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萍(甘肅省靖遠縣石門教管中心,甘肅靖遠730600)
?
溫故知新
——一種值得倡導的教學方法
張雅萍
(甘肅省靖遠縣石門教管中心,甘肅靖遠730600)
摘要:本文從理論層次分析“溫故”與“知新”的關系,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以下三個問題:溫故可以知新,溫故何以知新及如何溫故知新。我們應對這種古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高度重視,以更好地服務于現(xiàn)代教育教學。
關鍵詞:舊知;新知;溫故;知新
《論語·為政》中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溫習,復習;故:舊的,指已學過的東西。全句大意為:溫習舊的知識,從而獲取新的知識與體會,能這樣做的人,可以做老師。前半句表明“溫故”是“知新”的一種手段?!岸北硎卷槼校砻鲝摹皽毓省钡健爸隆笔撬角芍?。后半句“可以為師矣”表明了“溫故”的力量,即“溫故”的重要價值。能溫故知新之人,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自己做學問也可以無師自通。通過溫故,除了可以鞏固舊知,將舊知條理化、系統(tǒng)化之外,還可以學習、推理和掌握新知。溫故知新用在今天的教學中,仍然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是大家熟知的一篇詩歌,小學教材中有,中學教材中也有編排。小學時學這篇是初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句在學生心中成了壯麗、雄偉的代名詞,成為書寫大好河山的典范,這是初學這篇課文的收獲,即“初知”。中學生再學《望廬山瀑布》是“溫故”,僅僅溫故沒多大意義,“知新”才是目標。中學生的知識閱歷豐富了,鑒賞能力提高了,重新讀《望廬山瀑布》賞析到:“日照香爐生紫煙”這句將廬山寫得“色香味”俱佳,也寫得有溫度,“香”與“紫”是廬山之美的呈現(xiàn)。香廬就是廬山,但不能換成廬山,因為“香廬”與“紫煙”搭配得天衣無縫。重溫這首詩,也有學生對“疑是銀河落九天”提出了質(zhì)疑,有這樣壯觀嗎?太夸張了吧!游過黃果樹瀑布(亞洲第一大瀑布)的人,目睹過世界第一大瀑布的人未必有過這種感受,如果以大小排名,廬山瀑布在眾瀑之中,大概名不見經(jīng)傳吧,能排第幾呢?這些理解都是“溫故”后得到的“新知”。通過“溫故”,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更全面了,對詩歌賞析的層次更深了,詩歌的意蘊也顯得更豐滿了。
生命不斷成長,個體在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思想、感情、閱歷、知識、見解在不斷豐富;文化水平和個人修養(yǎng)在不斷提升,個性特征與個人風格在不斷改變,對生命的感悟及對生活的理解在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能力、認知能力、分析能力、辨別能力在不斷增強,對同一事物的分析角度也不斷轉換。頭腦中的舊知識在不斷地分化,新知識在不斷地注入,新知與舊知在不斷遷移與重組。這樣的話,重新溫習學過的東西,重新審視學過的舊知,會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與感悟,所以通過“溫故”可以實現(xiàn)“知新”。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溫故”是“知新”的一種好方法,溫故知新是一種教學的好手段。那么如何做到溫故知新呢?或者說如何去溫故,才會很好地求得新知呢?下面談談我個人的幾點建議。
(一)熟悉文本
我們在閱讀時,對課文要熟讀、精讀、靜思、深分析、勤鉆研,吃透課文。既要對文章內(nèi)容有宏觀方面的了解,對個別關鍵的字、詞、句有透徹的理解,又要對課文的時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層次脈絡、課文的主旨思想及表現(xiàn)手法反復鉆研,做到深挖掘,深分析,力求對課文內(nèi)容爛熟于心,對文中的點點滴滴了如指掌。閱讀的次數(shù)越多,思考的次數(shù)越多,對文本的發(fā)現(xiàn)、感悟就會越多。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舊知,多讀一遍就有一遍的體會,有多讀一遍的收獲。
(二)提出疑問
孔子講“受學重問”。疑為問之始,問為學之始,疑與問是求得新知的必要方法。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讓質(zhì)疑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敢問精神。面對學過的知識,要重新審視,既要敢問,又要會問:從課題上質(zhì)疑,從課文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詞語上質(zhì)疑,從一直未能理解的地方質(zhì)疑,從詞語運用上質(zhì)疑,從寫作方法、結構及安排上質(zhì)疑,甚至從本以為完美無缺、沒有問題的地方質(zhì)疑,這樣的話,不僅能求得新知,還能提升境界,讓你與文本之間拉開距離。仍然以學習《望廬山瀑布》為例進行說明。學生在重溫題目時,可以提出疑問:“望”這個詞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詩中與“望”對應的詞有什么?作者望見了什么?由望而感,感受到了什么?在重溫內(nèi)容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作者要寫瀑布但為何先寫廬山?如果將“遙看”改寫成“近觀”,又會有一個怎樣的新的瀑布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讀的次數(shù)越多,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就越多。
(三)比較閱讀
我們在閱讀時將兩個或幾個文本放在一起,將已學文本與新學文本放在一起,以舊引新,以新帶舊,讓新舊之間融會貫通,用舊方法分析新內(nèi)容,用新方法重新去讀舊內(nèi)容,在新與舊的比較中求同也求異,從舊知中探求到新的東西。學了柏楊的《借書不還,天打雷劈》,而后重溫清代袁枚的《黃生借書說》,或者學了《黃生借書說》再來重溫《借書不還,天打雷劈》,都叫溫故,新與舊是相對而言、可以互相轉化的。如果能將兩篇進行比較,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袁枚認為“書非借不能讀也”,明顯是主張借書苦讀,而柏楊主張大家首先要有不借書的修養(yǎng),誰對誰錯,究竟聽誰的,讓人云里霧里的,無法判斷。這是因為沒有深入的比較,如果能將兩篇融會貫通,就會發(fā)現(xiàn)兩篇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兩位作者都將讀書看成一種高尚的事,都主張通過讀書來進德修業(yè),在借書與還書的問題上都呼吁人們把握住誠信的道德底線。柏楊是針對借書不還的現(xiàn)象,建議有些人要有不借書的修養(yǎng),并不是反對借書,如果沒有新舊比較,恐怕就不會有如此的“新知”。
(四)字斟句酌
對于舊知,我們通常自認為特別熟悉,無需再學,因為太熟悉,所以導致會熟視無睹。學生學習王昌齡《從軍行》中的兩句“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初學時只會翻譯詩句,感受將士們的豪邁情懷,但不能就此止步,要深入下去,如果能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分析,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就會得知:“黃沙”表明戰(zhàn)斗慘烈,“百”表明戰(zhàn)斗次數(shù)之多,“穿”表明戰(zhàn)斗時間之長……反復讀下去,四句詩,28個字所呈現(xiàn)出的內(nèi)容會越來越豐富。
(五)轉換角度
用相同的方法可以解決不同的問題,叫“舉一反三”;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可以分析相同的問題,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于舊知,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維,我們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六)與人交流
不同的人層次不同,閱歷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對于相同的舊知,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溫故知新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自古有之。教師在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著,學生在學習中也經(jīng)常使用著,大家還需要從理論的高度認識到“溫故知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從而對這一教學方法有高度重視,在教與學的實踐中將這一方法運用得精而又準,讓傳統(tǒng)教學之法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王曉敏.論“溫故知新”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唐宋詩詞”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3(9).
[責任編輯張亞欣]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8-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