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德
柳州市婦幼保健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 545001
順逆推拿法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臨床分析
馬保德
柳州市婦幼保健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 545001
目的:探究順逆推拿法在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中的臨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針對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別,各有患者40人,其中觀察組采用順逆推拿法進行臨床治療,而對照組則采用口服蒙脫石散進行臨床治療,一個療程后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分析其治療效果。結果: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40例患者中顯效患者為26人,有效患者為12人,無效患者為2人,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40例患者中顯效患者為19例,有效患者為11例,無效患者為10例,總有效率為75%,卡方分析發(fā)現兩組治療效果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本研究顯示采用順逆推拿法進行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臨床治療具備著較為突出的治療效果和價值,相對于口服蒙脫石散臨床治療手段來說,其優(yōu)勢是比較明顯的,值得進行推廣運用。
順逆推拿法;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臨床治療
當前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臨床疾病,其也被稱為秋季腹瀉,該類小兒病癥主要就是由于感染輪狀病毒引起的,其及時治療的必要性是極為突出的,一旦該類臨床病癥得不到有效治療的話,不僅僅會出現病情加重問題,還有可能會出現腹瀉遷延問題?;谶@種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治療工作來說,推拿法的應用是比較有效的一種處理手段,尤其是對于順逆推拿法的應用來說,更是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應用效果,在臨床治療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本研究就針對該手段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的試驗論述。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主要針對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患者進行臨床探究,其中男性患兒45例,女性患兒35例,年齡分布在5個月到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40±0.76)歲。將兩組患者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有患者40例,且采用spss16.0專業(yè)軟件進行差異性比較分析可以發(fā)現,兩組患者在性別以及年齡方面不存在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研究。
本研究中所選擇的80例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患者均滿足于《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以及《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相關規(guī)定,針對所有患兒進行輪狀病毒檢測發(fā)現均呈陽性,并且在年齡上選擇了3個月到4歲之間的患兒,患兒秉承要求在7天以內。所有患兒家長在臨床治療前均了解明確相應的治療手段和研究目的,并且簽署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療手段
本研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均需要針對患兒的具體臨床表現進行常規(guī)補液治療,避免患兒出現明顯脫水問題。具體到治療方式來說,對照組和觀察組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其具體臨床治療手段如下:
觀察組中的40例患者主要采用順逆推拿法進行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患者的治療,其具體的治療步驟有以下幾個手法:首先,采用順時針摩腹三分鐘左右,然后采用逆時針摩腹2分鐘左右;其次,采用順時針方向推七節(jié)50次左右,然后采用逆時針方向揉龜尾30次左右;再次,按照順時針方向推督脈捏脊5次左右,然后按照逆時針推督脈3次左右;最后,采用順時針推三關200次左右,然后逆時針推下六府200次左右。上述四種操作手法不存在先后順序,可以結合實際狀況安排推拿,但需要確保每步推拿操作的精確性,避免對于患兒造成傷害影響。觀察組的治療一般每天推拿2次,一個療程在3天到7天之間,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表現,尤其是大便狀況進行恰當調節(jié)。
對照組中的40例患者一般采用口服蒙脫石散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根據患者的不同年齡配置恰當的藥量進行臨床治療,1歲以下患兒一般每天1袋即可,1-2歲患兒每天1-2袋,2歲以上患兒每天2-3袋,均分三次口服;口服過程應該將藥物倒入半杯溫開水中進行攪拌均勻,然后快速服完。該治療方法的療程一般也在3天到7天之間,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進行恰當調節(jié),重點觀察患兒大便狀況。
1.2.2 療效評判及分析
本研究中,顯效為患兒3天內大便恢復正常,并且不存在其它不良表現,全身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為患兒3天內大便狀況明顯好轉,全身癥狀也取得了一定的好轉,但并未完全消失;無效則是患兒3天內大便并沒有恢復正常,并且全身其它癥狀也同樣存在。
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選用spss16.0進行處理,涉及到的分析方法有描述統(tǒng)計和卡方分析,顯著性水平選擇0.05。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40例患者中顯效患者為26人,有效患者為12人,無效患者為2人,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40例患者中顯效患者為19例,有效患者為11例,無效患者為10例,總有效率為75%,卡方分析發(fā)現兩組治療效果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結果證明在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臨床治療過程中,恰當運用順逆推拿法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尤其是相對于口服蒙脫石散治療手段來說,其應用價值是比較高的,值得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推廣運用。
[1]張子燕,沈紅巖,王雪峰.運脾止瀉推拿法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05):967-968.
[2]隋廣馨,李智,范璞.辨證推拿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療效觀察[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03):213-214.
[3]王琳,王麗.推拿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105例[J].中醫(yī)兒科雜志,2006(04):43-45.
[4]袁增輝,符虹.推拿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40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5(04):331.