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弱者的武器:對“炒作式求助”的一種解讀*

2016-03-23 22:12:10李京麗
關鍵詞:求助者弱者救助

李京麗

(成都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

弱者的武器:對“炒作式求助”的一種解讀*

李京麗

(成都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多個案例讓媒體和公眾開始思考“炒作式求助”這一社會現(xiàn)象。這些案例引發(fā)公眾對“炒作式求助”的質疑,因而,對“炒作式求助”進行梳理和解讀十分必要。從社會流動結構中的弱者概念入手,本文解讀了弱者的社會抗爭與社會求助方式,指出“炒作式求助”是弱者的武器,但卻是一種不可持續(xù)的表演式抗爭,是碎片化底層的一種非典型化求助方式,其效果也不可過于高估。同時,“炒作式求助”也面臨著巨大的道德風險,因而無法成為常態(tài)。因此,在信息權力成為“權力之權力”的網絡信息時代,對“炒作式求助”抱以寬容和理性的心態(tài),為弱者留出足夠的表達空間和通道,以避免激烈的社會情緒的累積和爆發(fā),是整個社會及新聞媒體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

炒作式救助;弱者的武器;解讀

一、“炒作式求助”現(xiàn)象與研究現(xiàn)狀

2014年12月,四川成都“父親男扮女裝賣衛(wèi)生巾救女”的故事被當地及外地大量媒體廣泛報道(男主角王海林,姑且稱為“王海林事件”),此后,類似事件層出不窮,2014年12月濟南“地瓜妹妹”為兄擺攤,2014年平安夜青島“蘋果女孩”救父,2015年8月鄭州“賣水爸爸”救女,2015年9月長沙8歲“賣畫女孩”救父等事件相繼出現(xiàn),引發(fā)社會關注及質疑,有人將此類現(xiàn)象稱為“炒作式求助”。因為“炒作式求助”充滿爭議性,社會輿論對此看法不一,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類認為炒作式求助是社會底層群體求助無門時的無奈之舉,政府及社會應該對社會救助政策及不足予以反思,一類認為“炒作式求助”以博取眼球的方式獲得社會關注,從而獲取社會救助,對善良民眾進行道德綁架, 對此表示痛恨。還有中立大眾認為應該寬容炒作式求助的存在, 但應由號召救助的媒體以及社會機構等代表公眾進行監(jiān)督,確保社會捐助的專款專用, 防止有人借此惡意斂財。

“炒作式求助”是新媒體時代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是體制性救助不足或失敗、社會救助缺失時,個體為求得生存發(fā)展、保障自己基本權利的一種異常態(tài)反應,媒體系統(tǒng)(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社交媒體交錯的系統(tǒng))往往成為關鍵的信息傳播渠道及為個體“賦權”的媒介。“炒作式求助”的炒作主體大都是在社會財富、權力、話語等領域缺乏資源的‘弱者”?!叭跽摺蓖ㄟ^各種出位行為、自我陳述凸顯自己,使之成為媒體關注的對象,通過媒體的采訪報道、交互傳播使自己求助的故事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激發(fā)道德認同,從而獲得實際社會救助。

這一現(xiàn)象是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個體信息傳播權覺醒后的產物,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社交媒體的交互、交錯傳播使“炒作式求助”成為可能。它具有強烈的社會暗示、示范效應,極易引發(fā)個體和群體之間的模仿。

與“炒作式求助”相關的研究主要有幾個領域:其一是對弱勢群體傳播權利所進行的研究。伴隨著一系列社會公共事件、網絡群體事件的出現(xiàn),弱勢群體傳播權利的研究成為學界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尤其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譯介到中國后,更是引發(fā)了學者們的追隨,尤其是結合本土案例的一些研究。代表性的有李紅濤《結構弱勢與再現(xiàn)弱勢》、黃月琴的《弱者與新媒介賦權研究》;其二是許多學者從社會管理、政治傳播角度研究弱勢群體的“群體性事件”“網絡群體性事件”以及“弱者的抗爭方式”,比如于建嶸、郭小安、王國勤、單光鼐、黃振輝、曾繁旭等人的研究即是如此。中國人民大學王國勤研究網絡公共事件,研究“集體抗爭”“維權行動”“群體性事件”。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單光鼐認為,對于自下而上的體制外行為,可以排列成一個譜系:“集體行為”“集體行動”“社會運動”“革命”。于建嶸認為,往往是外界力量擠壓到生存底線時,農民才為了生存被迫反抗,他們多采用下跪、自焚等手段來表達訴求,大多頗為悲情。農民環(huán)境維權更多的時候是基于生存?zhèn)惱矶菣嗬庾R。重慶大學郭小安教授則更多關注網絡抗爭中的情感動員與策略以及謠言的傳播等問題。

對于“炒作式求助”現(xiàn)象本身的研究實際上寥寥無幾,除了曹炯在《文教資料》上的一篇《擊破媒體救助的神話——愛心報道的負效應》從新聞倫理角度論述了媒體愛心報道的“主觀性”“不公正”“代替不了救助體系”等問題外,然而文章本身有關炒作式求助、媒體愛心報道的現(xiàn)象并沒有引發(fā)關注。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炒作式求助”往往具有個案特點,僅僅是求助個體通過媒體向社會講故事的一種方式;另一方面也與“炒作式求助”沒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負面效應,不能引起政府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有關。

因此,學術界集中于從公共管理、政治傳播等角度研究“群體性事件”,也熱衷于站在公民視角的弱勢群體傳播權利問題,但卻對社會個體行為缺少研究。實際上,個體行為雖然表面看是個案,但能引發(fā)一系列模仿并引發(fā)社會關注,足以說明個體行為體現(xiàn)了一個群體的現(xiàn)實困境?!俺醋魇角笾笔紫日凵涞氖侵袊鐣戎w系的問題與困境(本文姑且不論),其次,從傳播角度看,“炒作式求助”其實反映的是“弱者”如何與社會實現(xiàn)正常溝通的問題。當正常溝通渠道受阻,或不能引發(fā)社會關注時,了解媒介特性的個體很可能通過非正常方式,“制造噱頭”“行為出位”“悲情講述”等方式,實現(xiàn)與社會的溝通并達到自身目的。

二、“弱者”的生活抗爭與社會求助

(一)“弱者”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語境中,弱者通常指的是在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方面處于弱勢的個體或群體,比如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城市失業(yè)貧民、生活在農村的留守老幼群體等。比如在“賣衛(wèi)生巾救女”事件中,王海林本是打工掙錢、養(yǎng)家糊口蕓蕓眾生中普通的一員,整體在社會地位和經濟結構中處于弱勢,但并沒有進入社會救助的視野。然而女兒的意外重病讓家庭陷入了困境。這即是社會中常見的“因病致貧”,王海林由此進入社會救助的對象行列。因此,除了一般意義上的經濟貧困外,疾病、車禍、其他意外事故、家庭變故、自然災害等都是導致“弱者”出現(xiàn)的重要因素??梢姟叭跽摺笔且粋€不斷流動、變化的社會概念。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而言,在流動的社會關系及社會結構中,“弱者”不是個穩(wěn)定的概念,它隨著社會的制度變化、經濟發(fā)展、政治變遷、生活情境的變化甚至人口的自然衰老等變化而變化,尤其是社會資源分配的結構性不平衡等問題以及社會風險的到來,使得“‘弱者’不再有穩(wěn)定的邊界,“強”和“弱”的劃分標準變得模糊,經常相互翻轉,正如草根與精英的相對性一樣。在新媒體領域中,草根的認定依據的是一種變動的標準,一個人有可能在經濟上是精英,在政治權力上是草根;在文化上是知識精英,在經濟地位上卻屬于草根。幾乎人人都是弱者,也有可能隨時在強者與弱者之間進行轉換。”[1]

(二)弱者的主體性

在賦權理論中,對“弱者”的理解建立在兩個層面之上:第一,弱者或者弱勢群體是由于能力缺陷和不利的資源處境而處于社會邊緣的個人或者群體。在常識意義上,弱者的目標是爭取社會經濟權力的改善和地位提升。第二,隨著對權力的網絡關系屬性的重視,對弱者的理解應該突破主體—客體、施動—受動的二元藩籬,弱者不應被視為等待介入、幫助和改造的被動而消極的客體,而是具有自身意愿、實踐能力、主體性的能動的個人和群體。[2]“弱者是具有主體性和能動性的”,從博客進入的個體話語時代開始,QQ空間、微博、微信等個體話語時代的重要載體接踵而來,賦予了弱者(尤其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長大和熟悉互聯(lián)網的年輕群體)極大的訴求表達空間。部分個體話語在新媒體的社交屬性推動下成為公共話語,甚至推動公共政策的修正和改變。但我們同樣也要看到,新媒體為弱者提供訴求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權力的分配問題?!熬托畔嗔托畔①Y源分配而言,新媒介賦權的結果是使強者更強,而不是弱者變強?!盵3]

(三)弱者如何表達訴求

社會救助體系雖然涉及到經濟援助、法律援助、生存人權救助(比如殘疾人救助、打擊拐賣人口)、環(huán)境救助、文化救助、政治救助等諸多領域,但這是從救助者主體視角所進行的關照;從求助主體視角來看,大部分“弱者”的訴求主要是圍繞基本生存發(fā)展需求尤其是經濟求助進行的。我國官方的民政體系也主要圍繞這一核心進行。因此,“中下層社會群體使用新媒體技術的直接目的并不是政治權力的賦予,更多的是他們生存發(fā)展需求與社會制度性缺失之間的斗爭?!盵4]目前的社會結構以及文化傳統(tǒng)也并沒有賦予求助個體為群體利益呼吁、為公共利益發(fā)聲的屬性。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弱者的求助訴求幾乎可以說是目的單純、著眼于個體利益的訴求表達,若干“炒作式求助”的案例也表明弱者的訴求集中在生存需求及經濟利益,而不涉及其他。從人權及倫理角度,這些訴求具有法律合理性和道德號召力。

從求助者角度來說,“弱者”的社會抗爭與求助主要有以下渠道:

1.體制性求助。這是政府進行社會管理、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權的一種體制性覆蓋,我國具體表現(xiàn)在民政救助領域,包括低保、大病救助等內容。弱勢群體通過體制內的逐級上報、填表等方式申請各級各類民政救助。然而體制救助不是萬能的,體制性救助能覆蓋大多數社會弱勢群體,但卻無法應對“弱者”群體的社會結構性變化以及突發(fā)性變化。體制性救助中的層級過多、信息不暢達、冒領造假等腐敗問題也增大了體制性救助的缺口,部分弱者的社會求助被視而不見,再加上文化素質的低下,程序的不清晰,傳統(tǒng)的“畏官”心理等因素,體制性求助的渠道對一部分弱者等同于關上了大門。

2.社會組織求助。向社會組織求助是弱勢群體求助的另一渠道,但我國社會組織發(fā)展長期處于半官方性質的不成熟狀態(tài),人力與資金不足,管理不規(guī)范等問題一直存在。由于民眾對社會組織的了解尚淺,因此社會救助體系中的社會組織更多是主動尋找救助對象,求助者主動上門求助的方式仍然沒有成為主流。除了汶川地震后一些NGO做出了有一定影響力的舉措,得到民眾的認可外,大多數社會組織仍處于一種自然發(fā)展狀態(tài),并沒有成為求助者的第一求助渠道。

3.媒體求助?!霸诰W絡的作用下,信息權力變得非常重要,“權力基本上圍繞著文化代碼和信息內容的生產和傳播進行”[5]。信息權力正在取代金錢和其他資源,成為權力之權力。”[6]因為媒體本身具有強大的傳播力量,因此一旦有社會救助案例救助成功,在社會中就會產生強大的示范效應。簡單、易接觸、影響力廣,是求助媒體的最大特征,尤其是互聯(lián)網給社會弱勢群體的求助和傳播權利帶來了新的期待。這也正是部分求助者熱衷于求助媒體的原因?!皩τ谏鐣姸?,互聯(lián)網提供了信息空間的新資源和共同體的賦權機會,減少了抗爭的成本?!盵7]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社交媒體的大量出現(xiàn),媒體救助一方面不再像過去大眾媒體的傳播那樣一呼百應,反而容易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沒,大量弱勢群體在掌握基本的媒介技術以后所進行的網絡求助大都如泥牛入海,了無蹤跡。因此,能夠制造新聞熱點、博取眼球的“炒作式求助”開始出現(xiàn)。

4.網絡時代的“炒作式求助”。“炒作式求助”可以歸入媒體求助渠道,是通過媒體進行社會求助的一種,主要有幾種方式:一是求助者主動炒作。通過出位的行為、言論等方式,主動獲得社會關注。二是通過有話語權的人炒作。求助者在不熟悉媒體、沒有求助創(chuàng)意時轉而通過自己認為有一定話語權的社會精英(比如記者、律師、教師、基層官員等)在互聯(lián)網上制造噱頭,發(fā)布信息,求得社會關注,此時這些社會精英就有意無意成了“炒作式求助”的策劃者。三是被動等待媒體炒作。比如前文提到的“蘋果女孩”救父、“賣水爸爸”救女就是求助者街頭擺攤,被動等待媒體來炒作報道,因而傳播效果和募捐結果并不盡如人意。四是在媒體的誘導下炒作。當事人有悲情故事,而媒體正缺熱門話題時,求助者出于經濟募捐需求,往往容易配合媒體進行炒作,這時的“炒作式求助”就是求助者和媒體共謀形成的結果。

三、“炒作式求助”:弱者的武器

“炒作式求助”往往是了解和熟悉媒體的個體所進行的選擇。他們通過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一種行為(比如賣衛(wèi)生巾、賣蘋果、賣畫)向社會講述自己的遭遇,以奇異的方式求得媒體的關注,引發(fā)大眾同情,以期最終獲得救助。在這一系列的行為中,有些求助者熟悉媒體特性,主動策劃和炒作;有些求助者是由朋友或媒體記者幫助策劃、自己實施行動的;還有一些求助者更多通過網絡搜索類似案例,通過模仿他人,進行社會表演或行動獲得關注。

齊魯網對“蘋果妹妹”的報道就呈現(xiàn)了“炒作式求助”的典型過程:思考求助方式—網絡發(fā)帖—無果—找到類似案例—模仿—獲得救助—出現(xiàn)誤解—無力申辯。

“為了給父親能多湊點醫(yī)藥費,陳祥娣想到了去街頭賣蘋果??勺屓瞬唤獾氖牵u蘋果的所得根本不夠父親的醫(yī)藥費,她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思考求助方式

其實,早在12月13號的時候,陳祥娣就在網絡上發(fā)出過求助帖,但是猶如一顆石子扔進大海,沒有任何回應,為了能盡快地救父親,她想到了一個模仿的對象——賣地瓜救哥哥的王艷紅?!W絡發(fā)帖,石沉大海,找到類似案例

陳祥娣為了救自己的父親,模仿“地瓜妹妹”王艷紅在街頭賣蘋果,有人給他們這種尋求救助的方式起了個名字,叫“炒作式求助”,如果從出發(fā)點來說,她們的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想救自己的親人,從方式來說,用這種吸引眼球的方式來尋求幫助也實屬無奈,可面對這樣越來越多的“炒作式”求助模式,人們會理解她的行為嗎?——模仿他人

陳祥娣對記者講到:“我什么都沒想過,只想救我爸爸。我在那里賣蘋果,然后我就蹲在那里擺,有些人就走過去直接說,這是騙子,不要買?!闭f著說著,祥娣委屈地哭了起來。①——獲得救助、被質疑、無力申辯

這一過程在許多炒作式求助的案例中都發(fā)生過,我們從中看到的是遇到困境的弱者生存的悲傷與無奈以及努力向社會爭取幫助的可能。這種爭取首先反射的即是通過熟人圈子、經驗依賴。對于政府機構的救助,要么不熟悉程序,心理上抗拒;要么救助杯水車薪,不能滿足求助需求。正如斯科特《弱者的武器》中所呈現(xiàn)的農民抗爭,雖然有各種表達方式、表演方式,有各種小詭計、小心思,但不能忽略的是他們是整體處于被動的社會結構中,無法擁有和調動資源,也無法獲得上層社會的垂青和憐憫,他們的主動是在極其有限范圍內的掙扎。因此,對于“炒作式求助”,除了看到求助的實際效果、監(jiān)督求助信息的真實與公開,我們更應該把握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社會本質。

(一)炒作式求助——不可持續(xù)的表演式抗爭

“炒作式求助”是體制內救助渠道不暢或不能滿足需求時,弱勢群體間接尋求社會救助的一種特殊方式,屬于“表演式抗爭”[8]。求助者通過“信念概化、符號化、制定標語口號、表演行為藝術、制造戲劇事件、在內部成員中進行分工合作、不斷調整論述策略等方式[9],獲取社會關注。在王海林“男扮女裝賣衛(wèi)生巾救女”事件中,王海林的行為屬于典型的行為藝術表演,“男扮女裝”“男人”“賣衛(wèi)生巾”等詞匯形成了反差極大的話語表達體系,通過觀眾的自媒體傳播、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報道形成刺激受眾眼球的噱頭,然后故事筆鋒一轉,包袱揭開于“父親救女”“白血病”的悲情情節(jié),形成極具悲情效果的社會故事。

在“地瓜妹妹”“蘋果妹妹”“賣水爸爸”等故事的一系列悲情敘述中,王海林的故事無疑最具有噱頭和傳播力,因此,他所獲救助也最多,所引起的爭議也最大。但整體而言,在進行悲情故事的社會講述過程中,求助者對體制外救助的不確定性是缺乏認知的,他們大多數不知后果如何,但懷抱希望,在既往案例的示范效應下模仿、講述,但他們對結果顯然無法預料也無法干預。

哪怕是被認為具有炒作才能、狡黠的王海林,也同樣不能避免被人質疑的命運,在眾人的質疑中王海林先是承諾將多余的款項再捐出去,而后又反悔,最后以善款使用的承諾、注銷募捐賬號而告終。這一過程讓我們看到,求助者對體制外救助的不確定性缺乏認知,更無法認識到媒體炒作、社會救助可能帶來的道德詰問和輿論風險。因此自始至終,王海林等一系列人群雖然獲得了一定的社會救助,但卻在輿論上站在了道德的低洼地帶,從“值得同情的弱者、悲情父親、好人”這一道德高點上滑落,重新站在了“不值得同情、狡黠、騙子”這一道德低點的天平上。

在此意義上而言,“炒作式求助”是新媒體環(huán)境中真正的“弱者的武器”。這一武器既給王海林們帶來巨大的求助希望,但同時也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道德風險,而后者是他們始料未及的??梢韵胍姷氖?,隨著類似案例越來越多,其社會救助效果可能出現(xiàn)邊際遞減效應,王海林們也將逐漸意識到這種后果和風險,因而,這并不是可以持續(xù)的一種社會求助方式。

(二)炒作式求助——碎片化弱勢群體的非典型化求助方式

米爾斯在論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權力結構時認為,社會底層是一些政治碎片,而且不斷向無權狀態(tài)發(fā)展,民眾淪落為分散、被動的大眾社會。社會學家孫立平亦指出當下中國社會一方面是經濟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開始構成一個鞏固的聯(lián)盟,另一方面則是碎片化的弱勢群體,其結果是導致“兩者爭取自己利益能力的高度失衡”[10]。

弱勢群體的碎片化社會結構意味著“炒作式求助”是個體化的、非典型救助方式,它不是群體化、具有典型意義的社會抗爭?!叭鮿萑后w仿佛原子化的個體,在個體與傳媒、與政府、與龐大的經濟體之間沒有凝聚該階層、該群體的利益訴求的機構或自治組織。他們無法從自己的立場定義自己的權利與訴求,無法在涉及自己或者其他事務的‘公共討論’(如拆遷、征地、移民等)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在真實處境中他們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亦沒有在大眾傳播空間中陳述自己想法的可能。因為當他們以個體身份面對大眾傳媒時,最多能夠為媒體提供‘悲情故事’,而不能將個體遭遇轉化為普遍的群體生存困境,轉化為公共領域中值得關注的‘議題’?!盵11]因此,“炒作式求助”它既不對體制構成挑戰(zhàn),也不對社會構成威脅,反而面臨著巨大的社會輿論和道德風險。

(三)不可高估的力量——“炒作式求助”的社會效果

對“炒作式求助”的當事人而言,最直接的目標便是獲得社會捐助,解決大病治療等當務之急。近期的多個案例都證明,當事人呈現(xiàn)悲情表演求助,媒體講述悲情故事,能較大地激發(fā)社會同情,實現(xiàn)“炒作式求助”進行募捐的初衷,王海林最終獲得100多萬元的社會援助,河南“賣水爸爸”也在一周內募集到了給女兒治病的15萬元,但我們看到的僅是“冰山一角”,也就是說,炒作募捐成功案例更容易在媒體上呈現(xiàn)出來,而社會救助中卻有大量的求助案例淹沒于“冰山”之下,為社會所不知。從個體的角度,“炒作式求助”解決了部分個體生存發(fā)展所需的社會資源,但并不能從整體上解決弱勢群體的生存困境。因此,對于“炒作式求助”,不可擁有過于浪漫的想象——炒作式救助并不能成為解決弱勢群體社會救助的綠燈通道。正如詹姆斯·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一書中對馬來西亞農民反抗的評價:“如果將弱者的武器過渡浪漫化會導致很大的失誤,他們僅僅能對各種剝削農民的方式產生邊緣性的影響?!盵12]

四、道德風險與困境

“炒作式求助”對于當事人來說很可能具有極大的道德風險,這也是民間救助所面臨的共同道德困境。這種道德風險在于:

其一,求助者道德優(yōu)勢與道德弱勢的快速轉換。在新媒體與傳統(tǒng)大眾媒體交互傳播的復雜場域中,由于當事人不慎的言行以及媒體發(fā)酵、謠言傳播等問題而導致當事人在道德優(yōu)勢與道德弱勢之間快速轉換:當事人遭遇不幸進行求助時,其悲情故事為人所知,當事人因其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不幸遭遇形成的“弱勢”反而在道德上形成了某種優(yōu)勢,也即是說“弱者”的標簽具有強大的道德召喚力;但當求助者通過媒體炒作獲得捐助,快速扭轉經濟弱勢時,求助者很快便置于眾目睽睽之下,一旦言行不當即被群起而攻之,甚至因為捕風捉影的謠言也可能被攻擊,這時其道德優(yōu)勢快速轉換為道德弱勢。王海林即是如此。

其二,公眾所期待的道德回報。公眾對于社會救助的非理性認知導致公眾對救助對象包含了重要的道德期待,也即是說公眾的捐助隱含了某種不確定的回報需求?!肮姸枷M约壕柚氖莻€道德上的好人”,這種道德期待對當事人形成巨大的道德壓力,甚至被公眾輿論左右言行。有研究者論述“愛心報道的負效應”時指出:“求助者由于媒體的大量報道而成為‘公眾人物’,社會群體和社會輿論對他們的行為展開監(jiān)督并形成道德評判,比如要求他們必須是優(yōu)秀的,許多報道也證明不論是在生活、學習還是在為人上他們也都符合大眾的內心期盼,也已然暗含著一種對他人教育意味。然而,一旦這些被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做出有違大眾內心標準的行為,輿論界就對他們進行責難,如被救助者參與商業(yè)活動等,這不但使獲得救助者、特別是未成年人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而且更多的求助者也很難被大眾所重視和救助,在一定程度上也損害了新聞媒體的聲譽?!盵13]

其三,道德偏見形成對“弱者”的刻板印象。這種道德偏見容易波及其他弱者,形成對弱者的刻板印象或定見。比如弱勢群體被認為懶惰、有各種生活惡習、價值觀落后、靠救助為生等,2015年就有湖南“少女媽媽”家庭被認為靠救助為生,涼山州被救助群體被認為懶惰、有各種生活惡習、觀念落后等各種報道。一旦定見形成,弱勢群體將失去自我救贖與申訴的機會,社會救助中的信任被破壞,就算有體制內救助作后盾,社會救助也困難重重。

五、幾點思考

從上述案例分析來看,“炒作式求助”是社會救助渠道懸置或救助不足情況下出現(xiàn)的弱勢群體求得生存與發(fā)展的一種策略和武器,但它并不是社會反抗,也許我們稱之為“爭取”或“掙扎”更為貼切。從社會公眾角度來看,對救助對象(包括“炒作式求助”對象)不適用道德上的投資回報思維?!吧鐣戎P系具有‘權利—無義務’‘責任—無權力’的邏輯框架?!驗槠駴]有也無法通過‘權利—義務’結構所可能賦予公民的訴權來對社會救助權加以救助?!唧w而言,社會救助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權利和責任完全是單向的。就私的層面而言,享受社會救助的社會成員并不承擔任何義務,”[14]換句話說,由于我國并沒有對貧困者擁有被救濟權做出法律層面的規(guī)定,因此要求“被救濟對象履行某種義務”就是不合理的,就是權利義務不對等的問題。

從新聞媒體角度看,當“信息權力正在取代金錢和其他資源,成為權力之權力”,社會是否為他們留出了足夠的表達空間和通道?在信息社會里,表達空間和通道對于弱者而言,很可能就意味著生存空間和基本經濟權利。時刻思考自己真正的社會責任,不要讓市場噱頭、看似多數人的道德立場沖昏了客觀報道準則,多思考一下弱者的信息傳播權,彌合而不是拉大信息傳播鴻溝、平衡信息資源的分配應該是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

因此,在把握“炒作式求助”傳播本質和社會本質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在不平衡的社會資源和結構中的一個群體的掙扎,對“炒作式求助”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性,少一分咄咄逼人的道德優(yōu)越感,是每一位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和人本情懷。因為這個群體,今天是他們,明天可能就是我們。

社會反抗概念在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里被認為是:“真正的反抗被認為是:一、有組織的、系統(tǒng)的與合作的;二、有原則的或非自利的;三、具有革命性的后果;四、將觀念或動機具體化為對統(tǒng)治基礎的否定。與之相反,象征的、偶然的或附帶性的行動則是:一、無組織的、非系統(tǒng)的和個體的;二、機會主義的和自我放縱的;三、沒有革命性的后果就其意圖或意義而言,含有一種與統(tǒng)治體系的融合。農民有兩種形式的反抗:“日?!狈纯购汀肮_性質”的反抗。

注釋:

①資料來源:齊魯網,2015年1月12日報道。

[1]黃月琴.“弱者”與新媒介賦權研究——基于關系維度的述評[J].新聞記者,2015(7):28-35.

[2]黃月琴.“弱者”與新媒介賦權研究——基于關系維度的述評[J].新聞記者,2015(7):28-35.

[3]黃月琴.“弱者”與新媒介賦權研究——基于關系維度的述評[J].新聞記者,2015(7):28-35.

[4]丁未.流動的家園:“攸縣的哥村”社區(qū)傳播與身份共同體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5]曼紐爾·卡斯特.網絡星河——對互聯(lián)網、商業(yè)和社會的反思[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177.

[6]黃月琴.“弱者”與新媒介賦權研究——基于關系維度的述評[J].新聞記者,2015(7):28-35.

[7]黃月琴.“弱者”與新媒介賦權研究——基于關系維度的述評[J].新聞記者,2015(7):28-35.

[8]黃振輝.表演式抗爭:景觀、挑戰(zhàn)與發(fā)生機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J].開放時代,2011(2):71-84.

[9]夏倩芳.社會沖突性議題的媒介建構與話語政治——以國內系列反PX事件為例[R].中國媒體發(fā)展研究報告,2010(10).

[10]孫立平.社會轉型:發(fā)展社會學的新議題[J].社會學研究,2005(1):1-24.

[11]李紅濤.結構弱勢與再現(xiàn)弱勢——信息傳播中的弱勢社會群體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6:38.

[12]【美】詹姆斯·斯科特著,鄭廣懷,張敏,何江穗譯.弱者的武器[M].北京:譯林出版社,2007:35.

[13]曹炯.擊破媒體救助的神話——愛心報道的負效應[J].文教資料,2007(12月中旬刊):66-68.

[14]劉光華.社會救助:理論界定與中國的實踐展開(上)[J].蘭州大學學報,2008(7):107.

(實習編輯:徐雯婷)

2016-07-19*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2013年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社會救助體系中的公益?zhèn)鞑パ芯俊?項目編號:13YJC860017)研究成果。

李京麗(1979-),女,成都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博士。

G206

A

1004-342(2016)05-12-07

猜你喜歡
求助者弱者救助
在心理咨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幫助關系
師道(教研)(2024年2期)2024-05-06 21:47:44
在心理咨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幫助關系
師道·教研(2024年2期)2024-03-08 05:32:46
強者和弱者
由“中華富強”輪失火救助引發(fā)的思考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44
水下救助搶險
弱者
拒絕的正確方式
讓求助者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心理與健康(2017年5期)2017-05-30 10:48:04
水下救助搶險
跨省“人身安全保護令”,為弱者保駕護航
泰兴市| 抚州市| 邹城市| 名山县| 连平县| 托里县| 梨树县| 普宁市| 河东区| 开封市| 马尔康县| 长丰县| 宁远县| 鄂温| 苏尼特右旗| 桓仁| 玛沁县| 女性| 清河县| 柞水县| 望城县| 孟州市| 哈尔滨市| 姜堰市| 寻甸| 枣阳市| 五家渠市| 齐河县| 清徐县| 孝昌县| 鹤庆县| 嘉兴市| 攀枝花市| 司法| 缙云县| 赤壁市| 张家界市| 上林县| 诸城市| 沂水县|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