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美霞 蔡瑞卿
【摘要】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患兒化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60例兒童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患兒,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聯合舒適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滿意度與舒適度分別為100.0%、93.3%, 對照組分別為80.0%、63.3%,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在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患兒化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 舒適護理;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應用效果
神經母細胞淋巴瘤[1]集中發(fā)病于兒童群體中, 是外周神經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一種, 以交感神經節(jié)、腎上腺髓質細胞為來院, 可見于患兒全身, 集中于腎上腺, 位于兒童腫瘤發(fā)病率的第四位[2]。臨床癥狀變異較大, 常見于兒童與嬰兒群體, 尤其是年齡>1歲的患兒, 其惡性程度較高, 在確診時, 多數屬于晚期[3], 患兒預后較差。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患兒的化療時間較長, 且強度較大, 毒副反應極為顯著。舒適護理[4]主要是保持患兒心理、社會、生理與靈性等方面的舒適度, 確?;純涸谧罴褷顟B(tài)下接受治療, 以提高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作者以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兒童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患兒為研究對象, 以對舒適護理在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患兒化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現將探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兒童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患兒,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齡2~12歲, 平均年齡(4.1±2.6)歲;觀察組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齡2~12歲, 平均年齡(3.9±2.7)歲。60例患兒及其家屬簽訂的知情同意書通過醫(yī)院委員會審核。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兒均進行藥物治療, 給予患兒足葉乙甙200 (mg·m-2)/d, 連續(xù)用藥3 d, 靜脈滴注, 2 h/d;順鉑50 (mg·m-2)/d, 需連續(xù)使用4 d, 靜脈滴注, 1 h/d。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聯合舒適護理。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舒適度護理 患兒受到自身年齡的影響, 對于環(huán)境較為敏感, 易出現焦慮與恐懼。因此在患兒入院后, 護理人員需保持和藹的態(tài)度迎接患兒及其家屬, 并向其介紹醫(yī)院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 向其詳細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 同時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交流, 以掌握患兒生活習慣, 為患兒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針對患兒的護理, 需盡量保持護理人員的固定性, 與患兒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
1. 2. 2 環(huán)境舒適度護理 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規(guī)定要求控制患兒病房的室溫與濕度, 室溫保持于22~24℃, 濕度在60%左右, 且做好病房通風, 以防交叉感染的發(fā)生。護理人員需限制患兒家屬的探視, 并嚴禁帶入鮮花, 以隔斷細菌的入侵。護理人員在病房整理過程中, 需避免塵埃飛揚, 并通過濕式方式清掃地面與床單, 患兒病房以及病房物體中應盡量避免沾染刺激性大的消毒液, 且通過紫外線對患兒病房進行照射消毒。
1. 2. 3 飲食舒適度護理 受到惡性腫瘤化療與消耗的影響, 患兒的食欲減退, 因此需尊重患兒的飲食習慣, 慢慢轉變患兒的不良飲食習慣, 逐漸向健康飲食方面發(fā)展。
1. 3 觀察指標 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量表統(tǒng)計護理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對比兩組患兒護理舒適度。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滿意度與舒適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小結
舒適護理重視臨床護理中的人文服務與人文關懷[5], 能夠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滿足患兒對于安全性與舒適度的要求, 獲取患兒及其家屬的信任, 改善護患關系。
本研究以60例兒童神經母細胞淋巴瘤患兒為研究對象, 分為兩組進行探究, 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與舒適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王彬等[6]探究結果相差不大。
綜上所述, 舒適度護理在神經母細胞淋巴瘤化療中的應用, 不僅能夠提高患兒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 而且能夠能夠提高患兒的舒適度, 可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任尉華, 張靜, 張丹, 等. 40例兒童晚期神經母細胞瘤化療的護理.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 2010, 31(2):155-156.
[2] 王旭梅, 張榮, 馮濤, 等.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Ⅳ期神經母細胞瘤患兒23例術后并發(fā)癥預防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0):39-40.
[3] 陳朔暉, 陸亞紅.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手部創(chuàng)口植皮后應用負壓封閉引流術1例的護理.護理與康復, 2013, 12(8):804-806.
[4] 李賀文.應用131I-MIBG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的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9(11):56-57.
[5] 劉碧紅, 鄭曉萍, 章米丹, 等. 1例腎上腺神經母細胞瘤術后發(fā)生Addison病患兒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 2014, 49(2):248-250.
[6] 王彬, 張鑫. 28例兒童晚期神經母細胞瘤化療的護理.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7, 29(20):1942, 1946.
[收稿日期: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