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禪宗時間觀之終極解密

2016-04-13 00:14滿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禪宗

李 滿

(南昌師范學院 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2)

?

禪宗時間觀之終極解密

李滿

(南昌師范學院 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2)

摘要:禪宗時間觀是整個禪學理論體系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禪宗時間觀與實用工具理性的時間觀迥異。其種種說法雖然令常人感到莫名其妙,但卻符合自然法則,并與相對論的時間觀念暗合。禪宗時間觀超然脫俗的人文價值取向和圓滿自洽的思辨邏輯顯示了其強大的文化生命力。

關(guān)鍵詞:禪宗;時間觀;終極解密

禪宗的時間觀與常人的時間觀迥然不同。禪宗所謂“一念萬年”“三際無別”“時序倒轉(zhuǎn)”的時間觀念,常常令人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禪宗到底秉持怎樣的時間觀,為何秉持這樣的時間觀?禪宗時間觀有何道理可言?禪宗時間觀對于現(xiàn)代文化和哲學具有什么意義?這些問題本文將給予終極解答。

一、禪宗時間觀之描述

時間是單方向流逝的,時間一去不復返;在單向流逝的時間之軸上,有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分,三者之間界限分明,顛倒和混淆是不可能的。這是常人共識。

時間是外在于人的意識和行為的存在。無論人是否意識到它,時間總是無情流逝,分秒不停。無論人做什么,怎么做,時間總是無情流逝,一去不返。故古人曰:“時不我待,時不再來。”現(xiàn)代人則常說:“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比绱丝磥恚瑫r間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存在。這也是常人共識。

時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卻嚴重地影響、制約、支配和主宰著人。大而言之,每個人的生命都捏在時間之神的手上,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就大了,就老了,就死了。小而言之,人的每件事都掐在時間之神的手上,到鐘點了,你就得出門,就得上班,就得做事,就得把事做到什么程度,哪怕耽誤一分鐘都不行;大家都得守時,都得按時間表的規(guī)定保持步調(diào)一致;否則大事不好,甚至大禍臨頭。這也是常人共識。

然而,上述種種常人共識,禪宗都給顛覆了。

1.禪宗時序倒轉(zhuǎn)的時間觀

關(guān)于時序的倒轉(zhuǎn)錯置現(xiàn)象禪籍中有許多記載:

僧問如何是禪?志端禪師答:“今年早去年?!盵1]490去年與今年的時序在這里被倒轉(zhuǎn)錯置了。

僧問如何是青悍境?青悍如觀禪師曰:“三冬華木秀,九夏雪霜飛。”[1]845無獨有偶,玄沙師備禪師道:“三冬陽氣盛,六月降霜時?!盵2]226春夏秋冬的時序在這里被倒轉(zhuǎn)錯置了。

僧問悟到什么?投子禪師答:“丫角女子白頭絲?!盵1]299白發(fā)覆蓋在小女孩頭上,年齒時序在這里被倒轉(zhuǎn)錯置了。

問得道的人年歲多少?守昌禪師曰:“千歲老兒顏似玉,萬年童子鬢如絲?!盵1]903其所言與投子禪師法語異曲同工,年齒時序在這里被倒轉(zhuǎn)錯置了。

2.禪宗“一念即萬年”“瞬刻即永恒”的時間觀

關(guān)于一念萬年、瞬刻永恒的時間觀念,禪籍中有諸多記載:

僧璨《信心銘》道:“宗非延促,一念萬年。”[1]50

晦堂禪師曰:“從容一覺華胥夢,瞬息翱翔數(shù)百年。”[2]227

清遠禪師詩云:“春日春山里,春事盡皆春。春光照春水,春氣結(jié)春云。春客春情動,春詩春更新。唯有識春人,萬劫元一春?!盵2]227

云居文慶禪師偈曰:“道本無為,法非延促。一念萬年,千古在目。月白風恬,山青水綠。法法現(xiàn)前,頭頭具足?!盵1]1013

禪宗這種“一念”與“萬年”沒有差別、“瞬刻”與“永恒”同一不二的時間觀念,與常人的時刻清晰、長短分明而絕對不容混淆錯亂的時間觀念,迥然有異。

3.禪宗“三際無別”,過去、現(xiàn)在、未來渾然一體的時間觀

這種三際無別、過去現(xiàn)在未來渾然一體的時間觀念在禪籍中有諸多記載:

問佛法在于三際否?大珠慧海曰:“現(xiàn)在無相,不在其外。應用無窮,不在于內(nèi)。中間無住處,三際不可得?!盵3]157

大珠慧?!叭H不可得”的說法出自《金剛經(jīng)》:“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盵4]37意思是:禪者心性不住于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際無別,皆無礙于禪者之心;禪者之心并不分別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也就是說,過去現(xiàn)在未來在禪宗的時間觀中是渾然一體無差別的。

幽州寶積道:“法本不相礙,三際亦復然?!盵3]152

黃檗希運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本既無物,三際本無所有故?!盵3]186

玄沙師備道:“無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際?!盵3]344

浮山法遠道:“十方通攝了無遺,三際全超在此時?!盵3]437

四位禪宗大師法語異曲而同工,意思都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在禪宗的時間觀中是渾然一體無差別的。

二、禪宗為何秉持這樣的時間觀

禪宗僧人的終極目的就是:了空得道,得道成佛,獲得人生的大自由大自在。禪宗的時間觀、空間觀、乃至一切人生價值觀,都是為實現(xiàn)人生的大自由大自在這個終極目的而存在的。

1.“一念萬年,瞬刻永恒”其意如何,意義何在?

在禪宗看來,常人所持的時間觀是完全錯誤的,所以必須予以掃除。

常人以為時間的長短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一年有4季、12個月、365天,每天12個時辰,每個時辰4刻鐘;時光匆匆流逝,從來不曾停留,這是客觀事實,是誰也無法改變的鐵定實在。在常人看來,“瞬息數(shù)百年”“一念即萬年”,這純屬癡人說夢。

然而在禪宗看來,常人所持的時間觀才真是癡人自困自縛。因為,將時間視為外在于人的鐵定實在且誰也無法改變,則人必然被時間制約、支配、主宰;在時間面前,人必然完全喪失自由自主和獨立自在性。要獲得人的自主自由和獨立自在性,就必須推翻常人這種時間觀念,而代之以完全不同的時間觀念。于是禪宗就發(fā)明了“一念萬年,瞬刻永恒”的時間觀,并堅定地加以秉持。

清遠詩云:“唯有識春人,萬劫元一春?!盵2]227意味著在清遠這位識春人眼里,萬劫與一春沒有區(qū)別;而萬劫之所以與一春沒有區(qū)別,就在于人有識春的心。人若有一顆自由自在的心,便能不為時間所制約、支配、主宰,眼前之春光就等于萬劫之中任何一段時光,任何一段時光與萬劫也就沒有區(qū)別。也就是說,時間對悟者之心沒有影響,時光的流逝不能使悟者之心受到騷擾,不能使悟者之心被時間所役使而處于不由自主的狀態(tài)。時光自然流逝,每一寸時光完全一樣,人又何必執(zhí)著于一時一刻,糾結(jié)于時光的流逝呢?如此,則時時是春光美景,日日是快活好日。這樣的時間觀念,這樣的禪心狀態(tài),真正是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與常人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觀念和心態(tài)迥然有異。在禪宗看來,常人是愛財如奴,所以惜時如命,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樣就使人完全喪失了自由自在的佛性。

云居文慶偈曰:“道本無為,法非延促。一念萬年,千古在目。月白風恬,山青水綠。法法現(xiàn)前,頭頭具足?!盵1]1013

在文慶眼里,一念與萬年沒有區(qū)別。之所以沒有區(qū)別,因為悟者秉持禪道,而禪道本來就是自然無為之道。時間自然流逝本無快慢,分分秒秒都一樣;禪者秉持禪道,即是順其自然,分分秒秒一視同仁。如此,則每時每日都自然而然,怡然自得。分分秒秒一視同仁,便是念念一如,萬年無別。如此,便是一念萬年,瞬刻永恒。

自然時間無快慢,而常人卻謂“時不我待,時不再來”,感覺時間匆匆逼人、促人。在禪宗看來,不是時間出了錯,而是常人時間觀念出了錯。常人惜時如命,愛財如奴,使自己完全喪失了自由自在的佛性。若能幡然省悟,便可時時悠然自在而怡然自得,不受時間催逼。如此,則日日所見無非“月白風恬,山青水綠”的好時光。

2.“三際無別”其意如何,意義何在?

常人以為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際分明,不可混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鐵定實在。然而這樣一來,自然時間的一體性就被人為地分離割斷了。人之所以這樣做,實際上是在倒逼自己。所謂“今日事今日畢,莫將今事待明日?!比羰墙袢帐挛唇袢债?,這事就橫梗在心里。若今日事今日畢了,則“明日又有明日事,莫將明事待后日?!比绱耍瑒t時間分分秒秒在逼迫人,則人完全被時間所支配和主宰,完全喪失了本來具足的自由自主性(佛性)。

禪宗以為時間并無過錯,是常人的時間觀念出了錯。時間日日自然流逝,天天都是一樣的。常人非要把日子分別為昨日、今日和明日,堅持以為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不同;目的無非是為了完成確定的任務。將事情與時日綁定在一起,于是,人就這樣被每時每日地綁架了。

如前所述,禪宗的終極目的是達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因此,常人這種三際有別的時間觀念必須予以掃除。

玄沙師備道:“佛道閑曠,無有程途。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際?!盵3]344其意為:禪者求佛之道閑適曠遠,自然無為而已;若將自然流逝的時間刻意分別為過去現(xiàn)在未來,由此而劃定昨日今日明日必須完成的事,這便背離了自然無為之道,這便使自己被時間所綁架,而喪失了本來具足的自主自由性。去除人為刻意的功利之心而復歸自然平常之心,則三際自然無別,日日自由自在。

浮山法遠道:“十方通攝了無遺,三際全超在此時?!盵3]437其意為:東南西北上下左右本無分別,過去現(xiàn)在未來本無分別,是常人刻意地作出分別。此分別之心其實是執(zhí)著之心,將心執(zhí)著于種種人為的分別,則人心便喪失了本來具足的自主自由性,人生便喪失了自然自在的生態(tài)。若是一念省悟,便“十方通攝了無遺,三際全超在此時”;也就是空間復歸于本來具足的自然圓融一體,時間復歸于自然而然的三際圓融一體,禪者則達到了自由無礙的至高境界。

黃檗希運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本既無物,三際本無所有故。”[3]186其意為:世人刻意將時間分為昨日今日明日,然后將事情綁定于過去現(xiàn)在將來,然后對自己形成倒逼的形勢,使人被時日完全綁定而喪失自身本來具足的自由自主性。這叫做庸人無事生非。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謂“自然本無事,人為刻意造作而成糾結(jié)事”。若能一念省悟,自然了知“三際本來無別,人生自然無事”,如此便可自然度日,不受時間逼迫,而得自由自在。

3.“時序倒轉(zhuǎn)錯置”其意如何,意義何在?

在禪宗看來,常人所持的時間觀是完全錯誤的,所以必須堅決打破而完全顛覆。在常人看來,時節(jié)有序,四季順延;怎么可能“三冬華木秀,九夏雪霜飛”呢?同理,時間有序,年齒分明;怎么可能“千歲老兒顏似玉,丫角女子白頭絲”呢?而如此這般的偈語在禪籍中海量存在,其最明顯的意義就是通過顛倒自然物候現(xiàn)象來顛覆常人固執(zhí)的時間觀念,從而使人獲得大自由大自在。而其甚深意義則在于:在常理看來不可能,而站在佛法禪理的立場上來看卻沒有什么不可能。

以常人時間觀念來看,“一念萬年”絕不可能,“三際無別”也不可能。而禪宗看來,常人之所以說不可能,純屬執(zhí)著于自身刻板的時間觀念。徹底超越和顛覆刻板的時間觀念,則分分秒秒自然無別,念念同于萬年;則三際本來無別,時時自然度日,自由無礙。

“一念萬年”不是說肉身能夠不老永恒,而是指心靈不為時間流逝所役使和主宰,所以萬年一如永遠鮮活自由自在?!叭H無別”不是說不入人世、不做人事,而是入世做事而不自我逼迫、自困自羈,心靈始終自然鮮活、自由自在。

若說不老永恒,是禪心萬年不老永恒。若說無羈,是禪心日日無羈永遠自由自在。對于自由無羈的心靈而言,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故“三冬華木秀,九夏雪霜飛”也可能,“千歲老兒顏似玉,丫角女子白頭絲”也可能。在這里,現(xiàn)象不是自然物候現(xiàn)象,而是禪者心靈現(xiàn)象。所謂“象由心生”,禪者所見之象,無非自心所現(xiàn)之象。自由無羈的心靈什么現(xiàn)象是它不可能顯現(xiàn)出來的呢?若是確有現(xiàn)象不能為禪心所現(xiàn),則說明此心未達大自由大自在境界。

三、禪宗時間觀的自然依據(jù)

若是以為禪宗時間觀純屬任性臆想,就大錯特錯了。其實,禪宗時間觀是有深厚自然基礎(chǔ)的。

常人以為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依序輪回是鐵定實在,天經(jīng)地義而不可移易。其實,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依序輪回的時間觀念,只是人們限于特定環(huán)境,觀察特定時間地點出現(xiàn)的物候景象而形成的時間觀念,更是因為對時間進行這樣的設置,可方便于人類的勞作。這種設置屬于方便法門,決不可固執(zhí)地以為是究竟真理。實際上地球南北兩極氣候完全相反,南北兩半球,春夏秋冬季節(jié)完全相反,與日歷月份并不固定對應。實際上,地球上每一緯度季節(jié)變化都有不同,赤道和極地根本不存在四個季節(jié)。自然千變?nèi)f化的時節(jié)表現(xiàn),豈是常人固有的時間觀念所能園囿的?故六月飛雪降霜,歲末百花怒放,常人認為荒誕,在自然界卻時常發(fā)生。同理,自然變化花樣無窮,生命形態(tài)無限多樣。鶴發(fā)童顏與少年白頭并不鮮見。故“千歲老兒顏似玉,丫角女子白頭絲”并非荒誕離奇。自然界變化無限多樣,禪者心性順乎自然,故無限能動而自由無羈。

將時間分為過去現(xiàn)在未來,并從而認定三際有別,更是人為劃分和人為執(zhí)著,全無自然依據(jù)。自然時間自然流逝,了無間隔,豈有三際之別?

或曰昨日今日明日此三際有別,當屬天經(jīng)地義絕對不易之理。其實不然。地球南北兩極日夜更替完全不同于赤道地區(qū),兩極有些時期根本就不存在日夜交替。在光線明暗交替基礎(chǔ)上形成的所謂“日夜輪回即一天”的時間觀念,只是人們限于特定環(huán)境,觀察特定地點出現(xiàn)的光線變化現(xiàn)象而形成的時間觀念,屬于人類相對有限的認識,決不可固執(zhí)地以為是究竟真理。設若人類最初都生活在北極或南極,想象一下他們會形成怎樣的時日觀念,就不難明白常人認定的時日觀念并非絕對實在和終極真理。如此說來,昨日今日明日的界線亦并非天定。說0時至24時為一天的規(guī)定屬于天經(jīng)地義,也是虛妄無據(jù)的。中國十二時辰記時法以子時為始,子時便是23時至次日1時。按照西式算法,子時一半歸昨日,一半歸今日。甚至有族群以日出時為一日之始。故昨日今日明日界限分明而不可移易之類的觀念,純屬人為約定的時間觀念,絕非不可移易的客觀真理。

總而言之,時間分為三際而三際有別的觀念,純屬人為設置。當然,人之所以作這樣的區(qū)分和確認不是沒有道理的,其目的在于方便人類的思想認知活動和生產(chǎn)實踐活動。然而,常識時日觀念畢竟屬于方便法門所生觀念,常人卻執(zhí)以為究竟真理。執(zhí)著地以為它絕對實在而不可移易,當然是人為虛妄之見。

其實,禪宗的時間觀念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時間觀念有許多契合之處。

愛因斯坦相對論發(fā)現(xiàn)了世界的第四維,即時間維度。

愛因斯坦說,人是三維存在物,故人必然認為世界是三維的世界。他還說,設若人是二維的存在物,則人必然認為世界是二維平面的,而根本無法想象世界是三維立體的。愛因斯坦認為,時間對于人而言并不是一個維度??梢酝鶃泶┰降木€路,才可稱之為維度。而時間對于人而言,是一去不復返的,所以不屬一維。除非人可以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往來穿越,時間對于人而言才屬一個維度。

然而,世界實際上是四維的。愛因斯坦相對論認為時間是可以往來穿越的線路。

常識認定時間一去不復返,根本原因在于常識認定生命過程是不可逆的。如果時間可以往來穿越,則意味著生命可以返老還童。而這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常人無法想象的,不等于是不存在的。相對論已經(jīng)證明時間是可逆的,從理論上說在時間維度上往來穿梭是可以成立的。相對論認為宇宙中存在著“蟲洞”,蟲洞是多維時空隧道,這種時空漩渦由無數(shù)天體的旋轉(zhuǎn)引力共同造成。這種時空漩渦能夠讓兩個相距極遠的時空世界得以瞬間接通。蟲洞是一種瞬現(xiàn)即逝的東西。但現(xiàn)在有天體物理學家認為存在一種同時具有正能量和負能量的奇異物質(zhì),它所特有的排斥效應可以防止蟲洞關(guān)閉。如果此說成為現(xiàn)實,則通過“時空隧道”(蟲洞),人可以實現(xiàn)時間穿越,即在不同的三維世界之間實現(xiàn)時間穿越,由現(xiàn)在世界穿越回到過去世界,由我們所處的宇宙的成年時代穿越回到宇宙的童年時代。由此人類可以見識人類尚未產(chǎn)生時的世界景象。

禪宗時間觀中的時序倒轉(zhuǎn)、三際無別和一念萬年等說法,在相對論時間觀中都能找到對應。如果時間的流逝方向是可逆的,時序自然可以倒轉(zhuǎn),則返老還童亦不為奇。如果人可以在現(xiàn)在和過去或現(xiàn)在和未來之間往來穿越,則三際自然無別。三際無別,則分分秒秒同一不二,則一念與萬年自然亦無別。如果時間以相對論所認為的那樣存在,則每一瞬間我們都可以重回,可以無數(shù)次地重回。如此,則每一瞬間皆永恒存在著,也就是說“瞬間即永恒”。

如果相對論時間觀是有自然依據(jù)的,那么,禪宗時間觀也是有自然依據(jù)的。因此,誰也不能說禪宗時間觀念是一種任性臆想,也不能說它純屬主觀精神現(xiàn)象。

四、禪宗時間觀的心靈超越和精神解放意義

時間和空間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沒有時空形式的東西是不能作為事物而存在的。具有時空形式的東西,必然為時間空間所影響、制約、支配和主宰。如佛經(jīng)所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盵5]98無常,指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無我,指受環(huán)境條件及種種因素所影響和制約而不由自主。

毋庸置疑,一切事物都受時間變化的影響、制約、支配和主宰而不得自由自主。然而,有一樣東西例外。老莊稱其為“道”,禪宗稱其為“佛性”。

莊子曰:“夫道……自古以固存……長于上古而不為老?!盵6]95-96也就是說,“道”不受時間變化的影響,“道”是無時間性的存在。

黃檗希運道:“此心無始已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惟此一心即是佛?!盵7]135也就是說,“佛性”不受時間變化的影響,“佛性”是無時間性的存在。

道或佛性,無生無滅,亙古不變,恒常永存。它到底是什么東西?西方哲人說過:“除了變化本身,世間無一樣東西能夠永恒?!币簿褪钦f:“一切皆變,唯變不變?!边@個“變”就是老莊所謂道,禪宗所謂佛性。

“變”不受時間空間影響、制約、支配和主宰,“變”是非時空性的存在,也就是說,“變”在任何時空條件下如其本然地存在而不受時空影響。這個“變”就是道,就是佛性。道、佛性,不是作為事物而存在。它是一切事物的始源和歸宿,是一切事物生成、發(fā)展、衰亡和轉(zhuǎn)化的根本依據(jù)。宇宙間一切事物,無非由“變化”而生,因“變化”而滅,隨“變化”而生成、發(fā)展、衰敗、滅亡和轉(zhuǎn)化。而“變化”本身亙古不變而恒常永存。它就是道,就是佛性。

道或佛性不是天外來客,不是人為虛構(gòu)。它是宇宙本來具有的根本性質(zhì)或終極本性??档路Q之為“物自性”。我們可以稱之為恒常變化而變化恒常性、絕對存在而無限能動性、真空至寂而無窮變易性、宇宙本然而自然大化性。禪宗稱之為本體空寂而妙用無窮性。老莊稱之為無生而無所不生性、無滅而無所不滅性、無我而無不我性、無形而無不形性、無在而無不在性、無時而無不時性。它就是道,就是佛性。

禪者的終極目標就是達到“我心即佛(佛性),佛(佛性)即我心”的境界,達到禪者心性與宇宙佛性(物自性)通透一體圓融無礙的境界。此即老莊所謂“天人合一而物我渾然”的境界。達此境界,禪者心性就與佛性一樣,成為無時間性的存在,成為無時而無不時的存在,成為在任何時間都如其本然地存在,即不受時間變化影響、制約、支配和主宰的存在。這就是趙州和尚所謂“汝(凡夫)為十二時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時辰”[1]209的境界。

達到不為時間所役使而讓時間為我所用的境界,其實就是達到不為物轉(zhuǎn)而能轉(zhuǎn)物的境界。

《楞嚴經(jīng)》有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逐物,失于本心,為物所轉(zhuǎn),故于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1]356

如前所述,佛性就是宇宙本來具足的自然大化性。宇宙間一切事物由自然大化而生,因自然大化而滅,隨自然大化而生成、發(fā)展、衰敗、滅亡和轉(zhuǎn)化,因此,宇宙萬物本來具足自然大化性,即具足佛性。禪宗所謂“佛性遍在”,即指宇宙萬物天然具足自然大化性。人是宇宙萬物之一,故惠能道:“眾生皆有佛性?!盵4]197

人本來具足佛性,世人卻因為固執(zhí)于自身功利欲念、實用工具理性和人為概念體系(禪宗謂之“我執(zhí)”)而迷失了本來具足的佛性、自然大化性、恒常變化性、無限能動性。

“我執(zhí)”是一種心病。心病,則所見悉為病象。心執(zhí),則所見皆為固執(zhí)僵化之象。宇宙萬物本來具足自然大化性,然而,在被人的“執(zhí)心”剝離攫取時,一切現(xiàn)象皆被斷離于自然大化洪流之活性整體,當下即失本來具足的自然大化性,淪為固執(zhí)僵化之物。這便是事物為人類實用工具理性所定義時發(fā)生的情況。世人認此物為唯一真實存在之物,所以人的執(zhí)心與此物被相互綁定,雙方同時失卻本來具足的佛性。此即禪宗所謂“眾生逐物迷己,為物所役,人被物轉(zhuǎn)”。

人心若欲重獲自然大化性和無限能動性,唯有去執(zhí)破囿,除障去蔽。故禪宗曰:有執(zhí)皆妄,無心是道,平常心是道,自然心是道。以重獲自然大化性(佛性)的禪心,來觀照和對待宇宙萬物,則萬物悉顯自然原貌和本來面目,即宇宙萬物本來具足的自然大化性、無限靈動性一時全顯。此境便是“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之境,即是人心本來具足的佛性、自然大化性與萬物本來具足的佛性、自然大化性通透一體圓融無礙之境,即是禪者不為物轉(zhuǎn)而我能轉(zhuǎn)物而妙用無窮的境界。

達此境界,則禪者本來具足的佛性全然顯露,萬物本來具足的佛性全然顯露;則禪者與萬物悉為無時間性之存在,即在任何時空環(huán)境都如其本然地存在,即始終顯露自然大化性、無限能動性、恒常變化而變化恒常性的存在。

五、禪宗時間觀的現(xiàn)代哲學文化意義

以禪學的立場來看,常人時間觀是方便法門,相對論時間觀也是方便法門,禪宗自己關(guān)于“三際無別”“時序倒轉(zhuǎn)”“一念萬年”的時間說法亦屬方便說法,皆非究竟真理。

常人所持之時間觀念,是人們以自身在特定空間和時間節(jié)點所作的觀察為基礎(chǔ),為方便人類物質(zhì)生產(chǎn)和社會活動,達到現(xiàn)實功利目的,通過人類實用工具理性的抽象概括,而形成的關(guān)于時間的概念體系。所以屬于方便法門,而非究竟真理,更非鐵定實在。

相對論者所持之時間觀念,是相關(guān)的宇宙物理學家,超越地球中心論立場、太陽中心論立場、銀河系中心論立場,站在總星系(人類當前科技所能觀察到的全部宇宙范圍)的立場,進行觀察、分析、推理、概括而形成的關(guān)于時間的概念體系。這種體系的形成超越了地球人物質(zhì)生產(chǎn)和社會活動的現(xiàn)實功利目的,所以相對論時間觀不屬人類實用工具理性的產(chǎn)物,而屬純粹理論理性的產(chǎn)物。

然而,相對論科學家們所秉持的純粹理論理性,畢竟仍屬人類意識范疇,所以據(jù)此形成的時間觀念并不能去除人的立場、觀點和人的思想意識烙印。而無論如何,人是相對有限的存在,人的思想意識是相對有限的存在,人所達到和形成的見識是相對有限的見識。因此,相對論時間觀,因其必然的相對性和有限性而不可能等同于究竟真理,更非鐵定實在。

禪宗大師深知此理,故稱自己的一切說法皆屬方便說法。所謂“釋迦四十九年說法,未嘗說著一字?!盵3]185]“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盵3]154其真實意思就是:佛祖禪師的一切說法皆屬方便說法,而非究竟真理。

禪語有“開口即錯”之說[1]668,其意思不是說不能開口說法,而是說不能執(zhí)方便說法為究竟道理。禪語又有“開口即失,閉口又喪”[3]198之說,其意并非既不能開口又不能閉口,真正意思只是再三告誡不得執(zhí)著于任何既成之見識和理論。因為這些東西皆屬方便法門,絕非究竟真理。

究竟真理是什么?是道,是佛性。

道或佛性,即自然大化性、無限能動性、恒常變化而變化恒常性。

如何是得道?如何是“我心即佛,佛即我心”的得道境界?

終日說而未說,邊說邊掃,一法不執(zhí);終日行而未行,且行且放下,絲毫不執(zhí)著;是為得道。因為,只有這樣才與恒常變易而變易恒常的自然大化之道(佛性)相契合。

就時間觀念而言,得道之人終日說時辰,終日用時辰,而絲毫不執(zhí)著于任何時辰觀念,絕不以為任何時辰觀念是鐵定實在、絕對真理,從不為任何時辰觀念所役使,只是自行方便地使用時間,使身心始終處于自由自在的境界。此所謂行權(quán)宜方便而不執(zhí)權(quán)宜方便,行方便法門而妙用無窮,行權(quán)宜之術(shù)而無限能動。這就是禪者之心了無執(zhí)礙而無限能動的境界,就是禪者佛性全顯而與自然大化洪流一體不二、圓融無礙之境界。這也就是道家所謂與天同運而與道同化的境界。

這就是經(jīng)由相對有限境域而達絕對無限境域,經(jīng)由方便法門而達究竟真理境域。所謂絕對無限、究竟真理境域無他,即自然大化、無限能動、恒常變化而變化恒常之境域。

從哲學意義上說,禪宗關(guān)于時間問題的思辨遠遠高于相對論的時間觀念。因為后者仍屬一種確然固定的時間說法。從禪宗思辨邏輯的角度來看,在相對論時間觀念之后,人類還會發(fā)現(xiàn)更為高級的時間表現(xiàn)形式,而且人類對時間的發(fā)現(xiàn)之途永無止境;猶如在地心說、日心說、銀河系中心說、河外星系中心說、總星系中心說之后,人類必然會在新的發(fā)現(xiàn)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立更新的世界觀,展現(xiàn)更深更廣的宇宙圖景。

禪宗的哲學思辨開啟了永不關(guān)閉的人性探索之門和宇宙探索之門。這便是禪宗最為寶貴的哲學文化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 普濟.五燈會元[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 吳言生.禪宗思想淵源[M].北京:中華書局,2001.

[3] 瞿汝稷.指月錄[M].成都:巴蜀書社,2005.

[4] 金剛經(jīng)·壇經(jīng) [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5] 方立天.佛教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98.

[6] 曹礎(chǔ)基.莊子淺注[M]. 北京:中華書局,1982:95-96.

[7] 袁賓.中國禪宗語錄大觀[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1:135.

[責任編輯邱忠善]

The Final Answer of the Zen’ Time Idea

LI Man

(Department of Chinese,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32,China )

Abstract:Zen concept of time, which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zen theory system. Zen time view and the utility of rational time view. The though of all that make people feel puzzling, but it conforms to the laws of nature, and with the concept of time coincides with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Zen idea of transcendental and free from vulgarity of humanistic value orientation and a complete self consistent speculative logic shows its strong cultural life.

Key words:Zen;time idea;the final answer

DOI:10. 3969/j. issn. 1004-2237. 2016. 01. 006

中圖分類號:B9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237(2016)01-0027-06

作者簡介:李滿(1953-),男,安徽太平人,教授,從事美學、文藝批評和宗教文化研究。E-mail:1307688001@qq.com

基金項目:江西省宗教文化研究課題(2011-gzw-09)

收稿日期:2015-12-18

猜你喜歡
禪宗
禪宗軟件
六祖禪宗文化視域下石材家具設計
靈 山
論舊禪宗與王維的詩歌創(chuàng)作
王妃沒盧氏墀嘉姆贊對吐蕃禪宗的歷史貢獻探討
《愚公移山》和醫(yī)學“禪宗”
以禪宗為靈感:細線生成的天然晶體座椅
張九齡與禪宗
法無定法:禪宗法度論的審美意蘊
怎樣打造禪宗文化大品牌——對湖北黃岡禪宗文化開發(f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