘的感性直觀的局限性,體驗天下萬物與我一體。這里的“心”又命名為“大心”,就是具有最高境界高度、最深認識深度和最廣認識遠度主體意識中的認識能力,在儒家“天人合一”的人倫道德思想體系中,既具有超越性,也具有落實于具體修養(yǎng)踐履過程的可操作性。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見聞之狹。圣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13]學者大其心才能包容體認天下萬物,才能“合天心”,心胸狹窄不是成圣之道?!靶拇髣t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边@即是內與外、己與人、己與物的和諧統(tǒng)一的體現(xiàn)?!叭粚W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如果不明白本來的心性而去追求誠的境界如同空中樓閣。
[1][2][3][4][5][6][7][8][9][10][11]朱熹,呂祖謙.近思錄[M].北京:中華書局,2011.78.41.44.30.46.66.58.64.50.65.32.32.
[12][13]朱熹,呂祖謙.朱子近思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6.46.
【責任編輯:董麗娟】
2016-06-18
蘇思銘(1990-),男,河南鞏義人,講師,主要從事宗教學、哲學研究。
G41
A
1673-7725(2016)09-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