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放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有一種雄奇讓人夢寐以求,有一種壯美讓人百尋不得,但當(dāng)這幅4.4米×1.8米的鴻篇巨制徐徐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時候,或許你會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由衷的慨嘆:“找到了,找到了,終于找到了……”“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边@應(yīng)該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詩篇之一了,千百年來人們讀它,背它,感受著它,想象著它……而《早發(fā)白帝城》給人的第一感覺就好像就是久藏在記憶深處的一幅圖畫,隨著詩仙的千古絕唱噴涌而出,一瀉千里,蔚為壯觀……此時的長江三峽即是自然的造化,更是藝術(shù)的奇跡,你的心會隨著畫家的盡情描繪而徹底舒展,盡情沉醉……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2001年6月,兩位年過古稀的山水畫大家秦嶺云、姚治華懷著對母親河的深深摯愛,開始合作這幅《早發(fā)白帝城》,但畫了一半的時候,由于種種原因而暫時擱筆。十年之后,姚治華先生的學(xué)生鄭碎孟運筆補景將這幅巨畫完成。姚先生在畫中題記上稱自己的愛徒是“游三峽七百多次,十年住在郵輪上的‘畫三峽專家”。2000年,鄭碎孟登上維多利亞公司的豪華游輪,成為住船畫家。游輪長100多米,寬20多米,上下五層,以接待美國游客為主。除了非典期間和每年春節(jié),碎孟幾乎十年如一日,在游輪上壯游長江。多少個和風(fēng)駘蕩的春日,多少個陽光璀璨的夏午,多少個落葉繽紛的秋晚,多少個雪花飄舞的冬夜……碎孟都靜靜地極目遠眺兩岸風(fēng)光,為母親河的美所深深陶醉,并深感這種美取之不盡,畫之不竭。碎孟“搜盡奇峰打草稿”,閱遍萬水繪藍圖,忘我地投入到那一片片無窮無盡的大山水之中……碎孟同筆者講:“那時候把所有的事情都拋到九霄云外,心里頭一點雜念都沒有,想的就是怎么把長江畫好,怎么把三峽畫美。”
碎孟雖年近半百,但人長得頎長精干,玉樹臨風(fēng),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了十多歲,而且談笑間像孩子般純凈。他帶有濃濃溫州鄉(xiāng)音的普通話,使筆者聽起來頗有些費勁,但一談起藝術(shù)來,談起三峽創(chuàng)作來就流暢自然了許多:“兩位老師畫了《早發(fā)白帝城》前山近水,我畫了后山遠水,中國畫最講究筆墨的碰撞,筆墨的韻味,老師們畫得雄偉壯麗,大開大合。我就要畫出遠山如黛,意猶未盡的感覺……”老師們畫前景濃墨重彩,給人以巨大的視覺震撼。碎孟畫遠景淡渲輕染,又讓人感覺如夢似幻,對此山此水留戀無限。墨分五色其變化精妙而細致入微,碎孟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而在畫面上碎孟用了大片大片的花青色,使得畫面顯得幽深而清爽。又用赭石色點綴的小船和村居,使畫面顯得生機盎然。宋代大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一書中,提出三遠法即“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而碎孟補畫這幅巨作的時候,正是嚴格遵守了“三遠法”,以仰視、俯視、平視等不同的視點來描繪“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的美景,打破了一般繪畫以焦點透視觀察景物的局限。碎孟早年曾下苦功研習(xí)過西方油畫,深得其妙,并運用其國畫創(chuàng)作中,使其作品賦予光影透視的美感,意境也更加朦朧縹緲……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李白25歲時,辭親去國,仗劍遠游。但其對巴蜀故鄉(xiāng)依舊深情滿懷。而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也一樣讓碎孟魂牽夢繞。1966年,碎孟出生在浙江溫州樂清垟心屋。當(dāng)時正值“文革”,打到孔孟之風(fēng)正盛,碎孟也被父母起了這么一個頗具時代特色但是又很特別的名字。碎孟的故鄉(xiāng)背倚中雁蕩山,南鄰甌江,青山秀水,如詩如畫。而碎孟的祖父是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書畫匠,鄉(xiāng)親們婚喪嫁娶需要寫寫畫畫的時候,就會首先想到老人家。而除了祖父外,碎孟家中的長輩和兄長皆善丹青。小碎孟耳濡目染,勤學(xué)苦練,一門心思琢磨著把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畫好。為了畫好畫,寫好字,小碎孟經(jīng)常廢寢忘食,他甚至覺得一天不揮毫潑墨就是對生命的一種辜負。堂兄鄭中才年長碎孟18歲,畫技非凡,日后成為著名的人物畫家,他經(jīng)常手把手地教碎孟如何作畫。碎孟天資聰穎,常常能學(xué)一知二,舉一反三。隨著年齡的增長,碎孟畫藝精進,非常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了國畫專業(yè)。1994年,碎孟考取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國畫大師姚治華的研究生,在恩師的親自指導(dǎo)下,他的畫藝更有了質(zhì)的飛躍。而讓碎孟感覺收獲最大的就是陪同姚老師三上黃山,每次都長達一個月之久。在碎孟眼里,黃山四絕中怪石是體魄,溫泉是風(fēng)姿,云海是情懷,奇松是靈魂,要想表現(xiàn)黃山之美,這四大要素要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有老師指點迷津,碎孟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嘗試。日后,碎孟又三上黃山,摸索出一套描繪大山水的方法,為其進行三峽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崩畎椎摹锻麖]山瀑布》,同其《早發(fā)白帝城》一樣膾炙人口。而“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詩仙寫的這首《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更是千古絕唱。碎孟自幼就被太白詩意所深深浸染,總幻想著像詩仙那樣,暢游天地之間,盡興揮毫……2002年4月,三峽地區(qū)連續(xù)下了三天三夜的瓢潑大雨,把在游輪上的碎孟都看得目瞪口呆,只見長江兩岸滿眼都是詩仙所描繪的懸泉飛瀑,壯闊無邊。廬山瀑布壯麗,大雨中的三峽則變成了一條“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的奇美長廊,更讓人嘆為觀止……碎孟被這洋洋大觀所徹底征服,他感覺自己的眼睛和雙手根本就不夠用,那雨中傲然挺立的倒掛枯松,那被巨浪狂卷的奇石怪巖都讓碎孟目不暇接,他不停地用畫筆記錄著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只能是掛一漏萬,但碎孟在腦海里不停地勾勒著那山,那水,那恣肆無比的大氣勢,這一勾勒就將近十年……
2012年,一幅5.6米×2.8米的巨作呈現(xiàn)在世人眼前,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撼人,沒有大手筆、大胸襟絕難完成。這幅作品就是由鄭碎孟創(chuàng)作的《三峽飛瀑圖》。碎孟畫的是雨過天晴后的三峽景象,但并不是表現(xiàn)三峽的那一個具體瀑布,而是三峽各種瀑布的高度濃縮,藝術(shù)概括,是那無盡水世界的一幀壯麗風(fēng)景……
碎孟在創(chuàng)作中采用了縱構(gòu)圖,觀者站在這幅5米多高的巨畫面前,真有身臨高山大瀑之感。在畫面的頂部碎孟著力渲染出水汽氤氳、云霧繚繞的氛圍,遠山也被雨水沖刷的異常潤澤,涓涓細流在陽光的照耀下,從山澗各處奔流而至,猶如千軍萬馬蓄勢待發(fā)。果不其然,緊接著碎孟的如椽巨筆就一揮而下,遒勁有力的幾大筆就把飛瀑的奔流狂瀉,破空而出展現(xiàn)得出神入化。碎孟是武功和硬氣功的高手,練武長達四十年之久,是武當(dāng)派始祖張三豐第十五代傳人陳師行道長的高足。而碎孟把一身好武功巧妙地同書畫創(chuàng)作結(jié)合,把力道和氣韻運于筆端,靜可虛無縹緲,動可排山倒海,于是就讓這邊風(fēng)景獨好……
碎孟這幅作品“皴染俱備”,環(huán)境渲染得淋漓盡致,皴法又高妙美奧。碎孟用“大斧劈皴”,用大筆飽蘸水墨,沿著巨石陡巖順勢揮灑。所到之處酣暢勁猛,橫掃千軍。用“披麻皴”、 “牛毛皴”、“雨點皴”等技法,表現(xiàn)出萬瀑在群山中奔流的放射、修長、跳躍、升騰的線條之美,韻律之美。用郭熙所創(chuàng)的云頭皴表現(xiàn)遠山遠水的若隱若現(xiàn),奇幻多姿。碎孟又用元代大畫家王蒙的解索皴筆筆中鋒,寓剛于柔,讓這無比雄奇壯麗的山水看上去又是那么親切朗潤……
這幅《三峽飛瀑圖》完成之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收藏,并被懸掛在省政府辦公樓的大廳中,成為展示荊楚大地的一個美麗窗口……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綺。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詩仙筆下的三峽美不勝收,而碎孟更是追尋著這份詩情畫意無法自拔。在船上的10年,碎孟感覺自己年輕了10歲。而從船上下來,碎孟感覺自己一下子就老了10歲:“我坐在船上,只要向舷窗外一望就知道到三峽哪一個地段了??梢哉f,三峽的山山水水全都在我的心中?!?/p>
中國歷史上兩位最偉大的天才李白和蘇東坡都是沿著三峽順流而下,“逐鹿”中原,完爆古今所有大家巨匠。浩浩長江,巍巍三峽,到底給了他們多少靈感和詩意?但李白和蘇東坡的三峽之旅都行色匆匆,而碎孟則徜徉在三峽的青山秀水中長達十年之久,無數(shù)次用飽蘸激情的畫筆描繪“夔門天下雄”,神女峰山色……一幅幅佳作相繼問世,引來中國藝術(shù)界的高度關(guān)注。被認為是國畫界最具潛力的年輕名家之一。2014年,碎孟與姚治華、沈鵬、劉大為、何家英、范曾等老一輩泰斗入選中國郵政書畫郵票選集序列。郵票集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響,集郵迷們競相收藏。
2015年,中國郵政為鄭碎孟書畫作品出版臺歷,其中八月份的《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這幅作品頗為引人注目,這是碎孟2013年完成的心血之作。這是一幅橫構(gòu)圖的巨制,全畫以花青為主要色調(diào),配以赭石色點綴。厚重、疏密、濃淡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充滿了筆墨韻味。該畫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大小S型構(gòu)圖”,把水繞山環(huán)的感覺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而S型構(gòu)圖使得畫面更加曲折深邃,源遠流長。畫面正中是大S型構(gòu)圖,那種長江沖破崇山峻嶺阻隔的宏大氣勢撲面而來。而各種小S型構(gòu)圖則完美地表現(xiàn)出了長江由千流萬瀑匯流而成的壯闊。小S型構(gòu)圖由崇山峻嶺奔流而下,而大S型構(gòu)圖的長江之水由遠及近,江面也越來越開闊,真可謂是“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
“溪花笑日何年發(fā),江客聽猿幾歲聞。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云?!彼槊鲜冀K夢想著讓自己作品能表現(xiàn)出詩仙那種風(fēng)吹云動,飄飄欲仙的感覺。而這幅作品部分實現(xiàn)了碎孟的“野心”。各種“大小S型構(gòu)圖”使得整個畫面顯得流暢靈動,錯落有致。云頭皴更是運用得妙到毫巔,天光云影,徘徊其間,讓人神往不已。由于碎孟的匠心獨運,使得其表現(xiàn)的千山萬水看不出一絲繁密,凝滯,而是境界疏朗,讓人觀之神清氣爽。
精騖八極才能心游萬仞,寂然凝慮才能思接千載。碎孟的繪畫遠承“荊關(guān)董巨”和范寬、李唐、王蒙,石濤,近學(xué)黃賓虹、傅抱石、潘天壽、李可染和姚治華。又由于碎孟長期臨貼練習(xí)書法,并將書法的用筆運用到繪畫中,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風(fēng)格,獨特而引人注目。越是這樣,我們越是希望碎孟師法先賢,又不拘泥先賢,善識短,敢揚長,因為50歲左右的這批書畫家,不僅擔(dān)負完善與突破自我之責(zé),更擔(dān)負對中國書畫繼承與創(chuàng)新之使命。他們只有清晰認識自己的使命,才能更加自信、自覺和自強,從而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壯麗遼闊、氣吞山河的巨作,讓太白詩意躍然紙上,千里江陵如入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