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翻譯觀視閾下《穆斯林的葬禮》英譯本中民族文化的翻譯研究

2016-04-02 03:43:53霍躍紅鄧亞麗
英語知識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穆斯林的葬禮英譯本穆斯林

霍躍紅 鄧亞麗

(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大連)

文化翻譯觀視閾下《穆斯林的葬禮》英譯本中民族文化的翻譯研究

霍躍紅 鄧亞麗

(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大連)

《穆斯林的葬禮》是現(xiàn)當代文學中以少數(shù)民族文化為大背景而展開的優(yōu)秀長篇小說,其民族文化信息遍布于小說的15個章節(jié),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中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文化翻譯觀,對比分析該小說的中英文本,探究其英譯本中民族文化的再現(xiàn)忠實度,以便清晰了解其英譯本狀況,為其他優(yōu)秀文學作品走出去提供借鑒。

《穆斯林的葬禮》;文化翻譯觀;民族文化

1. 引言

《穆斯林的葬禮》是中國一級作家霍達的巔峰之作,曾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等多個獎項,深受廣大讀者和學者的青睞。目前,該小說已有英、法、阿拉伯、烏爾都等多個語種的譯本走向世界,其中關(guān)月華和鐘良弼合譯的The Jade King-History of a Chinese Muslim Family是現(xiàn)在市場上唯一一部以譯著形式出版的英譯本。該小說以穆斯林文化生活為背景展開,描述回族玉器手工匠人韓子奇上下三代跌宕起伏的坎坷經(jīng)歷。小說采用獨特的敘事技巧,回族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貫穿始終,在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蘊含著我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作品。據(jù)現(xiàn)有資料統(tǒng)計,學者們對該小說源語文本的研究較為豐富,諸如對其中人物性格、女性形象、悲劇色彩、喪葬文化、漢回文化對比等的研究;而對其英譯本的研究寥寥無幾,究其原因可能與其譯者的“銷聲匿跡”有關(guān)。國內(nèi)自2013年逐漸出現(xiàn)對其英譯本的研究,學者們逐漸注意到了此處的空白。管克江和馮雪珺(2015)表示《穆斯林的葬禮》展現(xiàn)給讀者的是在社會沖擊下親情、愛情等人性中最柔弱的情感,它不因國家、種族的變化而不同。所以,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譯者關(guān)注該小說,對該小說進行譯介和翻譯研究。本研究即在文化翻譯觀視閾下探討回民族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的翻譯忠實度,分析英譯本中回族文化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

2. 文獻綜述

20世紀80年代,翻譯研究進入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研究視角——翻譯的文化論(廖七一,2000:362)。張鑫與趙愛華(2011)認為語言和文化關(guān)系的日益密切使人們把研究的重心轉(zhuǎn)移到了文化上。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文化研究成為人文社會學科關(guān)注的焦點,并且不斷輻射相關(guān)學科。在翻譯學領(lǐng)域,文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翻譯學家的思想,他們也把翻譯理論的研究放在文化交流這個大背景下對其進行探討。翻譯的“文化價值”逐漸成為翻譯研究的主要任務(wù)之一。蘇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結(jié)合自己的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多年的翻譯實踐提出了文化翻譯理論,為翻譯理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同時對譯者的翻譯實踐活動也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蘇珊·巴斯奈特是文化翻譯學派的領(lǐng)軍人物,在國際譯壇上享有盛名。鑒于文學語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巴斯奈特引用斯內(nèi)爾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的觀點,論述了文化翻譯觀的具體含義:1)翻譯應(yīng)該把文化作為翻譯的基本單位,而不是停留在以往的語篇之上;2)翻譯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解碼-重組過程,更重要的還是一個交流的行為;3)翻譯不應(yīng)局限于對源語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該文本在譯語文化里功能上的等值;4)不同的歷史時期翻譯有不同的原則和規(guī)范,用來滿足不同的需要(廖七一,2000:362-363)。簡言之,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觀”就是:翻譯絕不是一個純語言的行為,它深深根植于語言所處的文化之中。她認為,翻譯就是文化內(nèi)部與文化之間的交流,翻譯等值就是源語與譯語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作為一種翻譯理論,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觀”符合當代翻譯標準,順應(yīng)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穆斯林的葬禮》含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容,是一部融伊斯蘭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古老東方文化和西方現(xiàn)代文化以及中國玉器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體、突出展現(xiàn)回民族特有文化的長篇敘事小說。文化信息遍布于小說的各個章節(jié),在構(gòu)建小說結(jié)構(gòu)、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譯《穆斯林的葬禮》過程中,需充分體現(xiàn)出其中回族文化的作用。

3. 研究過程與分析

本文以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2007)及關(guān)月華與鐘良弼合譯的The Jade King-History of a Chinese Muslim Family(1997)(下文簡稱為The Jade King)為雙語文本,針對其中的民族文化內(nèi)容,對比研究源語文本與英譯本,分析譯本對民族文化的翻譯特色。

本研究采取定性分析及描述的方法,對比閱讀《穆斯林的葬禮》及其英譯本,統(tǒng)計民族文化相關(guān)語句并標注其作用,針對民族文化研究提出研究問題,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探求譯本中民族文化的翻譯忠實度,分析譯本是否充分發(fā)揮民族文化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對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作用。

3.1 譯本中大量刪減描述性介紹的分析

霍達在《穆斯林的葬禮》中采用了獨特的敘事結(jié)構(gòu),時間和空間穿插交錯。該小說主要涵蓋序曲、十五章和尾聲,分為“玉”篇和“月”篇,兩條支線交錯進行,按先后編排為月夢、玉魔、月冷、玉殤、月清、玉緣、月明、玉王、月晦、玉游、月情、玉劫、月戀、玉歸、月落、玉別、月魂?!坝瘛毕笳髂兄魅斯n子奇,講述易卜拉欣(韓子奇的經(jīng)名)追隨虔誠的穆斯林老者吐羅耶定朝圣,途經(jīng)北京,到同為穆斯林的玉器手工匠人梁亦清處暫歇,從此與“玉”結(jié)下不解之緣,癡心于玉器行業(yè)的一生。第一章即介紹緣起,其中涉及大篇幅的民族文化介紹。吐羅耶定尋至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齋時用回回獨特的方式問候?qū)Ψ剑阂嗲孱D感分外親切,如親人般招待吐羅耶定及隨行的易卜拉欣。

吐羅耶定:“按賽倆目而來坤!”

Tuloyedin: “An salam al-lakun!”

梁亦清:“吾而來坤悶賽倆目!”

Liang: “Iu al-lakuman salam!”

這兩句是穆斯林專屬的問候語,前者是:“求真主賜給您安寧!”后者是:“求真主也賜安寧給您!”這是穆斯林見面時的相互祝福,表示具有共同的血統(tǒng)和信仰。這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共同語言,無論他們走到天涯還是海角,都能憑借這熟悉的聲音找到自己的同胞(霍達,2007)。譯者采取直譯的方法,按照伊斯蘭教地區(qū)的發(fā)音進行音譯,而不是意譯成“May Allah bless you with peace!”和“May Allah bless you with peace too!”,這樣既可以給外國讀者同樣的感受和體會,又可以有效地傳達其意義和文化,一舉兩得。

此外,梁亦清雖為一名虔誠的穆斯林,卻對其歷史文化知之甚少。吐羅耶定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向梁亦清介紹了回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經(jīng)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英譯本充分展現(xiàn)了二者對話中所涉及的回族歷史文化內(nèi)容,如:

吐羅耶定:“是在大宋真宗至道二年,也就是伊斯蘭歷二百九十五年,西歷九百九十六年,篩?!じ锿勰◤奈饔騺淼街袊K腥齻€兒子,長子叫賽德魯定,次子叫那速魯定,三子叫撒阿都定,都是飽學之士。大宋真宗皇帝極為賞識,御賜官爵,卻都堅辭不受,皇帝便授他們?yōu)榍逭嫠抡平?。長兄遠出傳教,不知所終。二弟三弟奉敕在燕京建清真寺,一在東郭,一在南郊。南郊之寺,也就是今天的牛街清真寺了……”。

Tuloyedin: “It was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Zhenzong of the Song Dynasty, that is, the year 295 in the Islamic Calendar, or the year 996 AD by the Gregorian Calendar, that Saihai Gawamudin came to China from the west. The Saihai had three sons. The eldest was called Saideludin, the second Nasuludin, and the youngest Sa’adudin-all fine scholars. Their erudition was highly rated by the Song Emperor Zhenzong, who offered them official commissions, but they declined and were then appointed imams in charge of mosques. The eldest of the three brothers went to remote parts to spread the faith. What ultimately became of him is unknown. His two younger brothers were appointed by the court to set up mosques in the capital, one near the eastern wall of the city, the other in the southern suburbs,which is the mosque in Ox Street today.”

英譯本在描述吐羅耶定的家族歷史文化時,充分實現(xiàn)了語義和文化上的對等。第一句話介紹吐羅耶定的祖先篩?!じ锿勰◤奈饔騺淼街袊臅r間,原文敘述了同一日期的三種歷法,強調(diào)了篩海到來的重要性,譯文采用強調(diào)結(jié)構(gòu)it was... that...,三種歷法用that is和or并列起來共同作時間狀語,置于被強調(diào)處重點突出,效果與原文如出一轍。英譯其余信息完全忠實原文,且句式結(jié)構(gòu)簡單而不失多樣性。如第三句采用簡單被動句式 A was called B,之后兩個小句結(jié)構(gòu)與之完全相同,省略謂語部分,避免重復(fù)。“都是飽學之士”譯成all fine scholars作狀語修飾篩海的三個兒子,避免句式冗雜,簡單明了。此外,句子結(jié)構(gòu)和長度及標點符號的使用亦與原文基本一致,充分體現(xiàn)并保留了原文的風格。譯文讀者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其來龍去脈。

第一章除借由吐羅耶定之口講述穆斯林文化之外,作者亦花費大量筆墨描述回族的歷史變遷及發(fā)展現(xiàn)狀,譯文在不影響情節(jié)發(fā)展的情況下對此部分內(nèi)容刪減較多。比如,作者在敘述梁亦清和吐羅耶定初次見面所使用的穆斯林間獨特的問候語時,對其語言文化進行了相關(guān)說明,“在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包括回族在內(nèi)的十個民族。回回沒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他們基本上使用漢語和漢字,但是其中經(jīng)常夾雜著某些不肯割舍的阿拉伯語或波斯語詞匯,使‘朵斯提’們聽起來無比親切?!庇⒆g本將這些內(nèi)容全部刪去。在追溯中國穆斯林的歷史淵源時也省略了部分內(nèi)容。

3.2 譯本中民族文化對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

《穆斯林的葬禮》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和楚雁潮等典型人物形象,其中,梁亦清一系均為穆斯林,虔誠地信奉著伊斯蘭教,以穆斯林的價值觀、風俗習慣和行為準則引導著自身的行為。因此,回民族文化對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代人中,梁亦清和梁君璧是最為虔誠的穆斯林。梁君璧是梁亦清的長女,是維系三代人的紐帶。因母親體弱多病,梁君璧自幼便承擔起照顧家的責任。如:

璧兒沒有那么多的機會和師兄說話,她潛移默化地學著媽媽的樣子,也是祖祖輩輩穆斯林婦女的樣兒,把心中的愿望融進虔誠的信仰,把要說的話說給造就萬物、無時無處不在的真主聽?!爸靼?!”她相信每一聲呼喚都能被真主聽見,相信真主知道她心中的一切,并且賜予她幸福與安寧。

Jade Girl had little opportunity to talk alone with Han Ziqi. Under the subtle influence of her mother and like generation upon generation of Muslim women, she bared her heart to the Maker of All, the omnipresent Allah, fusing her hopes and wishes with her religious faith.“Allah!”She would pray,convinced that He would hear her every plea,understand her every thought and grant her happiness and tranquility.

譯文忠實于原文,用梁君璧虔誠的宗教信仰“bared her heart to the Maker of All, the omnipresentAllah”來展現(xiàn)她和傳統(tǒng)的穆斯林婦女(subtle influence of her mother, like... Muslim women)一樣勇于奉獻,少女時期便擁有一顆有擔當?shù)男?,將自己的愛情和終身幸福寄希望于真主(fusing her hopes and wishes with her religious faith)。

即便嫁作人婦,梁君璧仍嚴格按照穆斯林的習俗生活,堅持每天做五次禮拜,且日日堅持做晨禮,譯文亦遵循原文的描寫,對相關(guān)敘述進行全面翻譯:

(1)在鋪了席子的地上,她面對圣地麥加的方向肅立,兩手舉到耳際,表達著自己的誠意;(2)鞠九十度的躬,感念安拉;(3)叩頭,前額和鼻尖著地,表示五體投地地拜倒在安拉面前;(4)然后,長時間地跪坐,并從頭循環(huán)數(shù)次。

She knelt down reverently on the prayer-mat,her face in the direction of Mecca and her hands raised to the level of her ears, as an expression of her devoutness; then she bowed low to show her gratitude to Allah; kowtowed, her brow and nose touching the floor, as a gesture of her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the Almighty. Then she sat kneeling for a long while before repeating the ritualistic obeisance several times.

原文用四個分句描寫梁君璧做晨禮時的狀態(tài),譯文嚴格遵照原文的風格。每個分句中,主句用來描述具體的禮節(jié)動作knelt down, bowed,kowtowed, sat kneeling,伴隨性狀語(as an expression..., to show..., as a gesture...)表明動作的宗教內(nèi)涵,利用句式循環(huán)往復(fù)的語言形式來展現(xiàn)動作的循環(huán)、莊嚴和神圣,充分展現(xiàn)了回民族的宗教信仰及禮儀文化,成功塑造了一個虔誠穆斯林的形象,一個用伊斯蘭教信仰來規(guī)范和踐行自己一生的穆斯林。

3.3 譯本中民族文化對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作用

《穆斯林的葬禮》講述的是發(fā)生在一個穆斯林家族的故事,回族文化在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坝衿髁骸币患沂来鶠轵\的穆斯林,妻女同堂,其樂融融。作為手工藝人,梁亦清雖手藝精湛,卻秉性木訥,從不爭名奪利,僅靠兩只手不停地埋頭做活,維持一家人生計。精明的玉器商人——匯遠齋老板蒲綬昌請梁亦清制作《鄭和航海圖》,面對浩大繁復(fù)的工程,促使梁亦清下定決心承攬這樁生意的正因為鄭和是一個“回回”,是一個穆斯林,譯文忠實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從梁亦清為韓子奇解惑的對話中即可看出:

梁亦清:“不,我應(yīng)這活兒,一不是為了保住奇珍齋的招牌,逞能;二不是貪圖他給的這個價錢。讓我橫下這條心的,就是因為三保太監(jiān)鄭和是個穆斯林,是咱們回回!”

Liang: “No, that’s not what I mean. I didn’t accept this order for the sake of the studio’s reputation or for the showing off or for the money offered.What made me do so is the fact that Zheng He was a Muslim, a Hui-hui like us.”

梁亦清:“咱回回里頭也出過流芳百世的人哪,明朝的‘海青天’海瑞,還有這位鄭和,都是跟咱們一條血脈的回回!人,不能忘了祖先啊,沖他們,我也得豁上這條老命,做出寶船,讓外國人也瞧瞧,中國的穆斯林對得起祖宗!”

Liang:“There have been men of distinction and renown among us Huis that go down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e upright magistrate Hai Rui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is Zheng He-both Hui-huis related to us by blood. We cannot forget our ancestors. For their sake I will make the vessel, even at the cost of my life. I want to show foreigners that we Chinese Muslims are worthy of our ancestors.”

因為鄭和是個穆斯林,也因為梁亦清的民族榮譽感和自豪感才促使他接受這個“活兒”,便衍生出后來的玉毀人亡,才有了韓子奇為恢復(fù)并壯大“奇珍齋”三年如一日地在“仇人”蒲綬昌門下忍辱負重,故事因此才得以繼續(xù)。梁亦清在解釋接受生意的原因時特別強調(diào)鄭和是穆斯林,譯文在翻譯時應(yīng)用了主語從句(what made me do so is...)和同位語從句(the fact that...)來強調(diào)“Zheng He was a Muslin”,充分體現(xiàn)了原文的意圖。譯文將“我們回回”翻譯為a Hui-hui like us,Hui-hui是對中國穆斯林的稱呼,保留這種語言形式,既是對中國回族文化現(xiàn)狀的忠實,也是對原文語言風格的忠實。

此外,回族文化在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沖突最大的當屬韓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悲劇。韓新月是小說的女主人公,她的人生經(jīng)歷對情節(jié)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出生于穆斯林世家,是韓子奇和梁冰玉(梁君璧的妹妹)的“私生女”,從小便離開了生母的懷抱,與父親韓子奇和“母親”梁君璧生活在一起。單純、善良、美麗的新月在考上北京大學后與自己的老師陷入了一段單純而美好的戀情,卻無奈受到穆斯林文化的阻礙。梁君璧在了解到“女兒”新月和楚老師的感情之后,用伊斯蘭教風俗來阻斷這份愛情:

“那也不成??!我們回回,男婚女嫁,歷來都找回回人家,不能跟漢人做親,萬不得已,也只有娶進來隨了我們,絕沒有嫁出去的!”

“That won’t do either. Since ancient times, we Huis have always married among Huis. Marriage with Hans is forbidden. We never marry girls off to non-Huis.”

韓新月和“母親”梁君璧之間本身的隔閡促使梁君璧很難全心全意為“女兒”付出,而虔誠的宗教信仰及不與漢人通婚的風俗習慣(have always married among Huis)又成了阻礙韓新月和楚雁潮純潔愛情的絆腳石(never marry girls off to non-Huis)。non-Huis一詞不僅排除了漢族,也排除了其他民族,極大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也成為韓新月美好生命消逝之前的一大遺憾,造就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此處,譯文按意群分成四個簡短明快的小句(won’t do, have always married, is forbidden, never marry),強烈地表明梁君璧拒絕楚雁潮的決心,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

綜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三個結(jié)論:第一,《穆斯林的葬禮》對民族歷史文化的介紹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人物對話及作者描述。其英譯本在翻譯對話中涉及的民族歷史文化時充分性較強,較有效全面地展現(xiàn)了中國回族歷史文化的面貌;譯本在處理作者對民族歷史文化的描述時刪減較多,省去冗長的敘述,使故事劇情發(fā)展更加緊湊。第二,《穆斯林的葬禮》英譯本充分發(fā)揮民族文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忠實于原文,利用宗教信仰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變化和價值觀念,利用宗教禮儀和風俗習慣來展現(xiàn)主要人物的行為舉止,成功向讀者展現(xiàn)出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第三,在《穆斯林的葬禮》中,民族文化對把握故事走向、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起到了掌舵作用,其英譯本忠實于原文,充分把握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宗教信仰和宗教習俗在左右主要人物行為決策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清楚地向讀者展現(xiàn)故事的來龍去脈和發(fā)展變化。

4. 結(jié)語

本文基于文化翻譯觀,通過對《穆斯林的葬禮》及其英譯本The Jade King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英譯本保留了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關(guān)系緊密的民族文化介紹,使得譯文中人物飽滿、情節(jié)完整、流暢易懂,但在民族歷史文化描述的英譯方面省略較多。本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至于相關(guān)的定量研究有待進一步進行。

[1] 管克江 馮雪珺.2015.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2015年法蘭克福書展開幕——精彩圖書呈現(xiàn)文化中國[OL].http://www. 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10-15/255538.html, 2016-04-03.

[2] 霍達.1997.關(guān)月華 鐘良弼譯.The Jade King—History of a Chinese Muslim Family[M].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

[3] 霍達.2007.《穆斯林的葬禮》[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4] 廖七一.2000.《當代英國翻譯理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5] 張鑫 趙愛華.2011.蘇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論對翻譯實踐的影響[J].海外英語,(12):208-209.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Ethnic Culture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Musilin de Zangli Under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Musilin de Zangli, which is set in the ethnic culture,is an excellent novel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Contents of ethnic culture in this novel spread all over the fifteen chapters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building the character images and promoting the plot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thesis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of the novel to explore whether the ethnic culture is faithfully represented in order to get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version.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may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the spreading of other literary works.

Musilin de Zangli;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ethnic culture

H059

A

2095-4891(2016)03-0050-05

本文系2015年度大連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立項“翻譯文體學視角下對比研究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及其英譯本的情感流動趨勢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霍躍紅,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計算機輔助的翻譯研究。鄧亞麗,碩士生;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通訊地址:116044 遼寧大連旅順口區(qū)旅順南路西段六號 大連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

猜你喜歡
穆斯林的葬禮英譯本穆斯林
《孫子兵法》羅志野英譯本研究
英語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38
功能對等理論下《醉翁亭記》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英國穆斯林更重國家認同
穆斯林在歐洲與居民互認度迥異
《穆斯林的葬禮》之“綠色意象”解讀
淺析《穆斯林的葬禮》中梁君璧的人物形象
《穆斯林的葬禮》中謊言藝術(shù)構(gòu)架的悲劇人生
美國穆斯林群體探析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4
關(guān)于倫理之理的理性思考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淺析《紅樓夢》兩個全英譯本
登封市| 玛纳斯县| 永川市| 奉新县| 中牟县| 五常市| 铁岭市| 滦南县| 耒阳市| 凤翔县| 岳阳县| 西和县| 舞阳县| 三都| 常德市| 盐城市| 开化县| 宜州市| 揭西县| 蓝山县| 甘孜县| 乐至县| 潞西市| 十堰市| 肇庆市| 漠河县| 玛多县| 遵义市| 明溪县| 南木林县| 高密市| 乌兰浩特市| 舞钢市| 嫩江县| 班戈县| 淮北市| 运城市| 广元市| 合作市| 来宾市|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