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滿華(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泰州 225300)
?
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思想與知識的新基石
劉滿華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泰州225300)
【內容摘要】本體是傳統(tǒng)文化的基石,是理性的終極追求、情感意志的最終依托。人對本體具有天然的探索追求與終極依賴,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論具有主體在場特性、共時與歷時性、同一性與多樣性等特征,滿足當代文化的整體一致性追求,符合時代文化與精神發(fā)展需要,能建構、引導新型文化形態(tài)。
【關鍵詞】百姓日用即道存在本體理性基石王艮海德格爾
*本文為“王艮思想生活化與消費文化建設研究”(TZYBS- 14- 6)。
關于形而上學或本體論作為哲學的知識體系可以追述到古希臘,第一個為其下定義的卻是德國哲學家沃爾夫(Christian Wolff,1679- 1754):“本體是關于各種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學范疇,如‘是’以及‘是’之成為一和善,在這個抽象的形而上學中進一步產生出偶然、實體、因果、現象等范疇?!北倔w就是“是者之本質的必然真理的演繹?!盵1](P189)這個定義為傳統(tǒng)理性主義哲學普遍接受,是形而上學的核心或基石。本體與本體論在近代哲學中成為顯學,“本體與本體論是一對悠久而寬泛不一的概念,有的本體或本體論著重討論世界的根據、本原、始基,有的專門研究‘神’,有的主要探討物質或精神,也有以人的生存和幸福為根本出發(fā)點,介紹和評價人學本體?!盵2](P4)
“本體或本體論是理性無限膨脹的結果,也是其有限性的無奈。理性使你相信地球的存在是源于另一個存在?!盵3](P14)
理性的天職是認識世界,并確定這種認識與客觀對象的一致性,達到對世界規(guī)律認識,即獲得真理。真理的知識就像地圖,而“知識的地圖”就像對世界同比縮小的復制。認識本身不能實現這種復制,同時,關于世界的真理性認識并不都是對客觀對象的認識,于是邏輯推理就誕生了。理性依據原因來推知、論證結果,那么無限推演的結果,關于世界的最后因即本體的出現就顯得自然而合理。同時,最后因也是理性有限性的表現。康德現實又睿智的表述了理性這種無限欲望與自身有限性:“本體論起源于人類理性試圖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達至高無上的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4](P164)。然而康德卻像其他理性主義者千方百計地賦予“本體”以永恒不變威望一樣,賦予物自體以永恒不變的威望[5](P9),盡管規(guī)定這種自在之物是無法認識的。柏拉圖的“理式”、黑格爾的“理念”,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理”、“心性”與“百姓日用即道”無不體現理性的這種追求與無奈。中國文化中的本體與西方形而上學本體論的區(qū)別主要在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始終是主客合一的整體,沒有西方文化中的主客、理性與感性的劃分。
本體或本體論也是情感欲望尋求秩序與終極寄托的結果。人們通常把本體歸結于理性的認知本能,卻忽略了本體也是情感欲望或者精神與靈魂的天然追求。人們依據想象創(chuàng)造了上帝、真主、佛陀來統(tǒng)攝世界,把靈魂與生命交付給這些最后因的制造者或掌控者,求得合理的生命秩序與幸福人生。
本體產生的另一種原因或需要源自文化的建構特性與同一性需要。自從有了人就有了文化,文化產生于社會實踐,二者相互推進。而社會與文化需要引領,建構文化就成了先賢與思想家、學者的職責。社會文化理論需要假設、推理與論證,其合理的部分,具有正價值的部分為人們接受,并加以傳承。這些理論因為有益于人類生存與進步,人們相信這些理論揭示了自然或人類社會的真理,又因為這些理論有“本體”的支撐,并在邏輯推論中加以證實,所以被稱為文化與信念的核心。于是,合乎情理與邏輯的結論就產生了:只要找到世界的最后依據即本體,關于宇宙的一切知識體系與真理就一勞永逸地得到確定。學者們殫精竭慮,尋找構成世界的本體,建構理論體系,引導文化走向;由于本體的唯一性,依據本體建構的理論自然具有同一性。這種美好愿望或理論體系給予人們巨大的鼓舞與勇氣,人們確信能夠掌握世界,對未來產生無限期盼,現世今生也有了精神寄托,并按照這種理論設計生存、奮斗。
借用美國學者馬歇爾·伯曼的著作《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現代性體驗》的書名,作為標題,說明傳統(tǒng)文化范式與本體論的時代遭遇與現狀。
啟蒙運動以來,尤其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當代偉大成就之一,就是開啟了人類發(fā)展的能力與沖動的魔咒。這種發(fā)展意識與速度導致永恒的變化,致使每一個體和社會生活方式都處于不斷變動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之中。反過來,這種變化的速度與方式迫使每一個體、組織、國家不得不拼命革新、發(fā)展,目的僅僅為了社會集體和個體能夠生存下去;任何人如果不根據自己的意志主動地變化,就會成為市場統(tǒng)治者無情地強加于人的那些變化的被動犧牲品。[6](P121)人們必須學會忘記那些曾經存在過的穩(wěn)定關系與價值體系及其標準。長久一來,傳統(tǒng)的精英們始終的渴望與努力的理想——長期不變的穩(wěn)定,成為緩慢死亡的魔咒與標志。
現代人的本意試圖成為現代化的客體與主體,努力掌握現代世界并把它改造為自己的新家園。然而,這種努力與愿望最終變成摧毀一切束縛主體欲望的現實與陳規(guī)的無終結革命,傳統(tǒng)的價值觀被摧毀,神圣的東西被褻瀆,人類在虛無與赤裸中恢復了人的本來面目,換來了自由與平等,帶來了機遇與選擇的可能。
啟蒙運動與證據主義首先對傳統(tǒng)信仰的“本體”——上帝進行徹底批判?!白C據主義主張一種信念只有在一個人擁有充分的證據、論據或理由時,這個信念對他才是合理的。……如果啟蒙運動對有神論證據的評價是正確的,那么證據主義的假設就是信仰上帝是非理性的?!薄爸R分子中,對上帝的信仰自18世紀啟蒙運動起就幾經磨難。啟蒙運動告誡大眾用理智驅除迷信和輕信,甚至有人聲稱宗教信仰走到了盡頭。啟蒙時期的英雄們從知識上猛烈地批判宗教信仰的合理性?!盵3](P2)時代并沒有聽從康德的忠告,通過理性為信仰留下適當的空間,而是徹底否定信仰的合理性。實證主義告誡人們,只有經過科學證明了的東西才是真理,其他所有的信念、經驗都是虛偽的、荒謬的謊言。19世紀末20世紀初,理性啟蒙與實證主義取得無與倫比成就,在思想文化領域獲得核心地位。
不久,形而上學、科學、理性以及實證主義又遭到清算。“我們沒有被告知我們的感覺來自何處。由于我們的感覺是在一個一致的秩序中給予我們的,這就是一個要求有某種答案的問題?!盵7](P65)在從安瑟倫至今本體論證明的漫長歷史中,看上去最好的情況也不能令人信服,這種證明的每個版本要么包含著這樣那樣的邏輯錯誤,要么依賴于我們不能證實為真的前提。因此,我們沒有發(fā)現這個問題(究竟為什么有物質存在?)的答案。[7](P161)證明必然存在物的存在是做不到的,“做不到這一點要么是因為(1)沒有必然的存在物,要么是因為(2)盡管有必然的存在物,但沒有辦法證明它的存在,要么是因為(3)有一種對必然存在物的證明,只是我們根本沒有獲得發(fā)現它的思維工具。[7](P185)當代,不僅信仰被否定,本體論被清算,甚至所有傳統(tǒng)文化體系都遭到解構。米歇爾·??抡J為,對西方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的解構表明:關于世界秩序的真理體系、關于社會權利體系的正當性標準的規(guī)范體系,以及關于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關系的社會道德體系,雖然從邏輯上表明了主體與客體的統(tǒng)一性,符合邏輯和理性的原則。但是,實際上這一切都是知識在力圖建構人的主體地位。與福柯一樣,德勒茲、拉康和德里達認為,主體也只是形而上學思維的一種幻象與虛構,是一種異化了的主體。真正的主體是人的自發(fā)性本能欲望,是生命的本能沖動,是生存的真正原動力。理性在人的主體性與本質中喪失了主導地位。
利奧塔在《后現代狀況》一書中,從啟蒙運動依據的錯誤原則開始,到中世紀的人類普遍歷史概念,再到現代人性論的形而上學基礎,利奧塔從方法論到理論根基對以往認可的觀念進行了深刻剖析與反駁,并針對啟蒙運動思想家關于普遍人性和個人解放的“后設論述”進行多方面批判。人性喪失了抽象性與普遍性,強調主體在場性與現實性。
西方進入資本主義階段以來,“以尋求個人自由為基本目標的新人文主義一直是西方各國社會和文化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不僅成為近現代各種科學知識和技術發(fā)展的思想基礎,而且貫穿于所有的社會制度、組織原則和政策之中,體現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各個方面?!盵8](P63)然而,從19世紀上半葉以來思想家不斷揭露和批判新人文主義所鼓吹的個人主體性所隱含的反人性實質,以及抽象人性論。這些思想家包括后來的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比如,尼采以“神的死亡”口號,向將人隸屬于神的古典人文主義發(fā)出挑戰(zhàn),同時不遺余力將人從新人文主義的理性束縛中解脫出來,恢復人的原初本能與情感欲望,達到完全回歸自然的目的。
思想家們針對標準的多元性,批判理性標準的唯一性,批判理性原則對非理性、反理性拒斥,清算理性的抽象性與穩(wěn)定性。同時,近現代思想家徹底批判了由理性主義統(tǒng)攝的形而上學的衍生物——羅格斯中心主義、語音中心主義。
現代和后現代的批判鋒芒幾乎觸及了傳統(tǒng)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所有領域,人類賴以生存的思想文化與體制體無完膚,滿目瘡痍,新的文化與體制形態(tài)卻遙遙無期。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上帝已宣告死亡,人們并沒有得到解脫,反而像無邊海洋中的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中茫然無措地搖蕩,人們驚恐、無望、焦慮、虛無。奇怪的是,那些高舉時代大旗的鼓手們對焦慮、恐慌的人們視而不見,并不想為蕓蕓眾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尋求一塊安生立命的堅實家園,反而越戰(zhàn)越勇,一個勁的批判,批判,哪怕是沿著他們的思想剛剛生成的立足之地,甚至生成這種穩(wěn)定之地的方向與苗頭都不放過。他們好像刻意讓時代,讓大眾永遠處于這種迷茫、焦慮、驚恐與虛無的狀態(tài)之中。據說這就是時代的宿命,這就是后現代精神。這不禁讓人想起趙麗蓉在小品中教人學探戈,她那認真態(tài)度與氣勢讓人堅信,“探戈就是趟呀趟著走,兩步一扭腰,三步一回頭,然后你再趟呀趟著走?!弊詈螅瑢<遗深^十足地告訴崇拜者,“這就是探戈”。
那么,后現代文化內涵與訴求是什么呢?所謂的后現代文化,首先表現為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指的是一種思想或思維方式,創(chuàng)作實踐的一種表達策略。這種策略“實際上表現了后現代主義的一種悖論,其目的在于揭示傳統(tǒng)文化本身的危機的不可救藥,在于顯示傳統(tǒng)藝術深陷絕境的無可奈何的狀況以及后現代本身的悖論。”[8](P4)其表現形式為:異質性、多元主義、含混不清、不連續(xù)、隨意性、叛逆、變形、變態(tài),目的是達到反整合、離心、差異、解構、位移、脫節(jié)、解除定義、消失、分解、非神秘化、去合法化、消除總體化等效果。據說這是一種難于預料的然而又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能在”;它是各種潛能的儲備庫,也是朝向各種可能的變化的神秘密碼解構的縮影。后現代文化的另一特征是荒謬化?!八^荒謬,就是沒有規(guī)則,沒有主次之分,沒有目的,沒有固定的方法,沒有理想的完滿形式,沒有主體客體的區(qū)分及其同一;只有不斷地區(qū)分,不斷地差異化,……渴望在無窮無盡的探索中,因筋疲力盡而滿足的那種狀態(tài)?!盵8](P12)
在后現代主義看來,20世紀末,當人類社會文化的繁榮和現代化的同時,徹底地暴露出西方文化的荒謬性,后現代主義正視現實,并揭露理性和荒謬同是人類文化建設中所設計、制造和生產出來的雙胞胎。后現代主義者把理性主義所造成的荒謬膨脹化,都歸因于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傳統(tǒng)理性主義和傳統(tǒng)語言中心主義在現代階段的發(fā)展,歸因于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語言知識論述的人為荒謬化。
后現代主義者認為,世界和社會系統(tǒng)的整體,實際上是充滿著偶然性和多種多樣可能的因果系列,而且這些偶然性和因果系列又是相互交錯的,無固定方向,也無固定秩序。這樣,后現代主義具有染指一切的傾向,力圖以其不可捉摸的策略,顛覆現代社會和文化的靈魂與形式,并懷抱野心地試圖影響現代的未來。
利奧塔對后現代主義的要義歸納為三點:首先,“科學知識是一種論述”,但當代社會的科學論述,已經同古典的和傳統(tǒng)的西方近代知識論述有根本區(qū)別。知識論述模式和方法的變化,正是后現代社會到來的一個最重要指標。其次,后現代這個詞并沒有固定的定義,也不明確指涉某一確定的歷史時期。最后,后現代這個詞警示我們:在現代性之中存在著某種頹廢的事物。這些頹廢傾向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出現,尤其是產生了正當化問題的新轉變。
當代思想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可謂淋漓盡致,鞭辟入里,深刻而全面,卻讓人不知所措,令人更加惶恐不安。
人本無固定不變的本質,也沒有賦予他什么現成的本質,而是從他的自由和他所在的歷史條件中造成自己的本質。正如奧特加·加塞特所說,人無本性,惟有歷史。這就是人之不同于事物的一個主要方面,而事物有固定的本性或本質。同樣,世界本沒有文化,有了人才有了文化;世界也無所謂“本體”與原則,人類為了更好的生存與發(fā)展,才設想本體,建構文化。
人為什么是理性的?人的本質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已經是理性的,人的理性與情感意志需要本體支撐,更重要的是人類文化需要建構與引領。批判傳統(tǒng)文化的荒謬性,指出存在的問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為了使人更加幸福、文明的生活,需要建立新的文明。
那么,如何建構符合當代社會經濟與生活的文化呢?這可能是數代人思考的問題。不過有兩個方向性問題應當是明確的,其一是中西文化融合,尋找文化交集;其二是確立當代文明的基石。
傳統(tǒng)儒學、理學言說的“道”是抽象的“道”,圣賢之人才能領會、掌握;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理”,心就是道,知心則知道。王艮繼承儒家“仁學”的“本體”論哲學思想,出發(fā)點同樣是宇宙一體、天道自然、一體歸仁、生命感通、生生和諧與天下大同。但王艮堅持“道”就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否定“道”的先驗性與抽象性,正確地揭示了“道”的內含與來源。王艮認為“能知能行便是道”,“道”就像童子奉茶,不假思索,也不滯緩,是良知在此時此境下的順勢之舉,“道”就是人性、人類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本能反應。這樣,凡是關注百姓日用生活的思想感情,密切百姓生命、生活的知識、道理都是道。
王艮認為人的欲望是自然賦予的稟性,具有天然合理性。人追求至道與快樂,合乎自然規(guī)律,即順人意、應天理。但王艮堅決反對“私欲、造言亂道”的惡欲,要求人們不要為“惡欲”束縛,做到“知本”、“知止”。
海德格爾與傳統(tǒng)形而上學針鋒相對,以人生此在的唯一性、實際性以及不確定性為武器,從根本上顛覆了關于人的生存問題的提法,改變了對人的根本態(tài)度和看法,主張從具體的個人的此在出發(fā)去分析、解剖人的存在問題。當下既是當場呈現的人生結構,是最自然和最本真的生存,也是最珍貴的生存。這就是此在。海德格爾通過此在,即個體當時當地的具體生活情境,通過具體的生存環(huán)境中呈現的人生結構揭示人生奧秘與本質,即“首先與通過所是的那樣”顯示其“存在”[9]?!笆紫扰c通常所是的那樣”就是此在通常的日常生活所顯示的存在者。這種日常生活結構就是“此在——在世”(Sein- in- der- Welt des Daseins)的那種“親在”結構?!俺H耸且环N生存論環(huán)節(jié)、并作為原始現象而屬于此在之積極狀態(tài)?!盵9](P129)“本真的自己存在是常人的一種生存變式,而常人在本質上是一種生存論上的東西?!盵9](P130)
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擁有符合時代發(fā)展方向與需要的相近或相同的內涵:第一,它們都是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產物。海德格爾存在論是西方現代思想文化矛盾尖銳對立的新思想不必說,“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產生于明中葉的商品經濟,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重復,阻隔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第二,他們都不是理性主義者,也不是強調本能欲望與情感意志的反理性主義者,而是強調人的整體性與綜合性。第三,二者都反對抽象的、普遍的本體論,擁戴具體的、現實的本體觀。第四,他們都認為時代文化、人生意義的探求都需要本體支撐,文化需要建構,時代及其思想文化需要引領。他們都確信人的本質、生命的意義存在于此情此景的日常生活之中。第五,他們都從具體的活生生的個體出發(fā),探求生命的本質、意義。他們都反對先驗的、抽象的人性與傳統(tǒng)理性主義生命觀、價值觀,贊成親在的具體的人性、理性與生命本質。第六,他們都強調多樣性,每一個體都有此在的價值。在此在與百姓日用面前人人平等。第七,他們探索本體的目的是為了人們獲得“詩意棲居”的自在的幸福人生。
參考文獻:
[1][德]黑格爾著.賀麟,王太慶譯.哲學史講演錄[M].(第四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譯文中把“是”譯作“有”).
[2]謝維營等著.本體論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美]凱利·詹姆斯·克拉克著.唐安譯.重返理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張志偉主編.唐安譯.形而上學的歷史演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美]理查德·羅蒂著.張國清譯.后形而上學希望[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6][美]馬歇爾·伯曼著.徐大建,張輯譯.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現代性體驗[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7][美]彼得·范·因瓦根著.宮睿譯.形而上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8]高宣揚著.后現代:思想與藝術的悖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9]Heidegger,M,Sein ubd Zeit.Tübingen:Max Neimeyer Verlag.1979[1927]:16。
*作者簡介:劉滿華(1964—),男,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副教授,文學博士。
中圖分類號:B248.3;B516.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 9106(2016)01- 013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