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絲綢之路起點唐長安城的三大標(biāo)識

2016-04-11 12:14周偉洲陜西師范大學(xué)西部邊疆研究院陜西西安710062
關(guān)鍵詞:西市大明宮

周偉洲(陜西師范大學(xué)西部邊疆研究院,陜西西安 710062)

?

絲綢之路起點唐長安城的三大標(biāo)識

周偉洲
(陜西師范大學(xué)西部邊疆研究院,陜西西安 710062)

摘 要:針對絲綢之路鼎盛時期起點的唐代長安城內(nèi)是否有作為起點標(biāo)識性處所的問題,運用文獻分析法進行分析。分析認為,在絲綢之路起點的唐長安城內(nèi),大明宮、西市和開遠門,是絲綢之路起點長安城的三大標(biāo)識;大明宮是唐代絲綢之路政治中樞和起點,西市是唐代絲綢之路經(jīng)貿(mào)中心和起點,而長安西面的開遠門則是唐代絲綢之路行程的起點。

關(guān)鍵詞:唐長安城;大明宮;西市;開遠門;標(biāo)識

2013年2月,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以“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的名稱,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正式提交申遺的文本。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由三國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申遺成功,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之所以改名,是因為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的專家在前期評估時,認為“起始段”的表述存在問題。因此,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最后審定時改名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這可能更符合絲綢之路的歷史事實。因為絲綢之路的正式開辟、興盛及鼎盛時期是在中國的西漢和唐代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立時期,而西漢、唐代的國都在長安,是名副其實的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終點。

作為絲綢之路鼎盛時期起點的唐代長安城內(nèi),是否有作為起點標(biāo)識性的處所?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這一處所就是唐長安外郭城西邊3個城門北面的開遠門,此地是離開長安城的標(biāo)志,也是中西方絕大部分通貢使團、胡商及胡人等往來必經(jīng)的一處標(biāo)志性建筑。著名的“絲綢之路群雕”,就大致屹立于該地,象征絲綢之路上的胡人商隊由此處開始出發(fā)或返國時的情景。然而至21世紀初,由于唐代西市遺址的再次發(fā)掘及開發(fā),有學(xué)者又提出唐代西市“是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世界貿(mào)易中心”的看法,并得到國際上一些學(xué)者的贊同①見胡戟主編《西市寶典》(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扉頁《西市記》及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2008年4月題詞“絹の道の出發(fā)點”,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官員米歇爾佩賽特、郭旃等2008年11月題詞:“大唐西市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大唐西市博物館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對于這一觀點,筆者曾提出質(zhì)疑,并與一些學(xué)者討論過這一問題。在筆者2008年所撰《萬國來朝歲五服遠朝王》一文提出:“唐代的中外交往和絲綢之路起點和中心在長安。而大明宮則是京師長安內(nèi)的政治中樞及起點;西市是中外經(jīng)濟貿(mào)易的中心和起點;而長安西面開遠門,則是中外交往和絲綢之路行程的起點。”[1]即是說,唐長安城的大明宮、西市和開遠門,是唐代絲綢之路起點長安的3個重要標(biāo)識。

一、唐代絲綢之路政治中樞和起點——大明宮

唐代長安宮城有“三大內(nèi)”,即大內(nèi)(西內(nèi))太極宮殿群、北內(nèi)(東內(nèi))大明宮殿群和南內(nèi)興慶宮殿群。大明宮初建于唐貞觀八年(634),名永安宮,后改為大明宮。龍朔二年(662)唐高宗再次大規(guī)模擴建,并移居于此。此后,大明宮就成為朝會和接見外國使臣、四夷首領(lǐng)的政治中心。其地據(jù)龍首原,宮殿巍峨高聳,四周有宮城墻及門,控制都城制高地段,平面呈南寬北窄的楔形,面積約3.3~3.7 km2。宮前有五門,中為丹鳳門,向北中軸在線,依次為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兩殿左鄰延英殿,后接太液池;池左為麟德殿,池北接北邊三門中間的玄武門(圖1)①圖2源自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自1957年至今,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對大明宮先后進行了多次考古發(fā)掘,收獲頗豐②見龔國強《1957~2009:半個世紀的大明宮考古與考古人》,《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9年第4期,以及相關(guān)的大明宮發(fā)掘報告、簡報等。因非本文論述主題,故不贅述。。

圖1 西京大明宮圖(徐松《唐兩京城坊考》)

從貞觀八年至乾寧三年(634~896),二百多年間,大明宮成為唐朝歷代皇帝處理政務(wù)、朝會大典、頒發(fā)詔諭及接見外國貢使等的重要場所;其建筑之宏偉、壯麗,布局之嚴謹、巧妙,在長安宮城中超過太極宮和興慶宮。而作為唐帝國政治中樞的大明宮諸多政治功能中,皇帝接見、宴請周邊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及國外一些民族首領(lǐng)或使臣,是其中重要的政治活動之一,也是其作為絲綢之路政治中樞和起點的重要體現(xiàn)。

按照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政治制度和民族觀,凡是周邊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及國外一些民族、國家,一律視之為臣屬于天朝的臣民,稱之為“四夷”;其國主、首領(lǐng)或派遣來的使臣至京師,則稱之為“朝貢”或“朝獻”。這種政治觀和制度源于先秦時期的“服事制”,也就是在王畿、諸侯國等華夏族之外,眾多的周邊民族或國家被名之為“要服”、“荒服”,他們要向華夏天子每歲朝貢,承認天子的統(tǒng)治地位③關(guān)于服事制,可參見周偉洲《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民族觀》,《民族研究》1995年6期。。事實上,凡來朝貢、朝獻的民族或國家,大部分的確在政治上是不同程度附屬于當(dāng)時中國封建王朝的,他們的朝貢有政治依附關(guān)系的性質(zhì)。但是,也有一部分是距中國遙遠的外國遣使,他們與當(dāng)時的中國封建王朝并沒有政治上的臣屬關(guān)系,其朝貢實質(zhì)上屬于一種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的性質(zhì)。

唐朝歷太宗“貞觀之治”和玄宗“開元之治”,國力昌盛,經(jīng)濟繁榮,吸引周邊民族及亞洲、歐洲等國紛紛與唐朝建立了友好的關(guān)系,朝貢、朝獻即是最正式、最重要的交往之一,也是唐代絲綢之路政治交往的集中體現(xiàn)。《冊府元龜》詳細記載了各國朝貢的情況。如至京師長安“朝貢”的外國,在今歐洲的有拂蘂國(又稱“大秦”),即當(dāng)時歐洲強國東羅馬帝國;在今西亞、中亞的波斯薩珊王朝(今伊朗等地);興起于阿拉伯半島的大食國,即阿拉伯帝國,唐代稱之為白衣大食(倭馬亞王朝,611~750)和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750~1258);在今中亞地區(qū)的“昭武九姓”諸國,即康國、安國、曹國、米國、石國、何國、火尋國、史國、戊地國,他們多為商業(yè)民族,唐代“胡商”多指其國;居于中亞阿姆河南的吐火羅國、挹怛國(即噠)、謝國、帆延國;居于帕米爾高原的大小勃律國、識匿國、俱密國、護密國、骨咄等國,均時有遣使入唐朝貢④參見《冊府元龜》卷970~972《外臣部》朝貢三至五,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第11395~11426頁。。

在今南亞地區(qū)的印度,唐代以前分裂為東、西、南、北、中五天竺國,后中天竺并其余四國。但不久又分裂。五國先后均有遣使入唐者。印度南的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及印度北邊的罽賓國(今克什米爾),西邊的尼婆羅國(今尼泊爾)等,也都不時遣使入唐朝貢。在今東南亞地區(qū),唐代稱為“南?!钡闹T國,見于記載的朝貢情況,有鄰近唐安南都護府的林邑國(環(huán)王國,今越南中南部),真臘國(今柬埔寨等地),訶陵國(婆,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占碑),墮和羅國(在今緬甸那沙林至泰國湄南河下游),盤盤國(今泰國萬倫灣),驃國(今緬甸北部),洹國(今馬來半島北部),丹丹國(今馬來西亞吉蘭丹)、參半國(今老撾西北)等[2]。

此外,在唐朝東面的日本及朝鮮半島的高麗、新羅、百濟三國,與唐朝關(guān)系更為密切。其中,日本遣唐使和新羅遣使次數(shù)最多。

以上大致是屬于中外關(guān)系范疇的外國朝貢情況,還有被唐朝同樣視為“四夷”或荒服的周邊民族或政權(quán),屬中國古代民族關(guān)系的范疇,如東北的、契丹、奚、靅、失韋、渤海;北方的鐵勒諸族,東、西突厥、薛延陀、回鶻、黠戛斯、沙陀等;西北方的西域高昌、龜茲、焉耆、疏勒、于闐,以及吐谷渾、黨項等;西南方的吐蕃、南詔等國。他們在唐代統(tǒng)稱為西域胡人或“蕃”,蕃主或其派遣使者赴京師長安朝貢,史籍記載頗多,不一一例舉。

唐朝沿以前歷代傳統(tǒng)朝貢體制,設(shè)有專門接待朝貢蕃主、使臣的機構(gòu)——鴻臚寺及尚書省禮部下屬之“主客郎中”,并制定了有關(guān)朝貢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主要國使、蕃主住鴻臚客館后,怎樣迎勞、宴請、接受表彰等禮儀①杜估:《通典》卷131《開元禮纂》中華書局影印本,1984年,第685頁。。然而,其中最重要、最隆重的儀式,是唐朝皇帝親自接見和宴請朝貢使臣、蕃主,這是集中體現(xiàn)唐帝國與朝貢諸國或民族政治關(guān)系的象征儀式。這種儀式進行的場所,即是大明宮內(nèi)的主殿含元殿,它與殿外的丹鳳門一道為舉行“外朝”的地方。每歲至元正、冬至,皇帝舉行大朝會,各國使臣、蕃王也齊集含元殿,朝覲天子,盛況空前。唐朝詩人張莒《元日望含元殿御扇開合》(大歷十三年吏部試)詩云:“萬國來朝歲,千年覲圣君。”②彭定求:《全唐詩》卷281,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3193頁。詩人崔立之《南至隔仗望含元殿香爐》詩亦云:“千官望長至,萬國拜含元。”③彭定求:《全唐詩》卷374,第3882頁。大詩人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亦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雹芘矶ㄇ螅骸度圃姟肪?28,第1296頁。所謂“萬國”是形容朝貢各國數(shù)量之多,朝貢蕃主及使臣規(guī)定“服其國服”,故有“萬國衣冠”之說;冕旒,即皇帝所戴冠冕,此處指唐天子。正、冬含元殿大朝會,有諸蕃國各獻方物,“列為庭實”⑤王溥:《唐會要》卷24《受朝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頁。;往往還舉行宴會,伴以樂舞百戲。鄭錫撰《正月一日含元殿觀百獸率舞賦》云:“開彤庭執(zhí)玉帛者萬國,發(fā)金奏韻簫韶而九成。祥風(fēng)應(yīng)律,慶云夾日,華夷會同,車書混一?!雹蕖度莆摹肪?05,版本不詳。

除大明宮含元殿外,皇帝有時也在大明宮宣政殿、麟德殿、紫宸殿、延英殿等處接見或宴請朝貢諸國使臣、蕃王。如貞觀二十年(646),唐太宗在大明宮芳蘭殿(紫蘭殿)宴請回紇等鐵勒諸部首領(lǐng)⑦《資治通鑒》卷198,貞觀二十年十二月庚辰,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6242頁。;至德元年(756),肅宗于宣政殿接見回紇葉護等⑧王溥:《唐會要》卷98《回紇》,第2071頁。;貞元十年(794)三月,德宗于麟德殿接見南詔使,“賜賚甚厚”⑨王溥:《唐會要》卷99《南詔蠻》,第2093頁。。唐代尚宮宋若憲《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詩云:“端拱承休命,時清荷圣皇。四聰聞受諫,五服遠朝王。”⑩上引《全唐詩》卷7,第68頁。詩人盧綸《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詩也有:“蠻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之句?上引《全唐詩》卷276,第3138頁。。

最后,還值得提及的是,大明宮內(nèi)宣政殿前還設(shè)置了門下省、中書省和御史臺等機構(gòu)。在中書省屬下設(shè)有“四方館”,通事舍人主之,掌職是接待四方使客?見《資治通鑒》卷206,神功元年六月甲午及胡注,第6521-6522頁。。御史臺也不時審理在長安居住胡人及其它民族的案件。即是說,大明宮內(nèi)有些機構(gòu)也有接待和管理外國和周邊民族一些事務(wù)的職能。

唐代外國及周邊諸民族政權(quán)至唐京師長安的朝貢、朝獻,主要是一種政治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同時,也具有經(jīng)濟和文化交往的性質(zhì)和意義[1]。

總之,大明宮作為唐代的政治中樞,由皇帝親自接見、宴請朝貢諸國使臣、蕃主的大朝會隆重儀式,表明了大明宮在有唐一代中外和與周邊民族政治關(guān)系中最高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即是最能體現(xiàn)絲綢之路政治中樞和起點的地位和作用。

如今唐代大明宮遺址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陜西省自20世紀90年代末探索和實施大遺址保護管理的新思路,即大遺址保護與當(dāng)?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與當(dāng)?shù)厝罕娚钏教岣?、與當(dāng)?shù)爻切谢窘ㄔO(shè)、與當(dāng)?shù)丨h(huán)境改善的4個結(jié)合;并制定了大明宮遺址保護與利用的新的理念運作模式;在大明宮遺址上建立了“大明宮遺址公園”。在2014年6月多哈舉行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由三國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申遺成功,其中陜西省的7處遺產(chǎn)中就有“唐大明宮遺址”,說明陜西省大遺址保護的新理念和實踐得到了國際認可。

二、唐代絲綢之路經(jīng)貿(mào)中心和起點——西市

大唐西市,原系隋代大興城“利人市”,唐朝建立后,改大興城為長安城,利人市改名為“西市”,仍占兩坊之地,位于長安城宮城西南,屬長安縣,與“東市”(屬萬年縣)相對(圖2)。唐龍朔之后,西市繁華超過東市,故又有“金市”之稱①吳融:《春詞》,見彭定求:《全唐詩》卷684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第3524頁;崔顥:《渭城少年行》,見彭定求:《全唐詩》卷130,第609頁等。。關(guān)于大唐西市的研究及考古發(fā)掘報告等論著甚多,下面僅從絲綢之路中西方經(jīng)濟貿(mào)易的角度,對西市的地位和作用作論述。

圖2 唐代東市西市位置圖(摘自徐松《唐兩京城坊考》)

第一,大唐西市除集中一批唐朝商人之外,主要從西域(狹義西域,指今新疆地區(qū))、中亞昭武九姓諸國、波斯、南亞及北方突厥、回紇(回鶻)諸地區(qū)的商人(唐代泛稱為“胡商”)或歌舞伎人等,經(jīng)絲綢之路輾轉(zhuǎn)到京師長安(除朝貢使團由官方接待之外),大都聚居生活并從事各種行業(yè)貿(mào)易之地。宋敏求《長安志》卷8《唐京城二》記:“萬年縣戶口減于長安,又公卿以下民止多在朱雀街東,第宅所占勛貴,由是商賈所湊多歸西市?!毙焖伞短苾删┏欠豢肌肪?《西京》亦記:“長安縣所領(lǐng)四萬余戶,比萬年為多,浮寄流寓,不可勝計。”《資治通鑒》卷232,唐貞元三年七月條曾記:“李泌知胡客留長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買田宅,舉質(zhì)取利,安居不欲歸,命檢括胡客有田宅者,停其給。凡得四千人。”僅有田宅者四千人,無田宅者,或居西市一般胡商、胡人當(dāng)數(shù)量更多,他們又稱為“西市胡”。

從文獻所記,西市內(nèi)與東市一樣,至少市內(nèi)貨財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積集”②宋敏求:《長安志》卷8《唐京城二》“東市”條,畢沅校正,1931年鉛印本,第12頁。。內(nèi)有波斯邸、胡姬酒肆、衣肆、轡行、秤行、竇家店、張家樓(食店)、麩行、絹行、賣飲子家(藥店)、賣卜、錦行里、西市北店、肉行、魚肆、柜坊(為商人存放錢財)、兇肄、寄附(當(dāng)鋪)、帛肆[3],以及宴席、舉貸(放高利貸)③見《太平廣記》卷496《吳湊》,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4070頁;《資治通鑒》卷232,唐貞元三年七月,第7493頁。等等。唐代筆記小說、詩詞中,也多記有西市胡人、胡伎和胡商的故事和事跡。如西市商人竇硋常周濟西市胡人米亮,因米亮回報,得為巨富的故事④《太平廣記》卷243《竇硋》,第1875頁。。又如落魄無業(yè)的杜子春,遇長安老道士,道士約其到“西市波斯邸”,取三百萬錢與之的故事⑤牛僧孺:《玄怪錄》卷1《杜子春》條,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3-7頁。。另有唐代琵琶高手康昆侖在東、西市祈雨,與西市斗聲樂,敗于西市一女郎(實為僧人段善本)之下,遂拜其師的故事⑥《太平御覽》卷585《樂部二一》琵琶條,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2635-2638頁。。貞觀中,有“西市胡”入盜金城坊被獲事⑦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卷4《西京》金城坊條,張穆校補,方嚴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15頁。。唐代大詩人李白《少年行三首》中有“五陵少年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fēng)。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中,也有“西市鬻金珠”之句等。

從西市考古發(fā)掘的資料看,發(fā)掘的十字街、圓形建筑、暗排水道、磚瓦等建筑及材料;出土的三彩胡人頭、玻璃器原料、佛龕、佛像座、陶瓷器、銅秤、銅尺、開元通寶錢幣、石獅、骨器、水晶等⑧見胡戟主編《西市寶典》第二部分“西市遺址出土文物”,第81~108頁;中國考古研究所有關(guān)西市歷次發(fā)掘報告及簡報等。,反映出西市當(dāng)時商貿(mào)繁華景象,與文獻記載大致是吻合的。

僅從上述的部分歷史事實可知,有唐一代,西市為京師長安,乃至于全國中西貿(mào)易的中心,聚居的胡人、胡商不遠萬里于此居住、生活、貿(mào)易,往返于絲綢之路上,獲利無數(shù)。這正是大唐西市作為絲綢之路經(jīng)貿(mào)中心和起點的集中體現(xiàn)。

第二,西市交通便利,鄰近坊里有諸多胡寺,為西市胡商宗教活動場所。大唐西市位于長安城西外郭三城門附近,與通往西域道路較近。永安渠經(jīng)市之東,連通漕渠、渭水,水路便利,又解決了西市用水問題。

西市北鄰的醴泉坊,據(jù)徐松撰《兩京城坊考》卷4《西京》醴泉坊條記“十字街之東,舊波斯胡寺”下注:“儀鳳二年波斯王畢路斯奏請于此置波斯寺”,“西門之南,祆祠”;還有妙勝尼寺、救度寺(佛寺)[3]。醴泉坊東鄰布政坊,據(jù)上引《兩京城坊考》卷4《西京》布政坊條記“西南隅,胡祆祠”下原注“武德四年立,西域胡祆,神佛經(jīng)所謂摩酰首羅也。祠內(nèi)有薩寶府官,主祠祆神,亦以胡祝充其職”。程鴻詔《校補記》又記:有“波斯胡寺”下注記:“本在禮泉坊,景龍中移此坊西南隅?!敝衼喓袒虿ㄋ股毯蠖嘈叛鲮旖?,又名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因西市留居大量胡人、胡商,他們需要進行自己的宗教生活,故鄰近坊里有祆祠、胡寺,且唐朝沿北周以來慣例,于胡人聚居之地設(shè)立“薩保府”之類的機構(gòu)對之進行管理[4]。

交通的便利及鄰近坊里胡商宗教活動場所,即是保證西市工商業(yè)繁榮的條件,也是體現(xiàn)西市為西方胡商至長安城起居與西返,往來貿(mào)易的標(biāo)識之一。

第三,大唐西市內(nèi),設(shè)有西市局(隸太府寺)、市署(市令署)、平準局”①徐松《增訂兩京城坊考》卷4《西京》西市條,第118頁。、常平倉、市庫[5]等管理西市的機構(gòu)。

市署,據(jù)《唐六典》卷20《太府寺兩京諸市署》記:“京都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為之貳。凡建標(biāo)立候,陳肆辨物,……以二物(秤、斗)平市,……以三賈(精為上賈,次為中賈,粗為下賈)均市?!才c官交易及懸平贓物,并用中賈。其造弓矢、長刀,官為立樣,仍題工人姓名,然后聽鬻之。諸器物亦如之。以偽濫之物交易者沒官,短狹不中量者還主?!彩幸匀瘴鐡艄娜俾?,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梢娛惺饘κ械墓芾硎菄栏裼行虻?。

《唐六典》卷20《平準署》(平準局)條也記:“平準署,令二人,從七品下”,“平準令,掌供官市易之事(即官府平準物價,貴則賣之,賤則買之,則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丞為之貳。凡百司不任用之物,則以時出貨。其沒官物,亦如之”。

常平倉,據(jù)《舊唐書》卷4《高宗紀上》記:永徽六年(655年)八月己酉,“先是大雨,道路不通,京師米價暴貴,出倉粟糶之,京師東西二市置常平倉”。即是說,永徽六年八月開始在西市設(shè)立“常平倉”,此倉是為了平抑京師糧價而設(shè)立的倉貯。

又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窖藏金銀器中,有十二塊墨書“東市庫”字跡的銀餅,有學(xué)者認為,此應(yīng)為唐東市所設(shè)庫房名,西市當(dāng)亦有“西市庫”,兩庫銀餅可能即平準之物,或官營邸店之稅錢,最后易為銀,鑄成銀餅[5]。

唐朝對西市嚴格有序的管理,不僅是西市商貿(mào)長期繁榮的保證,而且也是西市作為絲綢之路經(jīng)貿(mào)中心和起點的重要表征之一。

大唐西市遺址的保護與開發(fā)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大唐西市博物館的建立及再現(xiàn)唐西市風(fēng)貌和絲綢之路總體規(guī)劃的實施,舉行各種學(xué)術(shù)及絲綢之路相關(guān)活動等等,使大唐西市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三、唐代絲綢之路行程的起點——開遠門

開遠門,原為隋大興城外郭西面北門,名安遠門。唐改為開遠門。唐長安城西外郭城有三門:“北開遠門,中金光門,南延平門?!雹谛焖伞对鲇唭删┏欠豢肌肪?《西京》外郭城條,第33-34頁。開遠門東正對著宮城的西門安福門,向東南約兩坊之地即西市;宮城內(nèi)上至帝王,下至一般官史、使臣,西市的胡商,均由此門向西走絲綢之路的主干道至河西、西域,再經(jīng)胡商輾轉(zhuǎn)將絲綢等商品銷往中亞、南亞、歐洲等地(圖3)③圖3源自徐松《增訂唐兩京城坊考》李健超增訂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3頁。。

圖3 開遠門、西市、大明宮位置圖

開遠門作為絲綢之路行程最主要的標(biāo)志,是立于門前的路標(biāo)——“萬里堠”。唐代大詩人元稹《西涼伎》詩,有“開遠門前萬里堠”之句。堠,即中國古代作為記載里程的標(biāo)志。宋代錢易撰《南部新書》己集有一則記載:“平時開遠門外立堠,云西去安西(即安西都護府治所龜茲,今新疆庫車)九千九百里,以示戍(一作“戎”)人不為萬里之行”[6]。此所謂的“萬里堠”,應(yīng)是開遠門為西行起點之明證。

從長安城出發(fā)西行的驛站來看,西行起點,即絲綢之路干線起點的兩個驛站,正好在開遠門東、西兩側(cè):東側(cè)驛站為西“都亭驛”(另有東都亭驛,在曲江池之北),在長安城內(nèi),程大昌《雍錄》卷8記此驛“在朱雀街西,近鴻臚寺”。又《資治通鑒》卷260唐乾寧二年(895)胡注:“都亭驛在朱雀門外西街含光門北來第二坊”。兩說大致相近。此驛多為百官西行第一個大驛站。玄奘西行求法返長安城至此驛時,朝廷“列眾禮謁”①道宣:《續(xù)高僧傳》卷4《玄奘傳》,郭紹林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133頁。。

出開遠門西則第一驛站為“臨皋驛”,關(guān)于此驛位置學(xué)者研究甚多,如嚴耕望考證此驛“在京師長安城西墻北來第一門開遠門外約十里,蓋濱臨謂水,當(dāng)中渭處……以其為京師西出主干驛道之第一驛”[7]。又李健超引新出土的《大唐朝議郎行內(nèi)侍省宮闈局丞上柱國公士杜君墓志并序》,內(nèi)記墓主于“開元七年歲次庚申,于京城西開遠門外七里臨皋驛前,予修磚堂塔一所”;考證臨皋驛在開遠門外(西)七里[8]。此說是。開遠門內(nèi)外兩個西行的驛站,也證明開遠門為西行絲綢之路行程之起點。

開遠門遺址在今西安大土門村,村中房屋毗連,占壓遺址,至今未鉆探和發(fā)掘。

四、結(jié)語

總之,筆者以為漢唐絲綢之路的起點只有長安城一處,長安城內(nèi)大明宮、西市和開遠門應(yīng)稱作絲綢之路起點的三大“標(biāo)識”更為妥當(dāng)。

參考文獻:

[1]周偉洲.萬國來朝歲五服遠朝王[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9(4):56-61.

[2]周偉洲.唐朝與南海諸國通貢關(guān)系研究[J].中國史研究,2002(3):59-73.

[3]徐松.增訂唐兩京城坊考[M].李健超,增訂.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4]榮新江.唐研究:第4卷[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

[5]周偉洲.漢唐氣象:長安遺珍與漢唐文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3.

[6]錢易.南部新書[M].黃壽成,總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

[7]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

[8]李健超.唐長安臨皋驛[J].考古與文物,1984(3):91-92.

Three symbols of Chang’an in Tang Dynas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ilk Road

ZHOU Wei-zhou
(Institute for Western Frontier Region of China,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d if there is any place as the symbols of starting point of Silk Road in Chang’an by use of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The analyzing results show that Daming Palace,West Market and Kaiyuan Gate ought to be the three symbols of of Chang’an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ilk Road.Daming Palace is the political center and starting point of Silk Road in Tang Dynasty,West Market is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enter and starting point of Silk Road in Tang Dynasty,and Kaiyuan Gate,located in the west of Chang’an,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ilk Road journey.

Key words:Chang’an in the Tang Dynasty;Daming Palace;West Market;Kaiyuan Gate;symbols

作者簡介:周偉洲(1940-),男,廣東開平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dǎo)師。

收稿日期:2015-10-21

中圖分類號:K928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1-6248(2016)01-0001-06

猜你喜歡
西市大明宮
大唐西市的重生
走在大明宮
漫步大明宮
夜·西安
《唐大明宮圖》再現(xiàn)盛世榮光
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規(guī)劃與建設(shè)
唐長安城西市的市場管理與供水運輸
大唐西市:匯聚盛唐氣韻 再現(xiàn)絲路風(fēng)情
滄桑西市 仁義為魂
席有良:我和大明宮有“一世情緣”
安福县| 荆门市| 辛集市| 山西省| 前郭尔| 广饶县| 宣化县| 大厂| 贞丰县| 商都县| 绍兴市| 桃江县| 清涧县| 定边县| 铜川市| 庆阳市| 曲周县| 梅河口市| 弋阳县| 芜湖市| 桃园市| 江陵县| 上杭县| 广德县| 长兴县| 阜新市| 宁安市| 边坝县| 重庆市| 定兴县| 通城县| 岐山县| 固安县| 恩施市| 嘉黎县| 锡林郭勒盟| 塔城市| 永兴县| 南京市| 安新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