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愛萍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270-01
剖析高考化學試題,對我們學好高中化學有重要啟示。在學習中,我們要善待課本,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重視課堂上的學習和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鞏固;要善于總結,把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起來形成網絡;注意通過化學實驗培養(yǎng)能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要始終重視訓練科學方法,因為"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為可貴。"
1.善待課本,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課本和教材是專家、學者們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成果,經過長期、反復的實踐和修訂,已相當成熟,書本里蘊含著眾多科學思想的精華,是知識與方法的重要載體。因此,離開課本的學習必然是無源之本。課本有兩大作用--基礎作用和示范作用,在學習每一個課題時,都要弄懂課本中提供的知識和方法。在解題時,如遇到障礙,應該具備優(yōu)先向課本求教的意識,通過課本來查明知識和方法上的缺陷,盡可能把問題回歸到課本中的例題、習題中。有些同學認為要想學好數(shù)理化,只要多買幾本復習資料,多做些習題就行了,那種拋開課本,熱衷于資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進入高中,許多同學都說化學記憶的東西太多,太雜,有些規(guī)律方法也不好掌握,而不好學。
其實,我們應該認識到化學學習起步晚,大腦里的庫存少,需要記憶的知識相對是多了些,但是離開基礎知識的學習是不可能的。就像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shù)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化學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這是學好化學的先決條件,是學好化學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以后的學習無從談起。對于記憶難的問題,則是因為我們的同學沒有把握好遺忘規(guī)律,記憶不得法而致。根據(jù)遺忘曲線,遺忘是先快后慢,所以,復習一定要及時,當天的內容一定要當天復習,而且在一到兩周內還要溫習幾次。我們不能等到把所學的知識已經基本忘卻了才開始復習,或者等到考試才想起復習,那樣的做法可能比初學更糟糕。
2.教學改革、加大創(chuàng)新
近幾年來我國教育教學一直都在進行著不斷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高中更是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前沿陣地,高中教育教學中的部分科目已經在創(chuàng)新方面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中教育教學的發(fā)展。鑒于此,高中化學教育要想在未來更好的適應未來高中教育教學的新需要,完成我國教育賦予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的新任務,其就應從高中化學教育的實際入手,針對高中化學教學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具體來說高中化學高中教育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1)分析教學現(xiàn)狀,找準教學不足。要想對高中化學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對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現(xiàn)狀進行有效的分析,找準教育教學中的不足,針對教育教學中的一些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高中化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維持在正確的軌道上,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有益性的幫助。(2)學習先進經驗,迎合學生需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逐漸產生了變化,成為了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課堂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時,應著重考慮學生的所思所想,迎合學生的需要,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同時,高中化學教師還應向其他學科進行學習,借鑒其先進的創(chuàng)新經驗,完善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中的一些不足。
3.重視方法、提升技巧
每一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著其獨特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對這些方法和技巧進行有效的掌握可以很好的減輕學生學習過程中負擔,減少學生對學習的排斥感。鑒于此種情況,高中化學教師應在課堂教育教學中,適當向學生介紹相應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促進學生的學習,具體來講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重視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學生在高中階段要學習多項科目,每一門科目都有著其獨特的特點和內容,因此高中學生的學習負擔相對較重,導致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顯得力不從心。為了解決學生的這一問題,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使關鍵,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習方法的重要性,積極的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2)學好基礎知識,提升解題技巧?;瘜W習題一般都相對較難,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往往絞盡腦汁,卻還是得不出正確的結果。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化學教師應該緊抓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同時在對習題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一些有效的解題技巧,幫助學生有效的進行化學知識學習。
4. 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
高中課業(yè)繁重是眾所周知的,因此經常會有老師讓學生完成課外作業(yè)以后,就直接給出了答案讓學生自己對,有問題在單獨提出來有針對性的講解,作對的題目就直接跳過。這種做法不是不可取,因為確實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可是卻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留給學生的總結積累時間也很有限。因此,就造成了學生同樣的錯誤重復犯,這回做對的換個說法就不知道怎么思考,教師重復講解的局面。
筆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教學實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化學課堂效率。
第一,采取小組學習法。針對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以及智能的差異,可以讓學生自由結成學習小組,實行小組合作探究,讓優(yōu)生和差生相互幫扶,只有小組合作,才能讓基礎差的學生在課下有機會獲得探討提升的空間,又避免了直接請教老師帶給學生的思想壓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不斷地鞏固已有的知識,從而為進一步的學習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提前精心準備備課內容,兼顧學生各個方面的差異性。另一方面把握課堂提問的策略,讓各類學生均有輸出信息的機會。
第二,事實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瘜W實驗作為化學學科的基石,必要的化學實驗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于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學生對化學理論的接受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化學實驗驗證理論的真實合理性。鈉到底有多軟,不親手用小刀切割是無法體會到的;硫酸遇水會有怎樣激烈的反應,如果沒有親眼所見根本無法想象有多么的驚心動魄;鈉跟水的反應即使使用投影也沒有自己動手做實驗來得真切、細致,激動人心。另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試驗,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細心觀察,學會分析實驗現(xiàn)象和總結化學規(guī)律。學生很容易在一次次的實驗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和成就感,進而引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第三,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已有知識儲備和適應新的教學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化學素養(yǎng)和豐富授課方式。信息化的時代瞬息萬變,教師要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教學大綱的要求。只有教師自身業(yè)務素質過硬,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在化學的殿堂領悟到化學的無窮魅力,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第四,教學生學會總結,善于分析。恩格斯的理論有這樣的論斷:"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自己所犯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得快。"學生自己犯過的錯誤必是印象深刻的,要是能避免重復犯錯,化學學習勢必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建議學生自備"化學錯題集",錯題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錯題原因、答案書寫、提醒今后注意事項以及聯(lián)想相關題。把平時所有的錯題都集中在一起,從中找出每次錯誤原因的所在,比較系統(tǒng)、全面地加以分析、診斷,進而大面積地提高全班學生的正確率,從而把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降低到最低點。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選擇典型例題,難度不必太大,要兼顧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對難度較大的化學題目的探究,不必統(tǒng)一的要求。適度的留白更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