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子
一個示好朱元璋,一個屈降皇太極
1388年,已經稱帝20年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第一次聽說了李成桂的名字。那時,統(tǒng)治朝鮮半島的還是高麗王朝;那年,身為高麗大將的李成桂被派來攻打遼東地區(qū)。結果他非但沒打,反而上演了一出“威化島回軍”,就此改變了朝鮮半島的歷史。
李成桂出生的1335年,曾經不可一世的元朝已經開始土崩瓦解。當時,李成桂的父親李子春還是元朝的世襲官員。21年后,年輕的李成桂和父親一起,幫助高麗軍隊奪取了原本在元朝控制之下的雙城總管府(治所在今朝鮮咸鏡南道永興),歸附了高麗。此后,李成桂在戰(zhàn)場上屢建功勛,曾擊敗高麗叛軍、元朝紅巾軍、元軍、倭寇和女真人,成為高麗的一員大將。
1387年,朱元璋在掃蕩舊元的納哈出勢力后,于遼東設置“鐵嶺衛(wèi)”。但這個名字惹來了麻煩——高麗境內也有一個鐵嶺,就位于雙城總管府的南界,高麗君臣上下都以為明朝想要收回雙城總管府轄境。當時的高麗國王禑(韓音為吳)王和重臣崔瑩,都屬于對北元友好而對明強硬的一派,當即決定開展“攻遼行動”,以對抗明朝。
第二年,李成桂被禑王任命為右軍都統(tǒng)使,和左軍都統(tǒng)使曹敏修共同率領號稱10萬、實為5萬多人的部隊,駐扎在鴨綠江江心的威化島,準備攻打遼東地區(qū)。
李成桂其實并不認同禑王的決定,他反對攻打被明朝平定了的遼東地區(qū)。當時正值汛期,鴨綠江江水泛濫,士兵行軍困難。李成桂上表高麗朝廷,提出“四不可”論:以小逆大,一不可;夏月發(fā)兵,二不可;舉國遠往,倭乘其虛,三不可;時方暑雨,弓弩膠解,大軍疾疫,四不可。
但禑王和崔瑩仍要求李成桂等人速速進軍。于是李成桂決定回軍開京(今開城),實行兵諫。這一突然之舉令禑王和崔瑩大驚失色。他們匆匆從西京(今平壤)返回開京,準備進行反擊。李成桂一路率軍追擊,攻陷開京,囚禁了崔瑩,廢掉了禑王。他還向明朝派出使者,告發(fā)禑王和崔瑩的攻遼之罪。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明朝的朝堂上。
此后,李成桂手握高麗軍政大權。他先扶植了禑王的兒子昌王,不久廢掉昌王立了恭讓王。最終,他不再需要傀儡,1392年,經過高麗的最高行政機構都評議使司推薦,李成桂合法登上王位,史稱“朝鮮太祖”。
太祖很快向明朝遞交表文,痛陳前任君主昏庸無道,“臣民憤怒,無所控告”,而他因“一國大小臣僚、閑良、耆老、軍民等”推戴即位。朱元璋看到李成桂已受國內擁戴,且沒有疏離明朝的傾向,便認可了這個篡權上臺的國王,同時告誡他“自今以后慎守封疆,毋生譎詐,福愈增焉”。李成桂隨即遣使謝恩,還進貢了馬和方物(指特產)。
接下來,李成桂又請朱元璋擇定國號。他提出了兩個備選國名,一個是“和寧”——他的故鄉(xiāng),另一個是“朝鮮”——朝鮮半島上第一個古代國家的名字。朱元璋選定了后者,并通過禮部咨文回復道:“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體天牧民,永昌后嗣,欽此?!边@等于承認了李成桂政權的合法性,也確定了后來250多年明朝與朝鮮之間的宗藩關系。
此后,朝鮮每年定期向明朝派使朝貢,朝鮮國王駕崩、新國王繼位時,明朝也會派使予以冊封。從表面上看,這種關系并不對等。但從本質上說,這不過是一種禮制體系,朝鮮只在禮節(jié)上對明朝表示恭順,其內政并不受干涉,新國王的任命也由朝鮮決定,明朝皇帝最后的批準基本是走過場。對李成桂而言,他利用朱元璋的認可壓制了國內反對勢力,鞏固了王權。同時,這種宗藩關系并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事大字小”——小國對大國表示恭順,定期朝貢;大國也有保護小國的責任和義務。
1592年,日本的豐臣秀吉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朝鮮毫無招架之力,不久首都漢城(今首爾)陷落,國王逃往中朝邊境的義州(今朝鮮新義州),向明朝求援。明朝履行義務,出兵援助。當時的明神宗派李如松為防海御倭總兵官,率軍入朝。這場戰(zhàn)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人力、物力、財力上損失很大。直到1598年,節(jié)節(jié)敗退的豐臣秀吉在日本京都積郁而死,臨死前遺命撤兵。朝鮮王朝對明朝這一“再造之恩”感激不盡。
不過,這場戰(zhàn)爭最大的受益者是女真人。此前,東北的女真部落曾在明朝和朝鮮之間處于兩屬狀態(tài),既向明朝納貢,也向朝鮮納貢;既受明朝官職,也受朝鮮官職。他們還與明和朝鮮同時展開朝貢貿易,從中獲利。此時,趁著明朝和朝鮮雙雙被戰(zhàn)爭拖得國力衰弱之機,他們在白山黑水之間發(fā)展起來。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將遼東地區(qū)作為主要的進攻目標。為解除后顧之憂,努爾哈赤一直試圖拉攏朝鮮。
這時朝鮮的國王是光海君,他奉行務實外交。1619年,明與后金發(fā)生“薩爾滸戰(zhàn)役”,光海君命令朝鮮軍因勢而動。他還致書后金,稱自己臣服明朝是“大義所在,固不得不然”,而與后金的“鄰好之情,亦豈無之?”希望雙方“各守封疆,相修舊好”。
光海君這種“對明不忠”的外交方針,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并深感明朝“再造之恩”的朝鮮群臣中引起極大反彈。加上他上位時幽廢嫡母仁穆王后,戕兄殺弟,導致西人派決定發(fā)動政變。當時朝鮮黨爭激烈,分為東人、西人、南人、北人派等,西人派是重視義理的一派。
朝鮮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的畫像。
1623年春,光海君的侄子李倧(音同宗)因其弟弟冤死于謀反罪而懷恨在心,暗中調動西人派的兵馬進京,策劃宮廷政變。叛亂軍只有區(qū)區(qū)數百名,卻因西人派的接應,順利攻入昌德宮,并在敦化門舉火慶功。光海君方才恍然大悟,帶著幾名隨從倉皇逃出宮。接著,李倧迎出了幽廢中的仁穆王后,并借她的名義宣布廢黜光海君,立李倧為新國王,光海君則被流放到海島。李倧即朝鮮第十六代國王仁祖。這次政變在朝鮮史冊上稱為“仁祖反正”。仁祖上臺,意味著崇明排金思想再次主導朝鮮,從此,朝鮮深深卷入到中國明清交替的政治漩渦中。
仁祖登基3年后,努爾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極繼位?;侍珮O是對朝強硬派,上臺伊始就對朝鮮發(fā)起了進攻。
對朝鮮來說,這完全是一場突襲。當時,明朝左都督毛文龍是一名驍將,領兵抗擊后金,“數百里之內,望風歸附”。他的軍隊駐在朝鮮平安北道前海皮島,嚴重制約了后金對明朝中原腹地的進攻。于是,剛剛繼位的皇太極決定攻打朝鮮和毛文龍。后金軍攻入朝鮮義州后,派一部分兵力攻打鐵山的毛文龍,但毛文龍?zhí)油韽泹u。后金軍攻入朝鮮,除了要摘除毛文龍這個如鯁在喉的勢力外,還要割斷明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從朝鮮獲得軍糧,因為當時后金境內饑荒嚴重。這完全是朝鮮始料未及的,于是仁祖也倉皇出逃江華島。
攻入朝鮮后,后金一方面擔心戰(zhàn)線拉得太長,另一方面擔心明朝和蒙古趁機偷襲,所以不久即提出講和,條件是朝鮮必須和明朝斷絕關系,與后金結成兄弟。朝鮮抵擋不住后金鐵騎,只得同意,但同時表示“事大交鄰,自有其道”,反對斷絕和明朝的事大關系,提議和后金以鴨綠江為界,“各守封疆”。1627年3月,后金將領阿敏派人到朝鮮國王避難的江華島舉行告天盟誓儀式,雙方結成了兄弟關系。
這次戰(zhàn)役在朝鮮史冊上稱為“丁卯胡亂”?!昂敝负蠼穑灰蛔直惚砻髁顺r對后金的鄙視。他們親近明朝多年,已經視自己為“小中華”,而視后金為夷狄。
1635年,皇太極平定察哈爾,獲得了元朝的傳國玉璽,第二年改國號為清。清向朝鮮派出使節(jié),希望朝鮮同蒙古、滿洲諸貝勒一道,參與勸進,為皇太極尊上皇帝號。不想朝鮮朝野嘩然,大臣們慷慨陳詞,要求斬虜使,函其首,奏聞于明朝,“責其背兄弟之約,僭天子之號”。在如此激烈的氛圍中,仁祖拒不見清使,不接受其國書。
于是皇太極大怒,決定再次攻打朝鮮,使其徹底臣服。1636年12月,皇太極親率12萬八旗勁旅進攻朝鮮,史稱“丙子之役”,朝鮮史稱為“丙子胡亂”。皇太極攻入朝鮮后,不攻堅城,長驅向南,僅十幾天就逼近首都漢城。仁祖將王子、王妃等一部分王室成員送到江華島避難,自己和百官則躲入南漢山城繼續(xù)抵抗,同時派人赴清營談判。清軍主力包圍了南漢山城40多天。
南漢山城的守御將臺,“丙子之役”期間,朝鮮仁祖曾避居于山城內。?
山城內糧草斷絕,不得不殺馬充饑,各地趕來的援軍也被清軍擊敗,朝鮮君臣只能坐困孤城。朝鮮向明朝求援,但明朝因受國內農民起義困擾無力救援,僅命令登萊總兵陳弘范派舟師援助,又終因風浪太大而未能出師。江華島又落入清軍手中,王室成員被俘。仁祖萬般無奈,只得向皇太極俯首稱臣,締結城下之盟。
那是1637年1月30日,仁祖穿著藍染衣,乘著白馬,后面跟著王世子,還有50多名侍從,由西門出了南漢山城。一行人來到漢江東邊的三田渡,在此仁祖與皇太極進行了歷史性會面?;侍珮O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南面而坐,仁祖則作為戰(zhàn)敗者北面就坐。接著仁祖向皇太極行三拜九叩頭禮,完成了臣下見君主的見面儀式,象征著朝鮮徹底臣服于清。
根據南漢山城的盟約,清與朝鮮結成君臣關系;朝鮮交還明朝的誥命冊印;去明朝的年號,奉清為正朔;將國王的長子、次子和諸大臣的兒子(如沒有兒子則以弟弟)作為人質送到清;每年的萬壽、千秋、冬至、元旦及其他慶吊之時,朝鮮都要貢獻禮物。這種宗藩關系一直維持到1895年甲午戰(zhàn)爭結束以后。
皇太極提出的人質條款,實際上是基于國內的戰(zhàn)局未了。其時清尚未入關,他擔心朝鮮私通明朝,藕斷絲連,所以加大了對朝鮮的脅迫力度。朝鮮的世子、大君被押到沈陽做人質,朝鮮反對與清議和的臣下也被關的關,殺的殺。仁祖擔心皇太極要求他定期“入朝”,從此臥病10年,實際上多半是裝病。這10年間,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茍延殘喘,“入朝”問題始終是他的一塊心病。
由于是在軍事威脅下締結的宗藩關系,所以朝鮮與清的關系,遠不如與明的關系友好。很長一段時間里,朝鮮對清都充滿了鄙視和仇恨。在朝鮮許多士大夫的筆記中,都不用清年號紀年,而是用明崇禎后多少年。清入主中原后,朝鮮國內“夷無百年之運”,清朝在中原站不住腳,不久將要敗歸老巢寧古塔的說法甚囂塵上。此說是為了撫平兩次“胡亂”給朝鮮帶來的精神創(chuàng)傷,是追求國家復興的思想武器,但也阻礙了朝鮮客觀認識清朝,以及學習清朝的先進文化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