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 麟 春
(廣州商學(xué)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xué)部, 廣東 廣州 511363)
?
死亡的倫理意蘊
權(quán) 麟 春
(廣州商學(xué)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xué)部, 廣東 廣州511363)
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對待死亡的不同觀念與態(tài)度,認為死亡與生命是一體兩面,死亡問題實際亦是生死問題。西方人在宗教中超越死亡,中國人在道德倫理中超越死亡。
死亡; 死亡的尊嚴; 倫理
《說文解字》中,“死”解釋為:“死,澌也,人所離也”,“澌”是“盡”的意思,“亡”同“死”。死亡意指生命走到了盡頭,是對個體生命的否定,人總是要死的,正是由于個體生命的死亡,人類的生命才會生生不息。
1. 我國傳統(tǒng)文化視域中的死亡觀
中西文化對死亡的觀念不一。儒家推崇在積極的入世過程中完善人生,進而坦然面對死亡,追求的是樂生安死,順應(yīng)天命,完善人格,舍生取義的人生價值。樂生不單單只是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快樂,還包括對精神的追求和靈魂的超越。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第十一》,“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生命誠然可貴,但還存在著超乎肉體生命更高意義的價值,那就是道德的終極理想——“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生命是人向往的,道義也是人追求的,當兩者有沖突的時候,就要舍生取義,不能背信棄義而茍且偷生。死是人所厭惡的,但不義比死亡更可惡?!吧嵘×x”體現(xiàn)一種道德價值取向,是理想的生命歸宿。荀子把對生死的思考納入“禮”的范疇,“禮者,謹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荀子·禮論》)生是人的始點,死是人的終點,善始善終,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珍惜人生,實現(xiàn)人生的圓滿。
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道德經(jīng)》第五十章)這段話揭示了生與死的辯證關(guān)系,不以生喜,不以死悲,自然而然。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又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莊子·外篇·至樂》)莊子認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同季節(jié)的更替變換和太陽朝升暮落一樣自然,超越生死,超越世俗功利,追求自由灑脫的境界。由此可見,莊子的死亡哲學(xué)追求的是樂死安生的人生哲學(xué),高揚人格,精神力量在天地萬物中永存,價值足以超越生死。
墨家出身于下層民眾,對死亡有直接的感受和體驗,視死亡為悲哀之事,不同于儒家的樂生安死,也不同于道家老莊的樂死安生。墨子曰:“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墨子·修身》)墨家富有實干,勤生哀死,義貴于身,為道義在所不辭的犧牲精神。
2. 西方文化視域中的死亡觀
西方文化和我國傳統(tǒng)文化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路徑不同,基本態(tài)度是:“不知死,焉知生”《論語·先進第十一》,分為樂生惡死和樂死惡生兩種態(tài)度。樂生惡死的價值取向闡述比較系統(tǒng)的是古希臘哲學(xué)家伊壁鳩魯,他說:“死亡是一件和我們毫不相干的事情?!薄罢_地認識到死亡與我們無干,便使我們對于人生有死這件事愉快起來,……而是把我們從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來?!盵1]伊壁鳩魯是快樂主義者,快樂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是善的標準。對于活著的人來說,死亡沒有到來;對于死了的人來說,死亡已毫無意義。追求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享受生命是最大的快樂。古希臘的犬儒學(xué)派和斯多葛學(xué)派認為,人的一生是痛苦的,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安寧。中世紀是樂死惡生的時代,人類始祖所犯的罪惡決定了人類的一生是贖罪的一生,苦難的一生,要想擺脫苦難,只有寄托于死亡之后的彼岸世界。文藝復(fù)興是對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否定,重新給人以鮮活的血肉,肉體的享樂是快樂的,肉體的毀滅是莫大的痛苦。
死亡促使人沉思,為他的一切思考提供了一個原生點,這就有了哲學(xué)。死亡促使人超越生命的邊界,臻求趨向無限的精神價值,這就有了倫理學(xué)[2]4。什么是死亡(death)?傳統(tǒng)以來約定俗成的通行看法是:“肉體的死”(physical death)就是死亡。隨著死亡學(xué)(thanatology or studies of death and dying)學(xué)科和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質(zh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愈來愈多的人對“什么是死亡”表示極大關(guān)注,對死亡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安樂死、自殺、墮胎、死刑、集體死亡、高齡化等問題都涉及到死亡問題,即使目前尚未達成共識,但更多的人主張腦死亡(brain death)就算是死亡[3]8。德國哲學(xué)家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說:“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3]3從哲學(xué)的角度指出人人必將死亡的真理。著名的精神醫(yī)學(xué)與死亡學(xué)專家伊麗莎白·庫布勒·羅斯(Elizabeth Kubler Ross)在她的名著《死亡與臨終》中(On Death and Dying)說:“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今天的死亡過程在許多方面都是更為可怕和老人厭惡的,就是說,更加孤單、機械化以及非人化?!劳鲞^程變成孤離而又無人情味,乃是由于(絕癥)患者被迫從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運出,而匆匆忙忙送到急診所的緣故?!贝嬖谥髁x對每一實存主體格外強調(diào)實存的孤離意識,極力主張:每一個人如何面臨或應(yīng)付死亡,完全取決于自己“實存的態(tài)度”(existential attitude)。這一看法反映了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個別死亡特有的孤離性、非社會性,甚至非人性[3]4。
3. 中西文化語境中死亡觀的差異
中西方文化不同,思考死亡的進路不同,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也有所不同。儒家的進路是先考慮“生”,自強不息,奮斗不止,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在積極的“生”中面對死亡,順應(yīng)天命,但當仁義與生命有沖突之時,應(yīng)該選擇舍生取義,追求的是超越肉體之死的意義和價值。道家崇尚生死的自然而然,不以“生”喜,不以“死”悲,超越生死,追求自由。墨家認為,對待“生”要勤、實,死亡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為了道義,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西方文化對待死亡的進路更多的是先考慮“死”,只有對死亡有所思考,才能深刻把握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鞓分髁x者認為趨樂避苦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是善。在西方的宗教看來,死亡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意味著解脫和超生。西方文化對待死亡的基本態(tài)度是對死亡把握得越深刻,越能深刻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死亡觀的差異主要源于中西文化的差異,沒有對錯之分,沒有優(yōu)劣之別。
人的死亡和人的生存同樣重要,生存不意味著就是善的,死亡不意味著就是惡的?!吧孢€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面臨生死選擇的問題,是生存中的毀滅,還是毀滅中的生存?生意味著死中的生,死意味著生中的死。哈姆雷特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jié),而是生命的升華,在黑暗中給人以希望和光明。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死亡不是一種威脅,而是一種挑戰(zhàn),面對死亡的挑戰(zhàn),人類需要思考,如何去度過自己真實的一生?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一道課題。
1. 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域?qū)徱曀劳龅淖饑?/p>
儒家認為,肉體的生命不具有最高的價值,只有為了仁義的死亡才具有最高價值,是一種有尊嚴的死亡。死亡是生命的終結(jié),進入死亡卻是生命的一部分;“怎樣進入死亡”是“怎樣生活”的一部分。人既要安排自己的生,也要安排自己的死,活得有意義,死得也有意義。生命的質(zhì)量不在于時間長短,而在于是否講求仁義道德,必要的時候要舍生取義[4]9)。但如果為了履行天職或者為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繼續(xù)活著,就不是茍且偷生?!拔鞑卸荨吨芤住?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史記·太史公自序》)莊子對儒家的成仁取義生死觀進行了批評,“……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shù)子者,事業(yè)不同,名聲異號,其于傷性以身為殉,一也?!?《莊子·駢拇》)莊子認為,仁義是外在于人的本性,為仁義而死是殘生損性的行為,和為名聲、利益而死的行為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因為生命本身就是最高目的。
傅偉勛教授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是死亡學(xué)的事實起點,“人人必能超越死亡”是死亡學(xué)的理想終點。問題在于:我們面對“人人必死”的鐵定事實,如何去超越死亡,獲致安身立命之道[3]3?他把死亡問題引申為生死問題,生和死是一體兩面,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息息相關(guān)。他把人的生命列為十大層面:身體活動、心理活動、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知性探索、審美經(jīng)驗、人倫道德、實存主體、終極關(guān)懷、終極真實層面。死亡問題與后三個層面相關(guān),每一個實存主體面對死亡的態(tài)度與高度精神性的終極關(guān)懷密不可分,并需要終極真實的發(fā)現(xiàn)、領(lǐng)悟、體認[3]17。以人為本,關(guān)心人的真實存在,關(guān)注人的終極關(guān)懷,促進人們實現(xiàn)由“死”的問題轉(zhuǎn)化為“生”的問題。
2. 從西方文化視域?qū)徱曀劳龅淖饑?/p>
蘇格拉底為堅持真理視死如歸,毫不妥協(xié);他堅信法律的權(quán)威,堅信理性的價值高于生命的價值?!鹅扯嗥酚幸痪涿?“凡事奉哲學(xué)的人,都是在培植死亡,所以當死來臨的時候,沒有誰會露出懼色?!碧K格拉底身體力行地踐行了他的死亡哲學(xué),他的死亡與尊嚴為伴,放射出崇高的光輝。盧梭說:“誰要是自稱面對死亡無所畏懼,他便是撒謊。人皆怕死,這是有感覺的生物的重要規(guī)律,沒有這個規(guī)律,整個人類很快就要毀滅”[5]死亡是必然的,但每個人可以選擇有尊嚴的死亡,自然而然,沒有痛苦,親人能給予臨終關(guān)懷和精神撫慰,深思熟慮地對人生有反思和體認。人在活著的時候盡自己所能為他人或社會做有意義的事,當死亡不可避免時,能夠選擇死亡,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結(jié)束生命。伊麗莎白·庫布勒·羅斯認為,死亡是人成長的最后階段,是人生命的完成,是人生命品質(zhì)的完整體現(xiàn)。因此,死亡的尊嚴對于個體生命來說意義重大。
海德格爾說:“只要死亡‘存在’,它依其本質(zhì)就向來是我自己的死亡?!盵6]敬畏死亡,敬畏“我的死亡”,死亡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和面對,死亡具有不可經(jīng)驗性和不可代替性。因此,必須敬重死亡,以嚴肅而審慎的態(tài)度對待死亡,在死亡的觀照中看到和體悟活著的意義。死亡的價值在于生的意義,海德格爾說:“正因為人能夠考慮到死亡,才能賦予生命的意義?!绷硪环矫?人人都必須畏懼死亡,“畏懼死亡”不是懼怕死亡這件事本身,不是一種“膽小怕死”,而是生命之此在最為基本的情緒,是畏懼自己在死亡之前德性的不圓滿和善行的欠缺,舍不得生的諸多美好,對親情、愛情、友情、責任、權(quán)利等的向往和留戀。敬畏死亡意味著人需具有死亡的生命意識,珍惜生命的價值,盡可能發(fā)揮人生的潛力,積極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對有限人生的積極規(guī)劃,懂得珍惜人生,努力實踐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使命和責任。同時,也是對自己過去言行的檢討和反省,在向死亡趨近的過程中觀照了生命的存在與尊嚴。海德格爾指出,哲學(xué)對死亡的研究有別于并應(yīng)當先于其他學(xué)科對死亡的研究。醫(yī)生可以對死亡的“界限”給出許多答案,但從哲學(xué)的視域來看,死亡永遠是我自己的死亡,無法把它對象化。死亡永遠意味著“此在”自身的死亡,是“此在”自身的結(jié)束。自己不能親自體驗和領(lǐng)悟死亡,經(jīng)驗到的死亡都是他人的死亡。所以,死亡不是命運之神從外部切斷了生命線,它是此在的一個直接組成部分。人在活著的時候就在領(lǐng)會著死,就以自己的所作所為表現(xiàn)了他將如何對待自己的死亡,即人是“向死的存在”[2]137。
3. 自殺、安樂死、墮胎與死亡的尊嚴
自殺、安樂死、墮胎均與死亡相關(guān)。從古到今,普遍認為自殺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是對生命尊嚴的褻瀆。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極其寶貴,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沒有權(quán)利剝奪生命。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反對自殺。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堅決反對各種類型的自殺,道家認為自殺本質(zhì)上是錯的。早期印度佛教嚴厲禁止自殺,但印度大乘佛教中的利他性自殺卻備受高度贊揚,所以,佛教根據(jù)自殺的動機來評估自殺的正當性[4]21。儒家也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更何況于一個人的生命。但儒家對于屈原的自殺和管仲的不自殺持不同的觀點。對于屈原之死一種觀點認為,屈原是以身殉國,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是成仁取義的自殺;另一種觀點認為屈原不應(yīng)該自殺,應(yīng)保留性命為其他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為了一個昏君而死并不值得,朱熹評價屈原之死過于“忠”,不合“中庸”。對于管仲的不自殺一種觀點認為,他不隨主公而死違反了“仁”,即使后來做出了多么大的貢獻,也不能彌補他道德人格上的瑕疵;另一種觀點認為管仲沒有隨主公去死,沒有違返仁,而是堅持了仁,孔子為管仲作了辯護,認為管仲不自殺是對的[4]22-25。安樂死不同于自殺的自我選擇,情形比較復(fù)雜。一方面分為自愿(voluntary)安樂死和非自愿(involuntary)安樂死,自愿意指出于患者本人的意愿和真實表達,非自愿意指患者已失去意識,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愿,未經(jīng)患者同意而進行。另一層面分為主動安樂死和被動安樂死,主動安樂死是指采用積極的措施如醫(yī)生或者護士有意給患者致死的藥品或針劑,以結(jié)束垂危病人在痛苦之中彌留的生命。被動安樂死是指停止對垂危病人的治療措施和營養(yǎng)支持,讓病人自行死亡。安樂死的贊成者和反對者從各自的立場和理由出發(fā),一時難分勝負。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日益多元化,逐漸強調(diào)個人的自主選擇。在痛苦的境遇中,死亡未必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人類幸好有死亡,幸好還可以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但死亡的方式只要有利于捍衛(wèi)人的尊嚴、有利于追求生命的意義, 是可以選擇的。目前,墮胎備受爭論,親生命派(Pro-Life )和親選擇派(Pro-Choice)爭論不休。墮胎與反墮胎之爭持續(xù)至今,孰贏孰輸,難以說清[7]。
1. 西方人在宗教中超越死亡
叔本華認為生與死都屬于生命,兩者正如新陳代謝的關(guān)系一樣,所以一個人要求自己的個體生命無限延續(x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人之所以怕死,就是耿耿于生命的個體性即現(xiàn)時性的緣故,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將隨著個體性的消滅而消滅,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叔本華認為這種想法很荒謬,他對此諷刺道:“為了死亡將剝奪我們的現(xiàn)在而怕死,并沒有比人們認為他幸而是向上直立在圓圓的地球上,卻怕從地球上滑跌下去更聰明些?!盵8]他進一步闡述:“當人們將死亡視為自身的毀滅因而感到恐懼時,那正好像太陽在近晚時分哀哀向人哭泣:糟了,我將沉淪于永恒的黑夜了!然而日落日出,太陽自身難道不是在無休止地燃燒,是永遠處在它旺盛的中午嗎?而這何嘗又不是人類的生命之謎呢?”[2]199死亡與生命是一體兩面,死亡問題是生死問題。最初的基督教中死意味著生命與上帝相連的結(jié)束,《舊約》里死亡是“原罪”的后果,人類由于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背上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導(dǎo)致了生生死死的輪回。《新約》里的死亡不是一個中性概念,死亡不在人類手中,人類被死亡抓在手心里。死亡不單是生命的結(jié)束,更多的是從精神和道德層面,通過復(fù)活人將再一次得到不朽的生命。復(fù)活不光是再生,再生可以再死,但復(fù)活之人將得到永生[2]214。瑞士著名神學(xué)家漢斯昆將宗教重新界定為不僅僅是信仰上帝或神,而同樣也是一種自我超越的努力,一種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感?;剿蓝鴱?fù)活的信仰,意味著時間過程中每一種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存在,都將最終獲得永恒。永恒是人類渴望的東西,是一個不斷更新,然而永遠難以成真的夢幻。生命不斷將自身轉(zhuǎn)化為記憶,又從記憶中產(chǎn)生新的希望,這便是注定人將畢生不息追求的心路歷程。當死亡本身成為這個歷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時,它就被超越了[2]224。
2. 中國人在道德倫理中超越死亡
中國人的人生智慧,不是儒家倫理智慧,也不是道家倫理智慧及佛家倫理智慧,而是三者的生態(tài)有機統(tǒng)一。儒、道、佛三位一體的大融合,構(gòu)成了中國倫理思想的人生智慧。儒家提供的是入世的人生智慧,道家提供的是永生的人生智慧,道家的人生智慧是一種避世、隱世的倫理智慧。因為儒家入世的智慧如果沒有某種超越的機制,人就無法安身立命。正是由于入世文化中的各種人生矛盾,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難以克服,難以避免,道家才得以產(chǎn)生。佛家提供的是出世的人生智慧,在世俗世界中難以克服的利益沖突,可以在意義世界中找到答案,找到心靈的寧靜和平衡。同時,使人自身得以超脫,心靈得以洗禮和升華。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中國人都能安身立命,進退自如[9]。入世——避世——出世,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形成了中國人自給自足的倫理精神結(jié)構(gòu),自身之內(nèi)有其需要的道德因子,各因素之間又能達至平衡與和諧[10]。
儒家的人生智慧是一種入世的倫理智慧,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促使人們開拓進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奮發(fā)圖強,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在追求完善的人格和實現(xiàn)人生價值中享受生命?!洞髮W(xué)》提出的“八綱目”中,修身是“內(nèi)圣”與“外王”的根本,生則樂生,死當安息。朱熹曰:“人受天所賦予許多道理,自然完備無欠缺。須盡得這道理無欠缺,到那時,乃是生理已盡,安于死而無愧。”(《朱熹·朱子語類》)生命必須珍惜,但在儒家看來還存在著超乎生命本身意義的更高價值,那就是“仁”,“克己復(fù)禮為仁”,仁的本質(zhì)是愛人。為了仁義,可以取舍人的生命,人的生命因仁義而有價值?!洞呵镒髠鳌は骞哪辍?“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為不朽?!?唐朝經(jīng)學(xué)家孔穎達解釋為:“立德,謂創(chuàng)制垂法,博施濟眾,圣德立于上代,惠澤被于無窮。立功謂扼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其身雖沒,其言猶存?!?司馬遷說:“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滿足他人或社會需要的死亡,是對生命的超越和升華,是生命價值的確證,是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圓滿,這種情形的死亡重于泰山。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以德立身,著書立說,功濟于時,在追求“立德、立言、立功”中坦然面對死亡,最終達致人道與天道的“天人合一”。
道家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死,把生死看得很灑脫,生死乃是自然規(guī)律而已。不論是老子還是莊子,能夠直面生死,不為生而高興,也不為死而厭惡,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之事。在莊子看來,生和死沒有明確的界限,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生是氣的聚合,死是氣的離散,只不過是天地元氣之聚散。因此,要正確對待生死。既有辯證法的思想,也有相對主義的觀點。他在《天下篇》中曰:“上與造物者游,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為友?!睆挠钪孀匀坏挠篮闵腥ンw驗個體生命的永恒,不為名利去害生,懂得貴身,才能得道,才能齊生死、超生死,達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陶淵明說:“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擬挽歌辭三首》)所以,生不足喜,生而無樂,死不足哀,死而無悲,是一種達觀和超然的死亡觀。
傅偉勛教授認為,只有把死亡問題看做生死問題,才會領(lǐng)悟到宗教探索的真實意義,否則宗教探索就只是一種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精神逃避而已。佛教認為生死問題就是“根本無明”問題,“無明”內(nèi)在于生命的結(jié)構(gòu)之中,支配和控制著生命的運行,潛藏在一切身體活動、語言活動和意念活動的背后,是造成生命之痛苦的根本原因。只有破除“無明”,才能獲得生命的最終解脫。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涅槃,就是對世俗欲望的根除,大乘佛教又賦予“涅槃”大死大生的含義,不是肉體的死亡,而是自我的死亡,真正的涅槃在于通過大死而達至大生,根本問題在于生而不在于死。因此,在世俗的生活中,人總是要死的,而且是“我自己的死”,對死亡理解得越深刻,對自己的人生理解得越透徹。真正領(lǐng)悟了死的真諦,才能真正領(lǐng)悟生的真諦。在人生的長河中,懂得珍惜生命,節(jié)制欲望,反思過錯,完善人格,活出生命的精彩,彰顯生命的尊嚴。所以,沒有死就沒有生,死是生的原因,而不是生的結(jié)果。“向死的存在”旨意不是去實現(xiàn)死亡,而在于揭示生命的意義?!八廊缤粯?是人類存在、成長及發(fā)展的一部分。生與死緊密相連、缺一不可,死亡對生命的啟示在于它使生命成為有限的存在。”[11]人的生命不論從邏輯上還是從事實上,都區(qū)分為: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自然生命是指自然人的生命狀態(tài),即每一個個體活生生的生命之軀;文化生命是指社會人的生命狀態(tài),具有文化精神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生命之軀。只有自然生命而無文化生命,人不過是物種上的一個類,是沒有靈魂的“人”類。當人具有了文化生命,人才算是真正的人,進而確立不同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方式,人類才能詩意地生活。
[1] 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外國哲學(xué)史教研室編譯. 古希臘羅馬哲學(xué)[M].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1982:366.
[2] 陸揚. 死亡美學(xué)[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06.
[3] 傅偉勛.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06.
[4] 羅秉祥,陳強立,張穎. 生命倫理學(xué)的中國哲學(xué)思考[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 2013.
[5] 沈毅. 人對死亡的態(tài)度及其意義[J]. 浙江學(xué)刊, 1995(5):126.
[6] 海德格. 存在與時間[M]. 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 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lián)書店, 1987:288.
[7] 權(quán)麟春. 墮胎與生命尊嚴之我見[J]. 醫(yī)學(xué)與哲學(xué)(人文社會醫(yī)學(xué)版), 2011(12):21-23.
[8] 叔本華.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 石沖白,譯.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1982:384.
[9] 權(quán)麟春. 大部分中國人不信教的倫理探析[J]. 哈爾濱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5):27-30.
[10] 樊浩. 倫理精神的價值生態(tài)[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2001:474.
[11] 李艷,何畏,牛姍姍,等. 大學(xué)生生命觀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教育反思[J]. 沈陽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2(6):100-103.
【責任編輯王立坤】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Death
QuanLinchu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 Guangzhou 511363, China)
The views of death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re different. Death and life have two sides as a whole; death is a question of life and death. Westerners transcend death in the religion; Chinese people transcend death in the ethic.
death; dignity of death; ethic
2016-02-13
權(quán)麟春(1971-),男,陜西隴縣人,廣州商學(xué)院副教授。
2095-5464(2016)04-0450-05
B 8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