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黎黎
內容摘要:王禹偁,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因直言敢諫,屢遭貶謫,因此其詩歌創(chuàng)作也充滿了游歷色彩。尤其是被貶滁州之時,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年半時間,但王禹偁卻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的精美詩歌,既有對滁州瑯琊山脈風光的謳歌贊美,也有對當地風土民情的記載,奠定了其在宋代詩歌史上的地位。本文中,筆者就對王禹偁滁州詩歌的主要內容以及特色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述,以期能夠加深大家對王禹偁及其詩歌的進一步了解和認識。
關鍵詞:王禹偁 滁州 詩歌
王禹偁,字元之,濟州人士,宋朝詩文革新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白體”詩人代表。其雖出身寒微,卻不懼權勢,敢于直言上諫,八年之間曾遭到三次貶黜。道元年四月,王禹偁再次被貶,被發(fā)配至滁州,其滿腔熱忱與憂愁憤懣只能化作詩歌來表達。這期間,他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精美的詩文,至今尤為滁州百姓傳誦。
一、王禹偁滁州詩歌內容
1、瑯琊風光的系統(tǒng)謳歌
滁州地處安徽東部,界于蘇皖連接之處,風光旖旎、山川秀巒、湖光山色,尤其是古瑯琊風景區(qū)更是美不勝收,其亦因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聞名天下。在幽山環(huán)抱、泉水叮咚的秀美風景之中,王禹偁被貶的憤懣之情也得以緩解,開始了游山遍水的田園、自然生活。《滁州官舍》《瑯琊山八絕詩》《北樓感事》《與嘉祐同游寶應寺》《花鹿》等都是對瑯琊風光的謳歌贊美。
2、當地風土民情的記載
王禹偁在滁州雖只有短暫的一年時間,但其善于體恤民情、清廉奉公,常常深入到民間百姓之中,感受當地的習俗以及風土人情,并參與到當地百姓生活之中。王禹偁被當地質樸、原生態(tài)的風土人情深深吸引,因此創(chuàng)作出了一大批反映原生態(tài)風土民情的詩歌作品。如《唱山歌》是對滁州人歡慶豐收、載歌載舞場面的描寫,反映了當地人民豪爽、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甘菊冷淘》則是對滁州特色百姓飲食的描述(冷淘即涼面類吃食),滁州百姓不葷不酒,常用甘菊拌面,并以此祭祀祖先。
二、王禹偁滁州詩歌藝術特征
1、平易清麗
作為“白體”詩的代表性作品,王禹偁的滁州詩歌具有風格淺切、清新易人之特性。一方面,王禹偁在早年間就比較喜歡白居易“清新平易”的雜律詩,并對此進行效仿學習,滁州的山河美景更是賦予了作者創(chuàng)作靈感,所以這一時期王禹偁的詩歌多為怡情山水的平易清麗之作,如《滁州官舍》系統(tǒng)地描繪了滁州的醉人美景,其語言也可謂清新、脫俗、中平、易人、清麗。另一方面,王禹偁也善于從民間民歌中來提取詩歌元素,學習民歌的清新自然之風,如《唱山歌》起源于滁州民歌,其整體風格明朗暢快、語言也較為平易近人。
2、沉郁峻拔
王禹偁滁州詩歌既有平易清新特點,又具備沉郁峻拔之氣,這與王禹偁屢次遭貶的經歷是密不可分的。王禹偁空有一腔愛國熱情,屢次直言上諫,提治國安邦之建議,無奈沒有明君賞識,反而一次又一次地被貶。被貶滁州期間,王禹偁對社會現實已然有了更為清醒、明確的認識,他深深體會到了百姓生活的不易,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深感慚愧,因此形成了沉郁濃厚的詩歌風格。如在《偶題》一詩中,作者自比為賈誼、桓譚,借此來抒發(fā)心中憤懣不平之情。
3、律詩格律
王禹偁滁州詩歌嚴格遵守律詩格律,無論是在聲律、對仗還是煉字方面,都嚴格遵守聲律要求。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王禹偁對律詩技巧已經掌握得相當熟練。下面,我們將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此進行分析說明:
其一,律詩的聲律。經過前期的摸索以及具體詩歌創(chuàng)作,再加之在滁州時期的不斷練習,王禹偁這一時期的詩歌嚴格遵守了律詩中的詩律,并形成了特殊的審美風格。以《滁上謫居四首》為例,該詩歌嚴格遵守律詩聲律要求,仄音詩句使用頻率極為頻繁,如“未有一事立、空驚雙鬢衰”“敢嘆我命薄,所嗟吾道消”等都為仄音。
其二,律詩的對仗。王禹偁滁州詩歌的律詩特征并不僅僅體現在聲律方面,還體現在對仗方面,從而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格式對仗、內容豐富的詩句。例如,“泠泠庶子泉,落落陽冰筆。云氣勢崩垂,龍蛇互蟠屈”(《陽冰篆》)中的“庶子泉”與“陽冰蔽”、“云氣”與“龍蛇”等都構成了對仗。
其三,律詩的煉字。王禹偶滁州詩歌中的煉字,不僅能夠使平易淺顯的字詞翻出新意、富有內涵之外,而且還常常借用一些動詞或表示動作的詞來描寫靜止的景物,使靜物變得活潑、富有生氣。如《雪中看梅花因書詩酒之興》“雪片引詩勝玉帛,梅花勸酒似嬪嬙。凝眸未厭頻頻落,擁鼻還憐細細香。”中的“勸酒”“凝眸”“擁鼻”等詞語生動地描繪出了冬雪美景。
三、結語
雖然一生坎坷流離、屢遭貶黜,但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到王禹偁的詩歌創(chuàng)作熱情,反而激發(fā)了其創(chuàng)作靈感。尤其是王禹偁滁州期間的詩歌創(chuàng)作,更是引領了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潮流,扭轉了五代遺留的靡靡詩歌之風,為后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開辟了一條光明之路。
[基金項目:2015年滁州市第三屆社會科學應用對策研究課題:地域文化視角下的宋代文人與滁州研究(B2015028)]
(作者單位: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