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鄭昆(四川省崇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崇州 611230)
中藥配合刺絡拔罐治療肺經(jīng)風熱型痤瘡50例
黃鄭昆
(四川省崇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崇州 611230)
目的:觀察中藥配合刺絡拔罐治療肺經(jīng)風熱型痤瘡的臨床療效。方法: 50例采用口服中藥配合穴位刺絡拔罐治療,觀察臨床療效。結果:痊愈22例(44%),好轉(zhuǎn)23例(46%),未愈5例(10%),總有效率90%。結論:中藥配合刺絡拔罐治療肺經(jīng)風熱型痤瘡療效滿意。
痤瘡;中藥;刺絡拔罐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好發(fā)于青少年。臨床表現(xiàn)有黑頭、丘疹、膿皰、結節(jié)、膿腫、囊腫和疤痕等多種損害,好發(fā)于面部和胸背部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中醫(yī)稱之為“粉刺”,是臨床中常見的皮膚病。筆者自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口服中藥配合穴位刺絡拔罐治療肺經(jīng)風熱型痤瘡50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共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17~28歲,病程1個月~1年。
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版)粉刺診斷依據(jù)及癥候分類[1]。①初起在毛囊口,呈現(xiàn)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亦可演變?yōu)槟摪?。此后可形成硬結樣白頭粉刺或黑頭粉刺,嚴重病例可形成硬結性囊腫。②多發(fā)于男女青春期,好發(fā)部位為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③多有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誘發(fā)。④青春期過后,多數(shù)可自然減輕。⑤婦女多伴有月經(jīng)不調(diào)。
證候分類肺經(jīng)風熱型:丘疹色紅,或有癢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的心血管、癲癇病史、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tǒng),血液傳染病等原發(fā)性疾病,以及糖尿病、惡性腫瘤、精神??;②妊娠、哺乳期婦女③藥物過敏史,尤其是中藥外用藥物過敏史。④不愿接受刺絡拔罐治療。
中藥治療:用枇杷清肺飲加減。枇杷葉15g,黃芩15g,梔子10g,桑白皮15g,金銀花15g,連翹15g,赤芍10g,野菊花10g,甘草5g,牡丹皮10g。皮損色紅明顯加生地10g,丹皮6g;結節(jié)囊腫加夏枯草15g;膿皰加蒲公英15g;皮脂溢出多加山楂15g,色素沉著加桃仁10g,絲瓜絡6g;大便干加大黃3g。水煎服,每2日1劑。先用溫水約200mL浸泡藥物約20min,煎20min即可,重復再煎二次,方法同前。將3次藥水混勻分6次(早中晚各1次)服用,10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2天。服藥期忌食油膩辛辣食物。
刺絡拔罐:選大椎,雙側(cè)肺腧穴。俯臥位,充分暴露大椎穴,肺腧穴。(大椎穴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肺腧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局部碘伏消毒后,醫(yī)者戴手套先用左手拇指食指上下或左右壓住大椎穴周圍皮膚,稍用力使之繃緊,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持一次性三棱針針柄,中指抵住針尖部,露出針尖1~2分,迅速使針尖刺入大椎穴0.3cm左右,即速出針。再于該針點上下左右0.5cm處各刺1針。再以同樣方法點刺雙側(cè)肺腧穴后,取已消毒玻璃罐拔于針刺部位,負壓吸出血液數(shù)毫升。留罐10min后起罐,擦凈所吸出瘀血,再次碘伏消毒患處。10日治療1次,1次為一療程。拔罐后玻璃罐清潔洗凈,高溫消毒。囑3日內(nèi)施術部位勿沾水。
治療3個療程統(tǒng)計結果。
治愈:皮膚損害消退,癥狀消失。好轉(zhuǎn):皮損消退30%以上,癥狀明顯減輕。未愈:皮損及癥狀均無變化。
痊愈22例(44%),好轉(zhuǎn)23例(46%),未愈5例(10%),總有效率90%。
劉某,女,25歲,因“顏面部丘疹瘙癢2個月”于2015年8月9日就診。2個月前過食辛辣之品后面部皮膚出現(xiàn)紅色丘疹,有瘙癢感,曾經(jīng)過外擦藥物治療癥狀無明顯緩解。查體示紅色丘疹主要分布于額部及顴部,狀如粟米,擠壓有白色脂樣物排出,部分可見”黑頭”。皮膚微干燥,口唇色紅,大便干結,口干。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數(shù)。中醫(yī)診斷為粉刺,辨證“肺經(jīng)風熱”。治法為清熱解毒,疏風止癢。用枇杷清肺飲加減。藥用枇杷葉15g,黃芩10g,梔子10g,桑白皮10g,金銀花15g,連翹15g,赤芍6g,野菊花10g,甘草5g,防風10g,白鮮皮10g,大黃3g。水煎服,每2天1劑。先用溫水約1000mL浸泡藥物約20min,然后煎30min即可,重復再煎2次,將3次藥水混勻分6次(早中晚各1次)服用,每次200mL,10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2天。服藥期忌食油膩辛辣食物。另用三棱針點刺大椎穴,雙側(cè)肺腧穴后拔罐10min。10日治療1次,1次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充足睡眠,多食蔬菜,勿食辛辣之品。刺絡拔罐前3天保持術區(qū)干燥清潔。經(jīng)過上述療法治療2療程后患者面部皮膚紅色丘疹有基本消失,皮膚平坦,未見新發(fā)丘疹,無發(fā)癢癥狀。
青春期痤瘡俗稱“青春痘”、“暗瘡”“酒刺”,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疾患,主要發(fā)生于青少年男女面部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膿皰、囊腫、結節(jié)等損害。中醫(yī)認為,素體陽熱偏盛,加上青春期生機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雍,氣血郁滯蘊阻肌膚或因過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積熱,循經(jīng)上熏,血隨熱行,上雍于胸面。熱、毒、濕、瘀是痤瘡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機。內(nèi)服枇杷清肺飲加減方中以黃芩、梔子、桑白皮、枇杷葉清肺經(jīng)風熱,為君藥;金銀花、連翹、野菊花清熱解毒,共為臣藥;佐以牡丹皮、赤芍清熱涼血活血;生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全方有疏風清肺之功效?!胺沃髌っ?、“肺與大腸相表里”。痤瘡的發(fā)生和肺、胃、肝、腎等臟腑有關,特別是與肺臟關系密切。大椎穴屬督脈經(jīng)穴,為諸陽之會。為手足三陽經(jīng)的陽氣及督脈的陽氣匯合而成,故為手足三陽及督脈之會。《素問·長刺節(jié)論》云“迫臟刺背,背俞也”,說明背俞穴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病癥。所以,肺俞穴是主治肺臟疾患的重要腧穴。大椎穴、肺腧穴進行點刺出血加拔火罐治療,旨在調(diào)整肺臟臟腑功能陰陽平衡,祛邪通絡,可使積聚之肺經(jīng)郁結之風熱、血熱諸邪得以宣泄,氣血運行順暢,有疏風清肺、涼血解毒之功。
中藥穴位刺絡拔罐治療肺經(jīng)風熱型痤瘡,雙管齊下,故治療效果明顯。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98.
[2] 陸德銘.中醫(yī)外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53.
R244.387.33 [文獻標識碼]B
1004-2814(2016)07-0676-02
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