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
摘 要:新聞媒體能夠為人們傳遞眾多的信息與資料,對于促進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有著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新聞媒體面向國際化發(fā)展,相應的,英語新聞翻譯的需求也開始擴大??缥幕庾R指的是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在文化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差異性,在英語新聞翻譯中譯者必須要加強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做好翻譯工作。本文就跨文化意識在英語新聞翻譯中的應用進行了相關(guān)的分析和探討。
關(guān)鍵詞:跨文化意識;英語新聞翻譯;應用
語言和文化意識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英語新聞翻譯中堅持跨文化意識能夠有效提高翻譯的有效性,促進兩國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友好往來??缥幕庾R包括人們的思維方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當面的文化差異意識,不同地區(qū)和國家的人們由于文化意識的不同在語言表達方式、語言使用等方面均會有較大的區(qū)別[1]??鐕侣劽襟w的翻譯涉及到兩國人民的信息傳遞,做好翻譯工作不僅能夠?qū)⒅匾畔⑦M行相互傳遞,同時還能夠加強兩國之間的文化和政治的來往。因此,在英語新聞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要充分應用跨文化意識進行翻譯。
一、英語新聞和跨文化意識
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不僅加強了各國之間經(jīng)濟上的聯(lián)系,更加速了各國之間的文化、媒體等方面信息的傳遞。為了更好的了解國際上的時事,我國也必須要加強對英語新聞的翻譯,及時并準確了解國際上的各種新聞資訊。新聞媒體與普通媒體在語言表達方面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一般來說,新聞媒體的語言更加簡潔、精準,但同時也蘊含著較為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新聞資訊所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在新聞中,人們經(jīng)常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新鮮詞匯,這些詞匯有可能來源于其他經(jīng)濟、政治等領域,也有可能是采用了某些特殊的語用方法。在英語新聞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對這些語言進行合理翻譯[2]。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聞媒體的語言應用范圍更加廣泛,其不僅代表著大眾文化,更加入了目前流行文化的元素。
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對語言的使用有著不同的影響。例如,中英兩國之間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在新聞語言的使用方面就存在著較大的區(qū)別。為了更好的完成翻譯工作,提高兩國之間信息傳遞的有效性,譯者必須要對中英雙方的文化背景做出詳細的分析和了解,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翻譯。
二、跨文化意識在英語新聞翻譯中的具體應用
(一)思維習慣差異的翻譯應用
思維習慣的差異具體體現(xiàn)在:我國的文化思維方式較為綜合性、主觀性和具體性,西方的文化思維則更加側(cè)重分析性、客觀性和抽象性。由于中英雙方對于事物分析的側(cè)重點以及思維方式不同,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要盡量考慮到這種思維差異[3]。例如,將英語新聞翻譯為中文新聞時,則要對新聞內(nèi)容進行綜合、具體分析,更多的體現(xiàn)出主觀色彩,以適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反之亦然。
在語言的使用中,中英雙方也存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英國人的語言使用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因此在英語新聞中隨處可見短句的穿插。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必須認識到,中國人的語言使用更加具有邏輯性和條例性。因此,譯者要保證翻譯后的語言的條理性、順序性以及邏輯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中國人對于譯文的接受程度。
(二)意象和傳統(tǒng)文化差異的翻譯應用
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象,這些意象在其他國家中很有可能具有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含義。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對這些意象的翻譯。例如,在英語中“white”一般指的是“白色”,“black”指的是“黑色”,但是在特殊時期,“white”等詞卻可能出現(xiàn)不一樣的含義?!皐hite elephant”直譯應該是指“白色的象”,但是其在英語語言的使用中卻代表著神圣的象征。因此,譯者在翻譯時必須要將個別詞匯進行轉(zhuǎn)換翻譯[4]。
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主要體現(xiàn)在諺語、象征等的使用方面。比如說中國的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等,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新聞內(nèi)容具有簡潔等特征,西方人經(jīng)常會使用具有典故的詞匯作為標題或者新聞內(nèi)容。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就必須要在理解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對新聞的內(nèi)容進行詳細的分析,并采用適當?shù)姆绞竭M行翻譯。
(三)修辭和人物等的翻譯應用
中英雙方的文化差異還表現(xiàn)在語言的修辭方面。新聞媒體屬于大眾媒體的一種,在語言使用方面要尤其注意措辭的準確,禁止使用侮辱性的語言。因此,新聞語言在使用過程中要注重修辭等手法的合理運用。修辭的使用不僅能夠?qū)⒄Z言的攻擊性降低,而且可以加強語言的美感。人物翻譯應用主要指的是歷史人物和事件等的翻譯應用。新聞中經(jīng)常會使用歷史人物或者著名的歷史事件來進行闡述,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人物或事件本身,而在于其隱藏的含義。例如,英國媒體在播報系列丑聞時會使用“annus horribilis[5]”一詞,其代表的就是風波不停的含義。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文化的差異性對新聞媒體的英語翻譯影響較大。根據(jù)中英兩國的文化差異性,譯者必須要注重對思維習慣差異、意象和傳統(tǒng)文化差異以及修辭和歷史人物、事件差異等的翻譯應用。當然,要做好中英雙方新聞翻譯的工作必須要求譯者具有較強的跨文化意識。譯者在翻譯前必須要充分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特色、思維習慣以及歷史發(fā)展等,然后對英語新聞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譯者還需要考慮到我國的文化背景,采用適當?shù)姆g方法進行翻譯。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傳遞雙方的新聞信息,促進兩國友好的往來。
參考文獻:
[1]陳帆,顏春暉.論新聞英語的特點與漢語翻譯[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106-110.
[2]鄭瑋.批評話語分析視角下的意識形態(tài)與新聞翻譯[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32-36.
[3]黃玉梅.從跨文化意識探究英語委婉語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08:282.
[4]蔣曉萍, Josta van Rij-Heyligers.語料庫和翻譯研究:翻譯中的跨文化動態(tài)探索[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69-73.
[5]彭安輝,李延林.英語翻譯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159-16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