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狀況研究綜述*

2016-03-23 22:30:28晏月平廖愛娣
關鍵詞:流動人口流動融合

晏月平 廖愛娣

(云南大學發(fā)展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91)

?

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狀況研究綜述*

晏月平 廖愛娣

(云南大學發(fā)展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091)

流動人口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通過整理分析有關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文獻,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研究提出相關展望與思考:促進社會融合的概念與指標體系的統(tǒng)一;流動人口中特殊群體的研究有待擴展;在戶籍制度未得到根本性改變之前,該如何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思考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最終歸宿;加強對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研究。

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綜述

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已從2000年的1.2億增加到2010年的2.2億,增幅達83%。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我國流動人口分別是2.11億、2.21億、2.3億、2.36億、2.45億、2.53億[1],已超出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在這一背景下,為解決流動人口社會融合面臨的問題,促進人口城鎮(zhèn)化,促進流動人口管理和支持機制的完善及發(fā)展,以促進中國經濟和社會穩(wěn)定,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者針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展開多方面研究,文章通過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相關文獻的整理評述,歸納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研究現(xiàn)狀、結論以及不足,為流動人口社會融合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相關概念解釋與指標體系建設研究

(一)社會融合的概念

其實,社會融合是一個外來詞,最早是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干在其著作——《自殺論》中首次提出,并且認為較好的社會融合水平可以防止由社會原因而導致的自殺,但是卻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社會融合是一個多元的概念,學者從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人類學諸多學科進行界定。田凱(1995)提出流動人口適應城市生活的過程,實際上是再社會化過程。朱力認為融合與適應不是簡單地等同于同化,融合更加積極主動(朱立,2002)[2]。國內比較早定義社會融合的屬任遠、鄔民樂,他們指出社會融合是個體和個體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或不同文化之間互相配合、互相適應的過程,并以構筑良性和諧的社會為目標(任遠,鄔民樂,2006)[3]。楊菊華(2009)也指出“社會融合”是一個動態(tài)的、漸進式的、多維度的、互動的概念。周皓(2012)認為社會融合是一個多維的概念,他將其分為經濟融合、文化適應、社會適應、結構融合和身份認同這五個維度,認為社會融合總是處在從適應到區(qū)隔融合再到融合這三個階段中的某一點上,可見學術界目前對社會融合的概念尚未達到一致的共識。

(二)社會融合測量指標

社會融合是一個多維的概念,國內學者將其劃分為三維、四維、五維等等,不同的學者擁有不同的定義與測量方法,雖有所差異,但差不多都涵蓋了經濟融合、文化融合、身份認同、心理融合這四個方面。將社會融合劃分為兩個維度的主要有:王毅杰(2010),社會交往與社會認同;三個維度的主要有:朱力(2002),經濟、社會和心理或文化層面,郭良春(2005),價值觀適應、社會生活適應、學習適應,悅中山、李樹茁(2012),文化融合、社會經濟融合、心理融合;四個維度的主要有:風笑天(2004),經濟、心理、環(huán)境、生活,張文宏、王桂新(2008),心理、文化、身份、經濟,楊菊華(2010),經濟整合、行為適應、文化接納、身份認同,張文宏(2013),認同融合、文化融合、網絡融合、經濟融合;五個維度的主要有:張文宏(家庭經濟、日常生活、與當地居民的關系、生產勞動、社區(qū)認同),張繼焦(2004),對城市生活的感受、經濟生活、生活方式、社會交往、戀愛婚姻);田凱(1995)將其劃分為相對穩(wěn)定的職業(yè)、經濟收入及社會地位、生活方式、社會交往、社會參與6個維度;楊黎源(2007)將其劃分為風俗習慣、婚姻關系、工友關系、鄰里關系、困難互助、社區(qū)管理、定居選擇及安全感等8個方面[4]??梢?,有關社會融合的測量指標做得越來越細、越來越成熟,但是理性思考不要被技術性所取代,指標不是目的,應該在指標體系的建構中,思考社會融合的最終方向。

二、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現(xiàn)狀以及特點研究

(一)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現(xiàn)狀、困難、長期居留意愿研究

目前存在的大量文獻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狀況進行描述,由于戶籍制度的屏蔽作用和流動人口自身的原因,流動人口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收入有限、具有不穩(wěn)定性,被排除在城市主流社會之外,住房以租賃為主、居住條件較差、主要聚居于城市邊緣地帶(雷敏等,2007)[5]。徐繼紅(2015)等通過對鄭州實驗區(qū)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流動人口教育水平越高,社會融合程度越好;流動時間越長,社會融合水平越高;已婚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性更高;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指數隨月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增高[6]。但是也有學者(2015)指出流動人口在城市的社會融合,并不一定是融入某一個群體,而是和相似的群體建立聯(lián)系;不是融入更高的階層,而是與同類人融合[7]。在長期居留意愿上,絕大部分的流動人口有長期居留意愿,但受社會資本、心理認同感、經濟融合(職業(yè)、就業(yè)身份、收入、住房)、社會參與、個體特征(年齡、受教育程度、本地滯留時間、戶口性質)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楊政[8],2015;胡陳沖[9],2011;盧小君[10],2012;王朋崗[11],2015)而不是很理想。

(二)流動人口內部異質性研究

流動人口大軍不再呈現(xiàn)統(tǒng)一的整體,內部出現(xiàn)了異化,流動人口存在著性別差異,(宋月萍、陶椰(2012),提出女性流動人口找工作所花費的時間要比男性短,但是找到高收入工作的概率要低于男性,存在“性別區(qū)隔”[12]。同時,有學者指出女性的社會融合程度要高于男性(陳湘滿,2013)。但是,即使相同性別的勞動力在城鎮(zhèn)勞動力市場也將隨著自身技能的差異而形成一種有差別的融合[13](謝桂華,2012)。流動人口內部的分化甚至與居住環(huán)境相關,居住在城市郊區(qū)聚居區(qū)的流動人口對城市的認同感比較高,對社會事務也更加積極,具有更高的社會融合度,但是居住于城郊區(qū)的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程度則較低[14](羅仁朝,2008)。不同的戶口類型的流動人口生存狀態(tài)也存在著很大差異,不再是一個均質的整體[15](胡陳沖 ,2011)。

(三)流動人口特殊人群

近年來對流動人口的研究越來越細化,從漢族到少數民族,從勞動年齡人口到流動婦女、流動兒童、流動老人,從農民工到新生代農民工。關于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1000萬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已經在數量上超過了世居少數民族[16],但是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因為語言障礙、偏見、受教育水平低下,在就業(yè)上處于邊緣化地位,在職業(yè)分布結構上處于低端 ,尚未能夠行為融入[17]。有學者指出通過增強城市化發(fā)展,加大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人力資本投資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改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居住狀況促進其社會融合[18]。對于流動兒童的研究,也在不斷增加,莊曦[19](2013)指出首先存在著社會融合危機,“照看者”在流動兒童的文化認知發(fā)展中呈現(xiàn)功能性缺位;其次,流動兒童的同伴交流作為其消解文化障礙的有效途徑呈現(xiàn)出了發(fā)展不平衡的狀態(tài);最后,間斷式社會環(huán)境中所蘊含的文化落差強化了該群體的“同一性混亂”心理危機,這種原因的造成與戶籍制度、流動兒童個性心理、社會接納、家庭環(huán)境的親密度和適應性緊密相關(鞏在暖[20],2010;白文飛[21],2009;卓然[22],2015)。周皓[23](2012)表示這是因為社會融合不僅具有代際的傳承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針對農民工群體,現(xiàn)存的文獻主要進行實證研究,由于農民工群體整體受教育程度低,農民工社會融合程度不高,與當地居民處于一種隔離狀況[24](楊緒松,2006)。對于新生代流動人口,這一新生流動群體的社會融入度高,但是融合質量有待提高,雖然依舊受制度因素、個人因素、經濟因素影響,但是經濟因素不再是影響其社會融入的最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流動人口的個人因素(曾祥明[25],2015;余運江[26],2012)。關于流動老人社會融合的研究比較少,一方面是因為流動老人在流動人口大軍中所占比例較低,不是流動人口的主體;另一方面,由于流動老人已經完成了生命過程中的生育階段、就業(yè)階段以及受教育階段,因而被作為沒有特殊問題的一類人而受忽略[27](孟向京,姜向群,宋健等,2004)。有少量文獻對流動老人社會融合進行分析,主要集中在對流動老人的定義,流動老人遷移的目的、特點,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研究。孟向京[26](2004)指出老年人口流動主要以家庭團聚、為子女照料家務為目的,將流動老人定義為沒有辦理戶口遷移,居住在外地的60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人口。宋?。?005)在文章中指出:在進行中國流動遷移老年人口研究時,要特別注意在中國戶籍制度影響下的老年人性質、流動遷移動機以及流動遷移政策等自身特色[28]。

三、影響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因素研究

影響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因素,根據現(xiàn)存的文獻可以大致分為經濟因素、社會排斥因素、社會資本因素、人力資本因素。錢正榮[29](2010)指出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城鄉(xiāng)二元體制、流入地政府的本位主義、流入地戶籍人口的偏見和歧視、流動人口自身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不足都有可能使流動人口陷入尷尬的處境。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基礎是經濟因素,社會融合呈現(xiàn)出漸進性,從經濟融合、行為適應、文化接納、身份認同慢慢遞進[30]。但是陳湘滿、翟曉葉通過運用OLS模型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經濟因素不再是影響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主要因素,流動人口年齡、受教育水平、社會公共政策等成為重要影響因素。對于戶籍制度和建立在戶籍之上的各種制度構成了流動人口融入城市社會的制度性障礙,學術界對此已基本形成共識。雖然經濟因素、社會資本、人力資本都將影響流動人口社會融合,但以戶籍制度為依托的流動人口管理制度對其有根本性的影響(任遠[31],2006)。除了戶籍排斥制度,還有城鎮(zhèn)人口態(tài)度,雖然隨著政府的宣傳與和諧社會的建設,從宏觀角度來看,對流動人口持認可和接納態(tài)度,但是在日常交往中依舊疏遠甚至排斥(宋月萍,2012)。任遠 ,陶力[32](2012)認為流動人口本地化的社會資本對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具有很大的影響,提倡在戶籍制度改革未完成之前重視社會機制的作用,從社會參與、社會信任以及社會交往三個維度來促進流動人口與本地居民的融合。悅中山、李樹茁(2011)研究發(fā)現(xiàn),市民非親屬關系對農民工的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均有顯著的、不可替代的正向影響,但對社會經濟融合的影響有限,“農民工—市民網絡”對社會融合各維度的不均衡作用有可能導致農民工長期陷入城市社會底層[33]。造成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現(xiàn)狀,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流動人口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分為教育和工作經驗,后者又包括總的工作經驗和流動后積累的工作經驗兩部分。流動人口在初期雖然都會處于劣勢,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高技能者的收入將會追上本地勞動力,而低技能者的劣勢卻無法改變(謝桂華,2012)[13],人力資本回報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流動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加薪升職。

四、有關流動人口管理研究

對于流動人口管理的研究,部分文獻從政府的高度、管理的角度來研究,將流動人口視為洪水猛獸,主要是對其進行管理、控制。郭秀云(2008)將風險社會與人口流動結合在一起,認為流動人口因為缺乏在城市的原始積累,生存狀態(tài)不體面,對城市社會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可能成為影響城市公共安全的現(xiàn)實因素[34]。還有許多文獻對流動人口的管理模式進行探討,將流動人口管理模式分為三種,防范型管理模式、綜合型管理模式、福利型管理模式[35]。同時,現(xiàn)存文獻對流動人口管理進行研究,主要存在三個方面,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的政策法規(guī)方面;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機制方面;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內容方面(張瑞[36],2013)。肖周燕(2009)指出流動人口管理體制改革模式的建立和發(fā)展是在綜合考慮管理體制改革成本的前提下,多個利益相關者根據自身的約束條件進行選擇并相互博弈,尤其是政府主導下的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進行博弈的結果[37]。任澤濤指出(2011)可以通過創(chuàng)立“和諧促進會”第三方組織,消除族群矛盾,實現(xiàn)社會融合目標[38]。具體工作的開展,要堅持“公平公正”的理念,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加強多元治理主體結合[38]。

五、研究展望及思考

通過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相關文獻的整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已經存在大批有價值的文獻,研究范圍和角度非常廣泛,但是還有幾點值得展望與思考。

(一)社會融合的概念及測量指標尚未形成一致標準

有關社會融合的概念與測量體系,學術界尚未形成經過驗證并得到一致認可的標準。目前有關社會融合的測量指標有二維、三維、四維、五維,甚至八維,測量維度不一,有些測量維度過大,不夠詳細,有的測量維度又過多,顯得太復雜。有必要對社會融合的概念與測量標準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二)流動人口中特殊群體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擴展

在已有文獻綜述和評議的工作基礎上,發(fā)現(xiàn)目前對流動人口的研究主體主要是勞動年齡人口(農民工群體)與隨遷兒童等群體,對老年流動人口的研究甚少,更缺乏關于流動老人在社會適應方面的理論性與實證性研究。作為弱勢群體的流動老人,提升其生存發(fā)展水平是我國推進城鎮(zhèn)化的必然要求。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嘗試對流動老人的社會融入問題進行探索研究,進而擴大社會融入理論的研究對象,檢驗和補充現(xiàn)有的社會融入理論對維度和指標的建構,進一步完善社會融入理論,豐富流動人口以及老年社會學理論??梢哉f,中國流動老人問題尚屬新課題,也將對我國公共服務政策、社會福利制度設計提出新的挑戰(zhàn)。

(三)戶籍制度改變之前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

目前學術界對戶籍制度是造成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現(xiàn)狀的根本原因已經達成了一致的認識,但是戶籍制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在戶籍制度未得到根本性改變之前,如何去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也是需要學術界思考的問題。雖已經有學者提及,但是相關的措施和建議不夠完善,仍需深究。

(四)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最終歸宿

很多文獻都在研究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狀況、特點,思考從哪幾個方面測量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程度,研究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目前存在的困難以及流動人口群體內部的差異性、該如何進行流動人口的管理與服務,但是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最終方向是什么?最終是要達到一種什么樣的理想狀況?有關這種思考的定性研究比較少,在測量技術、工具、方法越來越先進的時代,有關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價值思考不該少。

(五)有關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研究的展望與思考

在有關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研究中,現(xiàn)存文獻主要是通過分析現(xiàn)有政策、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進行研究,研究模式單一,而且主要是從定性角度出發(fā),未來的研究首先可以通過對流動人口管理與體系進行定量研究,對管理與服務體系進行成本分析。其次,流動人口不再是一個同質化的群體,因此對流動人口特殊群體的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目前主要集中在對整體流動人口或者勞動年齡人口或農民工管理研究,可以加強對流動婦女、流動兒童、流動老人、流動少數民族管理與服務體系建設的研究。最后,研究者都有提到要制定公平公正的政策,但是政策的具體化操作卻未提及,這一方面值得深究。

[1]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司.中國流動人口發(fā)展報告2010-2015[R].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

[2]朱立,陳如.城市新移民——南京市流動人口研究報告[R].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61-62.

[3]任遠,鄔民樂.城市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文獻述評[J].人口研究,2006,03:87-94.

[4]周皓.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測量及理論思考[J].人口研究,2012(3):27-37.

[5]雷敏,張子珩,楊莉.流動人口的居住狀態(tài)與社會融合[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4):31-34.

[6]徐繼紅,倪士光,張輝 .鄭州市實驗區(qū)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特點分析[J].人口與社會,2015(1):53-61.

[7]劉娜.融入新階層還是適應新生活——對農村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新探索[J].北京社會科學,2015(7):61-67.

[8]楊政,羅雅楠.北京市鄉(xiāng)城流動人口長期居留意愿研究[J].人口與社會,2015(1):69-80.

[9]胡陳沖,朱宇,林李月,等.流動人口的戶籍遷移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一項在福建省的問卷調查[J].人口與發(fā)展,2011(3):2-10.

[10]盧小君,王麗麗,趙東霞.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對其居留意愿的影響分析——以大連市為例[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32-37.

[11]王朋崗.社會融合視角下新疆跨省流動人口長期居留意愿研究——新疆、北京和廣東的比較研究[J].人口與發(fā)展,2015(2):66-71.

[12]宋月萍 ,陶椰.融入與接納:互動視角下的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實證研究[J].人口研究,2012(3):38-49.

[13]謝桂華.中國流動人口的人力資本回報與社會融合[J].中國社會科學,2012(4):103-124,207.

[14]羅仁朝 ,王德.上海市流動人口不同聚居形態(tài)及其社會融合差異研究[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8(6):92-99.

[15]胡陳沖,林李月,朱宇.不同戶口類型流動人口城市生存狀態(tài)的差異[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17-20,25.

[16]馬冬梅,李吉和.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的障礙與對策[J].廣西民族研究,2013(2):15-21.

[17]肖昕茹 .我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現(xiàn)狀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60-65.

[18]古麗妮尕爾?居來提,董曄.烏魯木齊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居留意愿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5(10):118-124.

[19]莊曦.流動兒童與城市社會融合問題及路徑探析[J].江蘇社會科學,2013(5):140-146.

[20]鞏在暖,劉永功.農村流動兒童社會融合影響因素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0(3):82-87.

[21]白文飛,徐玲.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身份認同問題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9(2):18-25.

[22]卓然,葛魯嘉 .家庭環(huán)境對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影響 :教養(yǎng)方式的中介作用[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5(10):271-274.

[23]周皓.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代際傳承[J].中國人口科學,2012(1):70-81,112.

[24]楊緒松,靳小怡,肖群鷹,等.農民工社會支持與社會融合的現(xiàn)狀及政策研究——以深圳市為例[J].中國軟科學,2006(12):18-26.

[25]曾祥明,李文珂,盧現(xiàn)偉.外省市來京新生代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研究[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2):119-124.

[26]余運江,高向東,郭慶.新生代鄉(xiāng)—城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研究——基于上海的調查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2 (1):57-64.

[27]孟向京,姜向群,宋健,等.北京市流動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J].人口研究,2004(6):53-59.

[28]宋健.流遷老年人口研究:國外文獻評述[J].人口學刊,2005(1):28-32.

[29]錢正榮.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問題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0(2):39-42.

[30]楊菊華.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社會融入的指標體系——基于社會融入理論的進一步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0 (2):64-70.

[31]任遠,鄔民樂.城市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文獻述評[J].人口研究,2006(3):87-94.

[32]任遠,陶力.本地化的社會資本與促進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J].人口研究,2012(5):47-57.

[33]悅中山,李樹茁,靳小怡,等.從“先賦”到“后致”:農民工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融合[J].社會,2011(6):130-152.

[34]郭秀云.風險社會理論與城市公共安全——基于人口流遷與社會融合視角的分析[J].城市問題,2008(11):6-11.

[35]傅崇輝.流動人口管理模式的回顧與思考——以深圳市為例[J].中國人口科學,2008(5):81-86,96.

[36]張瑞.中國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問題研究綜述[J].當代經濟管理,2013(2):32-38.

[37]肖周燕 ,郭開軍,尹德挺.我國流動人口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定機制及路徑選擇[J].人口研究,2009(6):94-101.

[38]任澤濤.社會融合組織服務管理流動人口的慈溪經驗[J].社團管理研究,2011(9):11-14.

(責任編輯:張 蕾)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China:A Literature Review

YAN Yueping LIAO Aidi
(School of Development Stud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1,China)

In recent years,floating population has go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With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prospects and thoughts on the study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China:the concept and index system of social integration should be standardized;the research of special group in floating population needs to be extended;how to promot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before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changed;what is 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and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research of floating popul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loating population;social integration;review

C922.2

A

1004-342(2016)04-15-06

2016-04-11

云南省人口學學科建設項目“云南省流動人口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XKJS201420)階段性成果。

晏月平(1972-),女 ,云南大學發(fā)展研究院教授,博士;廖愛娣(1991-),女 ,云南大學發(fā)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流動人口流動融合
村企黨建聯(lián)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chuàng)新出發(fā),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流動的光
流動的畫
漫畫
關愛明天(2016年12期)2016-12-20 05:21:01
數說流動人口
民生周刊(2016年27期)2016-11-24 03:55:42
數說流動人口
民生周刊(2016年21期)2016-11-19 14:08:09
為什么海水會流動
马鞍山市| 满洲里市| 南陵县| 海晏县| 石门县| 滦平县| 资中县| 阿勒泰市| 崇阳县| 息烽县| 阿拉善右旗| 桦南县| 若尔盖县| 托克托县| 宝山区| 六安市| 三门县| 乌拉特后旗| 靖宇县| 塔城市| 安顺市| 永安市| 崇礼县| 富源县| 漳州市| 明星| 东兰县| 孝义市| 柳江县| 射阳县| 弥勒县| 鄂尔多斯市| 喜德县| 甘德县| 邵阳市| 大姚县| 温泉县| 万山特区| 辉县市| 新乡市|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