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華
【摘要】閱讀是初中語文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版塊,它既是語文教學效果的直接體現(xiàn),也是語文教學影響的一個重要的反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否有效的開展,是影響整個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在目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教學的手段和方法都有所創(chuàng)新和改進,但是仍還存在著許多未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日積月累,成為了整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開展的絆腳石。本文從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出發(fā)點進行思考,為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提出了幾點思考,對于推動我國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54-01
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傳授學生關于閱讀的知識與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文綜合能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發(fā)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語文閱讀教學也不僅僅是在于讓學生能夠學會閱讀,更重要的是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全身心的去感悟閱讀的魅力和精彩,能夠在閱讀的同時感受到語文的美學特點所在,能夠在閱讀之后精準的把握住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其中所蘊藏的人文情懷。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有了明顯的創(chuàng)新和進步,但其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深知只有不斷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語文素養(yǎng),所以就自己的經(jīng)驗提出了以下幾點能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和手段
在現(xiàn)階段的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中,大部分教師只是將知識點機械的套進閱讀的文章里為同學們進行講解,有時候甚至只針對重點內(nèi)容講解,對于能夠深刻表達作者感情的地方卻一筆帶過,這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文章里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這種教學方式也不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長遠的發(fā)展。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要把一篇閱讀課文進行分割,而要進行一個整體全面的有效講解。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也要符合閱讀文章的基調(diào),可以是輕快活潑的,也可以是深刻沉重的,這樣可以有效的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可以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初中語文的教學條件也越來越完備和齊全,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但是在這一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浪潮下,教學效率卻沒有得到較大的提高,這是因為教師在這種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下,沒有發(fā)現(xiàn)其真正的意義所在,只是一味的追逐教學潮流。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挖掘教學手段的實質性含義,不要只是流于形式的教學,要恰當、合理的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同時,及時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及時的調(diào)整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
在目前的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有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很好的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只是按照自己以為的學生的學習進度來進行閱讀課文的講解,這種太過于理想的教學理念脫離了學生在初中語文閱讀中學習的實際情況,不利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這一現(xiàn)狀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學習的成果,定期及時的要求學生做一個學習上的反饋,來讓教師透徹又清晰的把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jù)這一情況教師調(diào)整教學進度。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學習的情況也不一樣。比如在預習閱讀課文的時候,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安排不同的預習深度和方面。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寫讀后感的這種方式來檢驗他們對于閱讀的感悟;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適當?shù)木毩曨}來鍛煉他們閱讀方面的思考能力;對于學習能力稍微差一點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讓他們自己找出問題并解決的方式來鍛煉他們在語文閱讀中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的預習方式的開展,能夠讓預習從一個空洞的流于形式的方面走向一個實質性的過程,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的引起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形成一個語文的發(fā)散性的思維,在培養(yǎng)學生開發(fā)邏輯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教師課堂的效果和作用。
三、教師應積極的開展關于閱讀的課外實踐活動
初中語文閱讀的課堂教學只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與知識的一個過程,而課外的閱讀實踐活動則是運用知識和掌握知識的一個升華。在進行初中語文的課堂閱讀教學的同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閱讀學習的實際情況和能力開展相應的課外活動,比如外出采風寫作、舉辦班級演講比賽、角色扮演讀課文等等活動。讓學生對于閱讀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已有的知識層面上,更注重實踐的運用,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關于閱讀的知識,提升閱讀的素養(yǎng)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常海玉.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M].教育實踐與研究:b,2008,04期(04):58-59.
[2]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第7期(7):143-144.
[3]張磊,劉芳.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1:120-121.
[4]常海玉.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08,04期(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