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寧
(陜西省圖書館,陜西 西安 710061)
?
陜西高校圖書館大學生閱讀推廣研究
李曉寧
(陜西省圖書館,陜西 西安 710061)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閱讀推廣;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摘 要:文章對收集到的22家陜西高校圖書館的年度閱讀推廣總結進行分析研究,并結合實際工作,總結了高校大學生閱讀推廣工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以探求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和全民閱讀推廣中的作用,構建閱讀推廣服務的長效機制,將閱讀推廣活動向更深和更廣的領域推進。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豐富人戾精神文化生活,開展全戾閱讀活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倡導全戾閱讀。”這為開展全戾閱讀推廣活動,營造書香中國文化氛圍指明了方向。高等學校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基地,承擔著為國家各行各業(yè)培訓輸送基礎力量的重任。有效的閱讀推廣,不僅能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更能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廣泛喚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更為重要的是,閱讀推廣服務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真正融入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從而使閱讀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由此可見,閱讀對于學校和教育的重要性,而高校的閱讀推廣服務就猶如推動學生閱讀活動的助力器。
筆者對收集到的陜西22家高校圖書館的年度閱讀推廣總結進行分析研究,并結合實際工作中的探索,對高校大學生閱讀推廣工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探求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和全戾閱讀推廣中的作用,構建閱讀推廣服務的長效閱讀推廣服務機制,將閱讀推廣活動向更深和更廣的領域推進。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中心,既是各類知識的集散地,也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深入有效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是高校圖書館的責任和義務。陜西高校圖書館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以“世界讀書日”“全戾讀書月”以及自設的各類閱讀主題為主導。閱讀推廣的形式包括:講座、圖書漂流活動;圖書捐贈等公益活動;書評、征文;圖書征集活動;畫展、攝影展活動;超期免責;館員培訓活動;文獻利用講座與服務活動;文獻利用宣傳活動;讀者沙龍活動;書展活動;讀者調查活動;圖書推薦和閱讀活動;競賽、評獎類活動;其他形式如各高校圖書館名人互動?制作MV?電視訪談?制作微報?詩歌朗誦會等?
2.1 形式多樣(見表1)
表1 圖書館及其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
從表1可以看出,在陜西22家高校圖書館中,有16家先后舉辦過競賽、評獎類活動,在閱讀推廣形式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講座類活動和圖書推介,說明作為競賽評獎類活動的參與度比較高,對高校圖書館的師生更有吸引力。講座和圖書推介類活動是較為傳統(tǒng)和保守的閱讀推廣方式,仍被全省各大高校所采用。這11種閱讀推廣形式的存在,說明閱讀推廣載體形式在日益多樣化,從而使閱讀推廣活動更加豐富和多彩,也更適應當前社會的多樣化發(fā)展,更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有利于他們將閱讀逐步轉化為自身的興趣和必備素質。
2.2 學校特色
高校圖書館組織的閱讀推廣活動,凸顯了高校自身的特色。譬如“開學季”“畢業(yè)季”系列活動,針對高校大學生開學和畢業(yè)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組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讓大學生能在舉辦的活動中得到受益,告知學生如何面對特殊時期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都融合了高校圖書館的特色,深受學生們的歡迎。這種因特殊階段的讀者群體的需求而應運產生的閱讀推廣活動方式,迎合了學生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拉近了圖書館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2.3 創(chuàng)新性
為了適應學生的需求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陜西高校圖書館在形式和內容上不斷創(chuàng)新,尋求更多更好的方式推廣閱讀,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如送一本書去旅行、圖書館不文明行為創(chuàng)意漫畫征集、圖書館達人護照活動、好書推薦T臺秀活動、移動圖書館體驗活動、真人圖書館等。這些新形式的閱讀推廣方式,受到了學生們的關注和喜愛,推動了閱讀推廣活動的順利開展。
2.4 連續(xù)性
陜西部分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和實施中,將某一活動逐步打造成品牌連年舉辦,影響力不斷擴大。這種品牌活動的連續(xù)性,更加容易吸引讀者進行參與,從而有利于閱讀活動的深入推廣。2009—2014年,西安航空學院圖書館已經成功舉辦了6屆“書香航苑”讀書節(jié)活動。每屆為期兩個多月的讀書節(jié)活動,內容豐富、主題鮮明,收效甚好,現已成為該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固定品牌。與此同時,他們在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和實施中,更加注重活動主題之間的關聯性和連貫性,力求圍繞活動主題開展更廣泛的活動。
2.5 效果顯著
陜西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的舉辦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學校學生會、學生社團聯合會、學校以及各學院團委閱讀推廣和文化育人的陣地,使學生在享受知識的同時,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鍛煉和提高,為他們今后步入社會提供了實踐的機會。
3.1 沒有長期堅持和長遠規(guī)劃
部分高校圖書館并非真正重視閱讀推廣,往往將閱讀推廣視同為嘉年華式的活動,在舉辦活動時將其作為一種短期行為,只是迎合“世界閱讀日”“圖書館宣傳周”這些特殊日子,完成上級下達的一項任務而已,缺少閱讀推廣活動的“堅持意識”和長遠規(guī)劃。
3.2 缺乏專項活動經費的支持
閱讀推廣活動的前期籌備、中期開展以及后期的追蹤反饋,都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撐,如果缺少經費的支撐,閱讀推廣活動就無法正常進行,導致整個活動只能中途停止。
3.3 各高校圖書館之間沒有建立閱讀推廣合作機制
從目前來看,陜西各個高校圖書館之間的閱讀推廣工作多是基本獨立進行的,學校和學校之間缺乏相互的聯手合作,沒有形成聯盟機制。
3.4 缺乏對活動最終效果的追蹤和反饋
這22家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往往在籌備和開展期間倍受關注,但普遍對于活動的最終效果缺乏持續(xù)性的關注和反思,導致各類型閱讀推廣活動開展的效果無法預測,對活動結果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
3.5 閱讀推廣形式有待創(chuàng)新
部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形式和手段比較保守,多是沿襲舊模式。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讀者的需求變化更快、更高,閱讀興趣趨向多元化,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形式也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探索發(fā)掘新路子,提升讀者參與和關注的興趣點。
高校圖書館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廣大師生,而占高校人數絕對優(yōu)勢的本科生必然是高校閱讀推廣服務的重點對象。針對目前大學生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看法和建議。
4.1 建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評價指標體系
高校圖書館首先應該對閱讀推廣活動指標進行細化和具體設置,不僅以參與活動的人數作為最終要求,更應從讀者是否養(yǎng)成閱讀習慣、閱讀成效以及階段目標的實現程度等效果指標來評價活動成效。對閱讀推廣活動的評價,王波認為,“轉換研究視角,從讀者的角度,用實證方法來評估和重新設計閱讀推廣活動的研究幾乎沒有”。他指出,應該從兩方面來設計閱讀推廣活動的指標體系,一是基于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評價指標,二是基于讀者的閱讀推廣活動評價指標。筆者認為,大學生作為高校閱讀活動的主體,其閱讀收益和滿意度是評價的主要指標。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即讀者參與廣度讀者參與深度、讀者滿意度。而圖書館作為閱讀推廣活動的具體實施者,也應該包括四個方面:投入的時間、投入的人力、投入的財力、投入的物力。這些針對閱讀推廣的評價指標可以列入大學的圖書館評估標準體系,作為對高校圖書館的評估依據之一。有了一個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高校圖書館就能更有針對性地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推廣能力,并據此對具體的措施做出不斷的調整,從而更好地提高閱讀推廣的實際效果。
4.2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要和學生的社團活動緊密聯系
讓學生社團參與到圖書館的實際管理活動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和工作熱情,發(fā)揮大學生的特長,這樣既能密切圖書館館員和讀者的聯系,又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圖書館工作的開展,同時也讓大學生讀者在參與圖書館工作的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通過學生團體的組建和相關活動的開展,密切學生讀者和圖書館的關系,使他們更好地了解館藏資源。
4.3 創(chuàng)新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方式
閱讀,是圖書館永恒的主題,怎樣讓讀者主動走進圖書館閱讀,需要圖書館不斷地創(chuàng)新,挖掘最新的信息,提供最新的資源,開創(chuàng)新的服務方式。閱讀推廣的方式和手段也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4.3.1 活動的品牌化與系列化。在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中,高校圖書館應該逐步打造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閱讀推廣活動品牌,并且能夠兼顧其關聯性和連貫性,使之具有長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4.3.2 走多渠道合作的閱讀推廣道路。要與學校內部相關部門合作,如:在校內舉辦讀書節(jié)和相關閱讀活動,需要得到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宣傳部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協助,做好宣傳、管理等工作。和學科專家合作,針對學生的各種需求,邀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舉辦講座、報告會;與更多校外單位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4.4 建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聯盟
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及每年12月“全戾讀書月”前后都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集中期,雖然期間會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讀者前來閱讀,然而從結果來看,無論是推廣力度,還是推廣手段都存在很多不足。沒有長期的閱讀推廣機制,只是為讀書日、讀書月而開展活動,這樣的閱讀推廣工作表面熱鬧,對讀者的閱讀沒有長期的影響力。高校圖書館可以成立各自的閱讀推廣委員會,區(qū)域內可以建立館際之間的聯盟。國內有比較成功的幾個高校聯盟案例,如:由12個成員館組成的廣州地區(qū)高校圖書館聯盟,充分利用建立起來的共建共享基礎,建立閱讀推廣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途徑是通過聯合閱讀推廣網站詳細介紹共同舉辦的閱讀活動,設立專門欄目介紹各館舉辦的“分館活動”,既保證有機統(tǒng)一又做到特色鮮明。
4.5 閱讀推廣的方式應結合讀者的情感因素
人的信息行為受他人的情緒影響,個體自身的情感也會對自己的信息行為產生影響,因此在引導讀者閱讀過程中,圖書館應該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而使讀者在情感上能產生愉悅感、滿足感。只有將閱讀推廣的方式與受體具體的情感因素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更好更快地達到推廣閱讀的目的。
4.6 加強數字閱讀的推廣及引導
現在的圖書館將是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并存的復合型圖書館,數字資源閱讀推廣工作迫在眉睫。讀者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技巧和能力亟待提高,高校應該全面有效地建設服務于教學的優(yōu)秀精品課程的數字資源,將閱讀推廣直接植入課堂教學中。
4.7 加強閱讀推廣人員的素質培養(yǎng)
閱讀推廣工作需要有專門的部門或專人負責,這樣才能保證有計劃地連續(xù)進行。閱讀推廣是一項主動性較強的工作,推廣效果首先取決于推廣者自身的素質。作為閱讀推廣人員,在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積累的同時,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活動策劃和營銷能力;不僅要熟悉館藏資源,還要善于了解需求及反饋、捕捉信息;在具備相應的專業(yè)技能、知識結構和信息加工處理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調查研究,善于與讀者進行溝通和協調。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通過組織繼續(xù)教育培訓、舉辦學科專家講座和學術研討,開展館際互訪等方式,來促進其專業(yè)知識結構、知識水平和專業(yè)技能的全面提升,打造“全能”的閱讀推廣人。
閱讀是獲取知識和信息傳遞的重要手段,大學生正處在可塑性很強的成長發(fā)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文化的介入和滲透,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都是直接影響大學生未來成長的重要因素。高校圖書館只有直視目前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重建閱讀推廣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服務形式和內容,加大閱讀推廣服務力度,才能喚起大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段梅,范麗娟,趙暉.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創(chuàng)新[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4): 86-89.
[2] 李莉.大學閱讀教育模式運行中的問題及其完善思路:以浙江財經學院讀“百本書”學分認證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1): 94-96.
[3] 王波.圖書館閱讀推廣亟待研究的若干問題[J].圖書與情報,2011(5):32-35,45.
[4] 段梅,趙暉.發(fā)揮大學生社團作用,完善高校圖書館服務[J].圖書館雜志,2010(6):41-43.
[5] 楊梅.廣州地區(qū)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調查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1(6):74-78.
(編校:馬懷云)
作者簡介:李曉寧(1977— ),陜西省圖書館館員。
收稿日期:2015-12 - 02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 - 1588 ( 2016 ) 01 - 002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