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醫(yī)院(楊凌 712100)
辛夢璽 龐苗苗△ 衛(wèi) 凌 張培國 賈建章 韓妮妮 伊 立 楊 盼
?
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78例臨床觀察*
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醫(yī)院(楊凌 712100)
辛夢璽 龐苗苗△衛(wèi) 凌 張培國 賈建章 韓妮妮 伊 立 楊 盼
目的:探討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17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椎間孔鏡手術系統(tǒng)和脊柱內鏡系統(tǒng)行椎間盤切除術,于術前、術后1周及末次隨訪時按視覺模擬疼痛評分進行評分,末次隨訪時還根據改良Macnab標準及患者滿意度評價其臨床療效。結果:手術時間80~120 min,平均90 min。術后住院時間12~30 d,平均15 d。疼痛評分由術前8.75±0.25降到了術后1周的4.12±0.51(P<0.01)和末次隨訪3.86±0.43(P<0.01)。改良Macnab標準評價優(yōu)良率70.2%,患者滿意率66.7%。結論: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安全性及遠期效果均良好,但需嚴格掌握手術指證。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及疑難病,發(fā)病時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對于年輕患者、初次發(fā)病者休息后可自行緩解及影像診斷無椎管狹窄,可采用非手術治療。而對于重癥患者和保守治療無效患者則應考慮選取手術治療[1-2]。2013年9月至2015 年7月我們對17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取了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切除術,現(xiàn)對其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17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行X線、CT及MRI檢查,診斷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其中男102例,女76例;年齡21~84歲,平均55.1歲。手術節(jié)段情況:L3-4 7例,L3-4和L4-5 13例,L4-5 80例,L4-5和 L5-S1 11例,L5-S1 67例。單純腰痛26例,腰痛伴腿痛152 例,腰痛伴左下肢疼痛72例,腰痛伴右下肢疼痛61例,腰痛伴雙下肢疼痛19例。癥狀持續(xù)時間:6 d至20余年,平均59.0個月。
2 治療方法 所有手術均采用德國Joimax公司生產的椎間孔鏡手術系統(tǒng)和脊柱內鏡系統(tǒng)完成,通過術前透視定位皮膚進針點,在正側位X線透視下調整穿刺針方向。當穿刺針尖抵達椎間盤纖維環(huán)部位后,穿刺針繼續(xù)進入椎間盤中央并注入0.5%利多卡因4 ml。隨后注入造影劑:碘海醇與亞甲藍的混合液(按1∶1混合)4 ml,行椎間盤造影。隨后用0.8 mm導絲插入后取出穿刺針,持擴張?zhí)坠茌p微旋轉并逐級插入。最后將工作通道沿擴張管插入,必要時使用環(huán)鋸鋸掉上關節(jié)突關節(jié)。正側位X線透視下確定工作通道位置正確。在連續(xù)液體(2500 ml生理鹽水中加入慶大霉素16萬U)沖洗下用內鏡觀察,發(fā)現(xiàn)藍染變性髓核,用髓核鉗抓取變性的髓核或突出椎間盤組織,徹底清除突出的髓核。將工作通道逐步后退至纖維環(huán)外,旋轉尖端缺口觀察硬膜外腔,清除超出纖維環(huán)范圍的非游離髓核。射頻修補破裂的纖維環(huán),直視下探查出行神經根,檢查硬膜外腔是否有殘留椎間盤組織。使用射頻消融成形髓核和纖維環(huán)并止血。手術結束,留置引流管,退出工作通道,縫合小切口,覆蓋敷料[3]。術后常規(guī)臥床1~2 d,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3 d,第2天拔出引流管,7~10 d拆線,3個月內避免從事體力活動。
3 療效評定標準 術前、術后1周進行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末次隨訪時除進行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外還按改良 Macnab標準及患者滿意度評價臨床療效。如果患者隨訪期間因腰痛行二次手術,則評價為差或不滿意。
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均采用SAS 8.2統(tǒng)計軟件分析,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78例患者,椎間孔鏡手術時間80~150 min,平均100 min。術后住院時間12~30 d,平均15 d。隨訪3~12個月,平均8個月。視覺模擬疼痛評分由術前8.75±0.25降到了術后1周的4.12±0.51(P<0.01)和末次隨訪3.86±0.43(P<0.01)。末次隨訪Macnab標準評價效果為:優(yōu)99 例,良26例,可21例,差29 例,優(yōu)良率70.2%,患者滿意率66.7%。
本組125例患者效果較好,患者腰腿部疼痛消失,恢復日常生活勞動無不適。有21例療效一般,復查未有椎間盤再次突出,疼痛主要考慮患者術后過早進行重體力勞動所致。療效較差29例,考慮與手術操作有關,這些病人主要為早期行椎間孔鏡患者,因手術操作不熟練,穿刺點不理想,鏡下組織暴露不清楚,術后復查突出的椎間盤未完全取出。其中改開放性手術2例,1例為患者突出物粘連,無法取出;1例穿刺位置不理想,鏡下組織難以辨認,未找到突出物,術后患者疼痛不緩解,擇期改開放性手術治療。
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存在的問題及術中應注意的事項:①選擇最佳的穿刺路徑,熟練的穿刺技術是成功是第一步。椎間孔鏡作為一門新技術,本身為介入手術與內鏡的結合。若穿刺部位不理想,植入工作套管時鏡下很難找出突出的椎間盤,在此時調整工作套管較困難,且即使調整成功也難以固定,操作中助手稍加移動,視野會大范圍改變,根本無法找到突出物,甚至手術無法順利完成。②術者熟練鏡下方位的辨認、組織結構的辨認以及手術視野的改變是手術成功的基礎[4]。若對鏡下方位辨認錯誤,無法取出突出物及并分離暴露受壓的神經根。鏡下發(fā)現(xiàn)突出物時,需先用射頻分離,一旦引起患者下肢抽搐,直接使用神經剝離子分離受壓神經根,嚴禁直接使用抓鉗、剪刀分離損傷神經根,最后完整取出突出物,并暴露神經根。③現(xiàn)有椎間孔鏡有其局限性。其一,患者突出物脫入椎管內,椎管骨性狹窄嚴重,髂骨緣過高等,一般穿刺往往很難到達突出物,必須先使用環(huán)鋸鋸掉阻礙置管的骨組織,再置入工作套管,這樣不但延長手術時間,增加手術難度,甚至骨面出血、鏡下視野不清,有損傷神經及血管的風險[5];其二,因鏡下視野小,甚至會出現(xiàn)因出血而無法正確辨認組織類型的情況,而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造成手術中斷。這只能寄望以后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椎間孔鏡設備能更加完善,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
目前認為椎間孔鏡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各類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如:包容型、巨大型、脫出型、游離型、合并椎間盤鈣化及黃韌帶鈣化的類型等);腰椎管狹窄癥(中央型骨性狹窄除外);各種開放性腰椎術后綜合征;局限性腰椎結核;1度以內腰椎滑脫合并腰椎管狹窄。禁忌證:中央型較大的骨性腰椎管狹窄癥;嚴重復發(fā)的胸腰椎結核或椎體感染;不穩(wěn)定的椎體滑脫;較大的脊柱腫瘤。
腰椎間盤突出較大的患者,手術是其唯一的治療方法,但常規(guī)外科手術費用高,創(chuàng)傷大、預后時間長,一旦手術失敗,不僅疼痛不緩解,甚至有截癱的風險,這嚴重增加了手術風險和患者的負擔。微創(chuàng)椎間孔鏡技術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很多優(yōu)點:①創(chuàng)傷小——皮膚切口不足7 mm,出血不到20 ml,術后僅縫1針;②痛苦小——術中對病變部位進行持續(xù)灌洗消炎,并通過射頻電極修補破損椎間盤纖維環(huán),阻斷竇椎神經分支,患者痛苦輕,術后感染幾率?。虎垲A后好——術后不易形成瘢痕,且對破損椎間盤組織進行修復;④恢復快——患者術后6 h可下床活動,平均住院2周,極大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
綜上所述,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癥,患者適應證及穿刺入路的選擇,對椎間孔鏡操作的熟練程度,均影響手術的順利完成及患者的預后。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安全性及遠期效果均良好,但需嚴格掌握手術指證。
[1] 王 文,金 鐘,楊福生,等.經皮椎間孔脊柱內窺鏡下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2,33(4):219-224.
[2] 薛祥云,左小華,張前西,等.Thessys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分析[J].頸腰痛雜志,2013,22(3):228-230.
[3] 康成亮.經皮內鏡不同入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臨床分析[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24(4):416-419.
[4] 韓春鳴,常德海,康萬年,等.運用后路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4(8):963-965.
[5] Kim JS,Gun C,Lee SH.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via Contralateral Approach:A Technical Case Report[J].Spine,2011,17:1173-1178.
(收稿:2016-03-28)
*陜西省衛(wèi)生計生委科研基金項目(2014012)
△武警陜西省總隊醫(yī)院
椎間盤移位/外科學 椎間盤切除術,經皮/方法 內窺鏡檢查/方法
R659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6.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