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清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教師要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力求使英語課堂教學達到生動、互動、主動的教學效果,即教師教的有效,學生學的有效。
一、教學情境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英語是交流的工具,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因此,英語課程的學習一定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利用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習得語言,在真實的生活中運用語言,才能達到語言學習的有效性。
二、教學情境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英語課堂教學中,都會有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內容需要強調突出,難點內容需要逐一突破,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實踐性和應用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即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才能讓真正習得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從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標。筆者在執(zhí)教新目標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6 Im watching TV.課前準備一些道具,創(chuàng)設一個小組表演不同的生活情境,有的看電視,有的跑步,有的游泳,有的打電話等貼近生活的情境,同時引導學習whats he /she doing?并作出相應回答She is watching TV. He is running.等句型,引導學生關注并總結出現(xiàn)在進行時的基本構成:主語+be+v-ing的不同形式。在此情境創(chuàng)設中,筆者讓學生親自實踐和應用語言,突出了現(xiàn)在進行時的教學重點。又在情境中創(chuàng)設了三種不同主語+be+v-ing的形式的動作,突破難點。在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與表演,掌握了英語句型,輕松掌握了重點內容,化解了難點,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教學情境要簡潔明了,易于操作
情境創(chuàng)設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的。因此,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可過于復雜繁冗,需要簡潔明了,在教學活動中易于操作。如,實物教具、視頻片段剪輯、簡筆畫、TPR動作表演、語言提問等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
四、教學情境要有始有終,整體貫穿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英語學習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和持續(xù)性特點,要整體設計目標。在每節(jié)課情境創(chuàng)設的具體實踐中也應遵循整體性原則。否則,情境的雜亂無章。會影響學生語言思維的混亂與語言運用的規(guī)范性。如,任務型活動的設計要始終圍繞一個主體,由深到淺,由易到難,逐步推進,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第三中學 0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