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芳
(滁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
事件框架理論視域下英語動詞詞化模式研究
吳小芳
(滁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基于事件框架理論,通過分析英語動詞的語義結構,總結了英語動詞詞化模式特點,即英語動詞詞化模式以動作-方式融合詞化為主,以動作-方式-受事詞化、動作-方式-施事詞化、動作-方式-動因詞化、動作-方式-工具融合詞化、動作-方式-路徑融合詞化等為輔。對英語動詞詞化特點的總結有利于英語學習者準確有效地使用英語動詞。
事件框架;英語動詞;詞化模式
Talmy把移動動詞詞化模式分為“移動+次事件”詞化模式、“移動+路徑”詞化模式和“移動+移動主體”詞化模式三種類型,把移動事件語言表達分為動詞框架和附加語框架/衛(wèi)星框架兩種類型。根據(jù)Talmy的研究成果,英語被視為典型的衛(wèi)星框架語言,其次事件映射到主要動詞上,其動詞詞化模式主要是“移動+次事件”詞化模式,即動詞除了表達移動動作本身外,還表達“次事件”(包括“方式”和“原因”)。這類動詞通常被稱為方式動詞(manner verbs),英語則是典型的方式動詞語言。Talmy的理論一經(jīng)提出,就在國際語言學界產(chǎn)生了極大的反響,并引發(fā)了一系列相關研究[1]。這些研究主要是對其理論進行解釋、補充,重新構建或評論。其中,就某一語言的移動動詞詞化模式類型提出質(zhì)疑的是Aske[2]1-14,其對Talmy關于“西班牙語的移動動詞詞化模式主要表現(xiàn)為‘路徑詞化模式’”的觀點提出不同的看法,指出西班牙語存在許多“方式詞化模式”類型的動詞,和英語一樣可用于附加語框架模式。與Aske相同,本文的關注焦點也是移動動詞詞化模式類型,但與其關注西班牙語動詞詞化模式類型不一樣的是,本文關注的是英語動詞詞化模式類型。此外,本文認為Talmy關于“英語動詞詞化模式主要是方式詞化模式”的觀點是合理的,在此希望通過具體語料分析對英語動詞詞化模式做進一步的細化工作。在這一方面,國外已有學者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工作,如Fanego[3]主要從歷時的角度,根據(jù)詞化的具體方式成分,把英語中的自我施事性方式動詞進一步細化為方法方式動詞(Mode)、速度方式動詞(Velocity)、過程方式動詞(Course)和運輸工具方式動詞(Vehicle/ Conveyance)。本文則試圖從共時的角度,基于事件框架理論,通過考察英語動詞所激活的相應事件框架中的具體語義成分,進一步梳理英語動詞詞化模式不同的次類型。
Fillmore[4]75-102認為框架指由詞編碼的概念所預設的認知結構知識。Fillmore闡釋框架概念的經(jīng)典例子是“商業(yè)事件框架”(the “Commercial Event” frame),該框架最初稱作“買框架”(the “Buy” frame),由買者、貨物、錢、賣者四個相互作用的固定概念所組成的構造。由于“買框架”不僅可以描述動詞“買”的意義,還可用于描述其他與之相關的動詞如“賣”、“付錢”和“收費”的意義,所以被更名為更加具有概括性的表述,即“商業(yè)事件框架”??蚣芨拍畹年U釋過程表明,框架研究者更加感興趣的是與框架內(nèi)動詞意義相關的問題,因此框架理論已成為分析動詞意義的主要范式。
Fillmore用框架理論分析了具體事件如“買”和“賣”場景,Talmy[5]36-149用該理論來描寫更加抽象的場景,如事件鏈,并采用“事件框架”術語,把其定義為“一組可同時被激活或相互共激活的概念成分和關系,可以說是處于或構成同一個事件框架;而那些偶然激活的成分,無論是弱激活的或是沒有激活的,則處于該框架之外”。根據(jù)該定義,Talmy把事件框架分為五種類型,即移動事件框架、致使事件框架、循環(huán)事件框架、參與-互動事件框架和相互關系事件框架。Talmy主要對能體現(xiàn)這五種事件框架的核心結構的移動事件框架進行了深入分析,確認了與移動動詞密切相關的六種基本認知意義成分:圖形、背景、路徑、動作、方式和動因。
Ungerer和Schmid[6]211認為框架是認知模型的一種類型,因此也有學者把事件框架稱作事件模型,如Rappaport Hovav和Levin[7]97-134。兩位學者用事件模型理論來分析動詞,認為動詞直接對復雜的事件結構做出編碼或?qū)⑹录Y構詞化,每個動詞的意義都包含一個常項(包括“manner,instrument,state”等),該常項和某個事件模型配對。
事件框架的一個重要概念便是視角,即說話人觀察場景的角度。同一框架里,說話人選擇不同的詞匯或句式則體現(xiàn)其不同的視角,突顯不同的框架語義成分。比如“商業(yè)事件框架”,動詞“buy”就體現(xiàn)了“買方”的視角,突顯了“買者”和“貨物”框架成分,而動詞“charge”則突顯的是“買者”、“賣者”和“錢”框架語義成分。對于這些突顯的框架語義成分,有時在語言層面上通過固定的句式表示出來,如“A charges B ten dollars”;有時則被直接凝固在詞匯中,無須在句子層面表達出來,若表達出來則顯得句子累贅,如動詞“tiptoe”激活的是“走事件框架”中的“走”、“踮著腳”和“腳趾頭”語義成分,但這些成分無須在句子層面表達出來,因為其已被固化在該動詞的語義中,這就是我們要探討的動詞詞化。這些被固化在詞匯中的框架語義成分又可分別歸屬于上述相應的事件框架常項,進而可歸納動詞的具體詞化模式,比如動詞“tiptoe”所激活的三個框架語義成分分別歸屬于框架常項“動作”、“方式”和“工具”。因此,其詞化模式屬于“運動-方式-工具”模式。以下我們將基于這一思路詳細歸納英語動詞的動作-方式詞化模式的次類型。
狹義的詞化是指將不同的語義成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固化的詞匯單位。根據(jù)此定義可知,動詞的詞化是指事件框架中的概念成分如何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固化單位,并用動詞表達出來。每一個動詞激活一個具有特定常項的事件框架,要分析英語動詞的詞化模式,首先需要分析動詞所預設的事件框架的語義常項。
關于事件框架語義常項,Talmy已確定了六個移動事件框架語義常項,即圖形(figure)、背景(ground)、路徑(path)、動作(motion)、方式(manner)和動因(cause)。對于Talmy的這一研究成果,本文有兩點加以補充。首先,圖形和背景這兩個語義常項是對事件框架中其他語義常項的高度概括,即施事、受事、經(jīng)歷者、方位、工具、受惠者、終點、源點等。其次,某一動作的具體實施過程不僅涉及實施該動作的施事、受事等因素,還涉及其他一些更加具體的因素,如施事者施事該動作時的心理狀態(tài)、神態(tài)、姿態(tài)、強度、目的等,但Talmy的移動事件框架語義常項未涉及這些因素。在此,我們把方位、終點、源點歸為Talmy的路徑常項,把心理狀態(tài)、神態(tài)、姿態(tài)、強度等因素歸為方式常項,把目的因素歸為動因常項,保留施事、受事、經(jīng)歷者、受惠者、工具等常項。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事件框架應該包括上述所有的語義常項,即施事、受事、經(jīng)歷者、受惠者、動作、方式、路徑和工具。這樣才能較為詳細全面地分析某一語言的動詞的語義特點,進而揭示該語言的動詞詞化模式特點?;谶@一理論觀點,通過對具體語料的考察分析,本文總結了以下五種英語動詞詞化模式的次類型。
(一)動作-方式-施事詞化模式
動作-方式-施事詞化模式指在動詞的詞化過程中整合了體現(xiàn)動詞的動作、方式及施事的語義成分,尤其是體現(xiàn)施事的語義成分,如動詞“blow”,其英語語義解釋是“wind moving”,即“風吹”。該意義顯示“blow”的詞化過程包含了“wind(風)”和“moving(吹)”兩個語義成分,其中“wind”在語義邏輯上就是動作“moving”的發(fā)出者,屬于上述的“施事”語義常項。因此,該動詞的詞化模式為動作-方式-施事模式。又如動詞“rain”和“thunder”,其語義解釋分別為“if it rains, drops of water fall from clouds in the sky”和“if it thunders, there is a loud noise in the sky, usually after a flash of lighting”。這兩個動詞的語義解釋顯然也包含了體現(xiàn)“施事”語義常項的成分,即“drops of water”和“a loud noise”(雖然《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用“there be”的句型來引出“a loud noise”,句法顯示其是表語,但實際上在語義邏輯上它是體現(xiàn)“施事”常項的語義成分,可理解為“A loud noise happens in the sky”)。因此,其詞化模式也是動作-方式-施事模式。
該類動詞詞化模式可為“有些動詞句法主語只能是it的語言現(xiàn)象(如It blows / rains / thunders.)”提供較為充分的解釋,即該類詞化模式下的動詞,其語義成分里已經(jīng)包含了體現(xiàn)“施事”語義常項的成分,如果在句法上再把該語義成分表示出來,就顯得句子語義累贅,因此,只需用一個形式主語“it”來填補該類動詞所在句子的主語位置,以避免語義累贅的情況。
(二)動作-方式-受事詞化模式
動作-方式-受事詞化模式指在動詞的詞化過程中整合了體現(xiàn)動詞的動作、方式及受事的語義成分,尤其是體現(xiàn)受事的語義成分,比如動詞“breathe”,其語義解釋為“to take air into your lungs and send it out again(呼吸)”。該語義結構除了包含有體現(xiàn)“動作”和“方式”常項的語義成分外,顯然也包含了體現(xiàn)“受事”語義常項的語義成分,即“air”,因此該動詞的詞化模式是動作-方式-受事模式。又如上述的“blow”,其另一語義解釋為“to send out a current of air from your mouth(吹氣)”。該語義結構包含有體現(xiàn)“受事”常項的語義成分,即“a current of air from your mouth”,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blow”又是動作-方式-受事融合詞化的結果。再如動詞“stream,shine,speak,sneeze”等,其語義解釋分別為“to produce a continuous flow of liquid(流淚)”,“to produce light(發(fā)光)”,“to say words(說話)”和“to have sudden uncontrolled burst of air out of your nose(打噴嚏)”,顯然都包含了體現(xiàn)“受事”常項的語義成分,即“a continuous flow of liquid”,“l(fā)ight”,“words”和“sudden uncontrolled burst of air out of your nose”,因此也都屬于該詞化模式下的動詞。
該類動詞詞化模式可為“在句法層面上有些動詞后不能帶賓語的語言現(xiàn)象(如‘The onions make my eyes stream’,‘That lamp’s shining in my eyes’,‘I was so shocked that I couldn’t speak’,‘Use a handkerchief when you sneeze’等)”提供較為充分的解釋,即該詞化模式下動詞的語義結構中已經(jīng)包含有體現(xiàn)“受事”常項的語義成分,而通常情況下受事成分在句法層面占據(jù)賓語的位置,也就是說,該類動詞語義結構中整合了具有賓語功能的受事語義成分,也就無須在句法層面再出現(xiàn)一個賓語,否則句子語義累贅。不能帶賓語的動詞一般都視為不及物動詞,所以在此我們試下結論:大部分不及物動詞的詞化模式都屬于動作-方式-受事詞化模式。
(三)動作-方式-動因詞化模式
動作-方式-動因詞化模式指在動詞的詞化過程中整合了體現(xiàn)動詞的動作、方式及動因常項的語義成分,尤其是體現(xiàn)動因常項的語義成分,比如動詞“shiver”和“gasp”,其語義解釋分別為“to shake slightly because you are cold or frightened”和“to breathe in suddenly, quickly, and in a way that can be heard, especially because you are surprised or afraid”。該語義結構除了包含有體現(xiàn)動作和方式常項的語義成分外,還包含體現(xiàn)動因常項的語義成分,即“because you are cold or frightened”和“especially because you are surprised or afraid”,所以該動詞的詞化模式屬于動作-方式-動因模式。再看下列動詞:
limp: to walk slowly and with difficulty, putting more weight on one leg because the other leg is too painful or has been injured.
trudge: to walk slowly, with heavy steps, because you are tired and have been walking for a long time.
hobble: to walk with difficulty in a slow and unsteady way because it is painful for you to walk.
stumble: to walk unsteadily, and often hitting things with your feet and almost falling, especially because it is dark, the ground is uneven, or because you are tired or drunk.
beam: to smile with obvious pleasure.
chuckle: to laugh quietly or inwardly with pleasure and satisfaction.
wink: to close and open one eye quickly, usually to communicate amusement or a secret message.
stare: to look at something or somebody with eyes wide open in a fixed gaze in astonishment, wonder, fear, etc.
通過分析以上動詞的語義結構,不難看出,這些動詞都包含有體現(xiàn)動作、方式和動因常項的語義成分,如“l(fā)imp”的相關語義成分是“walk,slowly and with difficulty,because the other leg is too painful”;又如“beam”,其相關語義成分是“smile with obvious pleasure”,其方式語義成分已經(jīng)包含在“smile”中。因此上列動詞都屬于動詞-方式-動因詞化模式。
(四)動作-方式-路徑詞化模式
該詞化模式指在動詞通過詞化所形成的語義結構里包含有體現(xiàn)動作、方式和路徑常項的語義成分,尤其是體現(xiàn)路徑常項的語義成分,如動詞“enter”,其語義結構為“come or go in or into something”,其中的語義成分“in or into”就體現(xiàn)了路徑常項。又如動詞“exit、cross、pass、circle、join、descend”等在具體使用中都不需要添加體現(xiàn)“路徑”常項的語義成分的小品詞,如下例所示:
I exited the plane through a rear door.[3]
Peter crossed the street.[3]
He finally passed a barrier.
The plane circled the airport before landing.
Ask him to join us for lunch.
She descended the stairs.
這主要是由于這些動詞是動作-方式-路徑詞化的結果,其語義結構中都包含了體現(xiàn)路徑常項的語義成分,如下斜體字所示:
exit: gooutofsomething
cross: goacross; pass or extendfromonesidetotheothersideofsomething
pass: moveforwardortothe other side of somebody / something
circle: moveinor form a circleroundsomebody / something
join: comeintothecompanyofsomebody
descend: come or godownsomething
但許多中國學習者在使用這類詞時常常會犯“過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的錯誤,即在這些動詞后加上體現(xiàn)路徑常項的介詞,如“enter into、exit out、join with”等。這一動詞詞化模式為學習者們有效地使用該類動詞提供了較好的依據(jù)。
關于這類詞化模式,可能有讀者會提出質(zhì)疑,即這類動詞的語義結構里沒有體現(xiàn)方式常項的語義成分,為什么把該類動詞詞化模式歸為動作-方式-路徑模式?確實,Talmy也只是把這類動詞歸為動作-路徑模式。對此,我們希望通過框架默認值加以解釋。該類動詞所表征的動作并不是不存在執(zhí)行方式,而是其具體使用所激活的典型事件框架里存在一個方式默認值,無須在語義結構以及句子上體現(xiàn)出來,如“enter”所激活的典型事件框架是“某人進入某空間”。一般情況下,某人進入一個空間如房間、教室等是通過“走”來完成的,不會是“跑”、“跳”等,假如是“跑著”或“跳著”進入某空間的話,說話人就不會用“enter”一詞,而會用“run into”或“jump into”。這與Grice的合作原則是相符的,即說話人在交際時會努力用清楚的方式提供充足的、真實的、相關的信息[8]。據(jù)此,如果某人是“跑著”或“跳著”進入某空間的話,說話人就會盡力傳遞清楚而充足的信息,而不是用一個含混的、信息量不充足的單詞“enter”。因此,在人們潛意識里已經(jīng)規(guī)約性地把“走”視為“enter”的完成方式,“走”成為“enter”激活的典型事件框架里的方式默認值。既是默認值,就無須再言明,因此這類動詞所表征的動作實際上是存在執(zhí)行方式的。據(jù)此,上述動詞具體使用所激活的典型事件框架中都含有其相應的方式默認值,其中除了“circle”表征的動作所在的典型事件框架中的方式默認值是“飛”以外,其他幾個動作的具體使用所激活的典型事件框架的方式默認值都是“走”。
(五)動作-方式-工具詞化模式
動作-方式-工具詞化模式指動詞通過詞化形成的語義結構里包含有體現(xiàn)動作、方式和工具常項的語義成分,比如理論闡釋部分所列舉的英語動詞“tiptoe”就屬于這一類動詞。該動詞的語義結構為“to walk quietly and carefully on your toes”,其中語義成分“walk”,“quietly and carefully”和“on your toes”分別體現(xiàn)了動作、神姿態(tài)和工具三種框架語義常項。又如動詞“hammer”和“veil”,其語義結構分別是“hit something with a hammer”和“to cover something with a veil”,其體現(xiàn)工具常項的語義成分分別是“hammer”和“veil”,也是動作-方式-工具語義成分融合詞化的結果。再如動詞“fly、drive、row、balloon、bicycle”等,在其詞化后的語義結構里都整合了體現(xiàn)工具常項的語義成分,屬于該類詞化模式下的動詞,具體如以下斜體字部分所示:
fly: move through the air,usingwings.
drive: come or go somewhereinacar,taxi,van, etc.
row: propel a boatbyusingoars.
balloon: travelinaballoonas a sport.
bicycle: rideonabicycle.
基于事件框架理論,本文分析了英語動詞的語義結構,總結了英語動詞詞化模式。通過分析可知,英語動詞詞化模式可進一步細分為動作-方式-施事模式、動作-方式-受事模式、動作-方式-動因模式、動作-方式-路徑模式、動作-方式-工具模式五種次類型。結合Talmy的研究成果,本文認為英語動詞詞化特點應該是“以動作-方式融合詞化為主,以動作-方式-施事詞化、動作-方式-受事詞化、動作-方式-動因詞化、動作-方式-路徑融合詞化、動作-方式-工具融合詞化等為輔”。英語
動詞的詞化應該充分考慮動詞的語義結構成分及其詞化模式的多樣性。Talmy也一直認為移動事件的編碼存在多樣性,只是其在確定英語為方式動詞語言時未做深入分析,而本研究則是在Talmy的研究基礎上,對英語動詞詞化模式做了進一步的分析,總結了英語動詞詞化模式次類型,希望能為廣大英語學習者準確有效地把握英語動詞的具體使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1]李雪.移動事件類型學研究述評[J].外語研究,2012(4):1-9.
[2]Aske,J. Path Predicates in English and Spanish: A Closer Look [M]∥ProceedingsoftheFifteenthAnnualMeetingoftheBerkeleyLinguisticsSociety, 1989.
[3]Fanego,T. Motion Events in English: The Emergence and Diachrony of Manner Salience from Old English to Late Modern English [J].FoliaLinguistica, 2012(33):29-85.
[4]Fillmore,C. & B.Atkins. Towards a Frame-based Lexicon: 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 [M]∥ Adrienne,L. & E. F. Kittay (eds.).Frames,Fields,andContrasts. Hills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 1992.
[5]Talmy,L.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 [M]∥ Timothy Shopen (ed.).LanguageTypologyandSyntacticDescription(Vol.Ⅲ: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Lexic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6]Ungerer,F. & Schmid,H.J.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Malka Rappaport Hovav & Beth Levin. Building Verb Meanings [M]∥ Miriam butt & Wilhelm Geuder (eds).TheProjectionofArguments:LexicalandCompositionalFactors. California: CSLI Publications, 1998.
[8]胡壯麟. 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98.
[責任編輯亦筱]
2016-02-26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動詞近義詞辨析的認知語言學研究”(SK2015A438)
吳小芳 (1982- ),女,苗族,講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和翻譯學。
H313
A
1008-6390(2016)04-0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