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2014年4月14日上午,在高一(16)班開設《鴻門宴》公開課。學生已在課外完成預習作業(yè):(1)通讀課文,寫一個15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2)摘錄本課宜積累的重要實詞、虛詞。經檢查,學生作業(yè)表面上看也過得去,于是按照教案完成了“宴前”的施教:(1)請學生概述故事情節(jié);(2)圍繞“沛公入關”一事,討論項羽、劉邦這兩個人物形象;(3)解讀太史公的“不寫之寫”。但是實際效果卻不理想,學生發(fā)言不踴躍,多數學生是被動參與討論,內容也顯得空泛。
于是開始反思:備課已經非常努力了,上課已經非常認真了,可是為什么課堂情況卻不能令人滿意呢?通過這樣的反思,認識到:是因為將自己定位為課堂的“知識傳授者”,并沒有使學生更好地“親近文本”,于是導致學生學習力下降,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一、知識傳授必須“有效”
一個文學文本可開發(fā)的教學內容幾乎是無限的,學生的需要也幾乎是無限的,但是教學時間有限,教師能教的和學生能接受的也有限,這就決定了教師必須有所選擇。
比如,《鴻門宴》中就“沛公入關”區(qū)區(qū)一事,前后反復交代。同一個內容,看上去應該刪繁就簡的內容,卻被反復陳述,細細品之,同中有異,極合人物的身份,這也許正是作者善于從細節(jié)入手寫人的高妙之處。于是,一個語言現象成為一個教學關注點,一個語言現象構成一個教學內容。在這里,對教學內容的合理取舍,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有效閱讀,也提供了閱讀小說的一種新思路,有利于學生日后自主地學習。
二、知識傳授必須“高效”
J.布羅菲著的《激發(fā)學習動機》一書指出,教師為了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和認真思考他們所學的內容,需要做兩件事:(1)通過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和提高學習之于他們的興趣值,把課堂帶給學生;(2)通過要求學生思考和使用資源,支持他們的努力,把學生帶入課堂。教師的教學能否高效,可以從這兩方面去努力。
1.引領學生進入文本,傾聽學生的初讀感受。
例如,在公開課施教中,課堂導入后請學生概述“宴前”的故事情節(jié)。在學生的回答中,竟對人物的基本關系都沒有弄清楚。鑒于時間關系,最后只能由教師代勞講解,然后匆匆開始下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仔細分析,《鴻門宴》篇幅較長,人物關系復雜,雖然布置了預習,但學生完成預習的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學生的有效閱讀時間很短。所以,作為教師就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進入要學習的文本的拐棍,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熟悉內容,也為下一步的教學確定合適的起點。
于是,公開課后在另外一個平行班施教時,就調整策略:請學生根據連環(huán)畫配說明文字,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中人物的舉止神態(tài),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間的關系;然后仔細鉆研課文中的相關文字,用自己的語言準確說明畫面的內容。采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生熟悉課文,掌握文言字詞,也為學生自主研討創(chuàng)造了條件。
2.幫助學生選擇學習線路,盡快接近藝術形象。
例如,在《鴻門宴》教學中間環(huán)節(jié),在分析曹無傷告密“沛公欲王關中”這一細節(jié)時,假如提供這樣一些問題,會不會更好呢?(1)推測曹無傷為什么會這樣做。(2)項羽得到密報后會如何表現?從書中找答案。(3)想象一下你就是范增,一個老謀深算的人,去輔佐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會怎么說呢?表演一下。如此,會不會使學生更愉快地完成把握人物形象的任務呢?說不定還能更好地引發(fā)甚至發(fā)展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活動。
三、知識傳授貴在“互動”
如果把學生帶到了閱讀的風景絕佳處,他們帶有個性的體驗發(fā)現就能啟發(fā)教師的思維。
在公開課施教中,出示了劉邦在宴前對項伯所說的一段文字,據此展開教學。一個學生小聲地在底下說:“課文第三段開頭不也有差不多意思的話么?”當時在課堂上我沒有及時追究,如今想來成了大遺憾。事實上,不妨據此向學生提問:(1)這兩段話是誰說的?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對誰說的?請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這兩段話上下文的內容。(2)這兩段話是真話還是假話?請引用課文中的原句,分析闡發(fā)。(3)這兩段話,有何異同?(4)對劉邦的話,項羽是如何反應的?由此可見兩人怎樣的個性?一步一步提醒學生往深處探究。相信在那樣的過程中,師生雙方都能得到發(fā)展。
當然,這樣的互動,有兩個重要的前提:第一是學生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不能不受形象的確定性約束,第二是教師對課文的理解的預案,要在適當的時候拋出,而且要采取平等的姿態(tài)。
語文周報·教研版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