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
摘要:迄今為止,關于黑格爾的法哲學理論體系中的自由概念的研究,還有著不足。在法哲學理論體系里面,“自由思維”占據(jù)主體位置,以“自由意志”為基本點出發(fā),直到“自由王國”的實現(xiàn)。黑格爾的法哲學理論體系里面的“自由”思想,不僅僅從理論上促進社會化、現(xiàn)代化國家的建立,同時也給資產(chǎn)階級政治家提供了相關基礎,又向前推進了人類對自然世界與精神世界的認識和了解,還對人類的實踐活動與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皆具有重大的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黑格爾;法哲學理論體系;自由概念
中圖分類號:B51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3-0004-03
從“法哲學原理”的第一頁就可以感受到黑格爾哲學觀點的多義、模糊以及隱晦的觀點。第一頁的名言警句能夠給人無限的暗示和遐想,即使是保守人士和革命人士也一樣。革命者大部分都相信現(xiàn)在存在的事物,并不是一定是現(xiàn)實的事物,因為革命者對黑格爾哲學進行了深刻的理解,認為黑格爾的辯證法具有革命上的意義。讀完這本書,人們會有一種多義又復雜的感覺,同時也有一種模糊又隱晦的感覺,即使是對立者也可以通過精讀這本書找到適合自己和自己所需的東西。例如:保守人士由衷地欣賞國家學說,保守人士發(fā)現(xiàn)在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一書中,把國家看得比所有的社會力量都重要,黑格爾在書中展現(xiàn)出了更多的自由,把國家當做一個完善的整體,這種說法既合理又現(xiàn)實。加之,因為國家是一個完善的整體,因此國家的目的是自身。個體要想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就必須在國家中生活,只有在國家中生活才能保持理性的主體和獨立的人格。因此,個人服從國家是最基本的,國家統(tǒng)治權是一種絕對權力,是毫無約束的,即使是為了利益而發(fā)動戰(zhàn)爭也是國家擁有的權力。[1]
另一方面,在這本書籍中保守人士對于黑格爾把王權等同于國家權力是非常欣喜的,在他的哲學體系中把君主進行美化,當做一種神人,認為王權是一切的代表,比一切都大,是整體的開端和頂峰。不僅僅保守人士喜歡黑格爾的哲學體系,革命者也能在其哲學體系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論。對于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成熟與成長,君主立憲制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當初的德國,經(jīng)濟和政治都被分割,導致在很長時間內德國停滯了發(fā)展,而德國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并沒有堅韌性和積極性,這就使得當時的德國急需一種社會政治氣氛和生氣。但是德國統(tǒng)一之后,就獲得了巨大的力量和政治權利,從而保證了團結和秩序,成就了統(tǒng)一的市場,給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發(fā)展帶來了活力。[2]黑格爾認為,由于德國出現(xiàn)了病態(tài)的政治,從而德國在當時并沒有實現(xiàn)統(tǒng)一,更不強盛,沒有形成確立、堅定的秩序,使得德國當時的經(jīng)濟活動得不到順利開展;加上資產(chǎn)階級在產(chǎn)生的時候就比較軟弱,沒有自信心,因此德國資產(chǎn)階級無法獨立建立有力的政權,無法結束封建割據(jù),更加無法獨立統(tǒng)一國家。因此,要想順利實現(xiàn)強有力的政權,就必須有強有力的君主。通過開明的君主,可以順利實現(xiàn)德國的統(tǒng)一,可以維持德國社會的穩(wěn)定,保證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發(fā)展與成長,從而真正讓德國資本主義制度取得勝利,黑格爾的這些主張其實恰恰反映了當時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要求。他的《法哲學原理》一書也就體現(xiàn)出了其資產(chǎn)階級與貴族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政治主張,這本書雖然主張貴族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要聯(lián)合起來為政,不過貴族、君王卻是這個聯(lián)合專政的主導。哲學史為普魯士政府服務是黑格爾哲學的根本,這就導致黑格爾的哲學成為展示他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最為保守的著作。[3]
一直以來,人們從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及其法哲學理論的著作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具有啟發(fā)性的觀點和思維,這些觀點和思維對于人們的心智具有巨大的啟迪作用,對于人的理性發(fā)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使人類受益無窮。黑格爾的哲學就像一片智慧的森林,越是深入就越是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發(fā)現(xiàn)。自由概念在“法哲學原理”一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他認為人們需要重新去發(fā)掘和認識自由概念。
一、法哲學理論體系的主體
“法哲學原理”是黑格爾所著,是一本哲學著作,講述了國家學,對存在的東西再次進行了理解,理性是已經(jīng)存在的東西。
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是以前人在國家學方面獲得的認識成果為基礎,通過研究把現(xiàn)有的理論加以精進。黑格爾表示,由于人們態(tài)度都非常簡單,加上對事物了解程度不夠,因此很多時候會把自己錯誤的態(tài)度當做認真且正確的態(tài)度。如果人們只是為了有用的東西、熟悉的東西,而不是為獨特的存在,更不是為了空泛性和獨特性的意見,那么他們就會堅定倫理與國家的指令,據(jù)此來改變他們的生活。但這也伴隨著困難,那就是人是有思維的動物。在思維中,人必然會力求尋找倫理和自由的源泉。[4]
法律和自然規(guī)律是黑格爾對規(guī)律的分類,黑格爾認為人們在看待法律的時候,通常都是根據(jù)他們存在的方式去了解和學習法律的,人們通常是以這種方式獲取法律知識。不過,從法律的角度而言,法律之間存在很多分歧,具有不同的考察態(tài)度,這些不同和分歧已經(jīng)被人們注意,這絕非是絕對,也并非偶然,因為法律是人類設定的。
雖然是被設定出來的東西,但法律也并非完全遵從人類的想法意愿。[5]人類的想法意愿與被設定的東西之間或者符合一致,或者產(chǎn)生沖突。人們倡導自身具有衡量法律的尺度,人固然要服從外部的權威的支配以及外部的權威所具有的某些必然的性質,這與自然界的必然性有著巨大的區(qū)別。因為,事物的樣貌會經(jīng)常不經(jīng)意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內心中,人們也尋找痕跡來證實或者否認有效的東西。正如我們所知,最高真理就是自然界的一般規(guī)律,但是這種現(xiàn)象并不存在于法律中,在法律中,每個人都要根據(jù)特定的標準行事,不可能因為該事物存在就是有效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與應然之間會出現(xiàn)相持的狀態(tài)。暴政與暴力可能是現(xiàn)實中實際存在的法律的要素之一,但這種情況與現(xiàn)實中實際存在的法律的本質無關,它是偶然的。
國家、倫理與法之所以被證實是真理,就是因為人們承認并且制定了相關的公共道德、宗教和法律。但必須清楚的是,人們之所以承認關于上文所提及的這三者的理論是真理,都是因為人們的心靈和態(tài)度非常天真且簡單。同時,當前人們對這三者的真理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而且實際中的法律還存在很多與法律沒有關系的暴力或者暴政因素。面對這種情況,人們的精神和思維并不能夠得到真正的滿足。要使得關于三者的真理的那些實質得到正當?shù)男问?,使現(xiàn)有的三者的真理表現(xiàn)得有理有據(jù)。當“能思維的精神”在“理解”跟三者相關的真理的時候,應當體現(xiàn)自由思維的重要性。理解是自由思維的主體,它堅持從它的自身出發(fā),要求明白在內心深處它和真理是一致的,既不在乎公民意識以及國家是否對這部分真理持支持態(tài)度,而且也不在乎他們的內心情感權威和精神贊同是否得到支持。當對自由思維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之后,得出的真理已經(jīng)超越了國家、倫理和法,實現(xiàn)了特殊性和普遍性,形式與內容以及必然性和必然性的統(tǒng)一,更加把可觀和主觀結合起來,從而更具有合理性的一條真理。
因此可知,法哲學理論體系就是黑格爾的“自由思維”對上文所說三種真理進行了相關的“闡述”,然后得出的結論,隨之,這種思維成為其哲學理論體系的主要觀點。此外,黑格爾對上文所說三者的真理實行“理解”,這完全適用于他再從事對認識成果的研究,同時也適用于對精神世界的真理的認識,更加適用于對自然世紀真理的認識。這探尋了“自由思維”在更廣大的范圍內、更深切的程度上的規(guī)律與本質,也加深了人類對自然世界與精神世界的認識和了解。
二、“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就是相信人類能選擇自己行為的信念或哲學理論。也就是說人的行為并不完全受大腦控制,人自身受到人的自由意志來控制,自由意志對人的控制超過了大腦。很多宗教組織都非常支持自由意志,因為人的道德判斷也受到自由意志的支配。從客觀上來說,人們的行為除了受到默認因素的影響之外,還受到別的因素的影響;而從主觀上來說,人的意志是人行為的起源。黑格爾在對國家真理、倫理以及法進行闡述的時候,正是借助了這種自由思維,是以意志為基礎來實現(xiàn)的,而這種意志又是自由的、自為的、自在的。
那么,自由思維與自由意志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在黑格爾看來,兩者之間的關系就是理論態(tài)度與實踐態(tài)度的差別。思維重視的是理論態(tài)度。而意志是特別的思維方式。關于法與意志之間的關系,黑格爾指出,法的基礎是精神,精神的東西的基礎則是意志,加上每個人的意志都是自由的,如此一來法的規(guī)定性和實體就是由自由構成的。而法的體系是完成的“自由王國”,是由精神產(chǎn)生的。
黑格爾指出,自由的東西為意志,自由就是意志的根本規(guī)定;自由作為意志、作為現(xiàn)實的主體,是一個實體。從“自由意志”到“自由王國”,這當中必須經(jīng)歷逐步的發(fā)展,自由意志沒有任何內容,是一種自在自為的存在形式,因此只有通過對立面才能發(fā)展成為一個整體,才能從形式上實現(xiàn)普遍性。
世界上,每個作為主體而存在的人都有著“自由意志”,人們會因為“取得占有”,讓自己的“自由意志”在表現(xiàn)上與其他人都不相同。這般,“自由意志”可因為轉讓物體所有權和使用物體而過渡到契約。每個當事人都有其獨特的自由意志,但是一定要把這些不同的意志都變?yōu)椤巴坏囊庵尽薄5?,這樣同一的意志依舊與特殊意志相對立。黑格爾提出了自由的實質是倫理,倫理不僅僅是自由的理念,而自由要想得到表現(xiàn)也離不開倫理,因此倫理通常包含到自由中?!斗ㄕ軐W原理》里提到,“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是“倫理”運行必不可少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處于以愛為規(guī)定準則的“家庭”里,已經(jīng)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就不能再擁有個人的獨立性,必須讓自己從共同家庭成員的身上取得承認,以相同的家庭權利為自身的權利。但是當父母過世之后,家庭就會面臨自然解體的風險,從而就會出現(xiàn)財產(chǎn)繼承的相關問題,這種問題不斷演變,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會變得非常單薄,更有甚者部分家庭成員在平時生活中都以獨立人而存在,成員之間的相處非常尷尬且非常見外,在這種家庭中表現(xiàn)出來一種非正常的倫理,可稱為“市民社會”。那么,通過“市民社會”建立的“國家是具體自由的現(xiàn)實”。
因此,黑格爾的作為法哲學理論體系基本點的“自由意志”,最初并沒有具體和可觀的存在,但是隨著其理論體系的不斷發(fā)展,后來慢慢具備了可觀和具體的存在,而且在國家中體現(xiàn)了自由,但是黑格爾的哲學理論體系中所說的“國家”并不是現(xiàn)實世界里的任何一個國家,而是他的法哲學意義上的國家。
三、自由概念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從哲學家提出的“天賦人權”到后來的“自由思想”,這些理論都為后來黑格爾的法學哲學提供了基礎,在此基礎上黑格爾提出了“自由意志”和“自由思維”的說法,并且對其進行界定。他認為,“自由意志”與“自由思維”是人生來便有的,這是人與動物的根本不同之處。盧梭等人說的“天賦人權”理論里的“自由”,是以政治學的眼光看待和主張人“自由”的權利,黑格爾卻認為“自由思維”是人的本質,是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主體。這與盧梭等人的觀點并不相同。文中之前提到過,黑格爾認為,“自由思維”必須對認識成果實行“理解”。在“自由思維”實行“理解”時并不會因為個體感情與內心情緒而受到限制,也不并為外在的權威所制約,“自由思維”所追求的是作為哲學方面的真理。
黑格爾的法哲學理論體系是把主體的“自由思維”通過“自由意志”外化,在外化的過程中持續(xù)除去個體意志的主觀性和特殊性以及偶然性,以達到“自由王國”的過程,這個“自由王國”必須具有必然性、客觀性和普遍性。所有權的取得,才讓人的理性,也就是單個人的自由,得以存在。很顯然,若是一個人只有自己的勞動力,并沒有其他任何財產(chǎn)的話,不論在哪種社會中,都要給那些已經(jīng)占有生產(chǎn)資料的人做奴隸。從理想主義的角度出發(fā)來看,每個人都有意志自由,把在任何物體中體現(xiàn)自己的意志,從而讓這個物體屬于自己,每個人的“自由意志”都是平等的。但是,這種“自由意志”的平等,并不是要求每個人的財產(chǎn)一律平等,但至少人人都應該具有財產(chǎn)。
黑格爾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形式上的存在后,又從別人的“自由意志”里得到對自己“自由意志”的認同,從而以“不法”除去“自由意志”里不良的成分,由此過渡至“道德”。在道德之中,“自由意志”被規(guī)定為和現(xiàn)存的世界互相對立的主觀單一性質?!艾F(xiàn)存的世界”里內在的東西是善。因此,“自由意志”從外在上看就是現(xiàn)存世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是由國家、市民社會以及家庭這三者集體構成的世界,在內在方面表現(xiàn)為善。在《法哲學原理》這本書中,黑格爾通過闡明市民社會理論,證實了市民社會和國家二者的關系,體現(xiàn)出市民社會所具有的民間性,也表現(xiàn)了國家的自由意識和科學意識。正因為科學與國家皆為“自由思維”“理解”的產(chǎn)物,皆是被思考得出的客觀真理與合理認識。因此可知,黑格爾的法哲學理論體系里面的“市民社會”與“國家”皆為其“自由意志”的兩個具體體現(xiàn),相比于市民社會而言,不管從自由意志還是從范圍上來說,國家都展示出了更加強大的力量。后來相關政治家在創(chuàng)造現(xiàn)代化國家的過程中,黑格爾的國家理論和市民社會都為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黑格爾“自由王國”的國家的形成過程,就是其自由意志外化的過程,往大里說便是人類的自由意志外化的過程,所以在世界實現(xiàn)了外在的自由。
綜上所述,我認為,對于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認識和實踐性活動而言,黑格爾的自由概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啟迪意義。黑格爾的理論也恰恰是現(xiàn)代人自由的真正捍衛(wèi)者。
參考文獻:
[1]周德海. 論黑格爾法哲學理論體系中的自由概念[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1(01):19-24.
[2]周德海. 論黑格爾法哲學理論體系中的道德和倫理概念[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1(04):36-40.
[3]羅久. 理性、自然與倫理形而上學——黑格爾法哲學思想探源[D].復旦大學,2013:23-45.
[4]姚遠. 解讀青年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D].吉林大學2014.:12-36.
[5]吳海燕. 黑格爾哲學中的“承認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11-46.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