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日本吞并琉球時期琉球人的救國運動

2016-03-29 03:30大城洋介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6年7期
關鍵詞:琉球

大城洋介

(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北京 100871)

?

日本吞并琉球時期琉球人的救國運動

大城洋介

(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北京 100871)

[摘要]琉球本是獨立的王國,1372年起向明朝進貢,在明清兩代長期與中國保持朝貢冊封關系。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悍然吞并琉球,改設沖繩縣。此舉遭到琉球君臣的反對和中國政府的抗議。本文依據琉球原始史料,著重考察日本吞并琉球時期琉球人的對華請愿和救國運動。

[關鍵詞]琉球;日本吞并;對華請愿;救國運動

琉球本是獨立的王國,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起向明朝進貢,開始成為中國的朝貢國,此后與中國長期保持著朝貢冊封關系[1]。1609年,琉球遭受日本薩摩藩武力侵略。1872年10月,日本政府將琉球國王尚泰封為“藩王”,欲將琉球“本國化”[2]。日本于1874年5月借口琉球難民問題強行出兵臺灣,最終與清政府簽訂了《北京專條》,企圖使中國承認琉球為日本專屬[3]。日本明治政府于1875年7月命琉球斷絕與中國的往來,于1879年4月廢除“琉球藩”,改設沖繩縣,史稱“琉球吞并”。琉球則反對與中國斷絕關系,派遣尚泰陪臣紫巾官向德宏等前往中國求援。清政府對日本提出強烈抗議,隨后發(fā)展為中日交涉之“琉案”。

本文主要考察從日本吞并琉球之始到1880年“分島改約案”交涉時期琉球的動向,重點關注琉球人的對華請愿和救國運動,厘清琉球君臣在瀕臨國家滅亡危機時所具有的國家理論和復國設想。

一、琉球對日本廢止清琉關系的抵抗

琉球是以清朝為中心的華夷秩序及朝貢冊封體系的重要成員,定期來華朝貢。1874年10月,琉球依慣例向清朝派遣進貢使節(jié)[4]48。1875年1月光緒帝即位之際,琉球需要派遣慶賀使節(jié)。不過,日本以“琉球藩之舉動大關國權”為由,廢止琉球對清政府的朝貢任務,并要求琉球因日本出兵臺灣而向東京派遣“謝恩使”[5]114-115,124-125。1875年7月14日,日本政府官員松田道之來到琉球,聲稱“既然已為天皇親政之世”,應依照“宇內之條理和萬國公法”,“斷然改正(琉球)兩屬之曖昧關系”,以明確琉球屬日本版圖為由,禁止其與清朝使節(jié)往來[6]93,103-104。

8月5日,琉球向日本提交請愿書,認為中日兩國為琉球的“父母之國”,斷絕與清朝關系等于“斷絕父子之道”,不僅令琉球人心惶惶,也會“忘累世之厚恩,背信棄義,對諸國名分喪失,蒙永代之恥辱。”并且言及前日本外務卿副島種臣曾保證:“國體永不變更,且與清國之交通一如繼往”,要求日本撤回斷絕關系的命令[4]25-26。

8月20日松田道之在與三司官辯論時威脅說,若琉球維持與清朝之關系,英國侵略中國和琉球時,日本則對英國“無辭可辯”,其后果將“不利于琉球藩”。但琉球堅持清朝與琉球的關系是“父子之道,君臣之義”,“無上之條理”,認為這不能與日本所說的“宇內之條理”相提并論。并反駁道:“守信義為萬國所同好,失信者為萬國所共惡,守信義為政府之盛典”,而“信義為保國之要具”[4]39??梢?,對琉球王府而言,清朝與琉球的關系是超越萬國公法的“信義”關系,是其安全保障之根本。

在1876年2月17日向日本提出的請愿書里,琉球要求日本向清朝解釋,說明為何斷絕清琉關系這一“名義”問題,否則琉球將“向清國請愿,以免丟失信義”[7]12。1876年7月1日日本的《近事評論》登載了一篇琉球官員池城安規(guī)(毛有斐)向日本提交的請愿書。池城認為,“萬國公法”是日本使琉球專屬于日本的依據,但國際上也有“一國附屬于多國的例子,如波蘭附屬于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因此主張琉球的“雙重附屬”是萬國公法所承認的[8]578-579。

琉球的這一主張得到部分日本輿論的支持。1876年3月2日,荒川涉、岡野耕地等日本人向東京的琉球藩邸投遞信函,認為日本的琉球政策“以稠酷可虐,威之以兵,嚴壓之,恰如歐人之制馭束縛亞非加人”,并支持琉球的觀點:“貴國所論倭清之兩屬一不可斷,是高義深信也”[8]172。

但是,日本完全拒絕了琉球的要求,禁止琉球人自行前往中國。6月,琉球收到清廷同治帝駕崩、光緒帝即位的通知[4]13。8月14日,來自中國的“漂流船”帶來福建布政司的咨文,詢問琉球接貢船和慶賀使為何未到[5]207-210。1876年12月,琉球只得暗中派遣國王陪臣紫巾官向德宏、都通事蔡大鼎和通事林世功等人前往福州。

二、日本的“廢琉置縣”與琉球救國運動

1877年4月12日,向德宏等抵達福州,向閩浙總督何璟和福建巡撫丁日昌提交尚泰的咨文,并請求親赴北京,直接向清政府請愿。尚泰在咨文中匯報了日本命令琉球斷絕與清朝關系和派遣向德宏前往福州的原委。6月,何璟和丁日昌將向德宏到來一事及尚泰的咨文上奏朝廷。

清朝建立后,琉球為表示向清效忠,一直隱瞞著琉日關系的存在。尚泰在咨文中雖匯報了日本命琉球斷絕與清政府關系之事,但并未提及日本冊封尚泰為“藩王”等一系列措施及在此之前琉日間的一系列歷史因由[7]35。因此,清政府無法把握琉日關系的實情及日本的意圖,故在諭旨中發(fā)問:“日本何以無故梗阻,是否借端生事,抑或另有別情”,決定待駐日公使何如璋近期前往日本赴任后“相機妥籌辦理”,并命令向德宏等人回國[9]。1877年12月何如璋作為首任駐日公使上任。居于東京的琉球官員毛鳳來等人與之頻繁接觸,陳訴琉球國情,提交與日本政府往來文書的抄件,告知日本設置“琉球藩”等一系列事件。

隨后,何如璋將這一情況上報總理衙門,指出若放任下去,日本“必滅琉球,琉球一滅,次及朝鮮”,并且認為“琉球人再三哀吁,我不援手,琉人將怨于我而甘心從敵”。何如璋建議向日本抗議,甚至不惜動用武力[10]94-97。清政府鑒于何如璋的分析與判斷,決定就“阻貢”問題與日本交涉。何如璋在與日本外務卿寺島宗則交涉中發(fā)了照會,指責“日本堂堂大國,諒不肯背鄰交,欺弱國,為此不信不義無情無理之事”,并要求“貴國待琉球以禮,俾琉球國體政體,一切率循舊章,并不準阻貢我事”[11]53-54,59-65。寺島宗則則稱琉球問題是日本內政,并攻擊何如璋的抗議照會為“暴言”,宣稱若不撤回則不予交涉[12]。

其實,此時日本非常擔心向德宏和東京琉球官員的請愿運動會引起國際輿論對日本的批評,因而急于完成對琉球的吞并。1879年3月27日,“琉球處分官”松田道之率160名警察隊員強行闖入首里城,在琉球王府前宣讀“廢藩置縣條文”,并將其交給王府[4]113-115。松田的高壓命令以武力為后盾,琉球無法抵抗,國王尚泰被迫退出首里城。4月4日,日本政府向國內外宣布,廢除“琉球藩”,改為沖繩縣[13]。

日本為使沖繩縣的行政事務運轉,命令原琉球王府領導層輔助行政,同時命令琉球國王尚泰赴京,以壓制琉球有組織性的抵抗活動[6]228-229。但是,三司官等琉球高層在“加強市民之斗志,拒絕日本之命令,以此等待清朝之援兵”[4]132等方針的指引下,抵制沖繩縣政。不僅如此,琉球各地方的官員也加入其中,簽署血誓盟書,發(fā)誓不服從于日本政府,其中的部分人還逃往中國,參加救國運動。

向德宏、蔡大鼎及林世功等于1877年6月接到要求他們回國的清廷諭旨,但仍與進貢使毛精長等繼續(xù)留在福州琉球館。1879年4、5月間,向德宏等從到達福州的“漂流民”處得知日本吞并琉球廢藩置縣的消息后驚愕不已,至6月6日又接到由福州商人帶來的琉球世子尚典“飭宏迅速北上,瀝血呼天,萬勿可緩”的密信。向德宏隨即剃發(fā)換裝北上,6月下旬抵達天津,7月3日向李鴻章提交了“稟稿”,指出其“生不愿為日國屬人死不愿為日國屬鬼”,并“吁請據情密奏,速賜拯援之策,立興問罪之師”[14]444-445。

隨后,在落款為7月23日的二次稟稿中,向德宏再次提出自己對“日國地圖、言語、文字諸頗詳悉”,愿從軍并擔任先鋒,“甘愿效力軍前,以泄不戴天之憤”,期待“天朝兵威”可使琉球官民“必能協力齊心,盡逐日兵出境”[14]450-451。在日本廢琉置縣前,琉球在向日本政府提出訴求時指中日兩國為“父母之國”,尚希望維持原有的“兩屬”狀態(tài)。向德宏的從軍抗日的想法則說明此時琉球向抗日方向轉化,爭取恢復過去與清國的朝貢冊封體制。

向德宏除繼續(xù)請愿外,還參與到清朝對日事務中。8月2日,日本駐華公使宍戶璣向總理衙門提交說明琉球歸日本專屬的“說略”。此文書利用了從琉球掠奪的清政府不知情的琉球服從日本薩摩藩誓約書等檔案??偫硌瞄T對此幾乎無法逐一反駁[15]263-295。于是,李鴻章命向德宏撰寫“閱覽辯駁”,提供總理衙門參考,隨后針對日本的“專屬論”,向宍戶發(fā)出了反駁照會[14]459-461。

與此同時,毛精長、蔡大鼎及林世功分別于10月22及24日拜訪了清朝總理衙門和禮部,匯報了國內困境并進行求援[7]53-54,58-59。禮部仍以毛精長1874年任進貢使時的規(guī)格予以接待,并上奏請求將其安置在四譯館。然而,此時已有日本公使館駐京??偫硌瞄T認為“若守候日久恐別生技節(jié)致多窒礙”,恐有不測,遂命其三人都返回福州[16]卷17,8。不過,向德宏及毛精長等并未動身,而是繼續(xù)從事請愿運動。清政府對此予以保護,事實上默認了其請愿運動。

三、琉球對“分島改約案”的反應與對華請愿

外務卿寺島挑起所謂“照會事件”后,日清間的直接交涉一度陷入暗礁,后因美國前總統(tǒng)格蘭特的調停,中日兩國決定重啟談判。于是,日本提出將琉球列島南部的宮古和八重山二島割讓給中國,換取追加《清日修好條規(guī)》中并未包含的中國內地通商等權利,期望與歐美各國具有同等的最惠國待遇,此即所謂的“分島改約案”[11]165-166。

當時,清政府因伊犁問題正與俄羅斯爭執(zhí),中國內部也不乏主張“聯日拒俄”并盡早解決琉球問題的聲音[16]卷22,10。清政府主張琉球復國,并先將割讓的宮古、八重山作為琉球復活的基地,以解決琉球問題。1880年8月18日,總理衙門與日本駐華全權大使宍戶璣展開正式交涉[11]218。對于日本提出的“增約”要求,清朝方面以不平等、不利為理由強烈反對[11]238。至第六次會談時,清朝方面一度準備全面接受日方提案,而以南島為琉球復國的基地,并向日方提出釋放尚泰等琉球王族[11]255。而在10月12日的第七次會談中,宍戶璣雖拒絕引渡尚氏一族,但仍指出宮古、八重山也有“王室一族”的“向氏”,并暗示可冊封正居于天津的向德宏[11]259??偫硌瞄T就此命李鴻章試探向德宏的意向。

不過,在落款為10月19日給李鴻章的答復中,向德宏提出“八重、宮古島二島,土產貧瘠,無能自立。尤以割南島另立監(jiān)國,斷斷不能遵行”,甚至為請愿“伏地大哭不起”。李鴻章也因此提出“似以宕緩為宜”的建議[17]。不僅如此,李鴻章還指出“若照現議,球王不復,無論另立某某,南島枯瘠,不足自存,不數年必仍歸日本耳。若有中國另行設官置防,徒增后累,而以內地通商均沾之實惠,易一甌脫無用之荒島,于議奚取”。可見,即便在交涉開始前就支持南島復國的李鴻章,在“琉球當事人”的反對下也推翻了這一提議。

對于琉球分割案,琉球方面大多表示斷然反對,尚泰亦持否定態(tài)度[4]149。總理衙門命何如璋就南島復國問題向琉球進行試探,但何如璋轉告琉球國王的反對,并匯報說在“各島零星,地瘠產微”的宮古、八重山等島“欲立一君,固難供億。使之奉一少主,慮島民亦未必服從”[10]101,即否定了這一提案。

身處北京的毛精長從琉球漂流民處得知分島改約交涉后,于9月28日向總理衙門提出請愿書,指沖繩本島外的離島,“皆海中舉石窮荒特甚,土復磽瘠物產絕,少人稀疏,其一切衣食器物莫不仰(沖繩本島)三府”,因此反對分割案,并請求清政府“恩賜依舊立邦以復貢典”[7]71-72。

不過,李鴻章關于延期簽約的回信送至總理衙門,已是1880年10月21日中日第八次會談后。此時,兩國已基本達成協議,“除沖繩島以北屬大日本國管理外,其宮古八重山二島屬大清國管理,以清兩國疆界”[11]268。至10月28日,總理衙門上奏欲就談判簽字,但由于清政府內部展開了對“分島改約案”的論爭,直至10月31日的簽字期限仍未下達簽約許可。

在得知“分島改約案”達成協議后,毛精長等在11月18日提交的請愿書中表示:“惟是仰候已逾一載作為何辨法尚未蒙諭,實深焦急”,并提出:“惟有泣懇王爺暨大人洞察前由俯傳召駐京倭使諭之,以大義威之,以聲靈妥速籌辦還我君王復我國都”[7]74-75。不僅如此,與毛精長、蔡大鼎同期請愿的林世功上書總理衙門,“計惟有以死泣請王爺暨大人,俯準據情具題傳召駐京倭使諭之,以大義威之,以聲靈妥為籌弁,還我君王,復我國都。以全臣節(jié),則功雖死無憾”[18]18-19。林世功于11月20日早晨自殺殉國,其遺書中記述:“與其事后遞稟有名無實,曷若事前以死請救,以全臣節(jié)哉”[18]19-20,決定以死來阻止琉球分割案。林世功殉國當日,蔡大鼎等將林世功之決死請愿書遞交總理衙門。1881年2月22日,毛精長、蔡大鼎又向清朝駐日公使提出:“倘得王師往討其罪,自必貼服聽命,敝國全土可復,主君可歸貢業(yè)”[7]78‐79,明確要求返還琉球全島。

1881年2月24日中俄伊犁問題解決,清政府于2月27日任命已回京的左宗棠襄贊總理衙門事務。左宗棠于3月3日上奏“復球之案不能擬結”,反對簽約。3月5日,清政府決議:“惟此議因球案而起,中國以存球為重,若如所議畫分兩島,于中國存球之意未臻妥善”,命總理衙門暫不簽約,重新交涉[16]卷25,6-8。

四、結語

琉球暫時避免遭受分割,中日之間再度交涉新的分割方案。然而,毛精長、蔡大鼎于1881年5月1日再次向清朝請愿,指出:“不復全境,不足以立國,既不足立國則雖名立國實與無國異”[7]90。而在東京,已擔任沖繩縣廳顧問官的原三司官毛鳳來被選為赴清“請愿代表”,辭官后秘密逃亡中國[19]。同時,險些遭到分割的宮古、八重山的領導集團也為表明反對分島案,不斷向中國派遣請愿代表[20]。此外,琉球士族層雖對“分島可否”意見尚不統(tǒng)一,但因“毛鳳來正在清國請愿中,今再議論可否無益,應暫待請愿結果”,于是中止了“分島可否”議論,將琉球之命運押在了救國運動上[4]149。

對琉球而言,與中國的朝貢冊封關系乃王權之根本,亦為國際信義及保國要領之所在,而這也超越了所謂“宇內之條理”“萬國公法”等日本主張琉球屬其版圖的根據。以中日兩國為“父母之國”的琉球,一直期望維持“兩屬”的狀態(tài)。然而,廢琉置縣后,琉球為復國提出新的國家構想,即轉為請求中國通過武力幫助其徹底脫離日本,復歸朝貢冊封體制。

另一方面,面對琉球的求援,清政府在分島改約交涉中,從“以存球為重”的觀點出發(fā),希望在宮古、八重山幫助琉球復國。但向德宏、毛精長等對此強烈反對,林世功甚至以死申訴??梢哉f,琉球人的請求成為李鴻章提議延期簽約及分島改約交涉決裂的一大要因。

日本在廢琉置縣后,在實施懷柔政策以保全舊士族層權益的同時,也加緊將琉球變?yōu)椤按笕毡镜蹏鴽_繩縣”的同化政策。不過,隨后前往中國的琉球“密航者”卻并未中斷。琉球救國運動的請愿書,主要以朝貢冊封關系的“藩屬國”理論為依據,請求中國武力介入。特別是受清國直接武力介入的中法戰(zhàn)爭、朝鮮甲申事變等刺激,琉球救國運動者大都將請愿書送給當時與外交、軍事相關的清國官僚[15]286-287。然而,這種希望借中國武力介入而實現復國的救國運動,在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后遭受巨大挫折,沒有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伊波普猷,東恩邢寬淳.琉球史料叢書[M].東京:東京美術刊,1972:46.

[2]金城正篤.琉球處分論[M].沖繩:沖繩タイムス社,1978.

[3]外務省調查部.大日本外交文書:第7卷[M].東京:日本國際協會,1939:317.

[4]喜舍場朝賢.琉球見聞錄[M].東京:東汀遣著刊行會,1977.

[5]琉球政府.沖繩縣史:12卷[M].沖繩:琉球政府,1966.

[6]下村富士男.明治文化資料叢書:4卷[M].東京:風間書房,1962.

[7]西里喜行.琉球救國請愿書集成[M].東京:法政大學沖繩文化研究所.1992.

[8]那霸市企畫部市史編集室.那霸市史:資料編第2卷中4[M].沖繩:那霸市役所,1971.

[9]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卷1[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21-22.

[10]何如璋.何如璋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11]琉球政府.沖繩縣史:15卷[M].沖繩:琉球政府,1969.

[12]戴東陽.何如璋與早期中日琉球交涉[J].清史研究,2009(3).

[13]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12卷[M].東京:日本國際聯合協會,1949:177.

[14]李鴻章.李鴻章全集:32信函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15]赤嶺守.清朝の對日琉球歸屬問題交涉と脫清人[A].石橋秀雄編.近代中國の諸問題[M].東京:山川出版社,1995.

[16]清季外交史料[M].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

[17]李鴻章.李鴻章全集:32奏議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620-621.

[18]蔡大鼎.北上雜記:卷1[M].欽思堂藏版,1884.

[19]西里喜行.毛風來(富川盛奎)の清國亡命事件とその周邊[A].第五屆中琉歷史關系學術會議論文集[C].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0]西里喜行.琉球沖繩史における“民族”の問題[A].高良倉吉,豐見山和行,真榮平房昭.琉球孤從書3新しい琉球史像―新城盛昭先生追悼論文集[C].沖繩:榕樹書林,1996.

[收稿日期]2016-01-07

[作者簡介]大城洋介(1983- ),男,日本國沖繩縣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從事近代中日關系史研究。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7-0060-04

Th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s by the Ryukyu People during the Period of Annexation by Japan

YOSUKE OSHIRO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Ryukyu used to be an independent kingdom, which has begun to pay tribute to the Ming Dynasty since 1372 and maintained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r a long time. However,Ryukyu was invaded by the Satsuma-han of Japan in 1609, and was outrageously annexed and changed to be the Okinawa Prefecture by the Meiji-government of Japan in 1879, which was strongly opposed by the Ryukyu people and protested by China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records of Ryukyu such as petitions to the China government and so on,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petitions to China and th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s by the Ryukyu people during the period of annexation by Japan.

Key words:Ryukyu Kingdom; Annexation by Japan; Petition to China; Movement of Salvation

猜你喜歡
琉球
中國琉球語研究現狀
明清時期中國與琉球關系簡析
琉球的領土地位與自決權
日本薩摩藩對琉球的控制及其隱蔽政策探析
明朝琉球建立宗藩關系的原因探析
琉球王國
悲憤琉球
破譯《琉球國書》碑
1609年薩琉之役原因探析
清朝賞賜琉球國王及其來華使節(jié)制度初探
乐东| 哈密市| 黄冈市| 分宜县| 榆树市| 元谋县| 辰溪县| 淳安县| 苗栗市| 婺源县| 盐源县| 连南| 桐城市| 萨迦县| 五寨县| 阿拉善右旗| 和硕县| 常熟市| 周口市| 沐川县| 天峨县| 紫金县| 海宁市| 和顺县| 青海省| 安顺市| 焦作市| 崇明县| 伊宁市| 黄梅县| 丰镇市| 桂阳县| 临漳县| 广宁县| 门源| 上虞市| 延边| 鹤岗市| 鸡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