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轂”這個字,看起來有點復(fù)雜古奧,其實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并不遠(yuǎn)。
有車的朋友,如果經(jīng)常去維修廠或4S店的話,肯定會注意到一個詞:輪轂。轂字念“谷”,有時候會被維修工寫成輪鼓或者輪圈。
這個詞的英文是Wheel Hub,指的是從內(nèi)廓支撐起輪胎的金屬部件,并與橫軸連接。車的動力傳到輪轂上,帶動輪胎進(jìn)行滾動。到底是誰先把Wheel Hub翻成“輪轂”,已經(jīng)不可考,但相信一定是位精通中文的高手。這個“轂”字,譯得實在恰如其分。
在中國古代,馬車車輪的正中央是一塊圓木,以圓木為中心伸展出去三十根木輻條,謂之輻輳,外接車輪的外圈;在圓木的正中還有一個圓孔,可以插入車軸,讓車輪與馬車主體連接在一起。這塊圓木,就叫做“轂”,由此可見,“轂”在古代馬車上的功能,和現(xiàn)代汽車上的功能差別不大。
因為“轂”是馬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沒有它就不能運(yùn)轉(zhuǎn),所以古代經(jīng)常以“轂”作為一種形容比擬,比如屈原的《離騷》里:“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避囎又g的輪轂彼此交錯,以形容戰(zhàn)況之激烈、交戰(zhàn)距離之短。有時候,干脆用轂來指代車子本身,如戰(zhàn)國策里說:“轉(zhuǎn)轂連騎,炫熿于道?!边@個“轉(zhuǎn)轂”指的就是馬車來回奔馳的樣子。
還有一個詞,叫做“推轂”,字面意義上似乎是推輪子的意思,引申開來,指的是舉薦人才。按照班固的解釋,這是因為人才得到舉薦,地位得以提高,就好像推著車輪向上輪轉(zhuǎn)一樣。
普通的馬車,代稱為“轂”;而天子的御用馬車,則代稱為“輦轂”。天子居于京城,出行都乘坐輦轂,所以“輦轂”又變成了京城的一種風(fēng)雅說法。
說到“輦轂”,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偷偷來到端門,正趕上一群新科進(jìn)士魚貫而出,不由得高興地脫口而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p>
仔細(xì)看清楚哦,是“入吾彀中”,不是“入吾轂中”。彀字念“夠”,轂字念“谷”,兩個字雖然看起來類似,其實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
“彀”字的本意,是一個人拉滿了弓蓄力,隨時準(zhǔn)備射出箭去。彀中,說的是弓箭的射程范圍,引申為箭靶、圈套、羅網(wǎng)。所以李世民說“入吾彀中”,就是說天下杰出的人才,如今都在我的掌握中啦。
如果哪位引用這個典故時,眼神不好,錯把“入吾彀中”寫成了“入吾轂中”,這事就錯大了。前面講了,轂代指車,輦轂是皇帝的御車。如果李世民說“入吾轂中”,等于是說天下的英雄,都鉆進(jìn)我的車?yán)飦韲D……李世民你想要干什么?!到底是“入轂”還是“入股”?
如果咱們腦洞再大一點,把“轂”字理解為本意車輪的話,那個場面就更慘烈了——天下英雄,都在我的車輪之下。只見皇城之內(nèi),李世民高興地駕車橫沖直撞,進(jìn)士們尸橫遍野,血跡斑斑的車輪印在石板路上縱橫交錯……
所以轂和彀,千萬得分清楚,不然是要出大事兒的。
有個著名的搜索引擎,名字叫做GOOGLE,中文官方名稱叫谷歌。其實我覺得名字翻譯成“轂彀”,也挺貼切,車輪之內(nèi),箭程所及,天下一切數(shù)據(jù)都盡在掌握。更何況“轂彀”的發(fā)音,和GOOGLE完全貼合。當(dāng)然啦,就是寫起來麻煩了點,估計他們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